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勇革 《农家顾问》2004,(11):29-30
又称美国杏李,简称杏李,是杏和李杂交选育而成。从美国引进的新品种有味馨、风味玫瑰、味帝、恐龙蛋、味厚、味王、风味皇后等,其突出特点是:①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2004,(3):27
杏李是杏和李经过杂交优选而获得的新兴水果。我国目前引进最优良的美国杂交杏李新品种包括:风味玫瑰、恐龙蛋、味馨、味帝、风味皇后、味王、味厚、红天鹅绒、皇家天鹅绒等9个,这些品种具有独特的浓郁香味,含糖量比目前任何一种杏或李都高得多,市场前景极为看好。该品种栽培适应性强,病虫害少,丰产性好,栽后2年挂果,4—5年进入盛果  相似文献   

3.
杏李是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中心从国外引进的种间杂交新品种,共7个,即风味玫瑰、味馨、味帝、风味皇后、恐龙蛋、味王和味厚。本职院果树教研室于2001年秋将7个品种全部引入试栽,2003年全部挂果,观察发现它们具有适应性强、结果早、果大、优质、外观艳丽、商品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味帝是杂交杏李中成熟最早的一个品种。2002年引入我场,该品种着色好,品质优,不裂果,耐贮运,含糖量高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5.
美国杏李是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中心从国外引进的种间杂交新品种,共七个,即风味玫瑰、味馨、味帝、风味皇后、恐龙蛋、味王和味厚。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果树教研室于2001年秋将七个品种全部引入试栽,2003年全部挂果,观察发现它们具有适应性强、结果早、果大、优质、外观艳丽、商品性好等特点。为便于推广,特将这些品种和促成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杂交杏李的高效栽植技术,包括栽植密度、栽植方式、栽植时期、栽植前的准备工作栽植方法以及提高栽植成活率的措施等.根据多年的杂交杏李栽培管理经验,选择了风味玫瑰、味帝、风味皇后、恐龙蛋、味王、味厚的授粉树,并总结了授粉技术.  相似文献   

7.
我市2001年春引进味馨、风味玖瑰、味帝、味厚、味王、恐龙蛋、风味皇后七个美国杏李品种,2002年全部挂果,2003年平均株产12.5kg以上,因外观诱人,风味特优,果园售价每市斤20~30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风味玫瑰”杂交杏李是台州市新世纪高科技园区从嵊洲引进的杏李新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品质优。笔者介绍了“风味玫瑰”的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美国杏李4个品种的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分析4个美国杏李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为以后选育优良高效的杏李品种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测定4个美国杏李品种恐龙蛋(Prunus domestica×armeniaca.Konglongdan)、味厚(Prunus domestica×armeniaca.Weihou)、风味皇后(Prunus domestica×armeniaca.Fengweihuanghou)和味帝(Prunus domestica×armeniaca.Weidi)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并对它们进行比较.[结果]4个美国杏李品种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v/Fm、Fv/Fo、Yield、qp、NPQ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恐龙蛋的Fv、Fv/Fm、Fv/Fo、Yield、qp、NPQ值最高,其次为风味皇后和味帝,最低是味厚;相关性分析显示,除Fo与Fm、Fv、qp不存在相关性外(p>0.05),其它各叶绿素荧光参数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关系.[结论]恐龙蛋的Fv、Fv/Fm、Fv/Fo、Yield、qp、NPQ值最高,其次为风味皇后和味帝,最低是味厚,说明恐龙蛋具有较好的光合性能及耐光抑制能力,其次是风味皇后和味帝,最差是味厚.从耐光性而言,恐龙蛋更适宜于试验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美国杏李     
[品种介绍]美国杏李是杏和李的杂交品种。其果肉鲜红、质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8%~20%。目前世界上杏李栽培面积较少,1999年山东薛城区园艺研究所从中国林科院引进7个品种进行栽培试验,通过几年田间栽培观察.认为风味玫瑰、风味皇后、恐龙蛋、红天鹅绒四个品种表现较好,具有风味香甜、果色艳丽、耐贮运、早年丰产性和抗逆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杏李是杏和李种间杂交种.美国农业科技人员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进行杏和李杂交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攻关,于上世纪90年代成功培育出杏李杂交种.目前世界上杏李栽培面积较少,1999年我们从中国林科院引进7个品种进行栽培试验,通过4年田间栽培观察,认为风味玫瑰、风味皇后、恐龙蛋、红天鹅四个品种表现良好,具有风味香甜,果色艳丽,耐贮运,早年丰产性和抗逆性强等优点.2003年经过枣庄市果树专家组对以上四个品种产量等综合性状验收,平均667米2产达1 680.4千克.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了解杂交杏李(Prunus domestica×armeniaca)开花的生物学特性,为杏李育种改良及高效栽培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杂交杏李6个主栽品种风味玫瑰、恐龙蛋、味帝、风味皇后、味王和味厚为试验材料,观测其开花物候期,并观测花冠直径、花瓣数、花瓣形状、花瓣颜色、花瓣纵横径、花药数、花丝长度、花柱长度、花萼颜色、有效花率及雌蕊退化率等花器官特征,同时利用光学显微镜测量花粉长度、宽度等指标,使用纤维素酶法测定花粉量,最后通过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及花粉萌发力。【结果】6个杂交杏李品种的开花期主要在3月上旬至中旬,各品种间开花物候进程存在明显差异,变异系数为0.20~0.51,以初花期变异系数最大,开花最早的风味玫瑰与最晚品种味厚时间相差11 d。6个品种的花瓣均为5瓣,呈白色椭圆形,花冠直径为17.48~20.95 mm,单花花药数为27.10~35.45枚/蕾,花丝长度为3.28~6.18 mm,花柱长度为4.72~9.33 mm,花萼颜色多为绿色,花药颜色多为暗黄色。在花粉特征方面,风味玫瑰花粉粒长度显著大于其他品种,为46.71 μm;味王的花粉粒宽度最大,为26.97 μm,味帝的花粉粒长度和宽度均小于其他5个品种,分别为27.13和13.34 μm。单花药花粉量最大的品种是风味玫瑰,最小的品种是味帝。花粉活力最强的品种是恐龙蛋,最弱的品种是味帝,花粉管长度在0.32~2.03 mm。【结论】不同品种杂交杏李开花的生物学特性存在明显差异,生产上建议选择开花物候期相似且花粉活力高的品种搭配种植,以提高坐果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13.
杂交杏李风味玫瑰是中国农科院948项目组2001年从美国引进的七个杂交杏李品种之一,具有较高的栽培推广价值。本文介绍了杂交杏李风味玫瑰栽培的品种表现,从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一套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4.
新疆阿克苏地区6个杏李品种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杏李6个品种的休眠枝进行各抗寒因子,得出各品种抗寒性大小,为杏李在新疆安全越冬生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杏李品种的休眠枝条为试材,设置-15、-20、-25、-30和-35℃五个低温梯度进行低温处理,用电导法测定低温处理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求得半致死温度(LT50),同时对其可溶性糖、MDA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比较.[结果]各品种电解质渗出率呈典型的S型曲线,与低温呈显著负相关;恐龙蛋、味帝、风味玫瑰、风味皇后、味王、味厚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4.43、-32.37、-38.87、-37.41、-40.14和-31.14℃.[结论]杏李各品种抗寒力大小依次为味王>风味玫瑰>风味皇后>恐龙蛋>味帝>味厚,杏李实际生产中-25℃是需要防范的敏感温度.  相似文献   

