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添加剂对羊草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研究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和甲酸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均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pH值,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添加甲酸显著降低了青贮料pH值、乳酸和氨态氮含量(P<0.05);添加乳酸菌制剂或甲酸显著提高了干物质体外消化率(P<0.05),乳酸菌制剂与纤维素酶混合添加显著提高了干物质和粗蛋白质体外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2.
添加乙醇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张磊  邵涛 《草业学报》2009,18(2):52-59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水平的乙醇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乙醇的添加比例分别为0,1.5%,2.5%,3.5%和4.5%(占鲜重的比例)。在青贮后的第1,3,5,7,14和30天打开青贮罐,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乙醇抑制了好氧性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分解,在青贮过程中,各添加处理青贮饲料的氨态氮/总氮低于(P>0.05)或显著低于(P<0.05)对照处理。最初3 d乙醇处理的pH值下降速度较对照慢,3 d后pH值下降幅度较大。随着青贮发酵的进行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呈增加趋势,第7天左右达到最大值,而且30 d后乙醇处理的乳酸含量均高于对照。在发酵的开始阶段,青贮饲料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较快,添加乙醇后青贮饲料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利用效率比对照高,发酵30 d后各添加处理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高于对照。在第1和14天乙醇添加处理的青贮饲料乙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但各处理间含量差异不显著 (P>0.05)。在象草青贮中添加乙醇能抑制发酵初期好氧性微生物对蛋白质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减少发酵过程中的损失,为乳酸菌发酵提供更多的发酵底物,产生更多的乳酸,从而提高象草的青贮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3.
不同添加剂对高粱青贮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不同高粱青贮饲料质量影响,以4个高粱品种的全株为青贮原料,设清水对照和分别添加乙酸(0.3%)、丙酸(0.3%)和尿素(0.5%)4个处理,袋装青贮60天后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与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添加乙酸处理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P<0.05);添加丙酸处理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含量,却显著提高乳酸含量(P<0.05);添加尿素处理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及乳酸含量(P<0.05)。不同品种高粱青贮饲料的发酵质量存在差异,添加剂和品种对青贮的发酵品质有交互作用。其中,品种大力士和乐食青贮饲料品质优于天农青饲1号和乙醇高粱;添加乙酸、丙酸和尿素可以改善高粱青贮饲料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4.
不同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不同青贮玉米的品质影响,以5个品种的全株玉米为青贮原料,分别设对照与添加绿汁发酵液(0.2%)、乙酸(0.2%)、丙酸(0.2%)处理,袋装密封青贮,贮藏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乙酸可显著降低玉米青贮饲料的pH值(P<0.05),添加丙酸显著降低粗蛋白(CP)含量(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因添加乙酸和丙酸显著下降(P<0.05);不同品种玉米青贮的pH值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青贮饲料感官评定和实验室分析结果,说明添加乙酸、丙酸可以显著改善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中原单32、农大86和农大95青贮饲料品质优于农大108和农大高油115。  相似文献   

5.
乳酸菌添加剂对全株玉米和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试验以全株玉米和苜蓿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分析,探讨添加LaLSIL Dry(LD)、H/M FINOCULANT(H/M F)和FAST-SILE(FS)三种乳酸菌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和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株玉米可以单独调制出优质青贮料,添加乳酸菌制剂可以提高全株玉米青贮乳酸含量并降低乙酸含量;乳酸菌添加剂可明显降低苜蓿青贮的pH值,丁酸和氨态氮含量;乳酸菌添加剂可以进一步改善全株玉米青贮和苜蓿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6.
以尖叶胡枝子(Lespedeza hedysaroides)为原料,对其表面附生的2株乳酸菌(LH29、LH33)的生化特性、生长特性、产酸速率进行了研究,经传统鉴定方法及16S rRNA分析方法鉴定,LH29为戊糖片球菌,LH33为植物乳杆菌;发酵初期戊糖片球菌产酸速率优于植物乳杆菌,发酵中后期后者产酸速率优于前者;将SNOW LACT L (SL)和纤维素酶(AC) 2种添加剂添加至尖叶胡枝子中,研究了不同发酵时间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及发酵品质。发酵初期,各种微生物的数量较青贮原料上的数量有较大的增长,发酵第2天,添加AC处理组的乳酸菌数量最高,SL+AC添加组的乳酸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酵第30天,乳酸菌、好氧细菌、酵母菌、霉菌及大肠杆菌的数量有所减少,大肠杆菌减少更明显;各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氨态氮及丁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明显提高(P<0.05)。通过Flieg青贮饲料评分方案得出直接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较差,等级为劣,而添加AC及SL+AC处理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Flieg等级为优。  相似文献   

7.
