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是全国奶牛养殖的优势区域之一,奶牛存栏量和牛奶总参产量均居全国前列[1-2]。奶牛业已成为陕西畜牧业的产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目前陕西奶牛养殖正处于由散养向规模养殖转型时期,奶牛产业现代化、规模化程度迅速提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回顾了陕西奶牛产业发展历史,指出产业存在问题,理清产业发展思路,为陕西奶牛产业快速提质增效,实现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散养向规模养殖转型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掌握陕西关中地区奶牛改良效果,为制定下一步发展目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DHI测定,分别对不同养殖规模的奶牛场遗传改良和生产性能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陕西关中地区奶牛养殖规模日益增强,2 000头以上的养殖公司达到了72.29%,而且普通冻精使用率达到94.02%,性控冻精利用率达到了4.36%...  相似文献   

3.
我国奶牛养殖正处于由传统粗放养殖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奶牛规模饲养带来的环境污染日趋加重。这一问题的存在,成为制约现代奶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对规模奶牛场粪污无害化处理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探索,旨在实现奶牛养殖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智才 《中国牧业通讯》2010,(11):I0004-I0004,11,12
近年来,在中央对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扶持政策的推动下,各地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发展,已成为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的重要来源.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仍然面临规模养殖比重低、标准化水平不高、粪污处理压力大等问题的挑战.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奶牛养殖向生态饲养发展,奶牛养殖应以安全生产和健康养殖为理念,以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为目标,应用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实现养殖方式从传统向现代方式跨越。  相似文献   

