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出生至断奶仔猪胃肠道组织中FcRn的表达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旨在研究FcRa在仔猪胃肠道的表达分布及不同日龄间的表达变化。【方法】以大白争长白二元杂交仔猪作为研究对象,分布采集从出生至断奶后共12个日龄仔猪胃肠道组织。应用RT-PCR方法检测FcRa mRNA表达并进行表达量的相对分析。【结果】①FcRa在仔猪胃肠道各段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十二指肠后段和空肠前段表达量最高,在结肠和胃内表达最低。②在十二指肠争空肠段,仔猪从一出生就有较高水平的FcRa转录,吮乳后至出生后1d达到峰值,随后略有下降但前4d差异不显著(P〉0.05);自7d起FcRamRNA转录水平明显降低(P〈0.05),至断奶时降到最低。③在回肠段,FcRa表达水平较十二指肠和空肠段低,从出生至断奶前(21d)表达量变化不明显。断奶后有显著下降(P〈0.05)。④胃与结肠部位FcRa的表达比较稳定,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结论】仔猪不同组织中FcRa在十二指肠后段和空肠前段的表达水平最高,提示仔猪十二指肠、空肠是FcRa转运初乳中IgG的主要部位。仔猪肠道FcRa的表达量变化与初乳及乳汁中IgG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证明了FcRa在肠道转运IgG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Cst B基因在90日龄大白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技术,对90日龄大白猪心肌、肝脏、胃、肾脏、肺、大肠、小肠、背肌和腿肌组织中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得到Cst B基因在肾脏、肺、大肠和小肠中有较高的表达,而在心肌、背肌和腿肌等肌肉组织中表达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仔猪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发育规律。本实验取0日龄、7日龄、28日龄、35日龄、两个月、四个月仔猪消化道各部分,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其消化道的胃泌素和五羟色胺分泌细胞,观察仔猪胃泌素和五羟色胺分泌细胞分布及数量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胃泌素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胃幽门处,其他组织偶尔可见零星散布的胃泌素阳性细胞;五羟色胺阳性细胞在肠道中空肠处最多,胃部分泌多于肠道。结论:胃肠道五羟色胺与胃泌素分泌细胞在胃肠道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且其时空分布应和母乳、应激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泥鳅早期形态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泥鳅仔、稚鱼生长发育规律,同时为规模化苗种培育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对0~23日龄的泥鳅仔稚鱼连续取样,系统观察了泥鳅仔稚鱼各发育分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19.5~22)℃下,泥鳅胚胎发育时间需要24~28 h。初孵仔鱼平均体长为3.04 mm,鱼体透明,全身无黑色素,口和消化管均未形成;初孵仔鱼至孵化后6日龄为卵黄囊期仔鱼,4日龄仔鱼开口,仔鱼进入混合营养期;7~9日龄为前弯曲期仔鱼,7日龄仔鱼卵黄囊吸收完毕,此时完全进入外源营养期;10~14日龄为弯曲期仔鱼;15~22日龄为后弯曲期仔鱼;至23日龄,出现细小圆鳞,已与成鱼具有相似的外观和生活习性,此时进入稚鱼期。【结论】研究泥鳅早期形态发育将为泥鳅自然资源繁殖保护和养殖业苗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RT-PCR方法对大白猪的RXRβ基因在1,90,180,270和360日龄的心、肝、胃、脾、肾、肺、大肠、小肠、肌肉、子宫、卵巢共11个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XRβmRNA在大白猪的脾脏、子宫和卵巢中持续表达,1日龄时表达的组织最多且表达水平较高,但该基因在所检的11个组织中存在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解析GhCDPK28-A10在棉花黄萎病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并为棉花抗病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方法】从棉花基因组数据库获得Gh CDPK28-A10基因同源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方法检测在经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inate,MeJ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或H2O2处理的棉株中GhCDPK28-A10基因的表达量变化。通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验证GhCDPK28-A10在棉花抗黄萎病中的作用。【结果】进化树和基因结构分析表明,陆地棉中GhCDPK28-A10的6个同源蛋白具有相似数量的基序和CDPK家族典型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结构域;启动子区域的序列分析发现GhCDPK28-A10包含响应茉莉酸(jasmonic acid,J...  相似文献   

8.
