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对小麦族猬草属、赖草属(NsXm)、披碱草属(StH)及含不同染色体组(St、H、Ns、Eb、Ee、P、F 、V、W)的近缘二倍体属共46个类群的叶绿体基因间隔区atpB-rbcL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探讨猬草属和赖草属植物系统发育关系及母系起源。结果显示,1)猬草属模式种H. patula与拟鹅观草属和披碱草属物种聚为一支,表明H. patula与披碱草属植物亲缘关系近,其母本来源为含St染色体组的拟鹅观草属物种;2)猬草、长芒猬草、4个新麦草属物种及滨麦和所有欧亚分布的赖草属物种聚在一支,说明猬草、长芒猬草与欧亚赖草亲缘关系较近,其母本供体来自含Ns染色体组的新麦草属物种;3)高丽猬草和东北猬草与北美赖草及冰草属、旱麦草属、大麦属物种处于同一分支,表明高丽猬草和东北猬草与北美赖草具有较近亲缘关系,其母本供体为未知来源的Xm染色体组。研究结果支持将H. patula组合到披碱草属中,猬草、长芒猬草、高丽猬草和东北猬草应组合到赖草属中。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多枝赖草的根尖染色体进行常规制片分析和利用BSG方法对其染色体进行C-分带研究,确定多枝赖草的染色体核型组成为2n=4x=28=18m 10sm,确认多枝赖草的标准C-分带带型为2n=28=5CT 2CTI 2CT 1CTI 1CTI 1C 1T 1TI。  相似文献   

3.
多枝赖草的C-分带与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多枝赖草的根尖染色体进行常规制片分析和利用BSG方法对其染色体进行C-分带研究,确定多枝赖草的染色体核型组成为2n=4x=28=18m 10sm,确认多枝赖草的标准C-分带带型为2n=28=5CT 2CTI^ 2CT 1CTI 1CTI 1C 1T 1TI。  相似文献   

4.
6种根茎型禾草PMC减数分裂及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种赖草属植物和3种偃麦草属植物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花粉粒形态、饱满度和生活力进行了观察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赖草、大赖草、中间偃麦草、巴顿硬叶偃麦草、茹莎娜硬叶偃麦草的PMC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分裂期不同步现象;巴顿硬叶偃麦草和茹莎娜硬叶偃麦草在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时产生染色体桥的异常现象,巴顿硬叶偃麦草在中期Ⅰ出现染色体落后现象;PMC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方式为连续型;赖草属中,大赖草的3-细胞花粉百分率高于2-细胞花粉;偃麦草属中,巴顿硬叶偃麦草的3-细胞花粉百分率高于2-细胞花粉,而中间偃麦草的3-细胞花粉百分率低于2-细胞花粉,其花粉生活力高于其它种.  相似文献   

5.
王六英  顾涛等 《中国草地》2001,23(6):12-15,38
对3种赖草属植物和3种偃麦草属植物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花粉粒形态、饱满度和生活力进行了观察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赖草、大赖草、中间偃麦草、巴顿硬叶偃麦草、茹莎娜硬叶偃麦草的PMC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分裂期不同步现象;巴顿硬叶偃麦草和茹莎娜硬叶偃麦草在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时产生染色体桥的异常现象,巴顿硬叶偃麦草在中期Ⅰ出现染色体落后现象;PMC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方式为连续型;赖草属中,大赖草的3-细胞花偻百分率高于2-细胞花粉;偃麦草属中,巴顿硬叶偃麦草的3-细胞花粉百分离高于2-细胞花粉,而中间偃麦草的3-细胞花偻百分率低于2-细胞花粉,其花偻生活力高于其它种。  相似文献   

6.
东北民猪的染色体组型及分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方法,骨髓细胞染色体直接制片技术,以及G—分带、C—分带和银染技术,对东北民猪的染色体组型、G—分带带型以及结构性异染色质的分布.18S+28S rDNA的定位和数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北民猪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38。雄性为18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Y;雌性为18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X。根据染色体测量结果,将所有常染色体分为四组:A组1—5对,为近中着丝点染色体;B组6—7对,为近端着丝点染色体;C组8—12对,为中着丝点染色体;D组13—18对,为端着丝点染色体。性染色体X为中着丝点染色体,其大小介于8号与9号染色体之间。Y为最小的中着丝点染色体。东北民猪染色体的G—分带带型与国内外其它品种的G—分带带型基本一致。经胰酶—Giemsa分带处理后,同一染色体在不同的长度可以显示出不同数目的G—带;染色体越长,所显带的数目就越多。C—分带分析揭示,东北民猪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均有结构性异染色质的分布,其中1—4号,13—18号染色体的着丝点区显著的深染,13—18号染色体的着丝点区,结构性异染色质分布范围大并呈现多态现象。几乎整个Y染色体都有结构性异染色质的分布。银染分析揭示,18S+28S rDNA定位于8号和10号染色体的次缢痕处,每个细胞18S+28S rDN A的分布范围为1—3  相似文献   

