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覆膜播种前准备工作 1.1拖拉机的选择 选择相应功率或带有液压悬挂机构的拖拉机,轮距要适合覆膜作业的技术要求.垄底宽130cm的大垄,选择135cm轮距的小四轮拖拉机.  相似文献   

2.
全膜双垄沟旋耕起垄覆膜机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全膜双垄沟玉米种植起垄前机械翻耕功率消耗大,玉米割茬难以清除影响覆膜等问题,设计了1种可一次完成局部旋耕整地、起垄埋茬、施肥、喷药和覆膜的联合作业机.该作业机实际旋耕面积仅占作业面积的45.4%,减少了旋耕时的功率消耗;作业机起垄时可将玉米残茬埋在新垄下,并将肥料通过施肥装置均匀撒到沟底之后进行喷药覆膜,充分发挥了肥效和药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经本机起垄后垄面光滑、无明显缺陷,且覆土后无机械破膜现象;大垄的垄宽和垄高平均值分别为70.05cm和14.98cm;小垄的垄宽和垄高平均值为39.86cm和19.92cm;纵向覆土厚度和宽度平均值为2.50cm和10.03cm,符合设计要求和全膜双垄沟玉米种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3.
玉米秋季覆膜最佳地膜覆盖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择出能最大限度保墒、提墒、增温又不致严重影响降水入渗的秋季覆膜地膜适宜覆盖度,达到节本增效、提高秋覆膜技术经济效益的目的,2005-2006年我们在玉米上进行了不同幅宽和不同覆盖度秋覆膜栽培技术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玉米品种选择登海1号,供试地膜有幅宽75 cm、幅宽80 cm、幅宽90 cm和幅宽100 cm 4种类型地膜,均为青铜峡市塑料厂生产的长寿耐侯膜,膜厚0.014mm。1.2田间试验设计根据供试作物种植方式和覆盖膜幅宽,试验设50%、60%、70%、80%、90%和100%共6级覆盖度处理,即A.覆膜垄面宽50 cm,垄沟宽50 cm;B.覆膜垄面宽60 cm…  相似文献   

4.
对日光温室冬茬黄瓜采用不同的栽培方式及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株距20cm配上垄栽覆膜产量最高,极显著其它处理组合,株距25cm高畦覆膜显著于株距30cm垄裁不覆膜,其它处理组合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覆膜对日光温室中垄嵌与沟嵌基质栽培根区温度和甜椒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土垄栽培(SR)为对照,设置4个垄嵌及沟嵌基质处理进行田间试验.其中处理1为起垄内嵌基质栽培(SSC),其下底宽40 cm,高度10 cm,内嵌槽深10 cm;处理2为不覆膜起垄内嵌基质栽培(SSC-WF);处理3为内嵌槽全嵌入(10 cm)地表...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指的是行距为130cm大垄,在垄上采用60cm膜覆膜,膜两边的苗带距膜5cm以内种植方式及其相适应的栽培技术。在总结和吸收大豆行间覆膜、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大豆"深窄密"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大豆生育期降水不均的生态特点,而形成的高产栽培模式,大垄垄上行间覆膜大豆平均亩产达225kg,比未覆膜大豆增产30%以上。一、理论基础对高产栽培技术来说,"良种良法"只是一种大豆从低产向中产转化的有效途径,从中产向高产或者更高产,就得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方式对寒地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田直播为对照,以先玉335和德美亚1号为试材,采用覆膜、育苗移栽和覆膜育苗移栽模式下的130.0、97.5、65.0 cm不同垄距对寒地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筛选出效益高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相同垄距不同模式产量对比,育苗移栽处理>覆膜育苗移栽处理>覆膜处理>直播对照;相同模式不同垄距产量对比,垄...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沟垄覆膜种植方式对旱作马铃薯田养分运移规律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平畦不覆膜(T1)、平畦覆膜(T2)、全膜双垄沟播(T3)、全膜双垄垄播(T4)、半膜膜侧种植(T5)及半膜沟垄垄播(T6)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沟垄覆膜条件下0~40 cm土壤养分运转分配规律及马铃薯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通过沟垄覆膜处理能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显著提高马铃薯根区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全生育期,各处理0~20 cm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7月份含量最高,且各沟垄覆膜处理均高于T1;20~40 cm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变化规律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以8月份养分含量最高,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而各沟垄覆膜处理0~4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均低于T1。与T1相比,T2、T3、T4、T5和T6分别增产36.3%、59.7%、60.5%、47.6%和46.0%,其中T4产量最高。沟垄覆膜种植提高了大薯率和中薯率总和。各处理综合表现以T4最好。  相似文献   

