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动物界有不少能工巧匠,能用各种最原始的材料,建成多种功能各异的工程。蚂蚁的房间会长大在东南亚丛林,会看到一些草木上挂着"棕子",上面爬满蚂蚁,其实,这是织叶蚁用活的叶子搭建的房子。建房时它趴在叶子一边,再抓住另一边,把叶子卷起来。如果跨度太大,蚂蚁们就首尾相接组成蚂蚁链,直到把叶子的两边拉到一起。接着,另外的蚂蚁用嘴和腿像钉书针一样将叶子固定住。这时,缝合工上场了,它们嘴里叨着蚂蚁幼虫,来回穿梭,让幼虫吐丝把叶子粘结在一起,形成紧密的空间。这种用来保护蚁卵的房间,可用多片叶子组合在一起,最长可达半米。  相似文献   

2.
蚂蚁种类很多,性喜地下、树上或梁柱等间隙的隐蔽处营巢群集。凡木结构建筑物都能被其严重危害。而有的蚁类,还严重危害植物。柠檬桉、大叶桉苗期及新造林地的嫩叶、遭受危害后常成片衰败枯死。由于蚂蚁隐蔽、地的习性,使用药剂防治效果往往不佳。根据蚂蚁群集趋向油  相似文献   

3.
生物防治是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体的一些活性物质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以虫治虫、以微生物治虫、以鸟治虫等。近30年来,人们利用昆虫的不育性、害虫引诱剂和昆虫激素,拓宽了生物防治的领域。一、生物防治的必要性1.生物之间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我国早在1700年前就已开始利用生物间的制约关系防治害虫,在《论衡·物势篇》中有"蜘蛛吐丝网虫,螳螂张臂捕蝉"、《南方草木状》中有用黄猄蚁防治柑桔害虫的记载。  相似文献   

4.
蚂蚁治虫     
蚂蚁在农区、林区、菜田和苗圃等处栖居甚多。它不仅是人类高级营养补品和能治病的药品原料,而且是防治农林害虫的“功臣”。 蚂蚁属咀嚼式肉食性昆虫。它的口器主要由唇、齿和舌组成,有一对大约比整个脑袋还长的牙齿,能将别的昆虫嚼得粉身碎骨。 我国利用蚂蚁治虫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曾利用黄猄蚁防治柑桔害虫,这早在1600年前就有记载。晋代《南方草木状》一书记述“体形大的赤蚂蚁可用来治虫,柑桔园内如无此虚,果实将全被危  相似文献   

5.
香樟樟巢螟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樟,常绿阔叶乔木。树形优美,叶色葱绿,生长迅速。是极为优良的常绿绿化观赏树种。深得广大群众喜爱。自80年代开始,无论在城镇绿地、街道路旁、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公路支干道乃至家庭庭院都广为种植。香樟树已成为苏南地区造林绿化的一个主要树种。香樟树的诸多优点,已被人们共识和接受,但樟树虫害——樟巢螟的危害却不可视为小事。特别是对5年内新植的幼龄树防治工作尤为重要。新植香樟树叶面积小且叶片鲜嫩,是樟巢螟幼虫理想的食料。大龄幼虫能将樟树叶片、嫩梢全部吃光,吐丝拉细枝在残叶作虫卷,单头或多头聚集一巢。虫口密度高的整…  相似文献   

6.
花松鼠     
<正>在中国,啮齿目松鼠科中的花鼠属包含3个种,分别是隐纹花松鼠、明纹花松鼠、倭花鼠,我们习惯上把它们统称为花松鼠。隐纹花松鼠体长13厘米左右,尾毛也不紧贴尾干,显得蓬松。体背毛棕褐色,在头顶、体背中部和臀部的颜色较显著,毛基部灰黑色。背部有纵纹,从背中央向两侧的条纹分别为黑色、棕褐色、棕黄色、浅黄色和白色,最外侧的条纹不明显。常在树上或树洞中营巢,也有在树根或树垫下做窝,偶尔也利用旧鸟  相似文献   

