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研究了铜锌元素与仁用杏SOD活性的关系。针对仁用杏在北方冬季花芽、枝条受冻,早春易受晚霜危害出现冻花冻果的现象,通过测定四种处理下仁用杏各部位铜、锌含量,各部位SOD活性,找寻二者间的关系,探讨铜锌对仁用杏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铜、锌不同处理间仁用杏SOD活性差异显著,各处理SOD活性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Cu(0)Zn(3)>Cu(3)Zn(3)>Cu(3)Zn(0)>Cu(0)Zn(0);(2)铜、锌处理的SOD活性均高于对照,Cu2+和Zn2+可增强SOD活性,降低超氧自由基含量,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细胞膜的受损程度,提高仁用杏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2.
铜锌元素在仁用杏树不同生育期的循环规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华北地区主要经济树种仁用杏树各器官中铜、锌两种营养元素在不同生育期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铜、锌在仁用杏中循环规律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3月和10月间植株内整体铜的累积量提高。各器官中Cu含量存在着较大起伏,在生长初期较多地积累于根中,特别是细根中;速生期时,地上部分的含Cu量明显增加,而且主要集中在绿叶,特别是叶绿体中;硬化期干和根特别是细根中的Cu含量相对较高。(2)在仁用杏苗木生长初期各部位Zn含量均较高,而且锌主要积累于根系组织,速生期后各部位间Zn含量相对趋于平衡,叶中含量相对偏高。苗木硬化期阶段叶片中Zn含量较高。3月份整个植株内的Zn含量达最大。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通过测定华北落叶松苗木在四个时期的根系活力、叶绿素、电导率及保护性酶活性,旨在探索影响根系活力的因子。结果表明: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在速生期时最大,SOD活性在后三个时期都较大,PPO活性在生长初期最大,POD活性中间两时期较大,电导率在硬化期时较小。灰色关联性分析表明:缓苗期结束和硬化期SOD对根系活力的影响大,生长初期和速生期POD对其影响大。  相似文献   

4.
高温胁迫对文冠果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文冠果水培枝为试验材料,对6个高温梯度、4种培养液处理条件下其叶中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文冠果的POD酶当温度在35℃时酶活性出现一明显峰值;CAT酶当温度在45℃时酶活性出现一个明显峰值;SOD酶在温度为35℃和45℃时先后出现明显峰值;(2)POD和CAT酶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温度范围不同,温度在45℃之前,CAT酶起主要作用,温度高于45℃后,POD酶起主要作用;(3)不同铜、锌元素的水培液处理对SOD活性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即处理4-[Cu(1)Zn(1)]对SOD活性影响极其显著,其显著性大小依次为:4-[Cu(1)Zn(1)]、3-[Cu(1)Zn(0)]、2-[Cu(0)Zn(1)]。保护酶系统酶活性与文冠果的生理代谢以及抗逆性有关,旨在为文冠果抗逆性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大田土壤施肥法。对仁用杏不同部位铜锌元素与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关系进行的研究表明:同时施用60mg/kg铜液和60mg/kg锌液,除使仁用杏细根PPO活性有所降低(-7.44%)外,其它各部位PPO活性均有提高(4.54%~69.66%);铜、锌单独施用,也可不同程度地提高(1.16%~89.27%)各部位PPO活性;铜、锌对SOD的影响比较复杂,二者单独施用,可使叶部SOD活性有所提高(6.67%~8.01%),同时施用.该部位相应值明显降低(-25.98%),单独或同时施用对枝部与粗根部SOD活性均有提高(5.14%~27.7l%)作用,对干部SOD无明显影响,对细根部SOD活性有降低(-1.25%~-9.57%)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三年生华北落叶松苗为材料,用铜锌处理,对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年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树液流动期SOD酶活性最高,随气温的回升其活性逐渐降低。SOD酶与三年生华北落叶松苗木抗逆性密切相关,苗木经铜锌互作后SOD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锌通过间接作用促进铜对SOD酶的作用,从而提高铜锌互作效应。