添加剂对红豆草鲜贮或晾晒后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不同含水量和添加剂对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青贮品质的影响,为红豆草青贮饲料的调制提供科学依据。将红豆草分为2组,其中1组以鲜样进行青贮,分别设对照、添加甲酸(6mL·kg-1)和蔗糖(2%)处理;另1组晾晒后进行同样的处理;袋装密封青贮360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晾晒处理能够改善红豆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晾晒后青贮可以显著降低乙酸含量(P<0.05),极显著地降低青贮饲料中氨态氮含量(P<0.01)。添加甲酸能够极显著降低红豆草青贮饲料的pH、乙酸和氨态氮含量(P<0.01),提高乳酸的生成量(P<0.01)。晾晒可以极显著地增加青贮饲料中干物质(DM)含量(P<0.01);添加甲酸可以显著降低青贮饲料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0.05)。与原料相比,青贮之后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而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红豆草在单独青贮时因较高的缓能值和低含量的碳水化合物(WSC)而不易调制为优质的青贮饲料,通过添加甲酸可以显著改善红豆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乳酸菌及丙酸钙对全株玉米和燕麦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微生物数量、霉菌毒素含量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利用蒸馏水(CK组)、复合乳酸菌(LAB组,添加量为5×105 CFU·g-1鲜样)、丙酸钙(PACA组,添加量为鲜草重的0.4%)以及乳酸菌和丙酸钙复合(LAB+PACA)分别添加进全株玉米和燕麦原料中青贮120 d。结果表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优良而萎蔫后的燕麦青贮丁酸和氨态氮含量较高。添加剂在不同青贮饲料中表现不同。所有添加剂均显著提高了燕麦青贮饲料的乳酸和乙酸含量,降低了pH值、氨态氮、丁酸含量和酵母菌数量(P<0.05)。而PACA和LAB+PACA组则显著提高了玉米青贮饲料中的淀粉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有氧稳定性并且降低了霉菌和酵母菌数量(P<0.05)。LAB和LAB+PACA的使用有效降低了玉米青贮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P<0.05)。在两种青贮饲料中丙酸含量只有PACA和LAB+PACA组能够显著增加。因此,添加剂尤其是LAB+PACA的复合添加对于提高玉米和燕麦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添加酶、乳酸菌制剂和酶+乳酸菌制剂对苇状羊茅与箭筈豌豆(7∶3)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酶制剂(E)、乳酸菌制剂(LAB)和酶+乳酸菌制剂(E+LAB)4个处理,3个重复,青贮后第7,24,60天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酶或乳酸菌制剂能有效地改善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组合添加进一步提高了乳酸含量和降低了pH值。与对照组和单独添加乳酸菌组相比,在整个青贮过程中无论是酶单独添加还是组合添加都显示较高的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最低的氨态氮/总氮。这说明酶和乳酸菌制剂组合添加对改善青贮发酵品质有叠加效应。综上所述,酶和乳酸菌制剂组合添加能更好的改善苇状羊茅和箭筈豌豆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不同添加剂对沙打旺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以沙打旺为原料,通过添加LaLsIL Dry(LD)、SiloGuard(SG)和Mieromanger H/M(MH)等添加剂,分析了这些添加剂对沙打旺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CK)、LD处理(0.000 5%、0.001%、0.001 5%、0.002%、0.004%)、SG处理(0.05%、0.1%、0.15%、0.2%、0.4%)和MH处理(0.001%、0.002%、0.03%、0.04%)1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青贮90 d后打开青贮袋,分析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沙打旺直接青贮其发酵品质较差;LD处理青贮饲料的非蛋白占总氮的比例(NPN/TN)、氨态氮占总氮比例(AN/TN)和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D1(0.000 5%)和LD2(0.001%)处理的pH达到了4.2以下,并且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D其它添加水平组(P<0.05),LD处理改善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LD2(0.001%)处理添加效果最好;SG处理的青贮饲料pH除SGS(0.4%)处理组以外均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和丁酸含量较低,氨态氮占总氮比例显著高于对照(P<0.05);MH处理的青贮饲料pH、非蛋白氮占总氮比例(NPN/TN)和丁酸含量较低,乳酸和总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H处理的沙打旺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添加剂对扁蓿豆青贮饲料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莹  玉柱  于艳冬 《草业科学》2010,27(2):129-133
以结实期的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为青贮原料,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单因素完全区组试验设计,调制扁蓿豆青贮饲料,研究商品菌制剂LaLsIL Dry(LD)和硫酸盐制剂Siloguard(SG)对扁蓿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扁蓿豆直接青贮的丁酸含量较低,V-Score评分等级为良好;添加乳酸菌制剂未能改善扁蓿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提高其体外消失率;SG0.2%处理组的乳酸含量、粗蛋白含量和体外干物质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氨态氮占总氮比例显著低于对照(P0.05),说明SG0.2%处理可提高乳酸菌的发酵能力,降低了不良微生物对蛋白的降解,保存了大量可供动物体消化利用的营养成分;原料草的体外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失率显著高于青贮饲料(P0.05)。  相似文献   

12.
