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园林绿地、城市森林、立体空间绿化、都市农田和绿色廊道等构成的绿色网络系统。绿地功能的强弱取决于绿地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管理水平等。文章在总结城市绿地评价指标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绿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和谐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合肥市中心城区绿地可达性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对合肥市中心城区(二环内)绿地进行可达性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可达性的概念与原理,建立城市绿地可达性模型,采用费用加权距离方法,结果表明:1)绿地破碎化较为严重,但绿地可达性总体较好;2)绿地可达性的空间格局仍存在不均衡;3)一环内外绿地可达性存在明显差异;4)城市绿地可达性分析是衡量城市绿地服务功能社会公平性的有力手段,充分体现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城市绿地可达性分析结果能有效地评价城市绿地格局和服务功能,可为合理调整与设计城市绿地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绿地空间结构极大影响绿地功能,而传统的城市绿地评价过多注重绿地数量,忽视了其空间分布。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GIS、RS技术,以广州市区为研究对象,选取绿地覆盖率、斑块面积等11项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6个行政区绿地进行比较评价,将评价指标综合为绿地空间格局、绿地形状和绿化覆盖率3个方面。结果表明:越秀区由于绿地分布结构合理,覆盖率较高,综合状况最佳,其次为荔湾区,白云区综合评价最差。评价方法从绿地空间结构的角度完善了传统城市绿地评估体系,为城市绿地规划管理与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绿地空间设计多注重通用性,忽略了女性使用特征,缺乏对女性使用者的关怀。从女性主义出发,分析女性与男性在社会地位、家庭分工、体能与认知、审美方面的差异,列举目前女性在使用绿地空间时的不便,阐明女性对绿地空间的不同感受和不同需求。基于女性主义对绿地空间的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强调设计时应注重景观的精致性、空间尺度的亲切感、设施的女性化、植物配置的多样性、整体安全感的创造。  相似文献   

5.
阐明城市绿地系统组成与分类的原则及依据,并对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的含义内容和空间属性作了论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直接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本文论述了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应当贯彻“生态优先、绿地优先、开敞空间优先”的规划原则,并需要在规划指标、规划方法和规划管理方面与时俱进,求实更新。  相似文献   

