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香榧胚芽接容器育苗林下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香榧为红豆杉科榧属针叶乔木 ,是集果用、材用、药用、油用、观赏于一体的珍贵树种。香榧籽营养丰富 ,具有特殊的香味 ,含不饱和脂肪酸 4 0 %、蛋白质 10 % ,碳水化合物 2 8%和各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具有止咳、润肺、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消痔驱虫等药用功效 ,种子油是高级保健食用油。香榧品种较多 ,产于皖南的樵山香榧是一个优良的果用品种 ,以“香、酥、脆、补”著称于世 ,是历代宫廷贡品 ,也称樵山贡榧 ,现仅存于黄山区 (原太平县 )新明乡樵山村 ,面积 2hm2 ,产量不足 1t。为了扩大种植 ,2 0世纪 90年代初开始进行人…  相似文献   

2.
为了做好香榧瘿螨(Eriophyes sp.)的防治工作,通过对香榧瘿螨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香榧瘿螨在松阳1年发生5~9代,通过吸食枝叶质液,破坏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从而危害香榧。全年有5—7月、9—10月2个高发期,用洗衣粉加尿素或洗衣粉加机油配制成"洗尿合剂"和"机油合剂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同时介绍了哒螨灵、阿维菌素、绿颖等的防治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对香榧产地和苗圃的香榧病虫害进行全面调查,结果:危害香榧的主要虫害有香榧小卷蛾、斜纹夜蛾、香榧瘿螨、香榧细小卷蛾、白蚁等59种;病害有香榧褐腐病、软腐病、茎腐病、根腐病、苗木立枯病等6种。通过观察香榧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被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誉为"金盘实"的玉山果,也许有人感到陌生。其实,它就是浙江、安徽、江西、江苏、福建等省常见的香榧子。湖南新宁、宁乡县也有出产。香榧又称玉榧、细榧、榧树。"东坡居士"要称它为玉山果,则是因为江西玉山县所产香榧比较出名之故。但是真正著名的香榧品种却是浙江的枫桥香榧和安徽的太平香榧。  相似文献   

5.
香榧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香榧产地和苗圃的香榧病虫害进行全面调查,结果危害香榧的主要虫害有香榧小卷蛾、斜纹夜蛾、香榧瘿螨、香榧细小卷蛾、白蚁等59种;病害有香榧褐腐病、软腐病、茎腐病、根腐病、苗木立枯病等6种.通过观察香榧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硼锌铜钼配施对香榧生长和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微量元素对香榧生长与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情况,2010~2012年在大田幼苗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果树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微量元素肥料的配施对香榧幼苗生长和结果榧树果实产量的影响情况。大田幼苗试验结果表明:B、Zn肥的单施及配施都能促进香榧幼苗的生长,单施B肥的肥效最好,其冠幅生长量比CK提高了52.07%。结果树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微肥能提高相应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有效含量水平,香榧叶片与果仁中的Cu、Zn、B含量也均会相应提高;微肥配施能有效促进香榧增产和提高其果实品质,BZn Cu Mo配施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BZn Cu Mo处理下香榧的果实产量比CK增加236.14%,BZn配施对其增产也有显著的影响,BZn配施下香榧的果实产量比CK增加177.40%。微肥一次性施用(2010年)后,除对当年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和香榧叶片与果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均有明显作用外,还有后效。"常规喷施"多元液体肥料和BZn配施处理都能显著提高香榧果仁中的粗脂肪含量。文中因此认为,增施微肥可以有效协调土壤养分的平衡,改善香榧的营养状况,从而促进其生长,提高果实产量,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国家林业局香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南工作站正式落户松阳。这是浙江省内首个香榧工作站。同时,松阳抓住香榧协会换届的机遇,提高发展水平;借力小港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大花园"建设、中医药示范县建设,增强发展动能。通过一系列措施,松阳香榧迎来发展新的篇章。松阳是浙江省"香榧南扩"示范县和浙江省香榧产业发展重点县。  相似文献   

