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部行为特征观察法是母牛发情鉴定中最常用的方法,辅助行为特征和生理特征对母牛的发情鉴定也非常重要。应用发情特征综合评分可提高母牛发情鉴定率,评分较高的发情牛受胎率也较高。同时改善周围环境、加强泌乳牛体质等有助于提高母牛的发情鉴定率。本文从上述几方面对母牛的发情特征与发情鉴定技术进行阐述,为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1发情管理奶牛的发情管理主要包括发情鉴定、育成母牛初情检查、成年母牛产后第1次发情检查、异常发情检查。母牛发情症状主要表现为,接受其他母牛爬跨  相似文献   

3.
依据南阳牛保种场母牛繁殖资料和配种实践,总结出南阳牛性成熟和适配年龄、发情季节、发情周期、发情持续期、产后发情、左右侧卵巢机能等发情生理特点,在生产上用于母牛发情鉴定,以提高母牛繁殖率。  相似文献   

4.
浅谈母牛的异常发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母牛的异常发情朱奎新耿明杰高庆文(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150111一旦某些因素的影响使母牛发情超出正常规律,被称为异常发情。1异常发情表现1.1安静发情(隐性发情)安静发情是母牛外观无发情表现或者表现非常微弱,不细心观察则难以发现,其实质是卵巢有...  相似文献   

5.
1正确判定母牛发情,适时配种掌握母牛的发情规律,适时配种是提高母牛情期受胎率的主要技术措施。母牛发情判定可根据母牛的发情表现,母牛的外阴、阴道黏膜、卵巢、卵泡的大小及排出的粘液来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黄牛的发情表现期为1 ̄2d(20 ̄30h),母牛的排卵在发情表现期结束后6 ̄12h,而精子在母牛生殖道的存活时间为12 ̄20h,卵子排出后能保证受精的时间也仅几小时。所以一般应该在母牛发情的中后期配种受胎率最高(即排卵前0 ̄6h)。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笔者总结为“一观二试三摸四算”的输精适期判定方法。具体来说,一观就是观察母牛的发情表…  相似文献   

6.
<正>1肉牛的发情鉴定1.1发情母牛的行为表现母牛发情时,精神不安,大声哞叫;相互舔舐、摩擦,有将颌部置于另一牛背上做一些亲昵的行为;嗅闻其他母牛的阴户;站立准备爬跨或爬跨其他母牛;接受爬跨并站立不动。在这些表现中,最确实的行为征兆为被爬跨而站立不动,这种行为的牛90%以上可能是发情。接受爬跨并站立不动的发情行为持续时间较短,成年母牛约8小时,处女母牛6~8小时,另有20%左右的母牛发情持续时间少于6小时。  相似文献   

7.
在正常情况下,母牛发情有一定的规律.由于母牛发情常常受内外因素(如营养\劳役\气候等)的影响,有的母牛发情会超出正常规律.这种超出正常规律的现象叫异常发情,在冷配工作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如配种过的母牛过一段时间又发情了,有的母牛在两三个情期内不发情,有的母牛发情持续时间很短,更有的母畜时断时续:常常于10天发情一次等.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母牛发情周期一般为18~23d。发情持续时间为24~72h。发情正常与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常受年龄、膘情、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口老体衰,营养不良的母牛,异常发情较多。育成母牛发情持续时间较长。久旱不雨、气温干燥,发情牛少,持续期长。阴雨天,湿度大,发情牛多,排卵快。除此之外,发情牛的卵泡类型。发育形状、泡体大小、质地软硬,对发  相似文献   

9.
发情鉴定一直无法突破安静发情鉴定瓶颈,严重制约了奶牛养殖产业发展.关于信息素的研究为通过仿生学办法促进母牛发情鉴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对公、母牛交配的观察显示,公、母牛交配前发情母牛间都存在明显的性嗅反射,这表明除性器官的感官刺激外,公、母畜间还存在较强的信息素交流,这种方式早已在蜜蜂、蚕蛾等物种中得到了证实.因此,...  相似文献   

