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开产到淘汰的母鸭称为产蛋鸭,根据蛋鸭的周龄、产蛋率及生理特点,大致可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在每一饲养阶段供给不同的营养和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使养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也称鸡减蛋综合症。此病是由腺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产蛋鸡产蛋率下降为主要的特征。产蛋异常、蛋体畸形、蛋质低劣等症状是本病患鸡的主要表现。35周龄以上鸡较少发病。病初1~2周轻度呼吸困难,排稀便.冠发紫,典型的症状是病鸡群突然出现产蛋下降,2~3周产蛋牢比正常下降10~30%甚至50%左右,同时伴有软壳蛋、无壳蛋,薄壳蛋和脱色蛋蛋壳表面粗糙,蛋白质质量下降,蛋黄色淡,蛋白稀如水等。  相似文献   

3.
产蛋鸭夜间管理措施的好坏与它的产蛋息息相关。为了使鸭多产蛋、产大蛋,蛋鸭的夜间管理应满足以下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4.
一、产蛋下降综合症1.发病情况产蛋下降综合症在冬春季节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多发生于产蛋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的鸡群,常见于突然起风、气温突降等自然条件下以及节日前后的关键时期。鸡群产蛋量突然出现下降,下降幅度为2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40%,产蛋下降的鸡群有的不  相似文献   

5.
鸭减蛋综合症是由鸭的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害鸭的生殖系统,通过繁殖、喉头和排粪传播.本病主要发生于产蛋鸭群,既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 临床症状:病鸭一般无特殊症状,主要表现突然产蛋量明显下降,比患病前正常产蛋量下降50%.病鸭产软壳蛋、畸形蛋、小个蛋,有的鸭蛋蛋清稀薄如水样.病鸭死亡率较低,多数鸭进食正常.  相似文献   

6.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胜沾 《农技服务》2007,24(12):82-82
介绍了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一般的饲养条件下,一进入冬季,蛋鸭便停止产蛋。怎样使蛋鸭冬季照常产蛋呢?这是养鸭户普遍关心的问题。现介绍一种使蛋鸭冬季照样产蛋的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旨在探讨单笼饲养、双笼饲养、散养和网上平养四种养殖模式对蛋鸭(Anas platyrhynchos)产蛋性能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191羽优质蛋鸭品种山麻鸭被分成单笼、双笼、网上平养、散养四组,记录其产蛋率和日耗料量,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产蛋性能的影响。同时,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在不同养殖模式下山麻鸭下丘脑、垂体、卵巢、肾上腺等组织中产蛋相关基因的表达,筛选出其中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双笼饲养的山麻鸭产蛋性能和饲料转化率最低,单笼饲养的产蛋性能最佳。产蛋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检测发现,在不同饲养模式下,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CRH)基因在下丘脑和垂体组织中,阿黑皮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 POMC)基因在垂体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在双笼饲养模式下,黑素皮质素受体(melanocortin 2 receptor, MC2R)基因在山麻鸭垂体中的表达量最高,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 PRLR)基因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而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4,BMP4)基因在卵巢中表达量最低。结果提示,(1)双笼饲养会导致蛋鸭的产蛋性能下降; (2)双笼饲养的蛋鸭可能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诱使垂体中MC2R基因高表达,进而调控HPA轴激素分泌,抑制HPG轴的活性,使得卵巢中的PRLR及BMP4等产蛋相关基因异常表达,两个信号通路交互作用,最终影响了蛋鸭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9.
刘征 《当代农业》2011,(2):39-39
一、确保场地安静安全产蛋鸭反应十分灵敏,胆小易惊,如遇突然惊吓,其产蛋量会迅速下降10%~20%,有的甚至连续3~4天产薄壳蛋、软壳蛋。因此,饲养产蛋鸭的场所要尽量避开嘈杂之地,鸭舍四周要砌不低于1.5米高的围墙,防止夜间动物突袭而引起惊群。  相似文献   

10.
《中国畜禽种业》2008,4(4):55-55
鸭在一年中有两个产蛋高峰期,一是在3月~5月,二是在8月~10月,其中以春季产蛋高峰更为突出。因此,搞好这两个时期尤其是春天产蛋鸭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蛋鸭正常饲料中添加1 000 mg/kg 锌,对蛋鸭的产蛋性能和鸭蛋品质均无影响;添加2 000 mg/kg 锌以上,可显著影响蛋鸭的产蛋性能,使蛋重减轻,蛋壳变薄和蛋黄蛋白比上升,但不影响蛋形指数和蛋白哈夫单位。添加1 000~3 000 mg/kg 锌可使蛋黄、蛋白和蛋壳的锌含量分别提高17.01%~102.56%,18.03%~135.55%和12.23%~129.62%。  相似文献   