7.
阿牛 《甘肃林业》2015,(1):42-43
在自然界中,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生存的本领。更有的动物在特定的生存领域中,它们化纷繁为独创,令复杂为绝妙,积累了许多聪明的本领,成为术业有专攻的"专家"。"数学家"蚂蚁。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精于计算,更注重工作效率。蚂蚁很少做无用功,比如当蚂蚁有了自己的行动目标时,从此地到达目标的路径选择总是最短的。昆虫学家曾做过这样一次实验:将一只死蚱蜢按照4∶2∶1切成大、中、小3块,放在蚂蚁窝  相似文献   

8.
正海草床是除红树林和珊瑚礁之外最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生产力很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也是全球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对象,被称作"海底草原"。提及海洋生态系统,人们常常能想到绚丽多姿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和成林护岸的红树林生态系统,而与它们一起被并称为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海洋之肺"—海草床生态系统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9.
&年前的初春,村上来人说,我家门前那株饱经半百风霜的老椿倒下了。斫者,非是七尺之男,而是陈仓之女。这老椿临终竟做了一次“韩将军”梦便慷慨而去,但留给我等的却是一生的遗憾。当我四五岁记事时,小椿已是'"年之大木了。之后,竟春风得意,长成了撑天巨树。树身粗合两围有余,高达$"米左右,树冠绿荫足有半亩之阔,前麦场、后庄院,均在天堂大伞之下,盛夏消暑,吃饭纳凉,好生快活(最壮观的要算是那椿冠之上的鹊巢,一个垒一个,树上起高楼。后来,竟被那老鹰看中了,于是鹊鹰夺巢大战,每年春季爆发,战火点燃,半月不息,好看极了…  相似文献   

10.
<正>罗布泊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中国旱极""全球最危险的十大禁区之一"。但是,很少有人会想到在如此干旱、荒凉、危险的地方,却生存着大型哺乳动物——野骆驼,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生命的奇迹。野骆驼是大型偶蹄类动物,体躯高大,和家养的双峰驼十分相似。100多年前,人们认为野骆驼早已灭亡,直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家们在新疆罗布泊重新  相似文献   

11.
正事件:6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开始实施。今后北京市所有"带顶、带盖"的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一律禁烟,违反禁令的个人最高将罚款200元,违规设立吸烟区的单位和机构最高可罚款3万元。此次控烟条例的主要焦点便是史无前例地严格限制室内吸烟,像电梯、  相似文献   

12.
暑热最能耗伤人的正气,"一夏无病三分虚",虚者要匡扶正气就在三伏天进补。论补气良药,黄芪当属第一。黄芪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又能降血压,老年人吃黄芪可以防治中风和高血压。黄芪还有利尿消肿作用,不仅适合肾炎、水肿病人做食疗,对于虚胖的人,还有减肥作用。此外,皮肤长疮或有溃疡的人,吃黄芪能使脓毒排出,促进伤口愈合。吃黄芪,宜用清淡之方。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喝黄芪粥。做黄芪粥,要注意黄芪本身是不能吃下去的。要把黄芪通过中药的"三煎三煮"方法熬成汁。用此药汁  相似文献   

13.
庚晋 《新疆林业》2003,(5):50-50
有些植物防火功能出奇的好,被称为“消防树”。银否,落叶乔木,我国特产,适应范围很广,对土壤条件的适应性强,对大气污染有一定抗性,其防火能力很突出,夏季即使将叶片全部烧尽,仍能萌芽再生,冬季即使树干被烧毁大半,也能继续存活。在我国南方一些省市,生长着一种叫木荷的树,也称伍树、柯树、和木等。这种树的含水量很大,为树体总重量的43%左右,生长旺盛的部位含水量会更大。但其油脂的含量却很少,仅为6%。如果将这种树植成防火林带,当森林大火烧到这种防护林带时,大火就会自行熄灭。靠近火焰的荷树也不过是树叶被烤焦,但树身绝不致烧死。它的…  相似文献   