两种铬源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铬源(酵母铬和烟酸铬)对热应激肉鸡生长及屠宰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5日龄AA肉仔鸡180只,随机分为3组,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加铬),2组为添加酵母铬组,3组为添加烟酸铬组,铬添加量均为3 mg/kg,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4周。【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补铬3 mg/kg显著提高了15~28 d、29~42 d热应激肉鸡日增重、饲料消耗和饲料转化效率(P<0.05),不同铬源差异不显著(P>0.05)。于28、42日龄,每处理随机抽取18只,每重复3只,屠宰测定屠宰指标。结果表明:28 d时两种铬源对肉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42 d时试验组对肉鸡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无显著影响(P>0.05),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因此,日粮中添加酵母铬和烟酸铬能改善热应激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不同铬源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选取1日龄AA肉鸡330羽,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2羽,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0U/kg(250mg/kg)、9,000U/kg(2250mg/kg)α-淀粉酶的试验组日粮至7日龄后,停止饲喂加酶日粮,改饲对照组(不添加酶)的日粮,饲喂3周,分别考察在停喂淀粉酶后的第3、7、14d肉鸡消化器官重量及小肠消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饲喂淀粉酶对7日龄肉鸡肝脏、胰腺、肌胃、腺胃相对重量和小肠相对长度均无明显影响,但小肠相对重增加了4.2%~47.6%,停饲淀粉酶后第3d(10日龄)和第7d(14日龄),各试验组肉鸡小肠相对重量仍分别高出5.4%~34.0%(P<0.05)和13.8%~20.4%,第14d(21日龄)有所恢复;7日龄肉鸡小肠内容物淀粉酶和总蛋白酶活性活性亦未受影响,但在停喂淀粉酶后7d(14日龄),试验组小肠内容物中的淀粉酶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提示外源淀粉酶对内源酶活性的影响有后续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从仔猪的十二指肠组织中克隆Galectin-13基因,研究Galectin-13在仔猪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alectin-13基因在断乳前、后仔猪胃肠道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情况。结果表明:成功克隆出了猪Galectin-13基因序列,并被GenBank收录(Accession.NM_001142841)。与断乳前相比,断乳后Galectin-13基因的mR-NA在十二指肠、回肠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而在胃、空肠、盲肠和结肠中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研究目的】克隆并分析兔CCR10基因;【方法】基于电子延伸序列,设计1对克隆引物,兔盲肠黏膜组织提取总RNA,进行RT-PCR,将PCR产物与pMD19-T载体连接后转化E.coli JM109感受态细胞、检测阳性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克隆的兔CCR10 基因长为723bp,编码由24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CCR10前体蛋白,三级结构预测表明CCR10具有一个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区(PIG-X)。克隆的兔CCR10基因与绵羊、人的同源性分别为89.6%、89.9%,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绵羊、人的同源性分别为94.2%、93.8%,结构特征与绵羊、人的相一致。【结论】克隆了兔CCR10基因并注册GenBank (Accession. EU348829)。  相似文献   

12.
