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小麦—水稻、黑麦草—水稻和油菜—水稻3种种植模式下,研究土壤保护性耕作对太湖地区稻田水稻生育期土壤主要养分的变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种植模式下水稻成熟期土壤平均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及速效磷含量均比移栽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速效钾含量则呈下降趋势;水稻产量以油菜—水稻种植模式为最高,其次为小麦—水稻和黑麦草—水稻种植模式。保护性耕作(秸秆全量还田、小麦或油菜免耕、水稻2次旋耕)和常规耕作Ⅱ(秸秆全量还田、小麦或油菜旋耕、水稻耕翻加旋耕)处理较少耕秸秆不还田、小麦或油菜免耕、水稻2次旋耕和常规耕作Ⅰ(秸秆不还田、小麦或油菜旋耕、水稻耕翻加旋耕)处理更有利于提高小麦—水稻和油菜—水稻种植模式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也有利于提高黑麦草—稻种植模式下的全氮、速效氮及速效钾含量。保护性耕作对麦—稻和黑麦草—稻种植模式的增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壤养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西双版纳地区蔬菜主要种植基地的土壤养分状况,为蔬菜地土壤养分的合理、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调查与取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结果】1随种植水稻年限的延长,土壤pH值和土壤碱解氮含量呈逐年平缓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呈逐年平缓增加趋势,土壤有效养分逐年平衡;2随种植蔬菜年限的延长,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均呈逐年显著下降趋势,而且种植蔬菜年限越长,下降趋势越显著。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上升趋势,而且种植年限越长,平均每年增加量越大;3种植蔬菜的土壤,在氮、磷、钾三种元素中,土壤有效磷平均每年增加率最大,速效钾次之,碱解氮最小,导致土壤有效养分失衡。【结论】种植蔬菜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减少,土壤酸性逐年增强,土壤中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逐年增加,且养分失衡。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植年限日光温室土壤养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调查与取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日光温室的种植年限对土壤硝酸盐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寿光日光温室土壤硝酸盐含量普遍较高,并且种植年限在1~6年内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含量逐渐增加,在0~60 cm土层的空间分布是从上到下含量逐渐降低,表层积聚严重。日光温室土壤速效N、P、K含量变化受施肥量影响很大,也随种植年限的增加逐渐提高,从而导致40~60 cm土壤速效N、P、K明显增加,对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年限增加而迅速增加,但当超过一定年限(5年)时,其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较小;在本试验条件下,日光温室栽培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尚未达到一级菜田土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泾川县露地(CK)土壤和种植年限分别为1年、5年、10年、15年的日光温室土壤作为供试材料,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三大区系的变化及氯氰菊酯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均在种植10年时达到最大,真菌数量呈增长趋势。氯氰菊酯对不同种植年限的土壤细菌、放线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抑制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逐年降低;氯氰菊酯对真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且在种植10年后对真菌数量增加有促进作用;氯氰菊酯对土壤真菌、放线菌、细菌的抑制率均在种植1年时最大。施入氯氰菊酯后,土壤B/F值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不同种植年限苏打盐碱型水稻土水溶性有机物(WEOM)的变化规律,为苏打盐碱型水稻土固定有机碳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种植水稻0、1、3、5、15和20年对苏打盐碱地土壤中WEOM含量(w)及其三维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WEOM的含量先增加后逐渐降低,在种植3年时达最大(259.29 mg·kg-1),而在20年时最小(19.29 mg·kg-1);土壤中WEOM D254 nm随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加;WEOM的三维荧光图谱形状和荧光线密度不同,荧光线密度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强;随种植年限增加,水稻土中区域Ⅰ和区域Ⅱ的荧光峰的发射光波长发生了蓝移,而区域Ⅲ和区域Ⅴ发射光波长发生了红移;土壤积分值为区域Ⅴ区域Ⅲ区域Ⅳ区域Ⅱ区域Ⅰ;种植20年后,类腐殖物质占WEOM的百分比降低。【结论】苏打盐碱型水稻土中类富里酸、类腐殖物质以及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芳香族化合物含量随种植年限而增加。三维荧光技术适用于研究土壤中WEOM的结构和组分。  相似文献   