青贮菌剂在苜蓿裹包青贮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苜蓿裹包青贮中添加3种不同青贮菌剂JD6、MMD3、X3Q2,分析青贮苜蓿的营养品质,微生物数量以及瘤胃降解率的变化,以研究3种青贮菌剂在裹包青贮条件下对苜蓿青贮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5个月后,添加青贮菌剂可以显著降低pH值(P<0.05)、NH3/TN值(P<0.05),减少丁酸含量(P<0.01),有利于保存青贮物的营养成分,提高青贮品质。添加青贮菌剂对青贮物的NDF、ADF含量没有影响,对青贮产物干物质和NDF的瘤胃降解率没有影响。添加青贮菌剂可以提高青贮产物中乙酸含量(P<0.05),减少酵母菌和霉菌数量(P<0.05)。3种青贮菌剂在苜蓿裹包青贮试验中,有利于抑制有害微生物,保存苜蓿营养成分,提高苜蓿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将黄花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与赖草(Leymus secalinus)混合青贮,通过青贮品质的比较,寻求最佳青贮比例。试验设4个处理,A组黄花草木犀青贮(对照组),B组2/3黄花草木犀+1/3赖草青贮,C组1/2黄花草木犀+1/2赖草青贮,D组1/3黄花草木犀+2/3赖草青贮。青贮后60 d启封,测定青贮发酵品质。结果表明:黄花草木犀与赖草混合青贮和对照组相比极显著的降低了氨态氮、乙酸和丁酸含量(P0.01),显著降低了丙酸含量(P0.05),改善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其中D组乳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pH为4.27;混合青贮中的NDF和AD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D组NDF、ADF、WSC、EE和Ash含量最高;在各项评分中混合青贮等级均高于黄花草木犀青贮,D组评分均为最高。从青贮发酵品质及饲料利用角度出发,1/3黄花草木犀+2/3赖草混合青贮为最适比例,青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滤器和不同测定方法对青贮饲料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内蒙古地区常见的8种青贮饲料为供试材料,选用ANKOM滤袋、CAU滤袋和P2型玻璃坩埚为热抽滤装置,以传统的范氏法为对照,分别对青贮饲料NDF的测定进行耐高温α 淀粉酶处理, ADF的测定采用连续洗涤法。结果表明,8种青贮饲料的NDF和ADF含量,经ANKOM滤袋和CAU滤袋所测结果均无显著差异;通过P2型玻璃坩埚测定的NDF值普遍高于其他2种滤器测得结果,尤其以TMR青贮饲料最为显著;经P2型玻璃坩埚测得全株玉米(Zea mays)青贮和TMR青贮饲料的ADF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2种滤器的测得结果;与对照相比,通过在中性洗涤剂中添加耐高温α 淀粉酶,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和TMR青贮饲料NDF值显著下降,其他青贮饲料NDF值无显著(P>0.05)变化;连续洗涤法对苜蓿(Medicago stiva)青贮饲料和尖叶胡枝子(Lespedeza hedysaroides)青贮饲料的ADF产生显著(P<0.05)影响,对其他青贮饲料ADF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添加不同水平糖蜜对燕麦青贮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饲用燕麦066为原料,在乳熟期刈割后,对其进行直接青贮和半干青贮,青贮时分别添加0%,2%和4%的糖蜜。青贮后20 d3、0 d4、0 d和50 d进行4次取样分析,从而得出添加不同浓度糖蜜、不同发酵时间和不同水分含量对燕麦青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半干青贮的pH值普遍低于相应的高水分青贮,并且随着添加糖蜜浓度的增加,pH值也随着相应降低;乳酸的变化与pH值呈正相关。其中添加2%和4%的半干青贮效果最好,与其他各处理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2)添加2%和4%糖蜜的半干青贮中粗蛋白质(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并且其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这两个处理组之间CP,ADF和NDF的含量却无明显差异。(3)当燕麦含水量高时(>80%),即便pH值降到4.2以下,仍然不能抑制腐败微生物的活动。燕麦乳熟期进行刈割,添加2%的糖蜜,使含水量降到70%左右时,就能取得良好的青贮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青贮的影响,以营养生长期白三叶为原料,分别设计对照、添加甲酸(6 mL/kg)、蔗糖(2%)处理,袋装密封青贮3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甲酸或蔗糖都能显著改善白三叶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极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乙酸和氨态氮含量(P<0.01),极显著增加乳酸含量(P<0.01)。