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在生产上主要采用稻草床栽或袋栽平菇、凤尾菇,且普遍认为纯稻草不加辅料(如麦麸、米糠等)生物效率极低。但是经我们试验,用纯稻草筐栽平菇、凤尾菇的生物效率分别达到97.8%、65.9%,袋栽凤尾菇的生物效率也有62.8%。纯稻草筐栽平菇、风尾菇,不仅产量较高,且方法简便,省本、省工,尤其适于农家栽培,现简介如下:(一)菌种制备所用菌种为农大11号(平菇)、8223  相似文献   

2.
1986和87年,我们在栽培凤尾菇、平菇时进行了搔菌覆土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现将试验情况简介如下:(一)供试菌株:高温凤尾菇831(引自青州市食用菌所),杂交平菇A_1(引自皖西农科所菌种站)。(二)备料播种:培养料为棉籽壳97%,磷肥1%,石膏2%,另加甲基托布津0.01%,含水量65%,拌好后堆放过夜。高温凤尾菇于5月20~24日分批在葡萄架下阳畦和室内大床栽培;杂交平菇于7月29日~8月5日分批进行室内大床栽培。阳畦和室内大床每小区约3米~2,投干料50公斤。播种量12%,自然温度覆膜发菌。(三)搔菌覆土:菌丝吃透料后及时掀去薄膜,  相似文献   

3.
平菇、凤尾菇是人们喜爱的食用菌,它的适应性广,容易栽培。但是要种好这类菇,且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根据多年栽培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供栽培者参考。(一)根据季节选择菇型:平菇类根据其出菇温度可分为低温型5—15℃、中温型15—22℃和高温型18—28℃。根据季节、环境、市场需求,在自然气温下,如9月可选中温型凤尾菇栽培;11月以后随着气温下降,可选低温型平菇;3—4月后随着气温上升,又可选中温型凤尾菇;5月以后则可选高温型凤尾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高产优质,栽培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平菇当家品种和周年栽培的配套品种,我们在自然气候条件下,对七个平菇品种以不同栽培方式进行了三批次试验,现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品种:凤尾菇PL-27(福建农科院)、平菇1(成都生物制品所原引自东北)、平菇2(青白江菌种站原引自湖北)、平菇3(浙江农大)、平菇4(上海食用菌所)、平菇5(成都外贸局原引自日本)、侧五(昆明食用菌所)等七个品种。 (二)栽培方法:每个品种分别进行箱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地纷纷利用棉籽壳栽培食用菌,在代料栽培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棉籽壳中含有有毒的游离棉酚,很多人担心以棉籽壳为基质栽的平菇,棉酚含量超过食用标准,会致畸、致癌。为此,我们从1982年开始对平菇、凤尾菇中的残留棉酚进行了测定。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平菇(Pleurotus sp)1号、12号及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菌株系本所收集的品种评比菌种。将供试菌种制成棉籽壳原种,部分用于测定,部分接种于棉籽  相似文献   

6.
阳畦栽培平菇,投资少,经济效益高,但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大。为了周年生产平菇,本试验采用中、高、低温型平菇和凤尾菇进行品种搭配,取得初步结果。一、栽培方法阳畦深30~33厘米,宽90 ~100厘米,长不超过10米,搭建成北高南低(30厘米)的斜面或  相似文献   

7.
凤尾菇下床料的营养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充分利用种过菇的废料,我们测定了棉籽壳栽培平菇、凤尾菇后的下床料的成份,以期弄清其营养价值和利用途径。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材料:菌种为凤尾菇PL-27。培养料为干棉籽壳10斤,采用压块栽培,常规管理。共采收鲜菇16斤,其下床料为6斤。 (二)测定项目:主要测定棉籽壳、下床料和凤尾菇的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灰分,还原糖,总糖。 (三)测定方法:蛋白质采用微量凯氏定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平菇、凤尾菇以麦粒为原料制作原种和栽培种,在生产上已逐渐显示其优势.笔者在实践中用稻谷作原料制平菇和凤尾菇原种、栽培种,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制法简介如下。(一)材料:容器以常见的罐头瓶为宜,洗净、沥干待用.稻谷要选颗粒饱满的稻谷,先用冷水或温水浸泡2~3小时(也可不浸),再置沸水中煮20~30分钟,当大部分谷粒稍有开裂时(不可煮糊)便可取出,沥干后即可装瓶.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合川县一中教工周宪文,利用废弃包装稻草绳试种平菇、凤尾菇,获得一斤废草绳产菇两斤多的高产纪录。周宪文栽培凤尾菇时,用稻草绳五斤、栽培种一瓶(罐头瓶),三潮采菇10.2斤,生物学效率为204%。紫色平菇栽培,用稻草绳五斤、栽培种一瓶,两潮采菇10.9斤,生物学效率为218%。最大的一丛平菇有75.朵,直径38厘米,高18厘米,重7.4斤。他种菇的方法是,将废草绳用石灰水(pH14)浸泡三天,经清水冲洗pH至7.5时栽培。容器纸箱,将草绳断成节,按顺排装厢,分三层播种,料厚五寸,播种后用土革  相似文献   