8.
过度的落花落果是香榧生产长期低产的主要原因 ,通过 3a的林间试验表明 ,在加强肥水管理和人工授粉等综合措施的基础上 ,在香榧花期、幼果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多收”5 0 0 0倍液 ,平均每果枝的幼果保存率为7 2粒 ,比对照增加 10 0 % ;果实平均保存率为每果枝 1 0 2粒 ,比对照增 2 0 9 1% ,香榧产量比对照增加 6 12 5 % ,保果增产效果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9.
自春节以来,香榧容器嫁接苗已有10万株销往杭州、金华、衢州、绍兴、丽水等地落地生根。还将有1000株香榧容器嫁接苗到日本落户。浙江美林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浙江省诸暨市陶朱街道,在500亩育苗基地中,有10万平方米的大(暖)棚,培育各类容器苗200多万株,其中:香榧容器苗达到1  相似文献   

10.
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林下套种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是目前普遍推广的高效复合经营模式之一。本研究通过对香榧林0.5、0.7、0.9三种郁闭度下香榧和多花黄精套种前和套种一年后的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和对比,以及对套种与未套种的香榧林的土壤养分进行检测比较,探讨郁闭度对香榧和多花黄精生长指标的影响以及复合经营模式中两种作物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郁闭度为0.7时,套种多花黄精的香榧的新梢生长量、地径增长量、树高增长量、冠幅增长量和单株榧蒲产量相比未套种的香榧分别高出18.97%、14.18%、24.55%、20.79%和40.00%;在0.7郁闭度下,多花黄精的长势最好,香榧的各项生长指标及单株榧蒲产量均较好,复合经营的综合效益最佳;套种多花黄精三年生根状茎一年后,香榧林地土壤的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增加了12.73%、52.86%、77.30%、96.90%、88.24%和27.57%,土壤有效磷和全钾的含量分别减少了18.50%和24.57%,8项指标的平均增加幅度为39.07%,远高于未套种多花黄精的土壤;套种多花黄精后,土壤的各项养分含量和酸碱性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有效的促进了香榧的生长。本研究为香榧林下套种多花黄精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香榧-多花黄精复合经营基地综合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于宁乡县龙田镇月塘村选择生长健壮、结实正常的10年生香榧实生植株作为观测对象,对香榧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香榧果实发育过程历时16个月,跨越2个年度,果实的生长变化曲线呈"S"形;当年6月初到12月末果实生长很缓慢,12月中旬到翌年2月末生长极其缓慢,至翌年3月果实开始膨大,从4月末到7月中旬进入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2.
对松阳县香榧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于2020年4月~2021年6月对选取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4种香榧林进行病虫害调查,包括纯幼苗林、纯幼树林、幼古树林、幼树套种林,分析病害(香榧绿藻、香榧膏药病、香榧枝条黄化)和虫害(香榧瘿螨、白蚁)发生情况。香榧绿藻:纯幼苗林感病率(88.67%)最高,纯幼树林感病指数(0.30)最高;香榧膏药病:纯幼苗林和幼树套种林种未发生此病,纯古树林,纯幼树林感病指数均为0.08,感病率分别为23.33%、14.17%;香榧枝条黄化:纯幼树林、幼树套种林、幼古树林、纯幼苗林感病率分别为27.50%、16.25%、12.50%、8.75%,感病指数与感病率呈正相关;香榧瘿螨:幼树套种林中香榧瘿螨危害率达到31.67%,其余林分中未发现香榧瘿螨;白蚁:幼树套种林白蚁为害率(30.83%)最高,纯幼苗林白蚁为害率(15.83%)最低。5种病虫害在4个不同香榧林中均未出现大规模成灾表现,仅在个别林地中局部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香榧(Torreya grandrs Fort) 属紫杉科榧属的常绿乔木,雌雄异株,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分布于浙江、江西、江苏、福建及湖南等10 个省(市、区),而以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区为栽培中心。由于香榧分布的局限性,香榧病虫害国内外研究报道甚少。据我们调查研究,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武夷山野生香榧资源调查,基本摸清了武夷山境内野生香榧自然分布状况及生态环境持征。主要分布在星村镇桐木村、上梅乡岭山村、金竹村,岚谷乡岭阳村、吴屯乡上村村等5个乡镇,海拔均在580m以上。