7.
8个大赖草材料的C-分带和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C-分带和RAPD对小麦族赖草属的8个材料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染色体都显示较强的末端带,着丝粒带和中间带则不丰富,除02I-191号材料外,其他几种材料之间变异不大。RAPD结果表明,45条随机引物中的35条(占77.8%)扩增出131条具有多态性的条带,其中22条为特异性条带,可以分别追踪8个大赖草材料。另外,OPC05还可以特异性追踪大赖草添加系中的第7和第14号染色体。  相似文献   

8.
鲁西牛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0头鲁西牛(♂37,♀3,2n=60)染色体的 G 带,R 带,C 带及Ag-NOR,着重分析了 y 染色体的形态及带型。在常规 Giemsa 染色的分裂相上,y染色体和小的常染色体形态相近。经常规—C 带连续染色,准确识别出 y 染色体之后测量了18条 y 染色体,臂比为3.19,属亚端着丝点染色体。y 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和短臂与常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和短臂在 G 带、C 带的带型上差别很大,表明构成它们 DNA的硷基成份有差别。统计的152个细胞的 Ag-NOR 中,平均每细胞 Ag-NOR 数为5.81±1.38,变化范围2—9。按染色体长度排列,NOR 位于2、3、4、11、22(或21)和28号常染色体末端。第22(或21)号染色体上存在 NOR 在其它牛种上尚未有过报道。  相似文献   

9.
互助猪染色体组型及G-带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火焰干燥制片,Giemsa 染色和胰酶 G 显带技术,对互助猪染色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互助猪染色体数目及形态为2n=14M+8SM+4ST+12T=38,NF=64;公猪核型为33,XY;母猪核型为38,XX。在 C 组第7、第1(?)染色体短臂近着丝粒区观察到次缢痕。并对 G-带带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
Afa家族串联重复序列因只出现在小麦及小麦族近缘属物种而得名,本研究从蒙古冰草中克隆得到一个Afa家族序列,长度为233 bp,命名为pAmAfa1,该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大多数小麦族其他物种的Afa家族串联重复序列存在较高的相似性;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蒙古冰草pAmAfa1序列与大赖草pLrAfa3,pLrAfa5序列聚在一起,表明蒙古冰草P染色体组与大赖草的N、X染色体亲源关系较近。为了明确Afa家族串联重复序列在蒙古冰草染色体上的位置,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被采用,以pAmAfa1为探针检测到杂交信号出现在染色体的末端或近端部的区域,每条染色体上都有杂交信号,表明Afa家族串联重复序列普遍存在于P染色体组中。  相似文献   

