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壤理化性质对结皮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人工降雨试验、土壤微形态观察以及理化分析 ,研究了几种土壤结皮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并利用SPSS统计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结皮形成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颗粒组成是土壤结皮形成的主导因素 ,而土壤结构指标、部分胶体性质与结皮形成关系不明确 ,并提出土壤粘粒矿物组成可能是土壤结皮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土壤可蚀性值及其估算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土壤可蚀性是评价土壤对侵蚀敏感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进行土壤侵蚀预报的重要参数。本文运用野外观测资料,研究了我国不同水土流失区的土壤可蚀性值问题。根据实测资料,计算给出了一组土壤可蚀性实测值。并利用这组实测值。对我国土壤可蚀性估算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国外现有的可蚀性估算模型不能直接应用于我国土壤的可蚀性计算,估算值明显大于实测值。但估算值与实测值之间存在有良好的线形关系。最后提出了我国不同地区及不同资料占有情况下的土壤可蚀性估算方法。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直接用于我国土壤侵蚀预报中土壤可蚀性计算。  相似文献   

3.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4  
李占斌  朱冰冰  李鹏 《土壤学报》2008,45(5):802-809
土壤侵蚀制约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本文从雨滴击溅侵蚀、坡面水蚀过程、坡沟系统水沙传递关系和沟道侵蚀输沙等四个过程系统地分析了土壤侵蚀过程研究中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简述了国内外土壤侵蚀预报研究的历史,总结了植被措施和工程措施对水土流失的调控作用机理和水土保持效益等有关问题,对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见解,指出了加强对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大尺度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治理环境效应评价和水土流失调控技术的科技转化等亟待解决问题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4.
唐美珍  郭正元  袁敏  徐珍 《土壤》2005,37(4):421-425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除草剂碘甲磺隆钠盐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量超过田间推荐用量7倍的浓度范围内,碘甲磺隆钠盐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当其浓度为1mg/kg时,在不同培养时间下,碘甲磺隆钠盐施用后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呈现出轻微的抑制-激活-恢复的过程;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碘甲磺隆钠盐对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抑制性随土壤有机质的增加、pH值的降低而加强;碘甲磺隆钠盐对土壤呼吸作用有一定的影响,浓度愈大,土壤呼吸强度初期抑制愈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由抑制转为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到12天后施药土壤与对照组土壤的呼吸强度基本上趋于一致。实验结果表明,碘甲磺隆钠盐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小,属于低毒或无实际危害的农药。  相似文献   

5.
土壤修复-新兴的土壤科学分支学科   总被引:24,自引:13,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骆永明  滕应  过园 《土壤》2005,37(3):230-235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土壤修复研究与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土壤修复是一门新兴的土壤科学分支学科,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土壤修复学科的研究任务和战略定位,并针对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了近期土壤修复学科研究的重要方向与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紫色土退化旱地的肥力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朱波  陈实  游祥  彭奎  张先婉 《土壤学报》2002,39(5):743-749
常规耕作的水土流失造成紫色土坡耕地土层浅薄化、土壤养分贫瘠化、土壤干旱化及土壤结构劣化等土壤肥力退化问题。 1 984~ 1 996年长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聚土免耕通过垄沟网状结构可保持水土 ,其多年平均径流与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 65 7.7m3hm- 2 和5 30 .0tkm- 2 ,而常规耕作的相应值分别为 1 75 4 .0m3hm- 2 和 31 2 2 .0tkm- 2 ,通过聚土与改土结合 ,聚土免耕活土层厚度平均增加 1 1 .8cm ,聚土免耕耕作技术还通过垄沟强化培肥降低土壤容重 ,增加土壤有机质及N、P、K含量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恢复土壤肥力。聚土免耕作物产量比平作高 1 5 %~ 30 %。 1 996~ 1 998年秸秆覆盖实验结果表明 ,秸秆覆盖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 ,改善并维持土壤结构。聚土免耕与秸秆覆盖结合有利于土壤养分活化、土壤结构形成与维护 ,是紫色土退化旱地肥力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开封市土壤动物及其对土壤污染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开封市城市用地划分为农田、公共绿地、文教用地、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五种类型,作为五个采样区,采集了土壤和土壤动物样品,运用土壤理化分析和生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城市生态系统土壤中动物类群特征,以及土壤动物对土壤污染的响应。结果发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动物的组成不同,农田、城市绿地和文教用地中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均为弹尾目、前气门亚目和线虫;居住用地为弹尾目和前气门亚目;工业用地为弹尾目和线虫。土壤动物的数量与pH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与土壤污染程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可以利用多样性指数指示土壤综合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8.
丛枝菌根与土壤修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王发园  林先贵  周健民 《土壤》2004,36(3):251-257
菌根是真菌与植物根系所建立的互惠共生体, 其中以丛枝菌根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近年来,随着菌根研究的发展,丛枝菌根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丛枝菌根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放射污染以及土壤退化修复中的作用,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陕西关中地区塿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闫湘  常庆瑞  潘靖平 《土壤》2004,36(3):318-322,330
本文对采自关中地区的6个塿土剖面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确定了它们的诊断层、诊断特性及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最后就塿土在中国系统分类中存在的堆垫表层诊断指标问题和土垫旱耕人为土亚类的划分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土壤发生分类类型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海南岛 2 3 7个土壤剖面 ,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 ,逐一进行鉴别、检索、分类定名 ,阐述按土壤发生分类体系的 2 8个亚类级土壤类型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提出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该岛土壤分类系统建议 ;并讨论了该岛土壤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之间具体土壤类型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