6.
中国奶牛养殖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奶牛养殖正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方式转变,目前我国奶牛养殖仍以奶牛饲养小区为主体(集中饲养地、集中挤奶、统一防疫、分户管理、分户结算),奶牛养殖小区农户养殖的奶牛总数占全国总存栏的70%以上,这对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暴露出很多问题,必须向现代养殖模式转型,转型的主要方向是适度规模的家庭式奶牛场或股份合作制奶牛场,与其他大中型奶牛场一起成为我国现代奶牛场养殖组织模式,用5年时间使我国成乳牛胎泌乳量达到7 000 kg/头,实现奶牛养殖业发展以质量型发展为主,通过奶牛养殖模式转型促进我国奶牛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生产性能测定(DHI)是引领和支撑奶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措施,是实现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升级、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技术手段,也是传统奶牛业向现代奶牛业转型的重要标志。DHI因能显著提高奶牛场牛群品质及经济效益,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世界上奶牛业发达国家如荷兰、美国、加拿大、瑞典、日本等都是较早开展DHI的国家。荷兰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开始于1852年,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国家。美国从1883年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养殖逐步由农户小规模饲养向规模化转型是奶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已经是被发达国家经验证明了的一条产业发展规律。目前,我国奶业正经历着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过渡转型阶段,尤其在经历了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引导和各级政府政策扶持下,陕西省奶牛养殖规模化进程明显加快,大量散户快速退出,养殖小区加快向规模养殖场转型,但在规模养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受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生产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奶牛规模养殖的效益普遍不高,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为了能够准确地掌握陕西省奶牛规模养殖场经营管理的情况,本文对37个不同规模奶牛场的劳动组织与人事管理、生产管理等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通过对调查情况的分析思考,形成了一些关于提高陕西省规模奶牛场经营管理水平的基本认识,以期为行业管理部门、相关企业决策以及开展奶业经济研究等提供基础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0.
张红梅 《兽医导刊》2013,(12):61-62
现代畜禽养殖已由传统的散养模式向规模养殖模式转变,近年来,千阳县立足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不断转变发展观念,实现养殖方式大变革;形成了以千头现代化奶牛场为引领,以标准化养殖小区为支撑,以奶牛大村大户为基础的规模化养殖格局,推进了分散养殖向集约经营、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陕西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奶牛的饲养管理由原来的农村个体散养向小区式的集约化管理方向发展。伴随着奶牛养殖形势的变化,奶牛饲料营销逐步的发生着变化,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新养殖形势下陕西奶牛料的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实现奶牛的标准化生产需要依靠科学化养殖技术、现代养殖理念。目前,我国的奶业发展已经由单纯的数量增加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奶牛的养殖模式从传统养殖到现代科学养殖方向发展。实现奶牛的标准化生产需要依靠科学化养殖技术、现代养殖理念,全面系统地推进养殖业向现代化、自动化发展,不断提升生产水平,为优化产品结构、适应消费市场的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的奶牛养殖业已逐渐由过去传统生产方式向规模化的生产发展,而随着养殖规模逐渐扩大,高温高湿地区奶牛场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基础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奶牛的牛奶质量、养殖和生产繁殖的经济效益.本文从场地选择、奶牛场建筑物的建设两方面剖析奶牛场的设计,从通风、防暑降温和防疫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温高湿对奶牛养殖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奶牛养殖业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生产方式已逐渐实现从分散、粗放向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方向转型。同时,设施装备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已成为行业转型的关键。本文从饲喂、挤奶、舍内环境控制和粪污处理4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奶牛养殖设施装备技术研究发展现状,通过对中国奶牛养殖设施装备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根据现代奶牛养殖发展装备技术需求,为现代规模奶牛养殖发展提出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株洲市生猪生产逐步由分散饲养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由农村的传统副业转型为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出栏比例已超过出栏总数50%。抓好生猪生产管理尤其是规模猪场管理,已成为实现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所在.为此株洲市就如何强化规模猪场管理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的奶牛养殖业已逐渐由传统生产方式向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而随着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在高温高湿地区科学建设奶牛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牛场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奶牛的健康、牛奶的质量及养殖的经济效益.本文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从场地选择、奶牛场建筑物的建设两大方面剖析高温高湿地区奶牛场的规划与设计,对通风、防暑降温和防疫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温高湿对奶牛养殖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4月16日,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部常务会议要求,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与执法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分析交流奶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部署今年奶业生产和奶站监管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全国奶业转型升级加快,奶牛养殖从散养向规模养殖转变,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37.2%,比2008年提高17.7个百分点;从粗放型向集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找到合理配置奶牛养殖资源的有效途径,突破原料奶生产瓶颈,促进奶牛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笔者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Translog-SFA)对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2006—2015期间的中规模奶牛养殖技术效率、各投入要素的贡献率、技术损失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原料奶生产仍然有较大的技术损失,但总体的养殖技术效率较高,达到0.861 3;目前中规模奶牛养殖资源配置较为合理,养殖方式已经降低对饲料和人力的依赖度,逐步由"粗放低效"向"规模集约"转变;从各个省市来看,技术效率存在差异;增加精饲料投入、改善奶牛养殖环境以及提高养殖户的受教育水平将会降低技术损失,对于提高中规模奶牛养殖技术效率有促进作用;各投入要素的总体产出弹性为正值,说明技术进步对我国中规模奶牛产业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关中地区奶牛结核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8年对陕西关中部分地区(西安、宝鸡、咸阳和渭南)奶牛结核病依据我国国家标准《GB/T118645-2002》"结核菌素试验"进行调查,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2008年检测奶牛分别为6090头、5328头、4286头,阳性率分别为0.77%、1.05%、1.42%,陕西关中地区奶牛结核病阳性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西安、宝鸡、咸阳和渭南地区的检测头数分别为4129头、4680头、3797头、3058头,阳性率分别为0.90%、0.80%、1.18%、1.43%,其中渭南地区的阳性率最高。从养殖规模上来看,10头以下养殖户奶牛结核阳性率最高为1.48%。  相似文献   

20.
科学化、规模化、生态化是今后奶牛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奶产业从传统分散养殖模式向优质高效的现代化模式转型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立足优势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奶牛产业不断优化奶业产业结构,强化奶牛规模厂区建设,打造绿色奶源基地确保畜产品安全。不断推进奶牛产业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