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霍山黄大茶,亦称为皖西黄大茶,属黄茶类,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于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等地,以霍山县大化坪、漫水河,金寨县燕子河一带所产的为佳。霍山黄大茶以大枝大叶的外形为特点,因大枝大叶的茶比较罕见,通常作为判断该茶真伪的一个特征。霍山县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腹地、淮河一级支流淠河上游,距省城合肥120km,105国道和商景高速南北穿境,318、209省道东西贯通,大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2.
陈辉 《茶业通报》2021,43(2):72-73
黄茶是我国六大类的小种茶,随着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对黄大茶健康功效的相关研究结果被媒体广泛报道,社会上掀起了黄茶热,全国黄茶市场产销旺盛.因此,需要对黄大茶生产加工工艺进行改进和提升,促进黄茶产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主要分析金寨黄大茶加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黄茶是我国的著名特产,按鲜叶老嫩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黄芽茶是黄茶中以单芽(或一芽一叶)精制而成,其典型代表为蒙顶黄芽;而沩山毛尖、平阳黄汤等均属黄小茶;安徽皖西金寨、霍山,湖北英山所产的一些黄茶则为黄大茶。蒙顶黄芽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特级蒙顶黄芽采用明前全芽头制作,每公斤干茶需要8万至10万个芽头。蒙顶山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4~15℃,年平均降水量2 000 mm左右,阴雨天较多,  相似文献   

4.
霍山黄大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山黄大茶产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区,霍山、金寨、六安、岳西、湖北英山等地,其中以霍山县佛子岭水库上游大化坪、漫水河及诸佛庵等地所产的黄大茶品质最佳,这里的海拔高度在400m以上,山高云雾多,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植被覆盖率达到76%以上,土壤疏松,土质肥沃,PH值4.5-6左右,生态条件良好,适合茶树生长。霍山黄大茶起源明朝,创制于明朝隆庆年问,距今有近500 a,许次纾的《茶疏》云:天下名山必产灵草,……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大蜀山也。……顾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铛大薪炒焙,未及出釜,其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  相似文献   

5.
英山县位于大别山南麓,是湖北省重点产茶县之一,产茶历史悠久。据历史记载,早在唐朝,英山著名的“团黄”、”蕲门”和霍山的“黄芽”同称“淮南三茗”作为贡品。但到解放前夕,全县茶园面积不足2千亩,产茶不到3千担,而且大多为黄大茶。  相似文献   

6.
皖西大别山是安徽省主要茶区之一,而整个大别山区也是豫、鄂、皖的主要茶区。这里所产的茶叶早已名闻遐迩。在唐代皖西茶区就已经是很有名气了,茶圣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中,即描述为:“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寿州下,薪州、黄州又下”。唐代封演拱《封氏闻见记》所载:“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由此可见当时的茶叶产量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品质也属上乘。但是,这一古老的茶区,由于采、制历史悠久,加之历代茶类的变动,如早年的黄大茶改制红茶,再由红茶改制黄大茶,又从黄大茶改制炒青绿茶等等,使皖西的采摘方法变得比较多  相似文献   

7.
费明煦 《茶业通报》1993,15(1):10-12
我省境内的大别山区绵亘在岳西、潜山、太湖、金寨、霍山、舒城、六安等七县以及桐城、宿松和庐江县的极小部分,构成了我省仅次于黄山茶区的第二大茶区—大别山茶区。大别山区产茶历史悠久,生态条件优越,鲜叶自然品质较好,是发展茶叶生产理想的地方。但是,长期以来,茶叶生产的发展不尽人意。茶园的管理水平低,茶树树势差,单  相似文献   

8.
徐立  丁以寿 《茶业通报》2013,(4):174-177
皖西茶叶虽然具有天然的优良品质,在民国时期茶叶生产的总体趋势却是下降的,但其间也不乏有上升的现象。设立皖西茶叶指导所、广泛推广茶叶改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皖西茶业的发展。但连年不断的天灾战祸、帝国主义列强势力的侵入、茶区赋税繁重以及茶农对茶树栽培和茶园管理的忽视迫使皖西茶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9.
李燕 《茶业通报》1998,20(3):43-44
农业产业化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和增加农民收人为目的,是把农业建成集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和农科教紧密结合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效农业。茶叶产业化也不例外,就是在生产的基础上,发展加工业,直接进人市场,使其成为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商品,是茶叶综合开发向纵深发展的客观要求。霍山地处皖西,大别山北坡,是典型山区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高云雾大,具有茶叶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霍山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最老的北方茶区。茶叶历来是全县主要…  相似文献   

10.
程希赋 《茶业通报》1993,15(2):19-20
我县产茶历史悠久,因而茶树种质资源丰富。金鸡种就是安徽省在茶树地方品种资源调查中,在霍山黄芽主产区大化坪镇金鸡山调查挖掘出来的,定名为“霍山金鸡种”。并于1982年通过省茶树良种市定委员会的审定为省级茶树良种。一、金鸡种茶树的栽培历史金鸡种茶树栽培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早在明朝时就有栽培,其成茶品质极优,倍受广大饮茶者的喜爱。据六安洲志记载:“天下产茶数十,唯六安茶为宫廷常进之品”。(注:那时尚未分立霍山县),又据霍山县志记载:“仙芽产衡霍银针,兰蕊时抽  相似文献   