6.
槟榔种植年限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结合室内常规分析的方法,对槟榔种植不同年限的土壤养分和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与种植年限有紧密联系,随槟榔种植年限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种植槟榔5 a 后土壤有机质显著增加(P <0.05);种植槟榔5~20 a,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极显著(P <0.01);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含量随槟榔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步上升;种植年限5 a 到8 a 土壤速效钾从极缺水平上升到很缺,而种植年限从8 a 到20 a呈现降低趋势,接近极缺水平;总体来看,随槟榔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增强,说明种植槟榔能有效改善土壤肥力.种植8 a 槟榔园土壤肥力可上升一个级别.  相似文献   

7.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其中鱼台县、任城区、微山县、嘉祥县、金乡县等常年种植水稻面积70万亩左右。自1988年开始,济宁市稻茬小麦的种植方式以水稻套播为主,为克服稻套播小麦带来的弊端,稻茬小麦旋耕灭茬播种逐步发展起来。本文通过2022年秋季在鱼台县清河镇石集农场采取5种不同种植方式处理的产量对比示范试验,为了探讨稻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效益及稻茬小麦单产提升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随着水稻种植年限的增加,水稻病害种类的发生和危害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造成水稻品质下降,产量降低,严重的可使水稻绝产,在农业技术措施上除了培育壮苗,加强水肥管理体制之外更重要的是选择针对性强、防病效果显著的水稻兼菌剂。现将两年来药剂试验结果总结下,为以后的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冷浸田改种泥炭藓(Sphagnum)不同年限后土壤的固碳潜力和胞外酶活性的变化,为合理利用冷浸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紫林山村为研究区,以种植水稻的冷浸田为对照,对比分析冷浸田改种泥炭藓1、3、10和20年后表层(0—10 cm)土壤理化性质、胞外酶活性及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探究泥炭藓种植对冷浸田土壤固碳潜力的影响。【结果】(1)种植泥炭藓改变了冷浸田土壤理化性质,种植10年后,土壤容重、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及总酚含量相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6.9%、33.8%和88.1%。(2)随着泥炭藓种植年限增加,土壤纤维素二糖水解酶、酸性磷酸酶、β-1,4-乙酰-葡萄糖胺糖苷酶、β-1,4-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以及多酚氧化酶含量均显著降低。(3)冷浸田改种泥炭藓10年后,土壤总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而改种泥炭藓20年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土壤纤维素二糖水解酶、酸性磷酸酶、β-1,4-乙酰-葡萄糖胺糖苷酶、β-1,4-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以及多酚氧化酶含量均显著降低。(4)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对于总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泥...  相似文献   

10.
选取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露天菜地和一般农田,测定了土壤pH值、微量元素(B、Mn、Zn、Fe、Cu)等主要元素。结果表明:大棚菜地土壤pH值小于露天菜地和一般农田土壤,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逐渐酸化。大棚菜地土壤B、Cu的有效性随种植时间延长有升高的趋势,而Zn、Fe的有效性随种植时间延长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瑞安市梅屿乡为主的梅屿大棚番茄基地是浙江省颇具规模的番茄基地,常年种植大棚番茄面积600hm^2。一直以来,以种植一季番茄为主,由于连年种植同一作物,因此土壤板结、养分失调、病害严重,农业生产效益不甚理想。近年来;当地农民积极探索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应用水稻一大棚番茄水旱轮作、粮经结合的种植模式(以下简称水稻一番茄栽培模式),并通过选用高产优质品种,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据2004年调查:每667m^2产番茄5869kg、产值10564元、纯收入达7037元,纯收入是常规种植(品种为合作903)的2.38倍,还增收粮食613kg,实现粮经双丰收。  相似文献   