10.
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是目前我国栽培最多的4种主要的食用菌(蘑菇、香菇、草菇、平菇)之一.中国和日本是平菇的主要生产国.平菇在真菌分类上属于担子菌纲,伞目,侧耳科、侧耳属.我国已发现的食用侧耳有30多种,进行培植的主要有糙皮侧耳、紫孢侧耳(美味侧耳)、金顶侧耳(榆黄蘑)、栎平蘑.近年来又驯化成功红平菇和从美国引进的佛罗里达平菇,从香港、澳大利亚引进的凤尾菇等.  相似文献   

11.
在平菇和凤尾菇的组织分离和转管扩大存放过程中,常见到部分试管有子实体出现。为了探讨其原因,我们作了本实验。 (一)方法同时挑选平菇和凤尾菇的第一、二、三潮菇作组织分离,各取60支试管。平菇的一、二、三潮菇列为A、B、C组,凤尾菇的一、二、三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1988年春、秋,对佛罗里达平菇、紫孢侧耳、凤尾菇三个无孢株平菇进行了栽培观察,现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株:佛罗里达无孢株和凤尾菇无孢株,由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张树庭教授赠送;紫孢侧耳无孢株,由中科院微生物所陆师义等选育,河北大学生物工程所杨国良赠送.母种PDA 培养基;原种与栽培种培养基为棉籽壳94%、麸皮5%、磷酸钙1%,pH 自然,培养温度为25℃左右.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目前栽培的食用菌,除用段木栽培的黑木耳和香菇外,主要是平菇和凤尾菇,其次为金针菇、双孢蘑菇、毛木耳、银耳和猴头,滑菇和草菇也有少量栽培。1985年平菇和凤尾菇的栽培面积约一百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有销售市场的大中城市郊区和大型工矿企业附近,以鲜菇供应市场。在西安市每斤售价0.8—1.20元,在中小城市每斤售价0。6—0.9元。西安市每天上市约三万斤鲜菇,供不应求,是蔬菜市场的畅  相似文献   

14.
金建康 《食用菌》1993,15(4):2-2
侧五菌株是作为平菇高温菌株而曾被广泛使用的。该菌株最初来源于云南省供销社食用菌所,经四川渡口而得到宣传(顾宗京1982、1983);王则僖(1991)就报道利用侧五菌株进行高温稻套菇栽培;肖在勤(1990)也报道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侧五与凤尾菇种间杂交的报道,他把侧五列于凤尾菇种之外。我们  相似文献   

15.
利用稻草栽培平菇,除草把式、箱式外,大床式栽培也较普遍,但失败者颇多。笔者曾于今春,在杭州地区调查了十多户利用稻草大床式栽平菇的菇农,从已成功的几户经验分析,主要应掌握以下几点: (一)选用适栽良种。目前我省栽培的平菇品种主要有凤尾菇,美味侧耳、佛罗里达平菇、鲍鱼菇、侧耳5号等,但对于稻草的利用则以佛罗里达平菇最佳。其表现为抗性强,发菌快(菇农赞之为“吃料好”),产量较高,每100斤稻草可产鲜菇80~90斤。其次  相似文献   

16.
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是平菇属的一个优良品种,生活力强,极易栽培。近年来,我们从多方面研究了它的生育特性,现就如何利用光、热等气象因子调节控制其生育谈点浅见。一、光热因子对组织块生育的影响 (一)试验方法:用PDA培养基分装试管(20×200),按常规制备灭菌。于每支试管斜面中部,接入一块绿豆大小的凤尾菇子实体。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金华县的城乡集镇菜市场上,居民们每天都可以买到新鲜可口的平菇、凤尾菇、草菇等食用菌,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乐趣。去年下半年以来,许多农民获得发展食用菌生产可以致富信息后,在食用菌专业户李晓明帮助下,利用庭院、黄土丘陵、山坡地,荒滩栽培平菇、草菇、凤尾菇、金针30  相似文献   

18.
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Fr) Siug]即环柄斗菇,系平菇的近缘种,是近年来国外广泛栽培的一种食用菌。它的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经测定每100克干菇中含粗蛋白14.96克,含多种氨基酸(见下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稀土储量丰富。稀土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已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但稀土在食用菌上的研究应用效果报导甚少,本文研究和报导稀土在平菇和凤尾菇生产中的试验情况,其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供试菌种为本所保存的平菇4625和由香港引进的凤尾菇P-27。母种在PDA培养基上7天。原种和栽培种配方为棉籽壳98%,石灰粉1%、蔗糖1%,采用生料袋栽。栽培  相似文献   

20.
刘法义 《食用菌》1995,17(2):19-19
笔者于1990年在考察人防工程内常年种植平菇的一个大户时,发现种植的平菇长势喜人,据了解他先后从外地引进平菇和凤尾菇品种10多个,但因人防工程内的通气条件差,栽培效果都不太理想。可是他在众多的平菇丛中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变异株,经组织分离后栽培表现良好。笔者引进了该菌株,经出菇试验,证明这是一优良的平菇菌株,定名洛阳1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