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家禽疫病发生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生产实践中,一些场(户)只知道片面防疫.却不知道科学的防疫知识;有些养殖场(户)只知道注射疫苗可预防相应的传染病,却不了解疫苗接种后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有些养鸡场(户)在短时间内连续免疫接种几种疫苗,不仅造成了免疫失败,而且还使鸡大批死亡。特别是在防治禽流感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在动物传染病防治中,疫苗免疫是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预防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措施。但在疫苗接种的操作过程中,仍有不少养殖场(户)没按程序操作,导致免疫失败。笔者根据多年基层工作经验以及养殖场(户)反映的情况,认为主要是对疫苗免疫认识不够,操作不规范所致。现总结如下,供基层防疫人员和养殖场(户)技术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西藏拉萨市家禽禽流感抗体水平,2017年8月随机选择免疫过H5禽流感疫苗的8个规模养殖场、2个散养户、3个活禽交易市场,共13个群体,采集1 041份家禽血清样品进行H5、H7、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检测。结果显示:H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为45.73%,H7、H9亚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13%、52.64%;养殖场、散养户和活禽交易市场的不同亚型抗体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规模化养殖场的H7亚型抗体阳性率最高(29.92%),活禽市场的H5、H9亚型阳性率最高(78.16%、79.31%),散养户的所有亚型抗体阳性率均最低。结果表明,拉萨市H5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较差,特别是散养户,疫病发生风险较高,H7、H9亚型疑似自然感染率较高,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4.
张云  李利 《兽医导刊》2020,(2):108-108
免疫接种是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免疫接种过程中,经注射了疫苗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抗体不合格的现象,经深入养殖场户和基层防疫人员中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对造成免疫血清抗体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防范措施,力求使畜禽疫苗免疫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传播,确实掌握猪、牛羊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为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和制定合理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选择不同养殖场(户)的猪、牛、羊和鸡,分别应用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开展了猪、牛、羊口蹄疫灭活疫苗和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亚型灭活疫苗免疫抗体检测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1.1试验动物猪96头,其中徂徕镇某养猪户38头,  相似文献   

6.
《动物保健》2010,(3):72-72
为做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天津市不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天津市发布《关于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从3月15日开始至4月15日,对天津市涉农区县的所有散养家禽进行集中强制免疫,对规模养殖场畜禽和散养家畜继续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7.
按照《河北省动物饲养场防疫管理办法》规定,动物饲养场,是指种禽场、孵化场和年饲养量在2000只以上的养禽场。与农村家庭散养户相比,规模养殖场存栏数量较大,管理者的防病、灭病意识较强。规模养殖场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防疫单元,由本场专职兽医人员自行免疫,建立免疫档案。当疏于管理时,禽流感极容易形成区域性流行,造成重大直接经济损失,其社会影响可能比疫病  相似文献   

8.