9.
<正>1选种选用早熟品种荷兰15号。2选地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疏松,便于排涝的稍偏酸性土壤,不宜连作,也不要与茄科作物进行轮作。3整地对土壤进行深耕细耙,消除残茬,最好用旋耕机进行旋耕整地,整地后及时起垄,垄距60cm、垄高20cm,镇压,以利于覆膜。在起垄时应施入有机肥3000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介绍玉米110 cm大垄机械播种覆膜轻简栽培技术,包括选地、灭茬、起垄、选择品种、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 1 拖拉机轮距的调整 进行耕地作业时拖拉机的轮距应与犁耕幅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抗旱种草技术,观测对比分析了春季覆膜不同垄宽0、20、30、40、50cm沟播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随覆膜集水补墒不足程度的增加,由于细胞生长减缓引起对同化物的需求也随之减少,故对试验苜蓿生理发育过程的影响不大。早期出苗生长期不等的个体,在单株发育变化上遵循季节生长能量功能分配生物学特性,并与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单株产量和根颈发育直径方面,不同膜幅处理之间呈现明显的差异。考虑试验区降水年际变率和行内增苗对个体发育的影响,水土保持草地或种子田应选择30和40cm的覆膜垄宽为宜,收获鲜草的草地以20、30cm的覆膜垄宽抓苗较好。  相似文献   

13.
田间试验证实:在起垄覆膜条件下,带型(垄宽:沟宽)60 cm:40 cm比60 cm:45 cm、60 cm:30 cm、60 cm:60 cm明显提高了集雨增墒保墒能力,可提高水分生产效率12%~19%,增产13.0%~23.7%;在不覆膜条件下,带型60 cm:45cm比60 cm:30 cm、60 cm:60 cm增产9.4%~5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木薯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淀粉或能源作物,目前主要依靠人工收获,生产成本高、 经济效益低。近年来研发的木薯收获机与当前等行距的栽培方式难以相适应,表现为牵引收获机的拖拉机行走 轮不可避免地碾压在木薯行上而压断木薯块根,造成块根损失率高达 17%。【方法】为避免拖拉机碾压木薯 行、提高块根收获率,针对有利于机械化收获的要求,以 66.2 kW 拖拉机的轮距尺寸为参考,设计了宽行距 120 cm、窄行距 60 cm、垄高 25~30 cm 的宽窄双行起垄种植的栽培模式,研制了配套的木薯起垄机和木薯联合种植机, 并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开展不同产区适应性试验。【结果】采用宽窄双行起垄种植栽培模式,起垄 机作业效率 0.6~0.8 hm2/h,种植机作业效率约 0.6~0.7 hm2/h,机械化种植效率比人工提高 23 倍,机械化种植成 本仅为人工种植的 50%,木薯产量在 33~42 t/hm2,机械化收获时能够有效避免拖拉机碾压木薯行、显著减少断薯, 损失率在 5% 以下。【结论】宽窄双行起垄栽培模式,能够较好地适宜机械化种植与收获,促进农机农艺的高 度融合。  相似文献   

15.
以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为材料,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对柑橘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覆膜、起垄+覆膜处理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常规栽培方式),并且起垄+覆膜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高于覆膜和起垄单一处理;起垄、覆膜、起垄+覆膜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起垄、起垄+覆膜处理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高于对照;起垄、覆膜、起垄+覆膜处理的果实果形指数优于对照;起垄、起垄+覆膜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覆膜处理和对照。综合来看,起垄+覆膜处理使起垄、覆膜两种栽培方式互相补充,对柑橘果实品质和产量的促进作用增强,降低了不利影响,因此建议生产上起垄、覆膜两种方式结合应用,以提升柑橘品质、提高柑橘产量。  相似文献   

