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安徽霍邱城东湖太湖新银鱼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定期采捕银鱼标本,测量其长度和体重,研究城东湖银鱼生长特性.研究表明,东湖银鱼属于均匀生长类型,通过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可描述其全长与体重的生长特征,计算出各项生长参数,求得东湖银鱼拐点月龄为4.55,拐点体重为0.35 g,体长生长没有拐点,综合考虑银鱼生长、繁殖特点及获得最大渔获量和商业价值等因素,最适捕捞期定在每年11月份.由于城东湖南北长,湖区内饵料生物分布不均,湖区银鱼在生长速度和个体大小上有较明显上、中、下游之分.  相似文献   

2.
3.
4.
该研究对海南新村港养殖17个月的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苗种生长性状进行测量,利用von Bertalanffy、Gompertz和Logistic 3种生长模型对其生长性状的增长规律进行拟合,通过Levenberg-Marquardt迭代法求出各模型中3个生长参数,综合各参数的最优值,得出不同生长性状拟合效果最佳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为企鹅珍珠贝各生长性状的最优生长模型。根据生长参数得出壳长、壳高、壳宽和体质量的生长极限值分别为93.519 mm、90.641 mm、39.075 mm和157.755 g,生长拐点分别为2.86个月、4.04个月、5.63个月和9.61个月;各生长性状间的绝对生长速度在不同生长期内差异较大,但随着月龄的增大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性状间相对生长速度存在差异并随月龄的增长逐渐趋于0。研究结果可为企鹅珍珠贝的养殖生态研究、遗传育种及插核育珠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年龄与生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武汉地区的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进行了常规的生物学测定.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体长与鳞径均呈直线相关,L泥鳅=23.995+96.095R, r=0.904;L副泥鳅=9.919+69.053R, r=0.990.2种鳅体长与体重均呈幂函数的增长关系,W泥鳅=2.360×10-6L3.253,r=0.998;W副泥鳅=4.629×10-6L3.126,r=0.997.泥鳅的生长特性与大鳞副泥鳅基本一致,相同年龄中,泥鳅体长增加略大于大鳞副泥鳅.应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该两种鱼的一般生长规律,计算得出的生长参数,泥鳅为L∞=286.5 mm,k=0.159 9,t0=-0.996 8 a;大鳞副泥鳅为L∞=294.4 mm,k=0.133 0,t0=-1.211 5 a.  相似文献   

6.
鱼类生长的幂指数生长方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陆小萏 《水产学报》2002,26(3):281-284
研究鱼类生长往往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来处理实际数据以表征生长的某些特点 ,或用于比较生长速度 ,或用于消除随机因素的影响 ,使生长曲线圆润化 ,以显示生长的趋势。其中受到高度重视并被广泛应用的是贝特朗菲方程 (vonBertalanffyequation)。然而该模型在理论上有不足之处 ,适用范围也不够理想。为此 ,取陆文杰[1] 对林木生长研究中提出并命名的数学模型———幂指数生长方程 ,用大量的鱼类生长数据[2 -6] 验证结果 ,证实该方程比贝氏方程更适于研究鱼类生长规律。1 材料与方法1 .1 数据及其来源共 12 4份 ,75…  相似文献   

7.
生长式型是指生长的方式、过程和特点,是遗传型所决定的生长潜力与鱼的生长过程中遇到的复杂的环境条件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数学统计的方法对鱼类的体长、体重的基本生态学指标进行分析整理,就可得到鱼类的生长式型。本文利用SPSS数学统计软件,及Keys公式、Fulton法、Von Bertalanffy方程对兴凯湖翘嘴红鲌的生长式型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林创 《水产科技》1993,(1):19-22
为了进一步掌握美国青蛙蝌蚪和幼蛙的生长规律,以及在不同饲料条件下各个生长时期的生长情况,笔者从1990年3月起,对蝌蚪的生长变态与温度和密度的关系,以及幼蛙在不同饲料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辽东湾海蜇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描述了辽东湾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 Kishinouye)的生长特征。它与鱼虾类的生长特征不同,没有渐近值,到9月10日后个体收缩。我们用高次方程描绘了辽东湾海蜇的一般生长型。根据海蜇的一般生长型,研究了海蜇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0.
在温室中饲养平均规格为 11.0 3 g/只的美国小鳄龟 (Chelydraserpeneina ) ,水温变幅 2 3~ 3 0℃ ,投喂配合饲料。经 2 5 7d的饲养 ,平均规格达 10 82g/只 ,平均日增重量 4.167g ,平均日增重率 1.0 180 %。对各生长时段的日增重量分析 :前 110d为 1.72 g/d·i,111~ 2 2 0d为 5 .81g/d·i,2 2 1~ 2 5 7d为 6.5 4g/d·i。就个体规格而言 ,因 2 0 0g/i之前日增重量为 1.72 g ,平均日增重率RZ 为 1.0 2 64 % ;2 0 0~ 3 0 0g/i阶段分别为 5 .0 g和0 .964 1% ;3 0 0~ 5 0 0 g/i阶段分别为 5 .71g和 0 .9881% ;5 0 0~ 10 82 g/i阶段分别为6.3 2 g和 1.0 0 167%。  相似文献   

11.
庄虔增 《齐鲁渔业》1994,11(1):9-12
对采自黄渤海沿岩的鲻样品进行了生物学测定,研究了鲻的两性生长,相对增长率,生长指标,生长参数,生长速度和加速度。  相似文献   