12.
2014年8月6日,在穆陵林业局共和经营所,选取种植西洋参生长1~4 a的参床土壤,分析西洋参种植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选取次生柞林地、2013年种植大豆的农田地、2013年种植西葫芦的农田地、2010年种植西洋参的农田地(2013年收获的西洋参前茬地),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对比分析4种土壤理化性质与西洋参种植年限不同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种植时间延长,对参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变大;土壤含水量、速效N、p H与种植年限极显著相关(P0.01),土壤孔隙度与种植年限显著相关(P0.05)。土壤中微量元素分析显示,林地土壤中微量元素质量分数,均明显高于种植西洋参的土壤;每种微量元素在连作西洋参土壤中,都呈现逐年减少的特征;西洋参种植1 a和种植4 a,土壤中各微量元素质量分数变化明显。不同前茬作物的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显示,4种不同前茬作物土壤之间,含水量极显著相关(P0.01),p H、速效N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湖南省为例,研究了南方双季稻区不同种植年限稻田耕层土壤(0~20 cm)的pH及养分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pH为5.26~7.77,大部分为弱酸性至中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均达到中上水平,且不同区域之间差异较大,总体上稻田土壤有机质在种植6年达到最低值,而在种植8年出现回升。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均处于中上水平,而碱解氮、速效钾、有效态铁、锰、铜、锌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土壤pH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下降;土壤有效磷含量均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土壤有效铁含量在种植1~6年呈上升趋势,而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以及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含量均随种植年限的延长无明显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浦城是闽北山区农业大县,耕地复种指数较低,种植单一,效益不高。为了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难题,自1995年以来,浦城县政府积极调整粮经结构,大力发展烤烟生产,烤烟面积逐年扩大,目前种植烤烟已超过3000公顷。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在试验、示范基础上,近年来大力推广烤烟—水稻高产栽培模式。这种一年两熟栽培模式效益高,两季纯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这种种植模式,还改变了以往只种一季水稻、效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水稻种植效益差,直接影响到农户种植水稻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新化县水稻产业的发展。立足县情找准水稻种植效益差的原因,推广可行的水稻高效种植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调查了2019年新化县水稻种植效益现状,分析了水稻种植效益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推广绿色节本增效技术、"水稻+"高效种植模式及推进规模化生产等水稻高效种植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七个水稻新品种的对比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合平罗县气候、土壤、栽培条件下种植,并且产量效益较高的宁粳43号、宁粳28号、2000F45(节3)等三个品种,建议进行大面积的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高产、稳产、高值、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的细粮作物。我县的水土资源和光温条件适于发展水稻。近几年来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比大豆高得多,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由于水稻生产技术发展很快,以及种植年限的延长,加之近两年来春季气温低,夏季低温寡照等大气  相似文献   

18.
水稻作为黑龙江省友谊农场水稻分场的主栽作物,其种植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经济收入也逐年成为主导地位,选择适合水稻分场应用的叶面肥较为重要。螯合态叶面肥是由黑龙江红润农药有限公司生产。2008年,友谊农场在水稻上进行螯合态叶面肥喷施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探墒沟垄种植对土壤水分与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6):772-776
为了探索探墒沟垄种植方式在山西中部旱区的应用效果,以旋耕为对照,研究了免耕、探墒浅沟垄种植和探墒深沟垄种植对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玉米出苗率、农艺性状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生长不同时期2种探墒沟垄种植土壤含水量均较免耕和旋耕高,旋耕土壤含水量最低;探墒深沟垄种植玉米出苗率最好,比旋耕种植出苗率平均提高15.7百分点,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和穗位高均有明显提高,有助于生长中后期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探墒沟垄种植是山西省中部旱地一种比较适宜的御旱抗逆种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离石区不同种植年限大棚土壤养分累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小琴 《农学学报》2014,4(8):43-47
摘要:以离石区不同种植年限的蔬菜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0~20cm),并以相邻露天农田为对照,分析了土壤主要理化性质指标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土壤pH值随大棚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变化范围为7.51~8.07;电导率(EC)与pH值呈相反趋势, 5年大棚土壤的电导率(0.53 mS/cm)已超过作物生育障碍临界点(EC>0.50 mS/cm),20年大棚土壤的电导率(1.03mS/cm),接近黄瓜的生育障碍临界点(1.2 mS/cm);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含量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且氮磷钾富集现象较为明显;当大棚使用到一定年限(5年)时,土壤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含量趋于稳定状态,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其变化的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