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进优良饲料灌木树苜蓿容器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澳大利亚引进优良饲料灌木树苜蓿Chamaecytisus palmensis种源1个,种子25 kg.经种子主要指标测定表明,种子千粒重23.92 g,净度93.17%;采用安全、简便、有效的沸水加洗衣粉浸泡种子的催芽方法,发芽率85%以上;容器育苗出苗观测表明,树苜蓿播后3~13 d出苗,4~10 d出齐,平均出苗率90%以上;生长量观测表明,树苜蓿生长曲线呈"S"形,一年生平均苗高1.25 m,平均地径0.86 cm;营养价值测定表明,树苜蓿枝叶营养丰富,是很好的饲草饲料;光合强度测定表明,树苜蓿较饲料灌木和草本植物光合速率大,蒸腾速率较小,光合物质积累较多.  相似文献   

2.
树苜蓿Chamaecytisus palmensis是一种具有饲用、观赏和水保等多功能的长绿豆科灌木树种,2002年首次从澳大利亚引进甘肃,且分别在该省的定西、天水和武都进行了各种育苗试验并取得了成功,但一年生苗木在定西和天水越冬出现失败.为此在对树苜蓿引种、育苗和越冬保护进行简述的基础上,对其越冬失败的原因和保护对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苜蓿—奶牛的一种糖类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苜蓿是牧草之王。过去,人们把它作为动物的蛋白质补充饲料,然而对于高产奶牛来说,苜蓿可作为它的主要能量饲料,这会使奶牛的生产性能获得最为理想的效果。苜蓿中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内部,而它所含的糖类有两种形式:一是存在于细胞壁上的结构型糖类,另一种主要存在于植  相似文献   

4.
1 澳大利亚苜蓿育种发展史 过去150年余来,澳大利亚主要种植一种较适应于本地的生态型苜蓿———猎人河(MedicagosativaHUNTERRIVER)。猎人河起源于法国,刚开始种植的时候对澳洲瘠薄的土壤,干燥、酷热(40℃)的夏季和冷凉湿润(-10℃)的冬季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但随着种植时间延长,该苜蓿在逐渐退化,病、虫害时有发生,引起了育种者对新的苜蓿种改良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初,苜蓿猎人河大范围遭蚜虫侵害,促使当地的苜蓿育种迅速发展。为在短时间内提高苜蓿的抗虫害能力,最初将美国的苜蓿品种与一些来自西亚的地方种作为抗蚜虫基因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化学测定法”对当地8个苜蓿品种进行化学测定,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苜蓿种或品种的遗传,不但表现在产量性状上,而且还表现在株体的各项生理指标上,润布勒苜蓿不但产量高,而且生理指标也很高,是当地有发展前途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正> evergreen bushlannd—常绿灌丛:由常绿灌木构成的灌丛,包括常绿针叶灌丛、常绿阔叶灌丛、常绿硬叶灌丛和常绿石南灌丛等。=evergreen thicket。 evergreen community—常绿群落:各种常绿草本和木本植物群落的总称。 evergreen forest—常绿林:由常绿的灌木和(或)乔木构成的森林群落,包括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等。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利用云南省豆科饲用灌木资源,通过对云南省几种主要豆科饲用灌木不同生育期碳水化合物含量和体外消化率的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生育期各灌木NFC含量差异显著(P<0.05);假大青兰(Indigofera galegoides DC.)和树苜蓿(Chamaecytisus palmensis(Christ))NDF含量在营养期、开花期、结荚期和枯黄期含量均较高,较低的是银合欢(Leucaona leucocoochala(Lam.));ADF含量平均值较高是假木豆(Dendrolobium triangulare(Retz.))(375g/kg DM),较低为银合欢(200g/kg DM);ADL含量在同一生育期差异显著(P<0.05);IVOMD和IVDMD与NDF、ADF、ADL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NFC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8.
苜蓿是畜牧业重要的饲草,乌兰察布市丰镇市黑土台镇有适宜苜蓿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苜蓿的历史长。为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苜蓿品种,本研究以丰隆苜蓿(试验组)、准格尔苜蓿(对照组)和中苜一号(对照组) 3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开展区域品种评比试验。试验从适应性、产量、品质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从适应性分析,丰隆苜蓿和准格尔苜蓿越冬率高,返青早,初花期早,成熟早,生育期短,对当地气候适应性强;从生物学特性分析,准格尔苜蓿和丰隆苜蓿产量高于中苜一号;从品质分析,丰隆苜蓿品质最优,中苜一号次之,准格尔苜蓿较低。综合结果为丰隆苜蓿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更适宜在丰镇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9.
几个苜蓿品种的耐旱性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从国内外引入的6个苜蓿品种的适应性及耐旱性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表明,甘农1号,和田苜蓿,安斯塔苜蓿的耐旱性,越冬性强,产量高,显著估于当地品种沧州苜蓿,可以在当地推广使用。日本的苜蓿品种直立性好,利于机械收割,但因其对水分敏感,建议在有水浇条件的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0.
柠条是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分布很广的一种优良饲用灌木。农业上用以作防风、防沙障;林业上用以固沙、作造林先锋;水利建设上用以保持水土,防止风蚀、雨蚀;牧业上它是一种良好的饲用灌木,既能打草又可作放牧用。特别是各春季节,别的牧草都已干枯了,而柠条的枝梢中仍含有大量水分和养分,4月中、下旬就可返青,在冬春青黄不接时放牧牲畜,对牲畜过冬渡春起着重大作用。当地群众喻之“四季青”。  相似文献   

