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马鱼在鱼类病原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马鱼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建立了多个专门的在线数据库,作为模式生物在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斑马鱼用于鱼类病原免疫学研究的优点,包括个体发育过程透明、免疫系统较成熟,具有先天性和获得性2种免疫系统;多种鱼类来源的细菌和病毒在成年斑马鱼和胚胎中都能感染和复制,使其成为研究鱼类病原的入侵机制和宿主免疫应答的模式生物.同时,对当前已建立的鱼类细菌和病毒病原斑马鱼感染模型以及在疫苗方面的研究现状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鱼类诺卡氏菌病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省份不断蔓延,对水产行业造成巨大影响,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是鱼类诺卡氏菌病的主要病原,危害约20种海、淡水养殖鱼类。本研究以斑马鱼为模式动物,腹腔接种不同稀释度的强毒株鰤鱼诺卡氏菌ZJ0503,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原菌分离鉴定、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半数致死剂量(LD_(50))统计和组织病理学研究,初步建立了鰤鱼诺卡氏菌-斑马鱼模型。研究发现攻毒后斑马鱼出现明显的发病症状,鰤鱼诺卡氏菌ZJ0503对斑马鱼的LD50为3.39×106CFU·尾,斑马鱼感染后,肾脏、肝脏、胰脏、鳃、皮肤和肌肉等组织出现明显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斑马鱼是鰤鱼诺卡氏菌良好的动物感染模型,该动物模型的建立将有助于诺卡氏菌病致病机理的研究和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3.
黄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37-12238,12352
准确理解发育过程中的分子事件从而调控胰腺发育,对临床医学相关的糖尿病、肥胖、胰腺癌和疾病有着重要影响。1996年以前,胰腺发育和分化研究的主要动物模型是老鼠和与早期发育相关的鸡和爪蟾。斑马鱼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模型,通过参与功能基因组学、遗传学和体内全胚胎观察,斑马鱼已经大范围应用和基因功能的多维度定义在胰腺的形成和分化过程中。主要介绍了模式动物斑马鱼早期胰腺发育和形态建成。  相似文献   

4.
建立斑马鱼人工感染坏死梭杆菌动物模型。牛源坏死梭杆菌FN(AB)株以3×1010cfu/mL、3×109cfu/mL、3×108cfu/mL、3×107cfu/mL不同菌量,腹腔接种斑马鱼,定时观察斑马鱼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建立动物感染模型。FN(AB)对斑马鱼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06×106cfu/尾;感染发病鱼呈现出侧游、腹水、注射部位出血红肿等症状,肝脏、肾脏、肠道出现明显的病理学变化。斑马鱼可作为坏死梭杆菌致病性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对新型抗兔球虫病药物添加剂-“兔健宝”对人工感染球虫病家兔的血液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添加剂具有减轻家兔感染球虫后的肠道出血,调节家兔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可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系统的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胡志伟  钟爱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39-12541
炔雌醇和菲在各种水环境中广泛分布,其对水生动物的繁殖、发育和生长等各方面有显著的影响.斑马鱼容易饲育,遗传学工具成熟,是研究脊椎动物的一种模式动物.综述了炔雌醇和菲2种内分泌干扰物对斑马鱼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人-兽-鱼共患的致病菌,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和人类的健康。为了研究宿主嗜中性粒细胞清除细菌感染的动态变化过程,利用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副溶血弧菌Vp57~(RFP)菌株感染受精后48 h(hours post fertilization,hpf)的斑马鱼(Danio rerio)幼鱼耳泡,建立局部感染模型,并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01菌株为对照,系统比较了副溶血弧菌和大肠杆菌的半数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e,LD_(50))、存活曲线以及和嗜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RT-qPCR验证炎症相关基因il1b和il10在感染前后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副溶血弧菌和大肠杆菌感染斑马鱼幼鱼的LD_(50)分别为7.90×10~8 CFU/mL和1.14×10~(11) CFU/mL,与感染大肠杆菌相比,斑马鱼感染副溶血弧菌后招募嗜中性粒细胞的速度更快,且数量更多。RT-qPCR结果发现斑马鱼感染副溶血弧菌后在相同时间点能够激活更高的il1b和il10基因的表达,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基于以上研究,我们建立的副溶血弧菌-斑马鱼幼鱼耳泡局部感染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嗜中性粒细胞清除副溶血弧菌感染的动态过程,以及深入揭示天然免疫应答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动物繁殖能力及生殖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的互作均与Toll-likereceptors(TLRs)有关,TLRs不仅在保护生殖道免疫感染中起重要保护作用,而且参与许多繁殖或疾病发生和发展。文章就TLRs在雌性动物繁殖生理和病理方面的作用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健康是动物维持生命的基本前提,茶多酚是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调节并增强机体抵抗力。本文在阐述茶多酚对主要免疫器官发育影响的基础上,综述茶多酚对特异性免疫系统、非特异性免疫系统、抗氧化系统及肠道微生态调节作用等多种调控作用的影响,并深入报道了茶多酚对细胞功能代谢的影响以及恢复机制的作用途径,最后也指出了今后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研究葡萄球菌对水产动物的病害,研究了分离自患病热带鱼类的葡萄球菌,对斑马鱼和金鱼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葡萄球菌对金鱼和斑马鱼均具有致病性,但致病力不强,能够引起与原发病例类似的症状。当葡萄球菌浓度相同时,其对金鱼的致死率明显大于斑马鱼。在环境水温24℃条件下,葡萄球菌对斑马鱼和金鱼96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4.653×1011和1.834×1010 cfu·mL-1。  相似文献   