12.
泥鳅生长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应用计算机软件,并在微机(APPLE—Ⅱ)上调试运行,对泥鳅体长、体重、理论重进行近期予测,并对泥鳅生长状态进行理论分析,运用方程组反映出泥鳅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13.
必需脂肪酸对青鱼生长影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鱼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和其它动物一样,需要必需脂肪酸。而研究必需脂肪酸对鱼类生长的影响甚少。据竹内、渡边等报告亚油酸(18∶2ω_3)、亚麻酸(18∶3ω_3)对淡水鱼来说是必需脂肪酸。如虹鳟等缺乏必需脂肪酸,就会出现生长差异,饲料效率低,以至罹病和死亡等现象。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尚未报道。为此,作者进行了必需脂肪酸对青鱼(Mylopharyngadon picaes)生长影响的初步观察,为进一步研究脂肪对鱼类的营养价值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饥饿对真鲷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69,自引:10,他引:59  
张波 《水产学报》2000,24(3):206-210
在20℃条件下,对真鲷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投饵的恢复生长实验。饥饿15d的真鲷体重下降7.05%,鱼体水分含量略有上升,蛋白质含量的比能值略有下降,脂肪含量和灰分含量没有明显改变。这表明真鲷在饥饿过程中主要消耗蛋白质作为身体的能量来源。分别给饥饿处理0(对照)、3、6、9、12和15d的真鲷投饵,在饱足摄食的条件下生长2周。各饥饿处理组的鱼体生化组成及比能值均接近,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饥饿3、6d处理组在恢复生长的特殊生长率、摄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食物转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饥饿9、12和15d处理组的特殊生长率和食物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摄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真鲷幼鱼具有超补偿生长能力,短期饥饿的真鲷在恢复生长中通过显著提高摄食水平来达到补偿生长;而继续延长饥饿时间则通过显著提高食  相似文献   

15.
大伙房水库鲢鳙的生长及生长模型_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严朝晖 《水产学报》1995,19(1):28-34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拟合鱼类生长的灰色动态生长模型,并应用这一模型和一般VBGF及特殊VBGF拟合了大伙房水库鲢鳙的体长生长和体重生长。这三个模型拟合鲢的体长生长的残差平方和分别产7.77、8.56、1815.9,拟合链的体重生长的残差平方和分别是0.07、0.15、53.88,拟合鳙的体长生长的残差平方和分别是2.47、5.49、2295.3,拟合鳙的体重生长的残差平方和分别为1.05、0.  相似文献   

16.
长江水系鲢鱼和珠江水系鲢鱼的生长差异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考察和比较不同水系鲢鱼的生长特点,把来源不同的四种鲢鱼,即长江野生鲢鱼、长江流域人工繁殖鲢鱼、珠江野生鲢鱼和珠江流域人工繁殖鲢鱼,分组在精养成鱼池、网箱及自净式水池中混养,进行同一环境中和不同环境中的生长速度的比较研究。试验鱼从2月龄起观察到16月龄止,平均个体大小从全长12厘米,体重16克起到39厘米、605克止。试验结果表明,来源于两水系的鲢鱼的生长速度有着规律性的差异。不论野生的还是人工繁殖的,珠江鲢鱼的早期生长速度都比长江鲢鱼略快,但后期的生长情况却相反,长江鲢鱼的生长速度变得比珠江鲢鱼快,在第二年的养殖中越来越显出长江鲢鱼的生长优势。第二年1月份试验开始时,体重比珠江鲢鱼小的长江鲢鱼,至11月份时却超过了珠江鲢鱼。在第二年养殖过程中,四种不同来源鲢鱼体重增长率的大小顺序是长江野生鲢鱼>珠江野生鲢鱼>长江人工繁殖鲢鱼>珠江人工繁殖鲢鱼。  相似文献   

17.
厦门杏林湾鲻鱼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厦门杏林湾鲻鱼鳞片年轮可作为年龄鉴定依据。鳞片边缘增长率a的周年变化,表明鳞片年轮每年形成一次,新年轮主要在10-11月间出现。已计算出鲻鱼体长与鳞长、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3龄鱼以前属于幼鱼生长阶段,体长和体重的相对增长率较大,生长指标较高;3龄鱼以后则进入成鱼生长阶段。其生长适合于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体重生长曲线的拐点位于2龄至2.5龄之间,其生长速度和加速度曲线能反映生长过程的变化特征,合理捕捞的生物学指标应以生长转折点较为适当,限制捕捞1龄和2龄的港养鲻鱼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温流水高密度养鱼生产试验中系统地观察了罗非鱼(大黑)群体生长速度、个体生长及雌、雄鱼生长差异。通过鱼体长与年龄以及体长与体重相关性的分析,探讨了罗非于合理养殖技术及发展单性养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鲫鱼的食补     
《科学养鱼》2007,(1):72-72
鲫鱼属鲤科,鲤亚科.俗称喜头、鲫拐子(湖北),鲫瓜子(东北)、河鲫鱼(上海)。鲫鱼生长水温较低,生长速度缓慢,营养价值丰富。  相似文献   

20.
用指数高次方程研究辽东湾海蜇的重量生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克非 《水产科学》1987,6(3):16-18
据辽东湾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 Rishinouge 1891)弧长生长的研究报导料,它的生长特征可用指数高次方程描绘。海蜇的一般生长型与鱼虾类的一般生长型不同。鱼虾类的一般生长型,有渐近值,而没有最大值。辽东湾海蜇的一般生长型,有最大值,而没有渐近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