桐木村和上梅乡的香榧群落胸径分布220cm以内,集中分布在30~60cm,占51.91%;吴屯乡和岚谷乡的香榧群落主要集中在胸径20cm以下,占60.71%。说明香榧群落的更新能力强,群落还比较年轻。本文明确了香榧种质资源在武夷山的自然分布状况,分析了古树群衰退原因,提出了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三代同堂的香榧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种仁含有脂肪49.3~55.7%,多为油酸等不饱和酸,便于人体消化吸收,其味,香脆可口,芳香四溢,被誉为干果中的“皇后”。香榧的内种皮是一味中药材,外种皮内含有醇、酮、醛、烯等植物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优化浸泡工序以及添加抗氧化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香榧籽加工过程和常温货架期间油脂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阐明香榧籽品质劣变发生及其调控机制,为提高香榧成品率,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5%和20%氯化钠(NaCl)浸泡处理,每个浓度浸泡时间设定为0、5、10和20 min,测定过氧化值、酸价、亚油酸脂质过氧化体系的抑制率、总酚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等指标,确定适宜的盐浸时间。选择最佳浓度和时间的浸泡液处理,外源添加0.02%TBHQ,进行第2次烘烤,并将炒制成品在室温条件下储藏60天,测定过氧化值、酸价、p-茴香胺值,亚油酸脂质过氧化体系抑制率、总酚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等指标。【结果】香榧烘烤过程的最佳浸泡条件为20%NaCl溶液浸泡10 min。在这个浓度下香榧的过氧化值、酸价和脂质氧化抑制率最低,同时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最高。20%NaCl溶液中加入TBHQ会使DPPH清除活性、总酚含量和维生素E含量进一步升高,并且过氧化值、酸价和p-茴香胺值的增长速度减慢。室温储藏60天货架期内,添加TBHQ的香榧籽品质和抗氧化活性优于未添加TBHQ的空白对照。【结论】在20%NaCl溶液浸泡10 min可缓解香榧品质下降。TBHQ可以减轻香榧籽在烘烤和常温货架存放过程中的脂质氧化,并提高氧化稳定性,从而提高香榧加工和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17.
对遂昌县成片种植2 hm~2以上的香榧林基地进行成活率和保存率调查,结果表明:香榧苗异地移栽,质量受到影响;科学造林规划设计缺失,导致新造林地香榧的成活率不足80%。香榧产业因前期投资较大,产出周期较长,林农资金不足,幼龄期抚育管理不及时,板栗林下套种和裸地造林7 a后的香榧保存率分别为58.37%和47.49%,严重挫伤了林农种植香榧的积极性。为此,建议香榧种植应做到苗木本土化,根据适地适树原则做好造林规划设计,提倡采取种养相结合、林内套种的措施,降低幼龄期抚育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要把土壤重金属检测、水质监测、大气监测作为基地规划设计的一项必备前置条件,从源头上切断"重金属"和水、空气污染区,避免对食品的污染。提出了科学选择使用肥料、农药、除草剂,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保障香榧的质量安全;同时要科学种植,10年后适时结实,加强香榧质量安全宣传推广,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等产品认证。  相似文献   

19.
菌肥对香榧等控根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香榧、山核桃、杨梅等控根容器苗培育过程中,选用固氮菌、解磷菌及其混合菌进行菌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菌肥3 a后,香榧容器苗解磷菌、混合菌处理苗高生长量比对照分别增加18.26%和18.06%,差异显著(P<0.05);山核桃容器苗固氮菌、混合菌处理高生长量比对照分别增加46.25%和47.23%,差异显著(P<0.05);杨梅容器苗混合菌处理苗高生长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明显优于它们单独使用效果;此外,不同菌肥对香榧等3种苗木地径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不同的菌肥对各树种的苗木生长促进效果有明显差异,在苗木培育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苗木合理选用菌肥。  相似文献   

20.
香榧优质壮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香榧的生态特征,通过试验对比,探讨了"三段"育苗技术,结果表明:园榧发芽率和香榧壮苗出圃率均达90%以上,主根长度和重量分别为对照组的0.4倍和0.7倍,须根数量和重量为对照组的3.5倍和3.4倍,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与对照相比提高49%;亩造林成本与对照遮荫相比降低208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