6.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的安全技术参数早已有之,但很多城市绿地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并未真正严格按规范执行,由此建成的绿地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此类安全问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从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和公园设计规范入手,结合我国城市绿地建设的实际,着重分析了城市街道绿地和公园绿地潜在的安全问题及其成因.探讨了消除绿地安全隐患的途径.以唤起城市绿地设计者、建设者、管理者和决策者对绿地安全隐患的足够重视.提升绿地建设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生态设计与景现设计的结合,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从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手法等方面,即植物群落和绿地空间营造等方面入手,从实践的角度具体介绍了生态设计思想和方法在城市绿地景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余双燕  钟业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842-15844
研究以城市公园分类图、道路图和水系图为基础数据资料,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运用空间可迭性的概念与原理,采用费用加权距离方法,对南昌市的公园绿地空间分布特征、可达性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生成公园可达性的时间等值圈图,通过对生成图表的分析得知:南昌市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衡,不太合理;公园可达性较好,存在一定的差异,昌北可迭性优于昌南;居民需驾车前去的公园少。城市绿地可达性分析是衡量城市绿地服务功能社会公平性的有力手段,因此,它将丰富我国城市绿地评价的核心指标体系,亦可为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合理规划与布局城市绿地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呼和浩特市市区绿地景观生态规划对于该市绿地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绿地景观生态规划为出发点,对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系统的现存问题及目前所受到的城市化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以此为基础,从优化绿地景观格局、明确城市绿地发展战略及绿地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途径等方面为该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凌静  吴迪  辜彬  王思麒  罗言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83-6685
城镇密集区域由于城市化的蔓延而面临生态的退化,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有助于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提高。从利用城市绿地进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和营建方面研究如何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提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营建的意义和理论思路。以成都市青龙场生态绿地设计为例,分析了动物多样性现状;提出规划廊道、建立生物通道、提供多孔隙生境等空间格局营建要点;列举了植物选择范围与配置模式;最后举例说明如何设置人工招引设施。通过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与营建措施在成都青龙场生态绿地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为倡导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的城市生态绿地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保定市绿地系统发展历程、<保定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评价近几年来保定市绿地系统的实施效果.分析保定市绿地系统现状,指出公园绿地数量少分布不均、防护绿地缺乏、生产绿地不足、绿地布局和网络体系不完善,仍是当前保定市绿地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快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吉林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改革开放以来 ,吉林市绿地发展历程和问题进行剖析 ,指出公园绿地数量少且分布不均、防护绿地缺乏、生产绿地不足、绿地布局和网络体系不完善是吉林市绿地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 ,①确定了城市绿地规划总体控制指标 ,即到 2 0 10年吉林市城市绿地率为 5 1 31% ,人均绿地 4 2 6 2m2 ,人均公共绿地 5 6 7m2 .②给出了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的一般模式 ,该模式强调波状和辐射状分布态势相结合 ;环状绿地与楔型绿地相结合 ;各类分级绿地与游憩系统相结合 ,使城市形成整体的绿地网络系统 .③提出了 4条规划措施 :其一 ,增加公园绿地数量 ,促使均衡分布 ;其二 ,加强生产防护绿地建设 ;其三 ,营造楔形绿地、沿江绿地和道路绿地 ,构造水网、路网与绿网协调的绿地系统 ;其四 ,加强城市外缘大规模环状绿地建设 .最后 ,对该规划 10年来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 .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铜仁市城市绿地系统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贵州省铜仁市2004年9月4日Quick Bird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S和GIS技术以及Fragstats 3.3软件,对铜仁市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结构和景观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铜仁市城市绿地总体上比较破碎,且存在少数绿地类型(其他绿地与农业用地)占主导地位的现象;建成区绿地类型完整,景观多样性水平高于规划...  相似文献   

14.
园林绿地作为城市重要的绿色公共空间,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分。建设优质高效的园林绿地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目前中国城市在园林绿地建设中存在着绿地生态功能不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力、城市绿地功能性模糊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营造景观多样性、就地取材、"以人为本"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RS和GIS的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景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QuickBird数据,采用eCognition面向对象技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景观进行了系统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绿地景观分布不均匀,新市区最破碎,水磨沟区最完整,附属绿地、居住绿地较破碎;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较完整,空间分布格局趋向于随机分布;城市绿地景观形状简单,各区绿地廊道分布相差较大.研究结果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2013年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绿地生态场效应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城市绿地周围存在的生态场,主要研究了草地、林地、复合绿地的温度效应场和湿度效应场。结果表明城市绿地在综合效应场范围内,温度和湿度存在随距离增大的梯度变化,即越靠近绿地变化程度越大。其中林地生态场效应优于草地与复合绿地。在研究绿地生态场的基础上还对其在城市绿地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绿地的边界空间相对于核心景观区拥有更复杂的特性,更多样的形式,更多重的功能。通过文献查阅,归纳了城市绿地边界空间的形态和特性,同时按照绿地系统类型,对洛阳市区内主要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居住区绿地和单位附属的边界进行调查,总结各类绿地边界的形式,并对其边界特性、设计方法和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良杰  邹淑珍  陶表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01-19903
通过对近年来江西省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江西省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应做到合理规划,公众参与,重视社区绿地,构建城郊一体化绿地网络等,以期实现江西生态城市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地方特色和城市绿地系统概念着手,以城市绿地系统地方特色构建理论为出发点,提出城市边缘地带空间表达、城市关键节点绿地和标志性绿地、城市道路绿地和区域绿地的建设等城市绿地系统地方特色构建技术方面的理论概念,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建国后经过50多年的绿地分类研究,制定了行业规范《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用来指导我国的绿地规划及建设管理等.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趋于城市化,城市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很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因此应积极对城市进行森林绿地规划.基于此,探究基于生态功能的城市森林绿地规划控制性指标,旨在为城市绿地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