植物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CCR)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体内通过公共苯丙烷途径而进入木质素特异途径来合成木质素,这条代谢途径涉及到许多酶的参与,其中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cinnamoyl-CoAreductase,CCR)是木质素特异途径的第一个关键酶,可催化3种羟基肉桂酸的CoA酯的还原反应,生成相应的肉桂醛。因此人们认为此酶可能对木质素合成途径的碳流具有潜在的调控作用,对木质素单体的生物合成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CCR在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地位、CCR的分布、酶的提取和基本特性、CCR基因的克隆进展、CCR基因的转录特点、CCR启动子研究情况、转基因植物中表达抑制CCR基因的生物学效应等,并展望了CCR基因研究对于植物木质素研究、植物抗病和抗逆性研究、作物品质改良以及植被保护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黑龙江草蜥(Takydromus amurensis)消化道内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u)、胰多肽(PP)和P-物质(SP)5种内分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的定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表明:在黑龙江草蜥消化道中,SS细胞除食管部外,其余各部位均有所分布,其分布密度胃部高于肠部。GAS细胞仅见于胃幽门部、十二指肠和空肠。Glu细胞分布于胃体、幽门和小肠,且幽门密度明显高于其他2处,PP细胞在胃体、幽门和十二指肠有分布,其中以十二指肠处的分布密度最高,SP细胞只在胃部检测到。内分泌细胞形态多样,多呈圆形、锥体形、梭形。黑龙江草蜥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密度分布与其消化道各部位的功能有关,它们的形态与其内、外分泌功能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观察了中华鳖消化道组织结构和粘膜表面。结果表明,消化道管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构成。消化道各部分的差别主要在粘膜层和肌层:食道粘膜层为复层扁平细胞;胃、肠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胃、肠肌层有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组成,而且粘膜上皮中腺体的分布情况、肌层的相对厚度等在消化道各部分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H9N2亚型AIV HA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AIV H9N2亚型HA基因以获得可以利用的HA蛋白;[方法]应用DNAStar软件,参照Genbank中注册的AIV H9N2亚型HA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用RT-PCR方法成功地扩增出带双酶切位点的H9亚型AIV的HA基因,通过BamH Ⅰ和Xho Ⅰ双酶切位点将H9HA基因插入转移质粒载体pFastbacHTa中,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HTa-H9HA并将其转化DH10 Bac细胞,与Bacmid发生位点特异性转座作用,得到重组穿梭载体Bacmid-H9HA,再将其转染昆虫细胞High Five,进行PCR鉴定、SDS-PAGE和Westem Blot检测;[结果]HA基因正确地插入到病毒基因组的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下游,HA基因在High Five细胞中得到了表达,H9HA大小约为67 KD,而且表达的产物具有特异免疫学反应性;[结论]HA基因在昆虫细胞获得表达,为进一步生产检测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检测试剂或者构建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昆虫细胞中表达eGFP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构建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蛋白的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利用Sf-9细胞表达eGFP,用PCR法从重组Bacmid和pEGFP-C3质粒中扩增gp64SP、eGFP和VSVGED片段,利用一步法SOE-PCR将3个片段连接在一起。用Xba I和Hind III酶切融合片段与pFastBac PH,连接获得阳性质粒命名为pFB/LM-PH。转化E.coli DH10Bac,通过转座子Tn7的介导,获得重组杆状病毒Bv-LM-PH,感染Sf9昆虫细胞。结果表明: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荧光表达情况,结果证实:感染的Sf9细胞可表达外源基因eGFP。重组pFB/LM-PH载体具备表达eGFP的能力,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型可表达eGFP融合蛋白的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MORINDAE OFFICINALIS extract on the behavior and zymology of senile dementia rat model. [Methods]Senile dementia rat model was prepar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D-galactose( 120 mg/kg) and sodium nitrite( 90 mg/kg) for 30 d. 60 rats were divided into 6 groups,normal control group,model group,nimodipine group,high-dosage group of aqueous extract of MORINDAE OFFICINALIS,medium-dosage group of aqueous extract of MORINDAE OFFICINALIS and low-dosage of aqueous extract of MORINDAE OFFICINALIS.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 was measured by rat step-down test. The activities of SOD,MDA and MAO-B were determined. The expression of MAO-B mRNA was determined by RT-PCR. [Results]After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MORINDAE OFFICINALIS extract,the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ies of model rats increased. The biochemical criterion of SOD,MDA and MAO-B was improve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AO-B mRN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s] Extract of MORINDAE OFFICINALIS could protect acute aging model rats at certain degree.  相似文献   

18.
