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南麂北养     
麂属偶蹄目鹿科。有三个亚种:赤麂、小麂、黑麂。小麂是麂中体型最小者,肩高约400毫米,体长700——800毫米,尾颇长120毫米,体重6—9公斤。大量分布在我国秦岭以南,长江及珠江流域。仅陕西省81年就收购六万多张麂皮,而广西省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2.
谈豹     
豹(Pantherapardus)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金钱豹。在猫科动物中,狮、虎、豹是众所周知的大型食肉猛兽n虎分布于亚洲,狮分布于亚洲印度的吉尔林区,而豹则分布于亚、非两洲的大部分地区。与前两者相比,豹的分布更加广泛,适应能力更强。在亚、非两洲的森林、山地、丘陵、丛林和荒漠,几乎到处可以找到豹的足迹。这片广阔的天地中,蕴育了豹的27个亚种。我国豹有3个亚种:东北亚种P.p.orientalis(东北豹),华北亚种P.p.fontanierii(华北豹)、华南亚种P.p.fuscal(华南豹)。各亚种之间的区…  相似文献   

3.
<正>貂熊,属食肉目,鼬科,是貂熊属下唯一的一种,有2个亚种,分别为古北亚种和新北亚种,分布于北极边缘及亚北极地区,中国多为边缘分布区。貂熊的身形介于貂与熊之间,体长80~100 cm,尾长18 cm左右,重达8~25 kg,是体型最大的陆生鼬科动物,且雄性的体型远大于雌性。毛被棕褐色,体侧向后沿臀周有一淡黄色半环状宽带纹,状似"月牙",故有"月  相似文献   

4.
宽尾凤蝶白斑亚种Agehana elwesicavaleriei Le Cerf属鳞翅目凤蝶科,为我省的珍奇种类。它的成虫体大、色美、形态新奇,常出入于花丛;它的幼虫主要取食檫树的叶片。宽尾凤蝶白斑亚种(以下简称宽尾凤蝶)在我区各县都有零星分布。为了弄清宽尾凤蝶的发生情况,今年我们对其生活史和生物学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形态特征卵圆形,直径1.8毫米,淡黄色,光滑。幼虫一龄幼虫体色浅黄、黄褐色相间,头宽0.9毫米,体长3-8毫米,每节上有肉棘四根,前胸上两根最长,腹部  相似文献   

5.
白鹳(Ciconia ciconia Linnaeus)是珍贵的涉禽.鹳科,分为三个不同亚种,其中东北亚种(C.c.boyciana)体大(112厘米),喙黑;新疆亚种(C.C asiatica)体亦大,但喙红色;还有欧洲亚种(C.C.ciconia)体小(102厘米),而具红喙.白鹳种群今昔东北白鹳,亦称黑鹳白鹳,分布在中国,苏联,朝鲜及日本.苏联,早在1893年,塔恰诺夫斯基在黑龙江流域首次发现东北白鹳.直到1956~1957年,在布列亚河、辛甘河和黑龙江所围成的沼泽地中确定白鹳的繁殖(1957).后在  相似文献   

6.
郑忠杰 《森林与人类》2013,(12):152-157
梅鹿足一个历史悠远的古老物种,早在300万年前泉坨已经在地球出现,并曾经在东亚一带广为分布。史上有记载的野生梅花鹿亚种有6个分布住中国。由于地球环境的变化加之人类的干扰,在中旧分布的山西亚种、华北亚种、台湾亚种相继在野外灭绝。东北地区鲜见的野生鹿群疑为圈养逃逸,是否原生还尢定论。目前残存的四川川亚种和南方形种,野外种群数垃小足千只而在江西境内一息尚存的南方哑种昆得弥足珍贵,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列为濒危物种,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一级雨点保护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7.
正海南岛的东南角有一块从陆地边缘突出到海面上的新月形半岛——南湾半岛。这个热带半岛有一个海南猕猴部落,它们四处跑跳嬉闹,成为当地一景。母猴的尊崇地位猕猴可分为6个亚种:指名亚种、川西亚种、福建亚种、西藏亚种、华北亚种和海南亚种。南湾部落的猕猴便以地区命名,叫作"海南猕猴亚种"。分辨海南猕猴,有一个十分直观的特点——它们体形  相似文献   

