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华秋沙鸭(拉丁名:Mergus squamatus),为鸟纲雁形目鸭科秋沙鸭属,俗称鳞胁秋沙鸭、唐秋沙、油鸭,是1864年由英国人Gould在中国采集标本并命名的,是中国特有珍稀鸟类。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的物种,距今1000多万年,且种群数量稀少,是与大熊猫、华南虎、滇金丝猴齐名的国宝,有"鸟中活化石、鸟类大熊猫"的美称。中华秋沙鸭为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2.
张英 《中国林业》2010,(23):17-17
<正>11月26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北京举行授牌仪式,授予江西省鹰潭市"中国中华秋沙鸭之乡"称号。中华秋沙鸭是衡量一个地方生态环境好坏的指数性物种。2007年底,鹰潭市发现中华秋沙鸭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华秋沙鸭的保护工作,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保护管理机构、划定自然保护区、落实专职管护人员等一系列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1000多万年。它们以清澈河流、水库为栖息地,是水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目前,江西已成为国内中华秋沙鸭主要的越冬地和种群汇聚地。1864年,一位英国研究员在中国发现一只从没见过、但有别于其他秋沙鸭的一种雄性鸭子,让人过目难忘,根据首次发现的属地规则,其被命名为中华秋沙鸭。非常巧合的是,它长长的冠羽非常像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松江河林区的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林区生态文明建设得到长足发展,辖区内候鸟种群数量有所增加。我国特产稀有鸟类中华秋沙鸭,开始越来越多地落户长白山西麓,在松江河畔繁衍生息,形成与人类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这对于打造"美丽中国"和"生态中国"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中华秋沙鸭是第三季冰川期的孑遗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属全球濒危鸟类,也是东北亚地区最濒危的水禽之一,全球不到2000只。2002年以后,中华秋沙鸭被列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动物《红色名录》中的濒危(E)物种,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景区上清镇护林员肖冬样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今年53岁的肖冬样,自2004年成为龙虎山风景区森林护林员以来,至今已有17个年头,熟悉他的人都习惯称他"老肖"。2007年11月,龙虎山泸溪河首次发现了国际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龙虎山风景区随后设立了中华秋沙鸭保护区,成立了巡护队,每年10月下旬至翌年4月,对来景区越冬的中华秋沙鸭进行巡护。  相似文献   

6.
中华秋沙鸭     
早春的长白山会下一场又一场春雪。这些春雪和残雪为归来的候鸟们觅食增添了困难。这是候鸟们一年中最难熬的时光,短暂却又艰辛。但这种艰辛,以河流中鱼类、两栖类动物为食的中华秋沙鸭却体会不到。最古老的野鸭中华秋沙鸭为雁形目鸭科秋沙鸭属水禽。它头上长着冠羽,两胁覆盖鳞片状花纹羽毛。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鸭子,在地球上至少繁衍生息了1000多万年,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北方物种,是东北亚地  相似文献   

7.
2月19日,湘阴县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传来喜讯,11只中华秋沙鸭现身保护区青山岛附近。这是近20年来,湘阴县首次监测到中华秋沙鸭。保护区新化沟保护站站长陈振华告诉记者,2月18日,工作人员发现疑似中华秋沙鸭的鸟种。19日,通过3小时蹲守观察,确认该鸟种为中华秋沙鸭。从工作人员拍下的视频中可以看到,成群中华秋沙鸭在湍急的水流中,或潜水觅食、或游弋嬉戏、或整理羽毛,悠闲自在。  相似文献   

8.
正中华秋沙鸭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猫",是冰河时代"幸存者",距今已有1000多万年历史。在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有一位名叫肖冬样的生态护林员,他10多年来坚持拍摄并写下观察日记,详细记录中华秋沙鸭的来去时间、数量以及活动规律和生活习性,拍摄了20多万张照片、1万多G的视频,形成了研究中华秋沙鸭的第一手珍贵资料,被誉称为中华秋沙鸭的守护者。盛夏时节,笔者深入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了解生态护林员肖冬样与中华秋沙鸭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2月13日,汨罗市林业局在水源保护地兰家洞水库发现了7只中华秋沙鸭。其中两雌五雄。同行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鸟类专家张志强博士兴奋地跟大家介绍:"这是我近两年来除在东洞庭湖保护区鸟类监测调查活动中发现过两只中华秋沙鸭以外的一次重大发现,并且这次数量之多在湖南地区尚属罕见。"中华秋沙鸭对生存环境非常挑  相似文献   

