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食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是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原则,也是广西经济支柱产业。国家高度重视蔗糖产业的发展,2015年,发改委、农业部联合印发了《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2015~2020年)》,广西实施500万亩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广西区政府印发《广西"双高"基地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方案(2015~2020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力推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食糖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而蔗糖约占我国食糖消费的90%,抓住了糖料蔗生产,就稳定了我国的食糖业。正因甘蔗的重要性,国家专门出台了《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2015-2020年)》《推进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方案(2017—2020年)》(农业部联合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发文)等政策文件,将糖料蔗主产区蔗糖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了"依靠机械化替代,实现节本增效"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3.
"双高"基地建设是指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双高"基地"四化"建设中的生产机械化,为甘蔗生产提供耕、种、管、收、运等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本文针对影响糖料蔗"双高"基地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的因素进行论述,介绍了以高效机收为中心的"东亚现代农场模式",为推进甘蔗机收,加快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为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西推进"双高"基地生产全程机械化方案(2015-2020)》提出的"建设大型糖料蔗机械试验检测鉴定基地"的要求,自治区农机局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在崇左市扶绥县建立甘蔗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园区,探索甘蔗生产机械化模式,为建设大型甘蔗试验检测鉴定基地打好基础。甘蔗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园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租用20hm~2以上蔗地,开展甘蔗机械试验、示范,探索甘蔗生产全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西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规划用3~5年时间建成500万亩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水利现代化的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地,力争亩产达到8t、含糖量达14.8%以上。为破解我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瓶颈"提供前所  相似文献   

6.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糖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广西将实现500万亩糖料蔗基地全程机械化生产,其余蔗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其中耕作机械化水平90%左右,种植机械化水平80%左右,收获机械化水平50%以上。同时,按照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全程机械化技术内容要求,深耕深度要求30cm以上,深松深度要求40cm~60cm,甘蔗联合种植:开行(沟)→  相似文献   

7.
自2015年以来,我国甘蔗全程机械化在广西、广东、云南糖料蔗主产区持续发力,尤其是为支持广西、云南两大主产区蔗糖产业确立为国家战略,农业部等四部委提出了"推进广西甘蔗全程机械化五大行动",重点推进广西500万亩"双高"基地实现全程机械化,着力解决制约主产区存在的资源条件差、全程机械化推进缓慢、种植收益下滑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一、现状应该说,由于方方面面高度重视,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取得了一些突破和进展。一是国家支持力度很大。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在北京召开研究解决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座谈会,甘蔗机械化问题上升到国家层面。2015年5月,国家印发《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2015-2020年)》,将全程机械化工程列为解决我国蔗糖产业发展问题的三大  相似文献   

9.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区糖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13]36号)中指出,到2020年,实现500万亩糖料蔗基地全程机械化生产,其余蔗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其中,耕作机械化水平90%左右,种植机械化水平80%左右,收获机械化水平50%以上,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按照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全程机械化技术内容要求,深耕深度要求30cm以上,深松深度要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关于印发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2015-2020年)》(发改农经[2015]1101号)、《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桂发[2015]3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区糖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13]36号)精神和自治区有关“双高”基地建设的部署要求,加快“双高”基地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广西糖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4月视察广西时强调,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要加大糖、铝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业重组实现“二次创业”。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四部委先后出台了促进糖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台了《推进“双高”基地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方案(2015-2020年)》和《加快推进糖料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政策,有标准、有目标、有措施,在着力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方面,可谓是一套含金量非常高的政策文件。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以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西壮族自治区紧紧围绕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部署,加快推进新建100万亩"双高"基地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重点突破机收瓶颈。一、"双高"基地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情况2016/2017榨季"双高"基地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已建成"双高"基地的机耕、新种植蔗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机收率达到了15.2%,与上个榨季比较,提高4.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正"双高"基地建设是指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是以"四化"建设为主要内容,通过加大政策鼓励、财政支持等措施,逐步实现糖料蔗基地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水利现代化,力争平均亩产达到8t以上,蔗糖分达到14%以上。"双高"基地"四化"建设中的生产机械化,主要通过引进推广应用先进的机械机具,为甘蔗生产提供耕、种、管、收、运等全程优质作业服务。农业机械在甘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6月19日,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四部委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推进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通知提出"支持推动广西500万亩双高基地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宏伟目标,标志着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环境。一、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正迈入快速发展新阶段2016/2017榨季是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的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广西农机化主管部门积极落实四部委《推进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方案2017—2020年)》相关措施要求,推进蔗区"双高"基地建设,注重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因地制宜探索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树立标杆,典型引路,加大示范推广力度,为提升全区甘蔗全程机械化水平夯实基础。目前,该区甘蔗生产机械化已初步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甘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加快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对于提升我国糖业竞争力、确保产业和食糖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我国广西、云南、广东三大主产区甘蔗生产综合机械化率分别为60.41%、 39.65%和、 46.55%。广西作为我国最大的甘蔗和蔗糖生产基地,2017/2018年榨季糖料蔗种植面积为1 140万亩(1亩约等于0.067 hm2),收获机械化率却仅为11%。作为甘蔗生产  相似文献   

17.
<正>2月5日,中联重科甘蔗生产收获机械化推广演示会在广西崇左举行。为促进广西糖业可持续发展,2015年广西加快推进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的建设,以中联重科"谷王"AS60甘蔗收割机为代表的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产品,将为未来广西500万亩"双高"基地的实施推广,提供高适用性农机产品。据了解,广西甘蔗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十分不平衡,机耕率在90%以上,而机收率仅有1%左右。业内人士指出,劳动力成本  相似文献   

18.
正甘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加快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对于提升我国糖业竞争力、确保产业和食糖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我国广西、云南、广东三大主产区甘蔗生产综合机械化率分别为60.41%、39.65%和46.55%。广西作为我国最大的甘蔗和蔗糖生产基地,2017/2018榨季糖料蔗种植面积为1140万亩,收获机械化率却仅为11%。作为甘蔗生产机械化的最后一个环节,机械化收获一直是甘蔗机械化中最难以突  相似文献   

19.
<正>李克强总理在2021年全国“两会”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蔗糖是食品加工行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原料。糖料蔗产业是重要的富民产业,生产机械化作业是提高糖料蔗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促进糖业发展的关键。为推动糖料蔗机械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在2019中国-东盟农业机械展暨中国甘蔗机械化博览会上,中联重科展示了一家甘蔗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责任担当,展示了系列轮式甘蔗收获机、履带式甘蔗收获机、拖拉机等产品,实现了甘蔗生产机械化产品线全覆盖。近年来,为了提高我国糖料蔗国际市场竞争力,提高糖料蔗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国家相继出台政策支持糖料蔗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