11.
大别山区是我省重点茶区,现有茶园50多万亩,占全省面积的1/3,年产干茶7500余吨,占全省产量的1/4。该区有10个产茶县,其中金寨、霍山、舒城、六安产茶万担以上,茶叶生产在整个农业生产收入中占有较大比例。如金寨的面冲、霍山的大化坪,舒城的晓天等乡镇,其茶叶收入要占整个农业收入的70%以上。因此,发展该地区的茶叶生产,不仅是广大茶农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同时对我省整个茶叶生产的发展也具有较大的战略意义。笔者就近几年在大别山区县各调查和考察结果,综合该地区的茶叶生产现状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霍山向为著名茶区,茶叶为传统特产。《县志》有“山货以茶为冠”之说。现在霍山是全国一百个、全省十四个重点产茶基地县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值杜鹃盛放的时节.安徽金寨县举办了迎奥运杜鹃盆景展。 金寨县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北麓,是安徽省面积最大的山区林业县。金寨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林木葱茏,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耸立于群山之间。  相似文献   

14.
油坊店乡是金寨县最大的产茶乡镇之一,地处皖西大别山腹地,东西两侧是响洪甸水库和梅山水库,环境优美,适合茶树生长,有利于茶树体内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的形成。近年来,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综合开发,全乡茶叶生产得到快速发展,茶树良种化进程加快,茶农收入明显增加,提高了茶农生产积极性,加快了全乡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谈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与黄山、黄梅戏并称“安徽三黄”,为中国名茶之一,产于安徽省霍山县。霍山,县以山为名,位于安徽省西部,主峰白马尖海拔1774m。佛子岭水库以上“霍山弧”内的东淠河上游低山河谷盆地之金竹坪、金鸡山、金山头、乌米尖(俗称“三金一乌”)、磨子潭、火烧岭等地,三河(太阳河、漫水河、石羊河)蜿蜒,二水(佛子岭水库、  相似文献   

16.
正茶叶是霍山县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也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在省财政厅、省农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霍山茶业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通过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的实施,霍山茶业在茶园基础设施建设、茶树良种繁育推广、茶叶标准化生产管理和质量安全水平等方面都取得明显成效。按照"围绕优势主导产业、抓住关键环节、集中资金投入,培育重点生产区域,推进集约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发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名茶“六安瓜片”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芳侯 《茶业通报》2001,23(3):10-11
六安瓜片历史悠久 ,驰名中外。早在唐代 ,《茶经》就记载有“六安茶”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中记述 :“六安州之片茶 ,为茶之极品”。“浙杭龙井、徽六瓜片” ,在中国名茶史上一直占据着显著的位置。因其叶形颇像葵花瓜子壳 ,而称作“瓜片”。该茶产于安徽六安、金寨、霍山 ,过去这三县均属六安府所辖 ,故称为六安瓜片 ,作贡茶。国家各种各级评茶机构 ,一直把六安瓜片列为十大名茶之一。真正的六安瓜片形似瓜子 ,单片不带梗芽 ,叶边背卷顺直 ,色泽宝绿 ,附有白霜 ,汤色碧绿 ,清澈明亮 ,香气清高 ,味鲜甘美 ,若冲泡在杯中能浮…  相似文献   

18.
大别山区地处我国北亚热带,横跨湖北、安徽和河南三省,是我国茶叶重要产区,也是名优茶的主要基地之一。其中,安徽大别山区主要包括六安、舒城、霍山、金寨、岳西、太湖、宿松、潜山、桐城和庐江等产茶县,共有茶园38万亩,产茶近万吨;湖北大别山区主要包括英山、罗田、麻城、红安、大悟和圻春等产茶县,共有茶园12.7万亩,产茶约3400多吨;河南大别山区(包括桐柏山区),主要有信阳、罗山、光山、新县、商城、  相似文献   

19.
2001年初,遂昌县委、县政府将茶叶确定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主导产业之一。围绕茶叶产业化建设,全县启动了茶树良种化先进县和茶叶无公害生产县建设工程,集中力量打造了“龙谷丽人”主导品牌。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实现了茶叶产量、产值  相似文献   

20.
《茶业通报》2003,25(2):53-54
我县是全国一百个重点产茶县之一,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六安瓜片”的原产地。全县现有茶园面积9467hm2,可采茶园面积6000hm2,年产干茶3000t,年产值5400万元,系列产值8000万元。“金寨翠眉”蝉联四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齐山牌“六安瓜片”勇夺2001年中国(芜湖)国际茶叶博览会“茶王”称号。茶树良种工程、科技园建设、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生产、茶叶生产机械化、市场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举措,推进了茶叶产业化进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因地制宜,与进俱进,不断完善发展战略茶叶产业一直是我县的经济主导产业之一,历届县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