10.
中华秋沙鸭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物种,已经至少繁衍生息1000多万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鸭子,同大熊猫、华南虎、滇金丝猴齐名,是第三纪冰川时期孑遗物种,被称为鸟类活化石。中华秋沙鸭对生活环境要求极高,生活在大森林里人迹罕至的溪流中,需要绝对的零污染,因此它也是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原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我国长白山、兴安岭等地区,现存数量很少,据考察黑龙江省只有小兴安岭带岭林业局永翠河流域有少量分布。  相似文献   

11.
中华秋沙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秋沙鸭(Mergussquamatus)隶属于雁形目、鸭科。在中国重点保护动物名录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物种,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中华秋沙鸭种群及其保护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属雁形目鸭科鸟类,别名鳞协秋沙鸭、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时期遗留的孑遗物种,因此被称作鸟类中的活化石。其分布区本来就很狭窄,种群数量也不大。近40年来,由于森林资源的大量开发,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和繁殖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其分布区逐渐变小,由于人们的捕杀和误杀,致使其种群数量不断下降,目前呈弧角状分布,黑龙江省种群数量在170只左右,已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VCN)和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定为全球性濒危物种,列为《世界濒危鸟红皮书》,在中国已定为国家I级保…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期残存的物种,全球现存总数可能少于3000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定为濒危物种。它们的主要繁殖地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北部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主要越冬地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地方也可见到。2011年秋天到2019年春天,生态摄影师冯江在江西修水、吉林长白山等地长期跟踪拍摄中华秋沙鸭,用影像记录它们的迁徙故事,展现它们一个个精彩的生命情节。  相似文献   

14.
中华秋沙鸭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1000多万年,是第三纪冰川期残留下来的少数北方物种之一,目前全世界只有1000只-2499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列为濒危物种,中国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中华秋沙鸭的分布现状,分析了中华秋沙鸭生存繁殖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在富尔河流域建立中华秋沙鸭保护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为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俗名鳞胁秋沙鸭,典型的水鸟代表,倚赖湿地生存。因其种群数量稀少,全球种群数量在3000只左右,且是鸭科鸟类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鸭子,被尊称为"国鸭"。湖南湿地资源优势明显,湿地类型丰富多样,河流湖泊纵横三湘大地,湘资沅澧蜿蜒全境,全省湿地总面积393.07万公顷,位居全国前例。丰富的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2014—2016年期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头道白河和非保护区古洞河进行的中华秋沙鸭招引试验,通过中华秋沙鸭营巢的人工巢分析,总结了中华秋沙鸭的巢箱制作、场地选择及安装人工巢的具体操作方法,提出人工巢安装的若干技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我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主要在我国东北以及西伯利亚等地繁殖,冬季到长江以南越冬,对栖息环境特别是水质的要求十分苛刻。习性奇特.作为鸭科动物,却一反常态喜欢上树,筑巢在距离地面超过10米的树洞。2008年,桃源县黄  相似文献   

19.
2020年3月15日,在抚顺市开展鸟类调查过程中,发现2只中华秋沙鸭,雄鸟、雌鸟各1只,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发现地点位于抚顺望花区滨河路高阳橡胶坝西侧,其所处生境为浑河开阔水面,属永久性河流湿地。在查阅辽宁鸟类分布相关文献资料发现,中华秋沙鸭在辽宁抚顺属于分布新纪录。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湖南省汨罗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汨罗兰家洞水库发现7只中华秋沙鸭的踪迹,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野生研究所专家实地考察确认,这些水鸟确系中华秋沙鸭。一次性发现7只,在汨罗尚属首次。中华秋沙鸭属于冬候鸟,每年的11月底到12月初便来到南方越冬,待到次年的3月天气回暖便又迁往东北繁殖地。今年发现的7只中华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