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要求打破单纯以教为主、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以学为主、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使学与教有机结合。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学生能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质疑,是推行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能够解疑释惑,更要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要在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质疑的信心和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在“数教”课中加强电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张春艳小学数学教法课(以下简称“数教”课),是中等师范学校的一门数学专业课,它对未来小学教师的职前培训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在中师中普遍存在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数教”课的现象,为了扭转这种状况,更充分地发挥“数...  相似文献   

3.
过去的体育课教学不注意因材施教,而是一个模式教育学生,不管你身体状况如何?兴趣爱好怎样?也不管各个学生过去的运动基础,两年“一贯制”的不分年级,不论层次,教啥学啥,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在体育课教学中同样存在着“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有基础者不愿学、无基础者学不了,都产生厌学情绪。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在教研室的领导下,经大家充分讨论,决定在一年级开综合普通体育课,各类运动项目都有,人人都学;二年级开设专项体育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报学习项目。这样,既有统一的要求,又依各人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既符合教育规律,又便于各人施展体育才华。同时,也发挥了各位教师的专长。  相似文献   

4.
<正>思想政治课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不愿学。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是抽象的理论,死板的教条,学了没用。针对这种情况,要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思想政治课呢?1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在传统和常规的教学中,教师主要凭借语言传授知识,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容易使学生厌倦,出现上课走神甚至睡觉的现象。所以,课堂教学必须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植保课是园艺专业很重要的一门专业课,许多学生不愿学植保课,关键是他们对植保课没有兴趣。因此,作为植保教师,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就如何激发园艺专业学生学习植保课的兴趣,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团学活动作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多种载体的一种,对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的团学活动中,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团学工作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团学活动。通过对目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团学活动结合的现状,从团日活动、文体艺术活动、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来探索如何在团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2):262-263
新形势下加强党的领导一刻也不能放松,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全面提出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作为高校,在育人方面也不能放松对大学生党性的教育。发挥学生基层党组织的积极作用,能偶充分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因此,探索、研究学生基层党建工作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做为一个涉农工作者,做东做西,都声称为了满足农民需求,而农民到底需要什么呢?有人说农民需要农业技术。好像很有道理,但能掌握技术的毕竟是少数,主要是那些把种田作为主要收入的人。其它农民更愿意跟从,现学现用。有很大一部分农民不愿学,也学不好。未来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一定是把技术集成到肥料、农药、农机的生  相似文献   

9.
“自主式”教学方式对实验课教学效果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形态学科,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既有较透彻的理解,又要对寄生虫标本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掌握。在传统的实验课带教过程中,老师通常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加深,并在学生观察示教标本前,将所陈列的标本对学生一一详细讲解,学生则按照老师所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农业科技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高校作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教育的主要园地,由于存在考生不愿报,学生不愿学的现象,导致农科大学生源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也得不到保证的问题。从政府宏观政策层面,提出了免除学费吸引优秀贫困学生学习农科专业、为农科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加强农业高校学科建设和对培养质量进行考核评价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陈艳 《新农村(黑龙江)》2010,(6):147-147,86
在教学过程中,教法与学法是相互作用的整体,只注重教法而忽视学法,尤如小鸟两翼缺了一翼。新《大纲》指出:“教师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因此,应该把学法研究与教法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真正达到新《大纲》有关强化“学”的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有人比较美国与中国养育子女的不同方式时,概括为美国家长是“培养”子女,而中国家长则是在“养”子女;美国“培养”出来的是勇敢善战、独立进取的“狼”,而中国“养”出来的是温顺乖巧、不愿离开妈妈的“小绵羊”。与美国相同的还有日本,在一次中日学生夏令营中,一位日本老师曾直言不讳地说:“你们中国的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成人高校数学教学中,由于学员工作时间长,知识缺漏比较多,再加上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内容的连续性的特点,所以数学是学员所公认的难度最大的学科。一些学员对学习数学缺乏热情和兴趣,其原因一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思想上茫然,无信仰,无追求,只为混文凭,满足60分及格,不求上进,在校混天的思想比较严重;二是基础差,知识缺漏严重,学习中困难重重,认为学也学不会,时间一长,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另外,不少学员学习方法不当,其主要表现是对概念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一些定理、公式不愿动脑记忆,对解题的掌握往往表现为机械模仿,死搬硬套,只做老师布置的几道作业题。课下课本一放,再也不看了,缺乏主动性。  相似文献   

14.
教育改革的形势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必须着眼于怎样教,怎样学,而不是教什么,学什么。通过老师悉心巧妙地教和学生主动灵活地学,不断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教和学的方法研究,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改注入式为启发式,讨论式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英语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自然地把英语学习贯穿到学生生活中去,不断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方式,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1巧妙的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巧设教学情境教能使学生如临其境,易化学生的感知过程,固化学  相似文献   

16.
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栽培学是国内外各类农业院校农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而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则是学生掌握和应用作物栽培学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否新颖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对其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且直接关系着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国外 (如美国、日本等 )的农业院校在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自己动手能力的培养 ,而且教学内容也能紧扣学科发展的前沿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我国许多农业院校在此方面曾做过较多的尝试和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  相似文献   

17.
成品油顺序输送二维和一维混油模型比较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邓松圣  蒲家宁 《油气储运》1997,16(1):16-18,24
管道成品油顺序输送导致混油的诸多因素中,最基本的是介质的散布行为,即对流与扩散。两油品间的混油过程就是二维对流扩散过程,即轴向伸展与径向扩散。而轴向伸展帅管流横截面上速度不均引起的,长向扩散则是由深度梯度引起的。由分析得知,雷诺数越高,由一维混油理论求得的结果直接近二维混油法庭是的数值解,即雷诺数越低,一维混油理论求得的误差越大,在层流状态下,一维混油理论几乎不能成立,因此,在顺序输送设计与运行中  相似文献   

18.
“教”与“学”之我见王太兰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对教与学的关系认识的不完整,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两者割裂开来。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从教师那里接受知识,教和学成为一种知识的接受关系。反映到教学方法上,就表现为注入式的教学。针对...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有关中职学生的教学、管理、思想教育等一直都是职业教育的热门话题。究其原因,一是生源状况的重大变化,二是社会、市场及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素质要求的变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同样也遇到新的情况,尤其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不愿写作文、害怕写作文的问题已经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部分学生谈"写"色变、愁眉苦脸,于是敷衍了事,甚至干脆放弃努力;有的老师望"写"生叹、心灰意冷,于是不愿为此多费时力,甚至开始"顺其自然"。导致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写作能力不强,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20.
整形外科学是一门新开设的临床本科医学专业选修课。为了解学生对整形外科学选修课学习和教学效果,以便进一步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我们先后对84级、85级、86级本科班选修整形外科学的学生,在课程教学全部结束之后进行教学调查,其内容涉及学生对整形外科学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对整形外科学教学的评价以及教学内容的意见和要求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