12.
陈茂春 《新农村》2005,(4):15-15
农村有些养鸭户饲养蛋鸭,一般都养上三四年,甚至一直养到自然老死,舍不得淘汰。殊不知,久养老蛋鸭,每天要消耗150克左右的饲料,但产蛋很少,甚至不产蛋,使整个鸭群经济效益降低。那么,蛋鸭养到何时淘汰最适宜呢?  相似文献   

13.
<正>减蛋综合症由EDS-76病毒感染,主要以产蛋高峰期产蛋突然下降30%~50%,蛋壳破损率达45%以上,出现薄壳蛋、无壳蛋,而鸡群整体情况正常为特征。一、发病特点蛋鸡发病多集中在25~35周龄。经卵先天性感染的雏鸡在育成期呈隐性感染。病毒主要潜伏在生  相似文献   

14.
产蛋下降综合症简称减蛋综合症,是青年母鸡的一种传染病。本病的特点是鸡的临诊症状不明显,主要是引起产蛋母鸡的产蛋量下降和蛋的质量降低,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5.
很多养鸡户在生产实践中可能都曾碰到这样一种情况,鸡群不表现临床症状,表面健康状况良好,采食无明显变化,饮水正常或稍多,粪便正常或稍软,个别粪便出现绿色或咖啡色:但鸡群整体表现生产.眭能下降,有的在产蛋高峰后突然产蛋下降10%~50%,随后产蛋逐渐上升,但常常恢复不到原水平;有的根本不出现产蛋高峰,高峰期维持在85%左右,并且维持时间不长,鸡群不得不提前淘汰。产蛋下降期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畜禽种业》2008,4(6):53-53
农村一些养鸭户饲养蛋鸭,动辄养上三四年,有的甚至一直养到自然老死。 鸭农明知老鸭产蛋率低,可仍舍不得淘汰。岂不知久养老蛋鸭,不仅每天要消耗150克左右的饲料,且产蛋很少,甚至不产蛋,使整个鸭群经济效益降低。那么,产蛋鸭到底养多久才比较合算呢?按鸭的最佳产蛋日龄,从出壳到120日龄左右开产,第一个产蛋年的产蛋率最高,圈养鸭年产蛋重量可达20千克。  相似文献   

17.
夏季不同复合添加剂对蛋鸭产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产蛋性能无差异的130 d商品蛋鸭28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抗热应激剂1、2、3组),每组70只,每组设7个重复,每重复10只,于2007年6月在湖北省荆州地区进行了夏季不同复合添加剂对圈养蛋鸭产蛋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气温为24~30 ℃、平均温湿指数(THI)为74~83时,圈养蛋鸭产蛋性能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P>0.05);夏季额外添加100 mg·kg-1的VC和100 mg·kg-1的VE、0.3%的KCl和0.5%的中草药,对130 d到180d的蛋鸭的产蛋性能有较好的效果(P<0.01).  相似文献   

18.
无产蛋高峰是指鸡产蛋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到达产蛋高峰期的鸡没有出现产蛋高峰.饲养到200日龄左右时日产蛋率还在60%~80%徘徊,或者说虽然达到了产蛋高峰,但维持的时间太短,产蛋率异常下降,其主要表现为蛋鸡在产蛋期间产蛋率的急剧下降和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9.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多在冬春季节发生。常见于突然起风、气温突然变化等情况下,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且一般不见其它症状,但有的鸡并发呼吸道症状或消化道疾病症状。1.主要症状主要集中在26~43周龄鸡发病。刚进入产蛋期的青年鸡染病后不能于开产后2~4周达到产蛋高峰。染病鸡群以突然发生群体性产蛋下降为特征,但行动、采食、饮水无明显变化,偶见拉稀现象,产蛋率下降20%~50%,经4~10周后逐渐恢复,但很难达到正常水平。在减产的同时还伴有蛋壳褪色及较多的薄壳蛋、软壳蛋、无壳蛋、粗壳蛋和畸形蛋。异常蛋蛋黄周围的蛋清浓稠混浊,其余的蛋清…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引起蛋鸭产蛋下降的病毒病,自2011年来以建立的(RT-)PCR方法对我国部分省(区)临床调查采集和送检的表现产蛋下降蛋鸭样品进行禽流感病毒、鸭坦布苏病毒、禽1型副粘病毒和鸭瘟病毒检测,结果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5.1%(212/843)、27.7%(298/1076)、9.3%(46/495)和1.3%(8/614),其中鸭坦布苏病毒病和禽流感是危害我国蛋鸭养殖业的主要疫病;经对549份后备未开产蛋鸭组织样品进行鸭坦布苏病毒感染检测发现其阳性率为40.8%,按年份统计以2015年的阳性感染率最高达70.5%。以上检测结果揭示随着时间的推移,鸭坦布苏病毒不仅严重危害我国开产蛋鸭群导致产蛋量急剧下降,还严重危害后备未开产蛋鸭群,表现迟开产、产蛋率不稳定、产蛋率持续走低或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等多种产蛋异常现象,表明我国蛋鸭群存在严重的坦布苏病毒早期感染问题,应引起我国蛋鸭养殖者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