添加甲酸或蔗糖显著提高白三叶青贮饲料的干物质保存率(P<0.05),显著提高ADF含量(P<0.05)。青贮之后,硝酸盐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以甜菜渣为青贮原料,研究玉米粉及其不同添加量(20、40、60、80、100 kg/t)对甜菜渣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粉后.甜菜渣青贮料的pH值、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物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添加100 kg/t的玉米粉可显著降低氡态氮的含量(P<0.05),且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为对照组的6倍.各处理组的乳酸和乙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丙酸和丁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8.
王成  王益  周玮  骈瑞琪  张庆  陈晓阳 《草业学报》2019,28(6):109-118
试验旨在探讨含水量和添加植物乳杆菌对辣木叶青贮品质、单宁含量的影响。采用双因素(水分×植物乳杆菌)完全随机设计,含水量分别为60%、70%和75%,植物乳杆菌设置添加组(1×10^6 cfu·g^-1鲜样)和对照组。分别于青贮的60和120 d,开袋取样测定发酵品质、蛋白组分和单宁含量。辣木叶干物质中粗蛋白(CP)含量为16.72%,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为10.72%。含水量对辣木叶青贮品质有显著影响,70%含水量组与60%水量组相比,氨态氮(NH3-N)、氨基酸类游离氮(FAA)、乙酸(AA)、丙酸(PA)和乳酸(L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在70%含水量条件下,添加植物乳杆菌,有机酸(LA、AA、PA)含量显著升高(P<0.05),乳酸菌(LAB)和酵母菌(Yeast)数目显著降低(P<0.05);发酵60 d时,在60%和75%含水量条件下,添加植物乳杆菌,pH值显著降低(P<0.05);所有处理的大肠杆菌数量均小于2.0 log cfu·g^-1FM。不同含水量和植物乳杆菌对辣木叶青贮后单宁含量均有降低作用,但无显著差异(P>0.05)。辣木叶蛋白丰富,易于调制青贮饲料,70%含水量和添加植物乳杆菌对辣木叶青贮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降解单宁含量并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fermented persimmon extract (FPE) supplementation levels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fer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arley silage. Barley forage was harvested at 25% dry matter and chopped to 5 cm lengths. The FPE was applied at 0, 0.4, 0.8 and 1.6 g/kg of barley forage (fresh weight basis). After sub‐sampling of barley forages (0 day), a total of 64 laboratory mini silos (5 kg capacity) were ensiled to generate quadruplicate data from each of four treatments for four ensiling durations (2, 6, 40 and 120 day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in vitro digestibility of barley forage (0 day) were not affected by FPE supplementation. However, the content (L, P = 0.035) and in vitro digestibility (L, P = 0.041) of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on 120‐day barley silage decreased by increasing FPE supplements. Acetate content of barley silage ensiled for 120 days increased (Q, P = 0.004) by increasing FPE supplements, whereas pH (L, P < 0.001), lactate content (Q, P < 0.001) and lactate‐to‐acetate ratio (Q, P < 0.001) decreased.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ddition of FPE can increase the acetate content which has potential to increase aerobic st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