单独用锌处理在叶组织可以合成新的SOD同工酶蛋白,铜锌元素还可以增加原有同工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仁用杏铜锌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仁用杏不同生育期的根、树干、枝和叶等器官的铜、锌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 :铜和锌的含量与仁用杏的生长相关 ,是树体必需的营养元素 ;铜、锌与仁用杏的抗寒性有一定的关系 ;本研究为合理施用铜锌微肥、增强仁用杏抗逆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SO2胁迫处理对茶条槭叶片6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SO2静态熏气系统对3年生茶条槭苗木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不同SO2浓度(0~6.0 mg/m3)和熏气时间(0~6 h)下茶条槭叶片6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随着SO2浓度的增加,PPO和APX活性一直降低,SOD、CAT、POD和GR活性表现为先迅速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GR活性下降较平缓;在不同时间SO2处理中,CAT和GR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先迅速上升而后下降,而SOD、POD、PPO和APX活性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中SOD和GR活性变化幅度较平缓。[结论]PPO、POD和APX活性下降可能是茶条槭幼苗SO2伤害的原因之一,而SOD、CAT和GR活性变化平缓是茶条槭幼苗响应SO2胁迫的适应性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补光对‘金观音’茶树叶片PPO、POD和SOD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3年生砂培‘金观音’茶树为试验材料,以自然光为CK,用荧光灯(白灯、蓝灯、红灯)、LED灯和钠灯进行补光处理。在补光第3、6和9天,分别测定PPO、POD和SOD活性。[结果]各光质补光处理第6天叶片PPO活性均显著高于CK,其中钠灯补光处理第6、9天的PPO活性最高,且在第6天比CK高24.6%;各光质补光处理第3、6天叶片SOD活性均低于或显著低于CK,第9天均显著高于CK;钠灯、LED灯补光处理与CK相比,对叶片POD活性影响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第6天钠灯补光处理显著低于CK。[结论]6 d的短时间钠灯补光处理不仅未破坏‘金观音’叶片SOD、POD保护酶的平衡而造成胁迫,还能显著提高PPO活性,可为生产上采用间歇补光栽培以提高PPO活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胡一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283-2284
[目的]探讨铜、锌、铬对水稻幼苗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以金优402为供试水稻品种,用含铜、锌、铬浓度为10、20、30、40 mg/L的溶液培养水稻幼苗10 d,分别测定苗期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和H2O2含量。[结果]用10 mg/L的铜、锌处理的水稻SOD、POD、CAT活性与H2O2含量上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SOD、POD、CAT活性与H2O2含量逐步下降。10~40 mg/L的铬处理后,SOD、POD、CAT活性与H2O2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结论]铬对抗氧化酶系的毒害高于铜和锌。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枯萎病菌侵染后棉苗叶 片和根茎部组织中超氧物歧化酶( S O D)和过氧化氢酶 ( C A T)活性的变化动态, 结果表明:抗病品种 和感病品种棉苗 中 S O D 和 C A T 酶活性无显著 差异;氟乐灵处 理可诱发棉苗对枯萎病的诱导抗性,且氟乐灵处理的棉苗组织中 S O D 和 C A T 酶活性无显著变化;枯萎病菌侵染后棉苗叶 片和根茎部组织 中 S O D 和 C A T 酶活 性明显提 高,但抗病品 种棉苗组 织中 S O D 和 C A T酶活性在前期 增加不显著,后期增 加较慢,而感病品 种棉苗中两种酶活 性在前期就明 显升高,增加 速度快;氟乐灵处理的棉苗,其组织中两种酶活性始终低于未处理棉苗 接种后的水平⒚棉花组织中的 S O D 酶主要是 Cu, Zn S O D,受侵后 S O D 酶活性的升高主要来自于 Cu , Zn  S O D⒚因此, S O D 和 C A T 与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及由氟乐灵诱发的诱导抗性无关⒚  相似文献   

12.
锌、铜对水稻幼苗生长及超氧物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使用缺Cu或Zn与缺Cu、Zn的木村B营养液培养耐性品种IR8192—32—2和敏感品种IR26幼苗至七叶期,缺Cu的稻苗只是新生叶叶尖枯黄,扭曲。而缺Zn与缺Cu、Zn的稻苗叶脉间全部褪绿,根系衰退。缺Zn与缺Cu、Zn的稻苗叶绿素含量、根长、株高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且不耐性品种降低的幅度大。凡是缺素培养的稻苗,根和叶的SOD活性均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13.
