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养好续春蚕需合理确定养种量,搞好回山消毒和蚕前消毒。简要介绍了续春蚕饲养技术,包括小蚕过共育关、大蚕过三防关、上蔟过管理关。  相似文献   

2.
人们从来都认为夏秋蚕比春蚕难养,但是夏秋蚕能不能养好呢?在1958年蚕桑生产大跃进中,实践证明是完全能够养好的,并且可以超过春蚕。兹就我们饲养夏秋蚕的点滴体会,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 一、关于催青护理问题,生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合生命活动的外界环境。家蚕生存的环境条件范围不算小,伹适于顺利完满的完成整个世代的过程,同时又符合人们要求的蚕儿各个发育阶段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3.
<正> 陈玉凤,住艽峪公社后黄池大队三小队。1979年利用房前屋后空地栽桑350株,81年又在自留山栽桑2200株,同年秋季又栽桑3000株。80年养春蚕1.5张产茧105斤,收入173元,养秋蚕1张,收入90多元,全年收入263元,81年养春蚕1.5张,收入198  相似文献   

4.
薛志成 《四川蚕业》2002,30(2):40-40
<正> 晚秋蚕结束后至来年5月中旬春蚕开始,蚕农可利用闲置的蚕室、蚕棚养3-4批肉鸡仔鸡,既节约设备投资,又提高经济效益。但在生产技术上应注意和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正> 子洲县何家集公社高家塌大队社员高海波与四户社员承包了队上的一百亩桑园,今春他一家除种好管好自己的承包土地和自留地外养了一张半春蚕,产茧116斤、收入茧款201.84元。他又承担了小蚕共育,得报酬109.60元,不到一月时间仅蚕桑一项就收入311.44元。由于春叶剩余多现又养了一张夏蚕、计划再养三张秋蚕,争取全年蚕桑收入  相似文献   

6.
<正> 回顾我市蚕桑生产发展历程,养蚕布局曾进行过两次调整。1965年之前,由于都是利用农户家前屋后乔木桑养蚕,一般全年仅饲养春蚕、中秋(群众称之为桂花蚕)两期蚕。1966年开始,大力引种推广湖桑。为充分发挥其产叶量高的优势,第一次进行养蚕布局的调整。在饲养春蚕、中秋蚕基础上,增养夏蚕、早秋和晚秋蚕。逐步形成全年饲养5期蚕的养蚕布局。进入八十年代中期,秋蚕发种量最大的一批中秋蚕,由试养到基本全部实行春种秋养以后,为适应饲养蚕品种这一新的突破,确保稳产、高产,养蚕布局又一次进行了调整,由全年饲养5期蚕调整为饲养  相似文献   

7.
一、靠共育、春蚕取得了实绩今年春蚕不易养:(1)长期低温阴雨,桑头拔(艹远)迟,生长慢,叶量少,叶质嫩、薄、小、含水份多,营养质素低;(2)环境湿度大,大部分蚕户的蚕房条件差,加温排湿困难;(3)90%的蚕户都是去年下半年才投产的新蚕户,还没有养春蚕的生产实践;(4)去年夏秋蚕,发病普遍而严重,去年养蚕结束后,大部分蚕户对蚕房蚕具,仅是洗洗晒晒,没有进行药物消防毒,病原物残留  相似文献   

8.
我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桑树生长的周期也长,一年多次养蚕是我省蚕桑生产的特点,除春蚕外,还可养夏蚕,早秋蚕、中秋蚕和晚秋蚕,赣南地区还可增加养一次晚晚秋蚕。多养夏、秋蚕,能充分利用蚕室、蚕具,提高亩桑产值,增加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湖州市春蚕期环境改善,氟化物污染越来越少,多丝量蚕品种又被不断推出。从2007年开始,对湖州市农科院蚕研所新育成蚕品种华东×春晨进行了试养,2008年和2009年春蚕进行了农村区试工作,现就两年春蚕的情况进行调查小结。  相似文献   

10.
淳安县种桑养蚕历史悠久,随着蚕桑生产的兴衰演变,其养蚕布局也不断地在进行着相应的调整和变化。1965年,该县根据本地气候特点、耕作制度、桑树生长等因素,借鉴嘉湖等主要蚕区的布局,提出了“多养春蚕,适量养夏蚕,合理养早秋蚕,养足养好中秋蚕,看叶养晚秋蚕”的布局原则,形成了全年饲养春蚕、夏蚕、三期秋蚕的5期生产布局。这一养蚕布局一直持续到1996年,历时30余年。  相似文献   