8.
卫矛巢蛾(Yponomeuta polystigmellus Felder)属鳞翅目、巢蛾科,是卫矛发芽期的主要害虫,幼虫蛀芽,卷叶为害,影响枝叶抽伸,严重发生时至5月中、下旬仍不见芽叶伸出,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削弱树势。卫矛是北方城市和公园重要绿化树种之一,由于此虫为害有损观赏价值且有碍公共卫生。在山西省分布较普遍,以太原、晋中地区发生较重。自1962年以来的观察,只见为害卫矛。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3毫米左右,翅展30毫米左右,体与前翅表面被银白色鳞片,有丝光。触角丝状、呈黑、白相间的环节状;复眼黑色球形。胸部背面有6个黑点。前翅表面有  相似文献   

9.
白喉扇尾鹟     
正卷尾亚科,扇尾鹟族。尾呈扇形,常明显弹动。中等体型(19厘米)的深色扇尾鹟。几乎全身深灰色(野外看似黑色),颏、喉、眉纹及尾端白色,下体深灰。虹膜褐色,嘴及脚黑色。分布范围为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南部、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指名亚种繁殖于西藏东南部、中国西南  相似文献   

10.
1987年7月在吉林林学院蛟河实验林场苇塘沟经营区的红松人工林内,发现一种新的蛀干害虫。经吉林林学院阎明真先生鉴定,隶属鳞翅目螟蛾科斑螟亚种樟子松梢斑螟(joryctrja mongolicella Sunδ),为吉林省新纪录。其形态特征为: 成虫:体长16毫米左右,翅展29毫米。头部黑褐色,触角灰褐色,胸部深褐色,腹部褐黑色。前翅光滑背面无竖鳞,底色深黑。后翅膀暗褐色,沿外缘略里翅面有少数黑  相似文献   

11.
三尾凤蝶Bhutanitis thaidina(Blanchard)记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尾凤蝶属Bhutanitis Atkinson(1873),有7个种,以多尾突为主要特点,故称为尾凤蝶。它们都是高山产的珍稀种类,分布于中国,不丹和印度。黑色,有黄色斑纹,后翅有红色及蓝色斑点,体被粗毛。触角短,端部的节呈锯齿状。雄性外生殖器钩突细长,两分叉,波状弯曲;囊突细长,瓣片斜方形,分为两段;阳茎细长。三尾凤蝶Bhutanitis thaidina(Blanchard)是中国特有种,故称为中华褐凤蝶,别名:三尾褐凤蝶、三尾褐绢蝶,分布于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属于珍稀蝴蝶,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2.
长臂猿是地球上存在的4种类人猿之一,全世界分布有7种,我国有4种。分布以海南岛和云南为主,云南有3种4个亚种。大围山、黄连山有黑冠长臂猿,西双版纳有其亚种,称白颊黑冠猿,高黎贡山有白眉猿,白掌猿近年发现在孟连县。滇南、滇西南同属一个自然地带,没有温度等原因阻滞,临沧专区南部热带雨林季雨林区,应该是长臂猿的连续分  相似文献   

13.
国槐羽舟蛾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槐羽舟蛾Pterostoma sinicum Moore属舟蛾科。分布山东各地;国内北由黑龙江南至广西、四川,西至陕西都有分布;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及苏联(西伯利亚南部)。幼虫危害国槐、刺槐、朝鲜槐及紫藤的叶子。 成虫翅展62毫米。体翅淡灰黄色;腹部背面基节黄褐色,近端部灰白色;前翅脉略突起,褐色,脉间布黄褐色纹;前缘灰褐色,布黄白色小点;后缘区黄褐色,近边缘色深;亚外缘线由一列内衬灰白色的暗褐纹组成。后翅灰白色、后缘具黄白色细毛。 幼虫体长85毫米。头浅棕绿色;体光滑,背面粉绿色,向两侧绿色逐渐加深;各体  相似文献   