为确实掌握辽宁省家禽低致病性禽流感(H9)带毒或感染情况,2011~2012年,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省共64个禽场(户)进行低致病性禽流感带毒或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近7成以上的场(户)未进行H9亚型禽流感免疫。在所监测的5例H9亚型禽流感阳性禽群中,除1例免疫情况不明外,其他均未进行免疫,阳性场比率有逐年升高之势,其危害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免疫预防是目前动物疫病流行地区控制疫病的主要手段,在免疫的同时选择良好的监测手段,建立和执行可行的免疫监测程序,来优化免疫程序并确保免疫效果,才能最终达到控制疫病的目的。专家指出,目前各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都设有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均可开展免疫监测,可为广大养殖场(户)进行免疫效果评估,以帮助他们及时洞察风险并及时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规避损失。广大养殖场(户)最好选择水平较高、相对固定的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建立本场主要疫病免疫抗体动态变化的标准曲线,使免疫工作更有的放矢、更有效,对于更好地搞好本场的疫病防疫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是十分有意义的。重视对种畜(禽)群的健康监测和系统防制,有利于改善种畜(禽)群体的健康状况,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免疫监测工作是建立科学免疫程序,消灭和控制畜(禽)病发生的必要手段。一个科学的免疫程序制定取决于许多条件,每一个条件的弃取都离不开免疫监测,而免疫的成败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疫苗的种类、质量、用量、保存、运输及稀释液的酸碱度等。又如饲料组合蛋白质含量、幼龄动物舍内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密度过大等都可能影响免疫效果,所以在免疫时不能只看到是否免疫、何时免疫、免疫次数、间隔时间、疫苗种类。还要看实际效果。通过免疫检测发现免疫不符合标准时,应寻找原因,进行综合判定并着手解决,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畜(禽)群的综合防制措施,才能不失时机地搞好防疫灭病工作。因此,建立合理的免疫监测制度,开展免疫抗体监测工作,已经成为我们当前畜禽生产中急需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利用湖北省167家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户问卷调查数据,构建计数模型对养殖场户疫病防控措施采用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场户教育程度、养殖规模、参与合作社、参与疫病防控培训、兽医服务、政府宣传与补贴、养殖户对动物疫病了解程度等因素对养殖场户采用疫病防控措施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据此,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养殖场户疫病防控知识的培训,引导养殖场户发展养殖协会、加大疫病防控重要性的宣传及增加对养殖场户疫病防控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1.
动物的免疫接种工作是控制和预防动物疫病的有效途径之一。据笔者调查,近年来,有些畜禽养殖场(户)虽然免疫率提高了,但免疫抗体水平较低,免疫效果仍令人担忧。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诸多因素。1疫苗质量疫苗质量是免疫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养殖场(户)在购买疫苗时必须选择由农业部批准,并经GMP质量认证的生产厂家生产的疫苗,并认真检查生物制品的外包装、标签、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出厂  相似文献   

12.
浅析影响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化验室中进行动物疫病诊断和免疫监测最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如禽流感、口蹄疫等疫病的化验室诊断或免疫监测在基层多使用这种试验方法。今年在我国其它省市发生多起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威胁我省我市的情况下,省、市、县等各级畜牧兽医部门都对禽流感进行了大量的化验室监测,运用和准确掌握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对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诊断和免疫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方法在操作中常有较多的影响因素,容易造成试验结果偏差,甚至误判。现将这种实验方法操作中影响因素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秋冬是各种畜禽疫病的高发季节,随着“2005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秋季行动计划”的全面展开,各种化学药物和疫苗的使用效果愈发引人关注。接种疫苗是确保畜禽免受各种动物疫病侵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生产实践中,经常会发生免疫后仍然发生相应免疫疾病的现象。这也是广大养殖场(户)所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秋冬季节及其春季,均是家禽禽流感等病毒性疫病的多发季节,随着我国近年来家禽养殖业普遍推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强制免疫以及家禽自身内在抗体的产生,其家禽禽流感疫情的流行则逐渐转向了以低致病性禽流感(又称之为温和型禽流感)的流行为主,而在家禽养殖生产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则可见家禽感染低致病性禽流感之后,其发病家禽的病势日趋缓和,且病情也逐步发展、蔓延,往往总是先发病的家禽已经处于恢复期,而未发病的家禽才刚刚开始并处于发病初级阶段,且发病家禽的发病症状也表现得不够明显,一般仅仅只是表现轻微的呼吸道疾病症状和轻微的消化道疾病症状,从临床症状上观察,往往容易与家禽支原体病和家禽传染性鼻炎等造成混淆,而导致误诊,故养殖场户常常采用家禽支原体病和家禽传染性鼻炎等防控方法则难以奏效,从而容易延误最佳的防控时期,而无形中增大了养殖场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湖南省养殖场户牛结节性皮肤病(LSD)防控情况,2021年11—12月以在线问卷调查方式,对湖南省10个市州188个牛养殖场户的养殖情况、养殖方式以及LSD知晓情况、免疫与治疗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牛养殖场户中,存栏小于50头的占69.68%;27.66%、45.21%的场户分别采用散养、散养圈养混合饲养方式;6.91%的场户只进行外购犊牛育肥,35.11%采用自繁自养联合外购犊牛育肥。13.92%场户的外购牛群直接与养殖场内牛群混养,不进行隔离;94.68%的场户知晓LSD,其中89.36%认为LSD可以治疗;26.06%的场户出现过疑似LSD症状;59.57%的场户进行了全群LSD免疫,9.57%进行了部分牛群免疫;96.15%的场户免疫后未再出现疑似症状,12.31%免疫后有轻微副反应。结果表明:湖南省牛养殖以小规模为主,饲养方式较为传统,存在一定的LSD传入发生风险,但养殖场户具备一定的防疫意识,LSD知晓率较高,能够主动采取免疫、隔离、治疗等预防和控制措施,能够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因此总体发生风险可控。今后需要继续加强免疫、调运监管和防控宣传,有效控制该病的传入和流行。  相似文献   

16.