10.
通常情况下,母牛到了1.5—2岁的配种年龄时就可以发情配种,可是有些时候在一些规模化养牛场中,有些母牛到了配种季节并不发情,如果这一部分母牛不能及时发情配种,就会影响牛场的生产,最终影响到整个场的经济效益提高。因此,怎样使这些不发情母牛在配种季节正常发情配种已成为养牛场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此做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1.
同期发情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反复多次的母牛发情鉴定,提高母牛同期发情率,通过同期发情达到直接定时授精的目的.研究母牛同期发情技术对于了解不同的发情技术及其具体应用至关重要,同时对于促进母牛同期发情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提高母牛繁殖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据1994年和1995年抽样调查表明,母牛发情率很低,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1994年我市母牛发情率为53.2%,1995年降至51.1%。个别地方如大榆树乡三业村,母牛发情率仅为23.4%,适龄母牛不发情是母牛不孕症最多见的一种,母牛发情率下降,严重影响养牛业的经济效益,也是广大养牛户最头痛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其原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奶牛的繁殖力,本试验采取两种不同的给药方法分别对青年母牛和经产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比较研究了发情后不同输精时间对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两种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均取得了较高的同期发情率,方法Ⅱ的处理效果较好,经此法处理的青年母牛和经产母牛的同期发情率分别比方法Ⅰ的处理效果高出3.34和1.67个百分点;②采用两种同期发情处理方法,青年母牛组间和经产母牛组间的同期发情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组青年母牛的同期发情率(88.33%、91.67%)均高于经产母牛的同期发情率(85.00%、86.67%)。③青年母牛最佳配种时间为发情后10~12h,而成年母牛最佳配种时间为发情后13~15h。  相似文献   

14.
母牛异常发情的辩证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母牛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16~24天),青年母牛比成年母牛短些。在临床上,常因为营养不良、饲养单一、使役过重、泌乳过多、环境温度突然变化等因素,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失调,引起异常发情,造成失配或误配。下面介绍5种临床常见的异常发情的表现及辩证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安静发情母牛无明显发情行为,但具有正常卵泡发育、排卵过程,尚无理想的发情鉴定方法,常常错过人工输精最佳时机,导致产犊间隔延长,饲养成本增加。为此,本文综述了安静发情的鉴定方法概况及母牛安静发情的可能诱因。并指出,科学的管理及合理的营养可尽量减少母牛安静发情。此外,深入挖掘粪便、尿液、乳汁等发情标志物,研究其化合物在发情周期中的变化规律,并借助物联网、生物信息等技术,研发更精准、高效的发情鉴定技术,就有可能彻底突破安静发情鉴定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16.
今年来通过对牛冷配户走访调查发现,母牛发情率有走低的趋势.母牛不发情是母牛不孕症中最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17.
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开始注意到牛产后发情和排卵的特殊性。产后首次排卵时间远远早于首次发情的时间(约20-30天),带犊母牛产后首次发情时间远远晚于人工挤奶母牛。这促使我们探索有效调节哺乳期母牛产后发情的方法,解除对发情的抑制因素。本文就母牛产后发情的决定因素以及促使产后奶牛提早发情的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正>母牛的发情周期为18~21d,发情持续时间短。观察母牛发情判断排卵时间以确定何时输精对提高母牛的受胎率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多年来笔者根据闽南黄牛发情时的爬跨表现和卵泡发育情况,摸索出母牛发情、排卵、受精的一些规律,从而合理安排输精时间,获得较好的情期受胎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丁家科 《当代畜牧》2014,(33):23-24
为解决适配母牛不及时发情或不发情等问题,提高母牛受胎率。笔者对不发情的初产适龄母牛和经产母牛进行分组、分时、定量肌注兽用激素(组合),适时开展人工授精,定期进行妊娠检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母牛发情率提高至97.16%、情期受胎率提高至71.2%。激素组合疗法对不发情母牛有显著的催情、促排卵作用,能有效提高母牛受胎率。  相似文献   

20.
一、建立母牛发情记录档案:观察到第一次发隋之日,是建立档案的起始日。应掌握牛群的发情周期和个体牛的发情规律。二、建立母牛发情预报制度:根据上一次牛发情日期、发情周期预报下一次的发情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