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猪舍内小气候和采样点细菌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和LSD多重比较分析等对舍内小气候和细菌数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小气候中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和养殖密度数据与空气中细菌数的关系,对空气中细菌数进行预测.结果发现,影响猪舍空气细菌数量的各因素按影响程度依次为:养殖密度、温度、风速和湿度,通过控制各小气候的数值可以达到减少舍内空气中细菌数的目的.利用LSD多重比较对两种规模猪场采食地点细菌数进行分析可知:用饲槽和地面扬撒的方式进行饲喂二者细菌污染情况差异显著,细菌数比较说明用饲槽饲喂优于地面扬撒饲喂.  相似文献   

2.
猪舍内环境即指猪舍内的小环境,也即指猪只栖身的环境.它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空气质量等因素.广义的环境因素包括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气候环境因素主要指猪舍内部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生态环境因素则包括猪舍卫生条件、有害气体及尘埃浓度,有害生物等.良好的猪舍环境是猪群正常生活和生产的首要条件,它取决于科学合理的猪舍硬件设施和猪舍环境的人工控制.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环境控制措施,对猪舍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进行有效调控,使猪舍内的小气候环境能很好地满足各类猪只对生活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高温、高湿的南方地区建设良好饲养环境的现代化猪舍,试验以某垂直通风猪舍的气流及温度场为研究对象,对猪舍48个测试点取得气流速度和空气温度数据,并用红外热像仪测量猪只表面、猪舍四周墙面、屋顶的温度,用通风多参数测量仪测量地道通风入口的风速,然后建立猪舍仿真模型,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结果对比,在确定模型真实可靠的基础上,开展通风立柱为45°、60°、75°、90°倾斜角度下的猪舍环境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当通风立柱的倾斜角度为45°时,流入猪舍的新鲜空气方向发生改变,相对垂直立柱通风的方式猪只活动区域平均风速增加了41.5%,风速分布的不均匀系数降低了29.9%,平均温度降低了8.4%,温度分布的不均匀系数降低了45.9%。说明当通风立柱的倾斜角度为45°时,猪舍内气流速度和温度场的分布更加合理,猪舍通风效果得到较大改善,利于猪只生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舍内外温度、湿度和风速以及舍内氨气浓度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猪舍使用湿帘降温系统的防暑降温效果.结果显示:采用湿帘降温系统,在猪舍封闭性不好的情况下,降温效果不明显,舍内外温度和湿度差异不显著(P>0.05),舍内外 THI差异不显著(P>0.05);在猪舍封闭性较好的情况下,舍内外温度和湿度差异不显著(P>0.05),舍内外 THI差异显著(P<0.05);在猪舍封闭性良好的情况下,降温效果明显,舍内外温度和湿度差异极显著(P<0.01),舍内外 THI差异极显著(P<0.01).封闭性良好的猪舍内氨气浓度显著高于封闭性不好的猪舍(P<0.05),且舍内氨气浓度与风速呈负相关.调查表明,在保障猪舍封闭性良好的情况下,采用湿帘降温系统对改善夏季猪舍环境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是防暑降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猪舍温度、湿度及有害气体含量等小气候因素,对猪只生长发育和肥育效果都有很大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北方寒冷地区育肥猪舍建筑设计,改善猪舍小气候条件,提高养猪生产效益,我们结合猪场养猪生产实际,设计了双列式保温育肥猪舍。 1、猪舍建筑设计 北方寒冷地区猪舍设计应着重考虑保温,其次是防潮。因此,育肥舍设计为双列式和屋  相似文献   

6.
鸡舍中的小气候主要是指温度、湿度、空气、光照、风速等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7,(9):27-31
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夏季相同时间段内新型节能猪舍与传统猪舍的环境参数,以及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为改善养殖环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12:00时,新型节能猪舍舍内温度显著低于传统猪舍及外部环境温度(P0.05),两个类型猪舍舍内湿度显著高于外部环境湿度(P0.05);在12:00新型节能猪舍CO2浓度显著低于传统猪舍(P0.05);在8:00、12:00和18:00传统猪舍内氨气浓度都显著高于新型节能猪舍(P0.05);在12:00新型节能猪舍内部风速显著高于传统猪舍内部以及外部环境风速(P0.05)。在仔猪生长性能方面,平均日增重、饲料/增重比,节能猪舍比传统猪舍分别提高了6.18%、6.20%(P0.05)。所以,新型节能猪舍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猪舍内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冬季养猪场的防寒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舍靠外围护结构不同程度地与外界隔绝,形成不同于舍外的舍内小气候,使猪群免受酷暑严寒和风吹日晒的影响.外围护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猪舍的小气候状况. 1 猪舍的保温防寒 1.1加强猪舍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 是提高猪舍保温性能的根本措施.开放式、半开放式猪舍的温度状况受外界气温影响大,冬季一般稍高于舍外.密闭式猪舍冬季的温度状况,在舍内热量来源一定的情况下,取决于空气对流和通过围护结构散失热量的多少.失热越多,达到热平衡时舍内的温度越低,设计时可根据热工计算选择材料,以避免冬季猪舍内表面结露滴水和防止冷应激.根据猪舍的特点,猪舍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应在保证冬季舍内温、湿度状况下,墙和屋项(吊顶)内表面不结露.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高温高湿地区规模化猪场的规划设计,首先应该注意把控高温高湿地区猪舍环境控制特点。高温高湿天气是指湿球温度27.0℃,与湿度有很大关系。体感温度也叫有效环境温度(EET),是猪真正感觉到的温度,是温度、湿度、风速、群体大小、建筑材料、设计和隔热等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高温高湿地区猪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湿帘降温系统的缺点:蒸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地监测和控制猪场中猪舍的环境因子,满足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趋势要求,试验通过建立一种养殖环境远程自动监控系统,采用Zig Bee技术建立无线传感器,实时监测猪舍环境中的光照、温度、湿度和CO_2、H_2S、NH_3等环境因子,采用PLC机电控制技术、组态技术、物联网技术对猪舍养殖环境进行远程自动控制,系统配置上兼顾了远程监控和现场实时监控。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应用将提高生猪养殖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