11.
Afa家族串联重复序列因只出现在小麦及小麦族近缘属物种而得名,本研究从蒙古冰草中克隆得到一个Afa家族序列,长度为233 bp,命名为pAmAfa1,该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大多数小麦族其他物种的Afa家族串联重复序列存在较高的相似性;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蒙古冰草pAmAfa1序列与大赖草pLrAfa3,pLrAfa5序列聚在一起,表明蒙古冰草P染色体组与大赖草的N、X染色体亲源关系较近。为了明确Afa家族串联重复序列在蒙古冰草染色体上的位置,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被采用,以pAmAfa1为探针检测到杂交信号出现在染色体的末端或近端部的区域,每条染色体上都有杂交信号,表明Afa家族串联重复序列普遍存在于P染色体组中。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克隆了赖草属6个物种Leymus karelinii,L.angustus,L.racemosus,L.arenarius,L.triticoides和L.ambiguus的ITS序列和trnL-F序列,并选用3个新麦属物种的ITS序列和27个小麦族二倍体物种的trnL-F序列,均以Bromus catharticus为外类群,用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发现:不同组的赖草属物种分别聚在一起;赖草属植物与新麦草属植物亲缘关系较近;新麦草属植物是这6个赖草属物种的母本来源。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克隆了赖草属6个物种Leymus karelinii,L.angustus,L.racerraosm,L.arenarius,L.triticoides和Lambiguus的ITS序列和trnL-F序列,并选用3个新麦属物种的ITS序列和27个小麦族二倍体物种的trnL-F序列,均以Bromus catharticus为外类群,用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发现:不同组的赖草属物种分别聚在一起;赖草属植物与新麦草属植物亲缘关系较近;新麦草属植物是这6个赖草属物种的母本来源.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赖草属植物种质资源与利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赖草属(Leymus)是禾本科(Gramineae)中一个具有横走根茎的类群。全世界约有30种;中国约有20种;甘肃省有6种,即毛穗赖草(Leymus paboanus)、窄颖赖草(L.angustus)、羊草(L.chinensis)、赖草(L.secalinus)、宽穗赖草(L.ovatus)和天山赖草(L.tianschanicus)。从赖草属植物分类研究的历史,甘肃省的赖草种类及分布以及赖草属植物的开发利用前景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方法,以及G—带、C—带技术,对云南小耳猪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其结果表明小耳猪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0=38。雄性为18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Y;雌性为18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X。根据染色体测量结果,将所有常染色体分为四组:A组,1—5对,为近中着丝点染色体;B组、6—7对、为近端着丝点染色体;C组,8—12对,为中着丝点染色体;D组,13—18对,为端着丝点染色体。性染色体X为中着丝点染色体,Y为最小的近中着丝点染色体。G—带分析表明,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有其特殊的染色体带型。C—带分析揭示,1号和13—18号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域皆为深染,而Y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和整个长臂深染尤为明显,其余各对染色体的C—带染色则随着不同细胞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纤毛鹅观草与多枝赖草属间杂种的细胞遗传学分析(简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海琴  凡星  王益  周永红 《草业学报》2008,17(3):162-165
将纤毛鹅观草与2种不同形态的多枝赖草进行属间远缘杂交,获得杂种F1植株。分析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为显示,纤毛鹅观草与多枝赖草的杂种染色体配对频率很低,平均每细胞仅形成1.04和2.09个二价体,平均每细胞染色体交叉数为1.50和4.50,C-值为0.05和0.16。表明鹅观草属的StY基因组与赖草属的NsXm基因组之间的同源程度很低,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甚远。  相似文献   

17.
耐盐碱栽培牧草——长穗薄冰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穗薄冰草(Thinopyrum ponticum)是禾本科小麦族薄冰草属植物,其异名为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和高冰草(Agropyron elongatum)。因其所含染色体组为J(E),完全不同于偃麦草属SX染色体组和冰草属P(C)染色体组,所以欧美国家的学者大多支持将其另立为薄冰草属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8.
赖草属(Leymus Hochst)植物多数为优良牧草,是干旱地区特有的植物种群,内蒙古地区赖草属牧草种质资源很丰富,均被牧民认为是头等的饲用植物.经过多年工作,作者已发现和引种繁殖了结实性能比较好的赖草种群和生态类型,促进了赖草属牧草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赖草属三个八倍体和两个十二倍体物种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报道了赖草属3个八倍体和2个十二倍体植物的核型.核型公式如下,含糊赖草(Leymus ambiguus),2n=8x=56=42m(6SAT) 12sm(6SAT) 2st(2SAT);大赖草(L. racemosus),2n=8x=56=2M 46m 8sm;毛穗赖草(L.paboanus),2n=8x=56=42m 14sm(2SAT);窄颖赖草(L.angustus),2n=12x=84=62m 22sm;卡瑞赖草(L.karelinii),2n=12x=84=72m 12sm.它们的核型属2A或2B型.其中前2种的八倍体核型和2个十二倍体植物的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0.
禾本科小麦族多年生植物在分类学历史上分歧由来已久,并多有变化,使得由北美引进中国的该族牧草在名称使用上十分混乱。属级的类群变化及分歧主要存在于冰草属(A-gropyron)、披碱草属(Elymus)、偃麦草属(Elytrigia)等8个属之间。近期发展起来的染色体组分类系统与形态分类学中被广泛接受的某些系统对该族冰草属、赖草属(Leymus)和新麦草属(Psathyrostachys)的分类是吻合的;但在披碱草属、偃麦草属和鹅观草属(Roegneria)等的分类上存在较大分歧。染色体组分类系统中的不同属同样可以根据形态特征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