11.
王建新  堵鹤鸣 《蚕业科学》2000,26(4):248-253
经过调查证实全年桑树的自然生长符合LOGISTIC生长方式 ,据此可把桑树鲜物质生长过程分为快速增长期、产量形成期和生长平衡期。为获得最大产量 ,提出尽早进行夏伐和疏芽定条 ,减少夏蚕饲养量 ,平衡秋蚕饲养比例 ,适当提前饲养秋蚕 ,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桑树补偿能力的大小 ,确定病虫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2.
优化养蚕布局提高经济效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传统的技术含量低的养蚕业带来了冲击,迫切要求改进养蚕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饲养二春蚕就是适应这一形势需要而形成的省力化、经济化养蚕新技术。本文从桑树生长规律,养蚕防病技术措施等五个方面阐述了饲养二春的可行性,它也是提高养蚕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蚕品种审定15年的回顾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通过1981-1995年浙江省家蚕新品种鉴定十五年期间有关情况的回顾及所通过新品种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阐明了在以后品种选育过程中春用品种要注重生命力的提高,而夏秋品种要注重丝质的提高,且要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到家蚕品种选育中来;同时也阐明了家蚕品种鉴定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养蚕生产中家蚕的桑叶食下量难以人为控制在同一水平,通常认为食下量会对蚕体生长发育及全茧量等产茧量指标产生显著甚至极显著影响。以山东省现行的3个春用蚕品种为材料,将食下量作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3个家蚕品种在3-5龄的蚕体质量增量、全茧量、茧层量性状指标上无统计学意义(P>0.125 2),仅个别指标均值间的最大差异在0.1水平下显著(P全茧量=0.066 9,P茧层量=0.056 1),因此该方法校正了用常规方差分析得出的上述性状指标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0 1)的有偏结论,还明确了消化吸收量对上述性状指标影响不显著,可不作为协变量考虑。  相似文献   

15.
不同桑品种与现行原蚕品种饲育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优化原蚕饲养的营养条件,提高蚕种繁育质量,对几个实用桑品种饲养的原蚕饲育成绩进行了初步调查与分析。用几个实用桑品种分别饲养原蚕,其发育经过及幼虫生命率、虫蛹统一生命率等无明显差异;但死笼率有育151号较高,新一之较低的倾向。综合原蚕饲养的茧质和卵质成绩初步认为,春期原蚕繁育用桑适宜选择的桑品种依次为育71-1、湖桑32号、育151号、新一之濑;秋期原蚕繁育用桑适宜选择的桑品种依次为新一之、育71-1、湖桑32号。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春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等七个科研单位,对我国六大蚕茧主产区现行主推春用家蚕品种菁松×皓月和871×872进行实验室通比鉴定,调查内容、方法参照"蚕桑优质高产和多化品种选育"课题家蚕通比鉴定方案进行。结合蚕期、茧期、丝质鉴定等比较来源于不同产地同一品种的种源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存在于泥土地中的家蚕中肠型脓病病原,在室内自然环境中越冬后,对蚕的致病力显著降低.收集经越冬的病原添食感染后无病征出现的五龄蚕后期蚕粪,应用生测法检查有病原性,应用C.B.B法检查有多角体(CPB)存在.农村蚕室调查也表明.春蚕期虽未发现中肠型脓病,但在中秋蚕期,仍有该病出现.可以认为,多数是由于春蚕带毒蚕粪污染环境成为下一蚕期发病的感染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12年春,对参加北方蚕区联合鉴定的7对桑蚕新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结合蚕期饲养、茧期调查,总结参鉴品种在山东试验点的饲育成绩和性状特点。  相似文献   

19.
桐乡市秋种春养推广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水   《蚕桑通报》2000,31(1):44-45
由于大气污染的日趋严重 ,桐乡市从 1994年起试行秋种春养 ,至 1999年饲养量占春期蚕种总量的 6 4.4 % ,取得了单产、茧丝质量和经济效益提高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春夏两季对贵蚕8号原蚕的饲养比较,结果显示:原蚕中系茧质优,叶丝转化率高,日系幼虫期的抗性比中系强,且健蛹羽化率明显高于中系。贵蚕8号的原种繁育特点,中系应以丝质选择为重点,对环境、叶质的要求高;而日系原蚕的繁育,对环境、叶质的要求低,在较高温度下繁育,更有利于巩固其抗高温的特性。对交原种的卵、蚕、蛹、蛾各阶段的发育进度基本一致。发蛾调节较容易,无须在饲养前调整出库日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