《北方牧业》2021,(18):7-8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日光照射时间短,病毒更易存活,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易发多发,要加大对养殖场户的指导,强化以下防控措施. 一、做实基础免疫 免疫是防控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手段.秋季散养户的集中免疫要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构筑有效免疫屏障.规模化养殖场要科学制定免疫程序,及时监测免疫抗体水平,确保免疫效果.在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的同时,统筹做好常见疫病,尤其是人畜共患病的免疫工作.布病、包虫病免疫地区要做好新生羔羊的补免工作,发生过炭疽疫情的地区,可对易感牲畜进行强化免疫.牧区省份要做好转场畜的秋季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7.
随着蛋鸡养殖走向规模化和正规化,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蛋鸡的生产已经被广大的养殖场或养殖户所接受,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近些年,随着疫病的不断出现,使养鸡的效益日益下降,成为制约蛋鸡效益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蛋鸡腹泻的大面积发生,对产蛋率以及蛋壳品质都造成很大影响,现将在实践生产中蛋鸡腹泻的原因分析如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解决方法,供广大蛋鸡养殖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动物检疫》2004,21(3):26-26
顺义区为把防控禽流感工作中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采取了一手抓防控疫病不放松 ,一手积蓄力量 ,待疫情解除后 ,迅速恢复生产的战略方案。各养殖场搞好防疫工作 ,避免疫情发生 ,保住生产能力 ;做好鸡、鸭散养户的免疫接种工作 ,确保免疫注射率达100 % ;加强养殖场、屠宰企业、散养户的消毒工作。禁止使用来自疫区的外地人员 ,对来自非疫区的外地人员必须经卫生防疫部门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场 ;加强种禽资源的保护工作。为千方百计保住顺义区禽类种用资源数量 ,顺义区在做好各项免疫接种和血清学监测的同时 ,调整优化种禽内部结构 ,增加种群…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邳州市生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养殖量位居全省前列,规模化比重不断提高,已成为本市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然而受饲养管理、卫生防疫、传播环境等因素影响,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等仍旧威胁本地养猪业的生产和发展,为摸清全市各镇的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情况,2014年3月,笔者等对全市的畜禽免疫情况进行集中监测,以便了解养殖场(户)畜群的免疫效果,并对疫苗的的免疫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督查各养殖场科学免疫计划的执行,准确掌握畜群的免疫抗体水平,确保免疫程序科学合理,免疫注射及时到位,保证抗体阳性率超过规定标准,从而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畜禽规模化养殖已成为主要的饲养模式,养殖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给疫病防控带来的更大的挑战。免疫接种可以提高畜禽免疫水平,增强机体抵抗力,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但有时畜禽在免疫接种后常出现副反应症状,对畜禽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同时也极大的打击了养殖场户免疫的主动性,给畜禽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做好免疫副反应的综合防控,对更好的开展强制免疫,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