14.
对甘肃小陇山境内三尾褐凤蝶(Bhutanitis thaidina Blanchard)栖息地内蝴蝶资源进行调查,发现区内各种蝶类10科58属74种,与三尾褐凤蝶有共同寄主的4种,有共同蜜源植物的50种,既有共同寄主又有共同蜜源植物的3种。三尾褐凤蝶与区内其它蝴蝶之间并无明显竞争关系,其它蝴蝶一定种群数量的分布有益于三尾褐凤蝶生存和种群恢复。  相似文献   

15.
1、形态特征茶翅蝽成虫体长12毫米~16毫米,宽6.5毫米~9.0毫米。体色淡黄色至灰褐色,具黑刻点,背面金绿色。触角黄褐色,喙伸达第1腹节中部。头部侧缘有明显的弯曲。前胸背板有5个隐约的小黄点。翅褐色。腹面淡红褐色。卵长约1毫米,短圆筒形,灰白色,卵块最少为28粒,卵排列呈六边形。若虫似成虫,体小无翅,腹部背面有黑斑。黄斑蝽成虫体长18毫米~23毫米,宽10毫米。黑色,密布刻点,并具黄斑。触角黑色。喙细长伸至第3腹节中部。腹部腹面中央有凹下的纵沟。卵长圆形,光亮,卵块通常12粒,排成四行。卵产在叶背,初产的卵淡绿色,近孵化时呈深黄色。…  相似文献   

16.
鸭嘴竹叶蛙     
正鸭嘴竹叶蛙(Odorrananasuta),蛙科臭蛙属,是费梁等2001年发表的蛙类新种,模式产地位于海南省琼中县五指山。鸭嘴竹叶蛙为中国特有种,除海南有分布外,广西也有该物种的主要分布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把鸭嘴竹叶蛙列为易危级别。形态特征鸭嘴竹叶蛙雄性体长55—65毫米,雌性体长70—80毫米。背面颜色多为暗褐色、绿色或褐绿色;头侧,颞部为红棕色;唇缘至颌腺,腹侧和股后部均为浅棕黄色,密布褐色细斑;四肢分布褐黑色横纹3-5  相似文献   

17.
黑颈长尾雉     
<正>白颈长尾雉、白冠长尾雉、黑长尾雉、黑颈长尾雉、铜长尾雉——全世界的5种长尾雉,中国就有前4种,前3种还是中国特有鸟类。黑颈长尾雉虽然印度等国也有,但它最主要的分布地也是在中国。长尾雉的起源中心可能在中国西南部的武陵山区,并有可能先分化出白颈长尾雉祖种和白冠长尾雉祖种。黑长尾雉、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可能由白颈长尾雉祖种分衍产生。铜长尾雉和白冠长尾雉可能由白冠长尾雉祖种分衍产生。  相似文献   

18.
金毛扭角羚是一种大型、古老的有蹄动物,简称羚牛。属偶蹄目牛科,亚科动物。分为4个亚种:不丹亚种,主要分布于西藏;指名亚种,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亚种,主要分布于四川;秦岭亚种,主要分布于甘肃、陕西。而秦岭亚种为我国特产亚种,由于毛色为金黄色,远看近白色,故又称金毛扭角羚或大白羊。  相似文献   

19.
2015年至2019年,在山东济宁南四湖地区进行鸟类资源调查时,获得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的照片30张,经鉴定包括3个亚种:华东亚种(Phasianus colchicus torquatus)、河北亚种(Phasianus colchicus karpowi)和贵州亚种(Phasianus ...  相似文献   

20.
广西拟髭蟾     
正广西拟髭蟾(学名:Leptobrachiumguangxiense),属拟髭蟾亚科、拟髭蟾属物种,是费梁等于2009年发表的蛙类新种。形态特征广西拟髭蟾体型平扁,雄蟾体长54毫米~58毫米,雌蟾体长63毫米~65毫米。头大而宽扁,吻端圆,瞳孔纵向。鼓膜清晰,呈横椭圆形。上颌齿发达,无犁骨齿。体背面有网状肤棱,四肢背面有长肤棱。颞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