不同基因型肉鸡肠道CAT1和CAT4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遗传背景相同的1 d父母代雄性Arbor Acre(AA)和父母代雄性岭南黄肉雏鸡各160羽,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以AA肉鸡和岭南黄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样品为模板,研究不同基因型肉鸡肠道CAT1和CAT4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结果显示:十二指肠和空肠CAT1和CAT4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与回肠有着较大的差异;岭南黄肉鸡十二指肠和空肠CAT1和CAT4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与AA肉鸡分别有显著差别;岭南黄肉鸡十二指肠和空肠CAT1 mRNA表达从2~58d逐渐降低,AA肉鸡除在44d有所降低,在其他时间点的表达丰度基本一致;岭南黄肉鸡十二指肠和空肠CAT4 mRNA从2~44d有降低的趋势,58d有所回升,AA肉鸡在58d的丰度最低,其他时间点的表达丰度基本一致;岭南黄肉鸡回肠CAT1 mRNA的表达丰度在2~44d呈逐渐降低的趋势,58和44d接近,而AA肉鸡则在58d达到最高,其他时间点接近;2~44d岭南黄肉鸡回肠中CAT4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与AA肉鸡一致,但58d出现差异,AA肉鸡降到最低而岭南黄肉鸡显著上升。以上结果说明:十二指肠与空肠中CAT1和CAT4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与回肠有着较大的差异,这表明肠道近端和远端在碱性氨基酸吸收的功能上可能有所差异;不同基因型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CAT1和CAT4 mRNA表达的发育模式不同,表明CAT1和CAT4 mRNA表达受到发育阶段、品种和肠段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日粮中不同添加剂量γ-氨基丁酸(GABA)对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及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和血清谷草转氨酶等酶活性的影响,来判断其能否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试验将8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20头。其中试验I组为对照组,试验Ⅱ、Ⅲ、Ⅳ组日粮中分别添加15、25、45mg/kg的GABA,试验期28天,统计试验全期的生产性能指标,并测定试验结束时血清蛋白水平和酶活性。结果显示:试验猪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45 mg/kg添加组稍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15 mg/kg添加组和25 mg/kg添加组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5 mg/kg添加组料重比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各组间血清TP、ALB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尿素氮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15 mg/kg添加组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GOT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ALT活性15 mg/kg添加组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显著低于(P<0.05) 45 mg/kg添加组。说明日粮中添加15 mg/kg GABA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可有效降低血清尿素氮的水平和GOT、ALT的活性。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SI)对育成期蛋用种公鸡睾丸发育、血浆生殖激素水平以及与睾酮(T)合成相关的酶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选用108只10周龄的‘京红1号’蛋用公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以玉米-鱼粉型饲料为基础日粮,分别添加不同剂量SI:0、5、10、15、20、25 mg/kg。试验预饲期为1周,正式试验8周。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液,检测血浆生殖激素(T、LH、FSH和GnRH)浓度。采血后处死,取睾丸组织,称重后检测睾丸组织中与T合成相关的酶(P450scc、3β-HSD)和蛋白(StAR)mRNA的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添加量在5~15 mg/kg范围时,SI对育成期蛋用种公鸡进睾丸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其中添加量为5 mg/kg,睾丸重量和睾丸指数均极显著增加(P<0.01)。添加量在25 mg/kg时,睾丸指数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2)SI添加量为5 mg/kg时,对生殖激素分泌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添加量达到25 mg/kg时,各激素分泌水平下降。(3)SI添加量在5~15 mg/kg范围时,StAR 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而P450scc和3β-HSD 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SI添加量为5 mg/kg时,能够促进育成期蛋用种公鸡睾丸发育、提高StAR mRNA表达量和生殖激素分泌水平。饲料中SI的安全添加范围为5~2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