16.
1轮式拖拉机轮距调整一般悬挂犁与轮式拖拉机相配,因受牵引力限制,轮式拖拉机轮距总是大于犁的耕幅,通常轮式拖拉机犁耕机组耕地时,拖拉机一侧驱动轮走在前趟犁沟中。当拖拉机轮距过宽时易出现偏牵引现象,影响机组直线行驶,因此挂接前应检查并调整拖拉机的轮距。  相似文献   

17.
以高垄覆膜作为处理,当地常规低垄不覆膜作为对照,探明高垄覆膜技术在郴州市烟区的适宜性,找出其适宜的移栽期和移栽深度。设移栽期和移栽深度两个因素,各3个梯度,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比各试验小区烟叶成熟期的农艺性状、经济效益、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评吸质量。结果表明,高垄覆膜在正常气候和干旱气候条件下均能保证烟株正常生长发育;高垄覆膜的烟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评吸质量均优于对照。高垄覆膜技术适宜在郴州市烟区应用,采用D2S3处理(3月16日移栽,移栽深度20 cm)能使烟叶产质量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是以改进玉米合理密植适宜耕种方式为核心,使垄距由常规栽培的65~70 cm增至100 cm,并且采用垄内两个姊妹行小行距40 cm,垄间相邻苗行间大行距60 cm,全田苗行平均行距50 cm的栽培方法。阜蒙县从2012年开始推广玉米覆膜节水滴灌栽培技术,目前已推广20万亩,在此项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一些新的栽培技术也在逐渐的产生。2014年阜蒙县农业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引言130cm大垄鲜食玉米套种油豆角立体通透栽培技术是将65cm小垄变成130cm大垄覆膜,采取大垄上双行等距移栽,小行距40cm,穴距20~24cm,使原来两小垄之间玉米间距由65cm增加到90cm。这样可以解决玉米海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的问题,提高地温、土壤含水量,延长生育期,增加产量和效益。套种油豆角利用玉米秆搭架,节省生产成本,同时套种的油豆角形成宽窄行,使通风透光能力增强,减  相似文献   

20.
以建立黄土丘陵区地膜覆盖栽培的最佳模式,高效利用降雨资源为目的,于2011—2013年在庄浪县旱地进行了不同降雨年份地膜覆盖盖度、垄型、覆膜时期、垄高4因素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覆 盖度、垄型、覆膜时期是全膜覆盖的关键因素,起垄高度在干旱年对产量影响明显。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次序为覆盖度>垄型>覆膜时期>起垄高度。覆盖度显著影响产量、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全覆盖优于半覆盖,半覆盖优于露地栽培。全覆盖较露地增产鲜薯21.2%,大中薯重提高23.63%,水分利用效率增加26.19%,半覆盖较露地增产鲜薯16.1%,大中薯重增加10.91%,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6.62%。垄型对马铃薯产量影响明显,“凹”型双垄优于“弓”型单垄,其垄内0~60 cm的土壤储水量比“弓”型垄提高3.46%,其中20~40 cm增加10.58 mm,提高4.48%,增产16.9%,大中薯增加26.47%,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8.20%。“秋覆膜”、“顶凌覆膜”、“播前覆膜”3个覆盖时期,以秋覆膜最佳,比播前覆膜产量增加15.31%,水分利用率提高14.56%,顶凌覆膜次之,较播前覆膜增产9.54%,水分利用率提高8.98%。“低垄”、“中垄”、“高垄”3个起垄高度,在不同降雨年份表现不同,降雨偏多的年份高垄栽培利于增产,降雨较少的年份低垄栽培为佳,各年度平均显示,低垄型和中垄型分别比高垄型增产1.72%和1.7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61%和2.76%。在黄土高原旱作区马铃薯地膜全覆盖栽培以中垄型双垄垄播秋覆全膜栽培为最佳模式,较露地栽培增产49.16%,纯收益增加78.0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6.79%,较全膜垄作侧播增产23.07%,纯收益增加43.9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4.25%,实现了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