镉和锌对番茄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水培试验,就不同浓度的Cd2 、Zn2 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d2 、Zn2 处理浓度的增加,番茄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积累下降.根系和叶片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根系和叶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在低浓度时,酶活性变化相对平缓,高浓度下变化较快.叶片中POD活性变化最快.Cd2 对番茄幼苗的毒害性比Zn2 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u2+、Zn2+和Mn2+在黄瓜幼苗抗冷中的作用。【方法】以自根和嫁接黄瓜幼苗为试材,研究了用含有不同(Cu2++Zn2++Mn2+)整体浓度营养液育苗对幼苗叶片Cu、Zn和Mn含量、低温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其同工酶活性和电解质渗漏率的影响。【结果】提高营养液(Cu2++Zn2++Mn2+)整体浓度,自根黄瓜幼苗叶片Cu、Zn和Mn含量显著增加,低温胁迫下其SOD、Mn-SOD及Cu/Zn-SOD活性均显著增强,且低温胁迫时间越长活性增强越显著,Fe-SOD活性和电解质渗漏率则显著降低;降低营养液(Cu2++Zn2++Mn2+)整体浓度培育嫁接黄瓜幼苗的结果则与之相反。【结论】Cu、Zn和Mn在黄瓜幼苗抗冷性中具有重要作用。以黑籽南瓜为砧木嫁接的黄瓜,根系吸收Cu2+、Zn2+和Mn2+能力较强是其抗冷性增强的内在因素之一;自根黄瓜幼苗叶片Cu、Zn和Mn含量和SOD活性因营养液(Cu2++Zn2++Mn2+)整体浓度升高而升高,从而增强其抗冷性。  相似文献   

15.
李涛  高俊杰  于贤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343-20345
[目的]研究低浓度Mn2+、Cu2+或Zn2+营养液育苗对嫁接黄瓜叶片Mn、Cu和Zn含量,冷胁迫下SOD及其同工酶活性及电解质渗漏率的影响。[方法]用含有低浓度Mn2+、Cu2+或Zn2+营养液培育嫁接黄瓜幼苗,然后进行冷处理。[结果]降低营养液Mn2+、Cu2+或Zn2+浓度,嫁接黄瓜幼苗叶片SOD活性降低,电解质渗漏率增大,其中以Mn2+浓度降低对SOD活性和电解质渗漏率的影响最大,Cu2+次之,Zn2+影响最小。[结论]可以通过改变营养液中Mn2+、Cu2+或Zn2+含量进而改变黄瓜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16.
杜新民 《农学学报》2012,2(7):55-58
为促进科学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培育黄瓜壮苗,进一步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以‘新津春4号’黄瓜为材料,缺锌的1/2 Hoagland营养液为基础,设置4个不同浓度的ZnSO4?7H2O处理(0、0.1、0.2、0.4 mg/L)。通过营养液水培的方法,研究不同锌浓度对黄瓜幼苗根系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锌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根系的总长度、平均直径、总面积、总体积、根尖数逐渐提高,Zn3(0.4 mg/L)时达到最大。(2)在Zn0(0 mg/L)到Zn2(0.2 mg/L)范围内,随着锌浓度的提高,POD、CAT活性升高,当锌浓度大于Zn2时,POD、CAT活性降低;SOD活性随着锌浓度的增加显著提高;丙二醛(MDA)含量随着锌浓度的增加显著降低。(3)综合考虑的黄瓜生长生理指标,黄瓜幼苗根系生长的最佳ZnSO4?7H2O浓度为0.2 mg/L的1/2 Hoagland营养液。  相似文献   

17.
用缺Cu,缺Zn与缺Cu、Zn的木村B营养液培养两个水稻杂交组合(威优35,威优49)与一个常规稻品种(测49)的幼苗。至七叶期,缺Zn与缺Cu、Zn培养的稻苗,新叶脉间均出现黄白色条纹,叶片呈卷曲状的缺Zn症状。凡是缺素培养的与对照比较,根数、特别是白根数都明显减少,株高降低,根与叶中的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也均比对照低,其中根的SOD活性下降的更明显,尤以缺Cu、Zn培养的SOD活性下降的更显著。生育后期(孕穗期至黄熟期)的块素培养对SOD活性与产量的影响则比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