11.
用斑马鱼检测猪链球菌2型的致病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2)菌株致病力各异,以斑马鱼为实验动物,建立了较为简便可靠的SS2致病力检测方法。【方法】选用1 005尾AB系斑马鱼(Danio rerio)以检测SS2不同分离株的致病力。检测8株基因型均为mrp+ef+、对猪有致病力的SS2菌株。【结果】结果斑马鱼接种菌株12 h后呈败血症病变,96 h内对斑马鱼的半数致死量(LD50)在5.36×103至5.01×104 cfu之间。上述接种菌株的斑马鱼均从体内重新分离到接种菌。同时检测1株基因型为mrp-ef-、对猪无致病力的SS2菌株,斑马鱼接种后96 h内不表现任何病变,亦不出现死亡,对斑马鱼的LD50>106 cfu。SS2有毒力株和无毒力株对斑马鱼的LD50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斑马鱼可作为研究猪链球菌2型菌株感染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为创建环境友好的免疫预防技术,分析CpG-ODN对斑马鱼抗创伤弧菌感染的作用,采用PBS(对照)和人工合成的CpG-ODN 2006(试验组)序列分别注射斑马鱼,48h后创伤弧菌FJ03-X2进行攻毒,收集斑马鱼的肠道和肾脏组织提取RNA,逆转录成cDNA,通过Real-time 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24h后CpG-ODN2006组的免疫保护率高达70.0%;相关免疫基因表达检测结果发现CpG-ODN 2006组肠道中lysozyme、Myd88、tlrs和tnf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而il1b和il10则显著上调;肾脏中的基因表达差异更为明显:lysozyme显著上调,il1b、myd88、tnf、ifng1-2、il10、il22均显著下调。结果表明CpG-ODN 2006通过调节斑马鱼肾脏及肠道中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增强抗创伤弧菌FJ03-X2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洛克沙胂的水生生态安全评价、畜禽粪便管理以及HSP70在斑马鱼应激状态下的保护作用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斑马鱼为试验生物,进行洛克沙胂暴露对斑马鱼96 h的急性毒性试验,并对洛克沙胂暴露下斑马鱼组织(鳃、肝脏、性腺)中HSP70的表达定位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初步研究。[结果]洛克沙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较低,96 hLC50为249.80 mg/L;在浓度100mg/L洛克沙胂暴露下,HSP70在斑马鱼的鳃、肝脏、性腺3种组织中有特异性表达,主要定位在鳃小片的基底膜、鳃弓和鳃丝上皮细胞及红细胞的胞质中,性腺的基质细胞中,肝脏的静脉血管四周和红细胞胞质中。[结论]洛克沙胂对于斑马鱼的毒性属于低毒范围。  相似文献   

14.
日粮营养调控动物肠道黏膜免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道黏膜免疫是动物机体防止感染的第一防线,是整个动物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营养因子的调控是维持其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综述了动物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免疫机制以及其营养调控。  相似文献   

15.
周琼 《福建农业学报》2007,22(4):448-452
昆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免疫系统,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组成。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昆虫具有复杂的免疫系统,在病原体识别、信号转导途径及效应机制等方面与哺乳动物均高度相似,这些防御机制有着共同的进化起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昆虫的免疫具有特异性,不仅有免疫记忆,还能改变自身的免疫细胞去对付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hae3基因缺失的突变体,并研究hae3基因对血红蛋白生成的影响,以斑马鱼Danio rerio为研究对象,利用Cas9-CRISPR技术,成功建立了缺失血红蛋白hae3基因的鱼类模型,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hae3 sgRNA与Cas9 RNA混合后对斑马鱼第一细胞期受精卵动物极进行注射,利用序列测定与比对、T7核酸酶酶切方法成功检测到了hae3基因的敲除,并对缺失hae3基因的斑马鱼和对照组斑马鱼同时进行固蓝(O-dianisidine)染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斑马鱼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下降,并有畸形表型。研究表明,胚胎时期hae3基因的缺失会严重影响斑马鱼血红蛋白的生成,而且伴随畸形发育表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人们对CLA对动物的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以及对动物免疫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共轭亚油酸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对增加动物体液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免疫细胞的增殖、细胞因子的产生、吞噬细胞的功能和基因表达都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斑马鱼实验室繁育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斑马鱼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优势已成为一种新型的脊椎动物模式生物,并渐渐引起世界各国科研人员的重视。但目前在我国斑马鱼实验室养殖及繁育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不多见。笔者对斑马鱼实验室人工饲养及繁育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旨在为斑马鱼这种重要模式生物的研究提供基础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动物营养代谢与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挺 《饲料博览》2002,(10):30-32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与营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多数营养因子缺乏都会影响免疫反应,增加对传染病的易感性。现代动物生产中发现,当一些营养因子在日粮中的含量略高于推荐量时,可对免疫反应和抗病力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1 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异性生理反应。动物机体  相似文献   

20.
斑马鱼最早作为胚胎发育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试验动物模型,被广泛运用于早期胚胎发育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对斑马鱼了解的日趋深人,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综述了斑马鱼概况及其在水质监测、环境激素监测等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