11.
紫花苜蓿,是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豆科牧草,有"饲草之王"的称誉.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等广大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许多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如我省的肇东苜蓿、陕西武功苜蓿、新疆和田苜蓿、大叶苜蓿等.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地区优良牧草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于2000-2001年在大兴安岭进行了10种多年生牧草和6种一年生牧草引种栽培试验。通过2年的试验研究,间比淘汰,优选出了适宜当地种植的4种豆科牧草(甘农1号杂花苜蓿、甘农2号杂花苜蓿、肇东苜蓿、和田苜蓿)和1种菊科牧草(苦荬菜)。结果表明:5种多年生牧草的越冬返青率、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均随栽培年限的延长而升高,年度间产草量差异显著(P<0.05),一年生牧草均适宜当地种植。由此认为,筛选出的牧草品种是大兴安岭建立人工饲草饲料基地的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13.
<正> 兴国县均村公社畜牧兽医站,应用"秤星树"草药分别对畜禽农药中毒解救和对牛痢疾、牛肠炎腹泻、猪肠炎、仔猪白痢以及家禽白痢等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达96.7%.去年获得了县科技成果一等奖,得到省、地有关部门重视.秤星树,又名小青、假冬青,当地群众叫大叶小青.属落叶灌木、冬青科植物.树高一至三米,小技有细毛.树杆有青、红色两种,都有象"秤星"似的斑点.药用取红色杆种为好.叶片呈卵状披针形,长二至四  相似文献   

14.
2006~2007年在合作市那吾乡格河自然村和舟曲自然村,进行甘肃红豆草和阿尔冈金苜蓿人工草地混播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寒地区红豆草和苜蓿的混播不宜作为收种草地利用,但作为收草利用是一种较好的混播模式.在播种第二年混播草地干草产量达15 359kg/hm2,高出当地燕麦1.76倍,新增产值达15 773元/公顷,比当地燕麦高3.15倍;第一茬干草含粗蛋白18.12%,第二茬含粗蛋白16.39%,共增产粗蛋白2 843.51kg/hm2,是种植燕麦的2.8倍,效益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楮又称构树、壳树、谷浆树,属于桑科构树属中的一个种,多年生落叶乔木,主要分布于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也见于越南、日本、朝鲜等国,欧洲及美洲东部有少量栽培。构树叶是优质青绿饲料,其营养成分远高于苜蓿和干草。据《本草纲目通释》记载,楮实、楮叶、树白皮、皮间白汁有很高  相似文献   

16.
草甸草原区引种苜蓿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对内蒙古草甸草原区引种9个苜蓿品种进行栽培试验,实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对苜蓿枝条数、生产力和越冬率的测定,初步评价不同苜蓿品种在草甸草原区的适应性,旨在以不同指标之间的综合评定来探究当地苜蓿种植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枝条数不同,其中肇东苜蓿两年的平均分枝数达到103个/株,分枝数最低的是先行者苜蓿,两年的平均分枝数仅为44个/株,其它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苜蓿生产力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肇东苜蓿苜蓿Beaver苜蓿Rambler苜蓿Nordica龙牧801先行者中草3号苜蓿Algoquin敖汉苜蓿;其中肇东苜蓿年平均产量较高,为1 634.3kg/hm~2;这种苜蓿越冬率也较高,可达85%。说明在内蒙古草甸草原地区,这种苜蓿栽培早期的适应性较好,适合在当地大面积种植,提高苜蓿产量,为当地畜牧业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满树星”抗伊氏锥虫有效组分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满树星”是一种多年生雌雄异株的落叶灌木,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因其树枝上长有秤星样白色皮孔,故有的地方误称为“秤星树”。最近我们对原植物进行鉴定,并对其化学成分做了提取、分离,同时观察了各化学成分抗伊氏锥虫的效果。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苜蓿树(英文名:Tagasate 或 Lucernetree;学名:Chamaecytisus palmensis)原是移民带进澳大利亚作为树篱的一种观赏树种。由于它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对贫瘠、干旱的土地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减轻土壤的盐渍性和风雨侵蚀,可用于恢复瘠薄土壤的肥力,因而近几年来受到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苜蓿茎点霉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发现了陕西省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一种苜蓿茎点霉叶斑病,为了准确鉴定该病害,开展了一系列病原鉴定试验。病叶片典型症状为叶尖上的深褐色斑点融合扩大呈“轮纹状”病斑;病原物的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圆柱形,无隔单胞,大小为7×1.25 μm;以病原菌rDNA-ITS(核糖体DNA 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的分析表明,病原菌与Phoma medicaginis var. Medicaginis(DQ109960)亲缘关系最近,NJ法中的相似性达到99%,UPGMA法中的相似性为98%;离体叶片接种验证病原菌具有致病性,结果表明:苜蓿茎点霉叶斑病的病原菌为苜蓿茎点霉(Phoma medicaginis var. Medicaginis)。  相似文献   

20.
苜蓿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来自国内外27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阴湿区、干旱区、盐碱地3个不同生态区域4年(2000-2003年)的试验观测,与固原当地苜蓿作对照,结果表明:美国杂交苜蓿、Dei、中苜1号3个品种适宜在固原盐碱地种植;Dei、阿卡西亚、美国杂交苜蓿、当地苜蓿4个品种适宜在固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朝阳、皇后、美国杂交苜蓿3个品种适宜在固原阴湿半阴湿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