15.
美国杏李是杏和李杂交后,再与李或杏回交而育成的果树新品种。其含糖量达18%,含可溶性固形物高达20%,居百果之首。有关专家认为:美国杏李综合性状佳,将成为21世纪最有推广价值的果树新品种。一、美国杏李优势美国杏李主要有味王、味厚、味帝、味馨、恐龙蛋、风味皇后、风味玫瑰  相似文献   

16.
杏李定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李是用李和杏通过杂交培育出的新品种,具有病虫害少、适应性强、结果早、果个大、高产稳产、果实口感好、营养丰富、耐贮藏、经济价值高等特性。自2004年底开始,中心对引种的味王、恐龙蛋、风味皇后等7个杏李品种进行栽培管理,探索出适应当地运用的定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一、项目简介 (1)项目技术来源:本项目技术成果来源于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主持完成的国家"948"项目"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引进",该项目2004年12月通过国家林业局组织的项目验收,认定成果一项:"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杏李杂交新品种恐龙蛋、味帝、味王、味厚4个品种,2003年11月通过由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新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18.
美国杏李是李与杏杂交后,再与李或杏回交而培育出的种间杂交新品种。现在被广泛栽植于美国10多个州,并先后被世界许多国家引种。目前,国内少量的杏李杂交品种普遍存在果个小、风味品质差等缺点,经济效益低,开发潜力不大。引进的美国杏李新品种,能够有效调整我国李亚科果品结构,对提高我国果品质量档次,推动我国果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14个杏李品种的ISSR分析及分子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4个杏李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较高的22条引物对14个杏李品种进行扩增,共扩增出205个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1.95%;建立了11个内眼无法区分的杏李品种的分子识别卡,用3条引物的3个特异性识别位点即可将11个杏李品种区分开;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4个杏李品种基因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GD)为4.6632,味馨与其它品种之间平均遗传距离最大,为10.332,风味玫瑰与味厚之间遗传距离最小,为2.3462;UPGMA聚类分析可将14个供试品种分为两组,即含有杏基因75%李基因25%的‘味馨'单独分为1组,其他品种均含李基因75%以上杏基因25%以下,聚为另1组;第2类进一步可细分为5个亚组,其中'味馨'、'风味皇后'、'味王'单独成类,与其它品种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本研究为开展杏李、杏和李之间远缘杂交实验及良种培育、砧木改良等提供较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杏李是美国果树育种专家经过数十年研究培育出的一种全新的果品。即它是由杏和李通过复杂的杂交过程,多代杂交、回交后获得的新兴水果品种。在国外,杏李的系列品种以其独特的风味,诱人的果皮和果肉色泽,突出的耐贮藏性及较高的经济回报,征服了愈来愈多的种植企业。被誉为21世纪的"水果骄子",是最具有推广价值的水果品种之一。杨凌三春园艺果树研究所于2001年11月通过国家"948"项目基地引入杨凌。为了发挥新疆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促进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加速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使美国杂交杏李这一新型高档水果在新疆广漠的大地上得以推广,实现现代水果产业化,现将杏李九个品种中其中的六个品种的主要性状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