14.
家乡的果园     
家乡栽种最多的是果树,因而最常见的就是果园了。漫步在乡村大道上,随处可见成片的果园,因是分户经营,用土墙或篱笆隔着。据统计,我们县的果园有6000多座。统计数字是上了一定面积和规模的,如果加上零散分布的小果园,肯定不止一万座。家乡果树品种有苹果、梨、桃、枣、柿、李、杏10余种,以苹果为最多。果园风景最美的是春天。当枝条上刚努出新芽时,果花却抢先放了,绿叶粉花,煞是好看。最迷人的要数桃花,一串串挂在树上,粉都都的,像含羞的少女,让人赏心悦目。如果桃树丛中再有几位打闹嬉笑红”的佳句。花瓣散发出的暗香,荡漾在空气中,沁人心脾,幸福感会油然涌上心头。夏季,果园是避暑的最好去处。带上一些饮料和食物,坐在树荫下,一边吃喝,一边乘凉,感觉如同神仙一般。若是雨后,漫步于果园,则别有一番风味。茂密的树叶被雨水冲洗得碧绿碧绿,不时有水露滴在头上,十分凉爽。挂在树叶下的果实则探出头来看着行人,模样十分可爱。若是桃、杏之类的水果,夏季正是成熟采摘的季节,摘一颗放在嘴里,金秋的果园最让人心动。一颗颗红艳艳的苹果挂在枝头,像一张张娃娃的脸,从果农们的笑容里,你会体味到丰收的喜悦。苹果从9月份开始采摘上市,直到10月底才能采收完,然后把果...  相似文献   

15.
越是小物件,越容易被人忽视。省人大代表、衡阳市天天见梳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九生却将梳篦产业演绎得红红火火,研制出了800多种梳子,年销售额达1.3亿元。不放弃"小玩意"、薄利多销、敢于创新、融入文化元素……他的这些经历或许不能复制,但能给人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越是小物件,越容易被人忽视。省人大代表、衡阳市天天见梳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九生却将梳篦产业演绎得红红火火,研制出了800多种梳子,年销售额达1.3亿元。不放弃"小玩意"、薄利多销、敢于创新、融入文化元素……他的这些经历或许不能复制,但能给人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哈密区域内种植的葡萄中约90%为当地主栽品种无核白。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葡萄产品的消费水平也在提高,无核白、木纳格等老品种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避免更换葡萄品种对果农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又能实现更新葡萄品种的目的,我们从2004年开始,开展了葡萄嫁接改造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将根系发达、适应性强,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核白、木纳格等葡萄树做砧木,以无核紫、白鸡心、红提、优无核、奇妙无核等优质品种作接穗进行了嫁接改造。通过这些年的嫁接试验证明,葡萄嫁接改造后,一是嫁接葡萄产  相似文献   

18.
<正>《含新亭》里曾有这样一副诗句,"蚍蜉启户蠛蠓飞,苻甲青青细草菲。今日摛词何处好,含新独喜最知几。"何为蠛蠓?《新方言·释动物》:"今所在谓乱飞小虫如蚋者为蠓虫,广东谓之蠛子。常孽生水塘、沼泽、树洞、石穴的积水及荫蔽的潮湿土壤。"俗话讲,蠛蠓就是当今的摇蚊,它属于双翅目摇蚊科,世界各地分布广泛,已知的品种多达5000余种。每年的早春,都能在北京市一公园的湖边看到这种小飞虫。它像蚊子一样成群结队,一团团的扑面而来,很多游客边走边用手驱赶飞虫,一些有备而来的游客则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据报道,北京市一公园因摇蚊而遭到了多年的投诉,在闹虫成灾的日子,这种虫子虽然不咬人,却追着热源不断飞舞,让游人们不堪袭扰,稍不注意甚至会吸到嘴巴和鼻子里,严重时则有可能引发过敏和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笔者以前观察了雌球花的开花过程。确认从苞鳞大部分露出,到能看出着生在球花柄上的针叶这一段时间是雌球花受容性最高时期。此期间称为开花阶段3。这次研究了开花阶段3,即雌球花开花最盛期开始和整个期间各无性系之间的差别,以及跟雄球花散粉期间的关系。据此将探讨雌、雄球花开花期间交配的机会和自系授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过了"大雪"节气,天气愈发寒冷了,北方好些地区开始下雪,让南方人着实羡慕不已。话说咱们现代人在雪天里会做些什么?想来无非是打雪仗、堆雪人,或拍个小视频配文"好大的雪啊!"可古人们就不同了,他们总能将平凡的日子过成一幅画、一首诗,譬如雪天,就有很多的花样与趣味。有人钟情"踏雪寻梅"。说起雪天的野外休闲活动,古人最推崇的莫过于"踏雪寻梅",尤为文人墨客所偏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