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挥发性物质分子量小,化合物种类复杂,具有的熏蒸抑菌作用是其特殊的生物学功能之一,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本文对挥发性物质的种类、抑菌活性及检测鉴定方法进行了概述,着重评述了植物(精油)和微生物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的抑菌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从挥发性物质中筛选出具有抑菌作用的单体化合物是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问荆抑菌作用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研究目的】中草药问荆的醇提液和水提液对不同细菌抑菌作用有所差别,要合理用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实验中利用滤纸条法测定了问荆的醇提液和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三种细菌生长抑制作用的强弱,其抑菌作用的强弱可以通过测量抑菌带的长度而得知。【结果】问荆醇提液相比水提液抑菌作用较强,二者都是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弱,其次是枯草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强。【结论】问荆的醇提液中含黄酮类、三萜及甾体类、生物碱及大量硅的化合物,不同的化学物质对细菌生长抑制作用的机理不同,使得抑菌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生防菌BH-2发酵液中的抑菌成分及其提取方法,采用管碟法,通过抑菌活性的测定,对其发酵液中抑菌物质及其提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防菌BH-2发酵液中的抑菌作用大致分为活体的抑菌作用和和代谢活性物抑菌作用,且胞外的抗菌代谢物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而胞内不产生抑菌物质。此外,有机溶剂的萃取试验表明,代谢活性物质的极性较强;不同浓度的硫酸铵和乙醇均不能使其沉淀;酸沉淀法基本上可以将其提取出来。这为该菌株的进一步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茶多酚是茶叶中儿茶素类、黄酮类、芬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因其化学结构中带有多个活性羟基,对人体保健极为有利,且有抑菌、杀菌、抗肿瘤、抗辐射等  相似文献   

5.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生理活性物质,具有特殊的保健和药用功能。概述了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含量分布和提取纯化方法,并展望了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高效利用汉麻黄酮类成分及系统开展汉麻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本文综述了汉麻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合成途径、生物活性及分析方法。归纳总结出汉麻中共含有26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主要结构类型以黄酮和黄酮醇为主;此外,在黄酮类化合物经典合成途径的基础上,明确了2种特征性汉麻黄酮成分-大麻黄素A和大麻黄素B的生物合成途径;同时,也总结了汉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神经保护、抗抑郁等生物活性,并针对其结构特点和活性作用,建立了汉麻黄酮类化合物高效、快速的分析方法为LC-MS等功效。上述归纳可为开展汉麻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人工林树种之一,松针产量巨大。马尾松松针中富含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多糖、木脂素和莽草酸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衰老、抑菌等保健功能。简要介绍马尾松松针所含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生物学功能,并简述松针的应用领域,以促进马尾松松针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和药理活性。这类化合物已成为国内外医药界研究的热点,是一类极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天然药物。综述了近几年黄酮类化合物在提取、含量测定、分离纯化、结构鉴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陈皮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陈皮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并在正常小鼠体内进行抗氧化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陈皮提取物黄酮类化合物的总抗氧化能力与提取物浓度有很强的量效关系,线性关系显著,对小鼠体内的MDA(丙二醛)的产生有显著抑制,可极显著提高小鼠血浆和组织中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表明陈皮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花生壳黄酮是花生壳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医疗功效。综述了近年来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测定方法、化学成分、生理活性,以及应用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在医药、保健品、食品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野豌豆属植物资源,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总结了野豌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文献报道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萜类、黄酮类、氨基酸等,药理活性有抗氧化、抗菌、抗癌、降糖尿病、保肝、抗帕金森病等。最后,对野豌豆属植物的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高红芳 《保鲜与加工》2020,20(5):225-230
纳米银由于具有显著的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超强的活性以及杀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本文综述了纳米银抗菌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分析了抗菌膜中银在食品模拟液以及真实食品中的释放特性,讨论了抗菌膜用于食品保藏的安全性,指出了抗菌膜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纳米银抗菌包装膜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y)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花青素类、多糖类、黄酮类、甜菜碱等,这些活性成分发挥抗肿瘤的药理作用机制目前已较为明确,其主要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零、周期阻滞、肿瘤细胞分化及增强对肿瘤细胞免疫等作用。但目前关于黑果枸杞中主要抗肿瘤成分组成及对抑制肿瘤的转化机制和影响作用尚不明确。因此,综述了黑果枸杞中花青素、多糖、黄酮、甜菜碱等活性成分的研究现状及抗肿瘤机制,阐述了近年来有关黑果枸杞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黑果枸杞中功能性成分深入研究及精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乳铁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研究进展。通过对乳铁蛋白的热稳定性、广谱抗菌特性及其促进铁的吸收等功能特性的综述,就其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做了详细介绍,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产广谱抗菌物质芽孢杆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筛选出对果蔬病原菌具有广谱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以9株病原真菌和3株病原细菌为指示菌,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通过初筛和复筛,筛选得到一株具有广谱抑菌作用的拮抗芽孢杆菌NCPSJ7。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手段,该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抑菌谱实验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NCPSJ7对果蔬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都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该菌株产抗菌物质的适宜发酵培养基、发酵条件优化,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组成、性质和抗菌稳定性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天然生物抗菌剂纳他霉素在食品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他霉素具有多烯大环内酯结构,是一种天然生物抗菌剂,在食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能有效地抑制霉菌和酵母菌等真菌,具有高效、无毒、安全、广谱等特性,可替代传统化学抗菌剂。文章主要概述了纳他霉素的理化性质、抑菌机制和安全性,总结其在乳制品、肉及其制品、焙烤食品、水果及其制品和调味品等食品中的应用效果,同时论述了其在食品包装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纳他霉素在以上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为纳他霉素在食品及包装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应用参考和研究案例。  相似文献   

17.
藜麦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藜麦是苋科藜属一年生双子叶植物, 作为一种营养价值突出的功能性健康食品, 不仅富含多酚、黄酮、皂苷、多糖、多肽、蜕皮激素等活性成分, 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矿物质(K、P、Mg、Ca、Zn、Fe)等营养物质, 具有均衡补充营养、增强机体功能、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提高免疫、防治心血管疾病以及抗菌抗溃疡等生理活性, 尤其适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慢性病人群及婴幼儿、孕产妇、儿童、学生、老年人等人群食用。藜麦因其全面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功能特性, 且优于大多数谷物, 成为适宜人类食用的全营养食品。本文综述藜麦的活性成分及其生理功能作用, 并展望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前景, 旨在对藜麦产业、食品保健和医药研发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食品工业中包装设计相关文献的检索、梳理及分析,综述了包装设计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分析了食品工业中包装设计的缓冲功能、保鲜功能,对食品包装材料的环保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对食品工业中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果蔬中富含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除维C外,植物多酚是一种含有多个酚羟基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叶、木、皮、果内,植物中多酚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随着现代分离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对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理活性、药学活性的研究与应用,植物多酚因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以及明显的抑菌、抗癌、防衰老和抑制胆固醇上升等功效,使得多酚类物质在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化学、医药、食品、饲料及日用化妆品等领域成为研究热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另外,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无不良反应,同时还有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抗老化、抗突变、调血脂、降血压等药理保健功能,也是一类极具开发前景的天然有机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