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座落在我国最大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海南省儋县宝岛新村,是一所培养热带作物科技人才的部属高等农业院校。 华南热作学院的前身为华南农学院海南分院。1952年,林业部根据政务院关于大力种植天然橡胶的决定,将原广西桐油研究所和重庆工业试验所橡胶组的科研人员和主要  相似文献   

2.
<正>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前身为特种林业研究所(1954年在广州成立)下属的植物保护研究室。植物保护专业是原华南热带作物学院与原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即两院)最早的3个本科专业之一。1999年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原华南热带作物学院)设  相似文献   

3.
儋州立业宝岛生根──记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林德光教授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兰莹1960年,海南岛还是一片沉寂和荒凉。周恩来总理来到位于海南借州的华南热带作物学院视察时,曾写下光辉题词,勉励大家“儋州立业,宝岛生根”。就在这一年,刚满24岁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的...  相似文献   

4.
所谓林业期刊资料题录编制的地域性,是指在题录上表现出来的编制题录的单位,为了使题录中提供的林业科技信息对一定地域内的情报用户具有特殊适用性,而对林业期刊资料所载科技信息进行选择编录的这一性质。1 林业期刊资料题录编制地域性的产生林业期刊资料题录编制的地域性,是随林业期刊资料题录的编制而产生的。情报部  相似文献   

5.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简称品资所),是农业部下属的非营利性国家级科研机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热带作物栽培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以下简称加工所)是我国唯一从事以天然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产品加工技术与应用基础研究的国家级专业科研机构。其前身为1954年于广州创立的“华南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的化工部,1964年迁往美丽的海滨城市——广东省湛江市,创建“华南热带作物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2003年更名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华南1——24”是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热作所选育的木薯新品种。该品种在产量、抗寒、耐旱、耐瘠、低毒等方面均有较优的特性,是我国目前产量最高的木薯新品种之一。该品种早在80年代初期引入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种,产量比当家品种“华南201”(俗称南洋红)居上。近年来,在广西的北海、柳州、雒容、武鸣、河池、都安、  相似文献   

8.
1988年12月27日至1989年1月19日,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邀请英国里丁大学应用统计系主任R·mead教授和Fletcher博士来华讲  相似文献   

9.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简称"热科院")创建于1954年,前身是设立在广州的华南特种林业研究所,1958年从广州迁至海南儋州,1965年研究所升格为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1994年经国家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推进热作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引导从事热作生产的农民及企业选择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推进热带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实现热作产业跨越式发展,根据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农科教发[2004]10号),结合我国热带作物的生产实际,在热区各省(区)推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论证,农业部于2006年3月确定了“十一五”期间第一批30个热带作物主推品种和10项主推技术。其中: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系统系根据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实施细则研制。主要功能有:成绩录入且自动生成测评结果、查询、修改、打印、备份等。它为一年一度的学生综合测评提供了更加科学、规范、完整的管理,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热科院)创建于1954年,前身是设立在广州的华南特种林业研究所,1958年从广州迁至海南儋州,1965年研究所升格为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1994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更为现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热带农业》2005,(2):31-33
1.华南系列木薯新品种的应用推广 该成果是在农业部948项目“木薯新品种的引进与繁育”及“九五”重点科研项目“木薯遗传选育种”资助下取得的,获2002年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华南系列木薯新品种(华南124、8002、8013、5号)均是我院农牧研究所(现为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经过多年的杂交育种工作而不断育成的,这些品种无论在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方面均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琼中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从1994年起,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的支持下,采用"参与式"和"科技入户"等方法,推广木薯新品种华南5号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木薯新品种介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长期致力于木薯的杂交育种工作,从数千个杂交组合和数万个单株中选育出了一批优良品系。经过无性系统评选,育成了华南5号等木薯新品种,并通过边区试、边审定品种、边增殖扩繁、边生产试种和示范推广的方法,为我国提供了高产优质的系列木薯新品种,改善了我国木薯品种单一退化的状况。其中,2004年,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木薯新品种“华南8号”和“华南7号”。2002年,华南系列木薯新品种的应用推广,获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木薯新品种“华南5号”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南6号”获海南省…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木薯产业的抗风救灾措施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华南5号和华南8号抗风新品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选育的华南5号和华南8号木薯新品种,在“达维“台风中表现出较强的抗风性.在海南省儋州市的品资所、乐东县佛罗镇丹村的天成公司和儋州市光村镇榕妙水村的新春公司木薯基地,及其它遭受强台风袭击的地方,华南5号比其它木薯品种具有更强的抗风性.据观察,华南5号在10级台风情况下基本不受影响,因此,推荐华南5号作为目前最佳的抗风新品种.   ……  相似文献   

17.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长期致力于木薯的杂交育种工作,从数千个杂交组合和数万个单株中选育出了一批优良品系。经过无性系统评选,育成了华南5号等木薯新品种,并通过边区试、边审定品种、边增殖扩繁、边生产试种和示范推广的方法,为我国提供了高产优质的系列木薯新品种,改善了我国木薯品种单一退化的状况。2004年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了木薯新品种华南8号和华南 7号。2002年,华南系列木薯新品种的应用推广,获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木薯新品种华南5号获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二等奖,华南6号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四等奖。1997年,木暑新品种华南8002和华南8013获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2年,华南124 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现将上述木薯系列新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两院),是我国热作教育、科研的重要基地。作为地处海南省的我院,如何为振兴海南经济出力做贡献呢?考虑到海南省目前有一半多的县(市)仍属贫困县,而且多半是革命老区和黎苗族聚居地。所以,依靠科技发展海南贫困地区农业,加快这些地区脱贫致富步伐,是我院科教兴农的重点。 五年来,在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下,我院先后推荐科技副县长14名,并在海南省的乐东、白沙等十余县市建立了科技推广联系点和科教兴农示范基地近20O个,推广科技成果40多项,推  相似文献   

19.
对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的531份木薯种质进行朱砂叶螨抗性的评价.结果表明:高抗朱砂叶螨的木薯种质较少.其中,华南8号和C1115等32份种质可作为高抗的育种材料,华南8号、华南8013、华南7号、南植199、华南6号、华南11号、GR891、棒热3号、华南5号和GR911等品种的抗性较强.食用型品种的抗性较差,其中以华南9号的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由农业部农垦局(南亚办)、中国热带作物学会主办,广西农垦局、广西农业厅承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开发中心协办的木薯产业发展论坛,于2006年9月7日至8日在广西南宁隆重举办。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云南、湖南等木薯主产区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共180余人参加了论坛,农业部农垦局巡视员龚菊芳主持论坛,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吕飞杰理事长作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