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以往地下水研究中仅追求最大开采量的单纯因素,综合考虑最大开采量与可开采能力的互馈效应,对洛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进行计算区划分,将均衡区划分为6个计算小区。利用开采条件下地下水位稳定均衡方程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计算,并依据地下水开采潜力指数和地下水可增开采资源模数作为判定标准且按照标准化计算程序求解。计算表明各区的开发潜力指数符合实际、结果合理。依据此开发潜力计算结果进行可增强开采区、控制开采区以及调减开采区的界定划分,从而指导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为洛阳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浑河冲洪积扇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可开采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浑河冲洪积扇是沈阳城市供水的主要赋水水文地质单元,而浅层地下水在沈阳市地下水资源开采中的利用程度最高。因此,为了对目前赖以生存的浑河扇地浅层地下水资源量有清醒的认识,明确水资源目前所面临的形势,督促社会及民众珍惜水资源,充分运用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中的水均衡法和解析法,建立浑河冲洪积扇地浅层地下水水均衡方程,利用解析法求各类水文地质参数,通过水均衡方程计算出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同时利用开采系数法,计算区域的可开采资源量,与实际开采量对比分析目前的可开采潜力。分析结果是:扇地浅层地下水动态类型属于复合型;计算区地下水总补给量为60 338.20万m3,总排泄量为66 286.95万m3,扇地目前的水均衡形式属于负均衡,潜水水位年变幅为-0.27m,承压水水位年变幅为-0.33m;利用开采系数法计算各条件下浅层地下水的可开采量情况,多年平均降水条件下的可开采量为57 321.29万m3,2010年扇地地下水实际开采量为59 049万m3,两者进行对比,实际开采系数为1.030,略大于1,故计算区目前处于轻微超采状态。  相似文献   

3.
为查明赵口引黄灌区中牟境内深层地下水允许可开采量,采用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软件GMS建立三维水流数值模型,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计算。将开采井的开采层位根据其具体坐标和开采量加载在模型相应的网格上,在规划开采条件下按运行20年预测模型,得出该水源地2030年末深层地下水预测流场,分析深层采井附近的降落漏斗。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但随着人类对地下矿产资源开采活动的日益增强,地下水资源赋存条件遭到破坏,其可开采量在不断减少.本文以新疆阜康地区为实例,通过对观测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该地区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规律,并对其影响因子、可开采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山西省运城地区因地下水超采而产生的地面下沉、地裂、农用机井报废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通过计算分析,提出了一个既能满足农业发展对水的需求,又能维持地下水资源环境平衡的地下水可开采量,并就实施限量开采地下水的途径、技术措施、管理机制、水价体系及政策保障等进行了综合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抽水试验数据资料,确定该区域含水层平均厚度、单井涌水量、渗透系数、影响半径及水力坡度等水文地质参数,采用水均衡法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分析补给量与排泄量平衡情况,采用开采系数法确定地下水可开采量,并分析区域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庙儿沟是环县县城供水的水源地,位于县城以西,距县城约8 km.沟内泉水露头点较多,因此,收集泉水作为县城供水水源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是,庙儿沟泉水是怎样形成的、水文地质特性是什么、可开采量是多少等问题长期以来并不明确.利用2004年开展的庙儿沟水源论证工作所搜集整理的一些资料对庙儿沟地下水的赋存特性进行分析,采用理论计算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可开采水量进行计算确定,对于类似地区地下水分析计算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家杖子是葫芦岛新建经济开发区,其因前期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开发区内经济、环境、卫生等亟待发展,水资源短缺成为了制约经济等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发区内赋存有孔隙水、风化裂隙水及岩溶裂隙水,采用补给量法及排泄量法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并进行水均衡分析及可开采量计算.区内地下水资源总补给量为210.87万m3/a,总排泄量294.98万m3/a,地下水处于负均衡的状态,可开采资源量为155.76万m3/a.对于岩溶区,在20%、50%、75%不同保证率下,可开采量分别为103.46、86.6、75.38万m3/a.结合现状开采量,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摸清新乡市傍河水源地浅层地下水资源状况,对浅层地下水资源总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均衡法计算得出现状年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3 289.85万m3/a,排泄量为13 260.05万m3/a,均衡差为29.8万m3/a。各均衡区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亦比较接近,表明计算所选参数比较合理,计算的补给量和排泄量可靠;采用均衡法、解析法和数值法对设计新增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35万m3/d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本次评价的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补给量是有保证的;水源地内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好,经适当处理后适宜饮用;通过建立水源地保护区和水源地开采监测来保证饮用水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0.
庙儿沟是环县县城供水的水源地,位于县城以西,距县城约8KM。沟内泉水露头点较多,因此,收集泉水作为县城供水水源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是,庙儿沟泉水是怎样形成的、水文地质特性是什么、可开采量是多少等问题长期以来并不明确。本文利用2004年开展的庙儿沟水源论证工作所搜集整理的一些资料对庙儿沟地下水的赋存特性进行分析,采用理论计算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可开采水量进行计算确定,对于类似地区地下水分析计算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南河底水源地取水方式选取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介绍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初步选定了3种开采方案:管井、廊道和渗流井.其中管井开采量采用纯渗流模型计算,廊道、渗流井开采量采用"渗流-管流"耦合模型计算.通过对比分析这3种取水方式的取水效果,最终确定了南河底水源地地下水开采方式和允许开采量,对研究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疆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其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成3S对地球科学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功能,结合VBA编程技术实现了新疆地下水资源评价计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计算步骤的自动化。该评价模式为类似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了参考,可推广应用于针对新疆某个流域或西北干旱区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新疆地下水资源评价主要结果为,总计算面积120.82×104km2,其中平原区计算面积50.91×104km2。平原区地下水多年平均总补给量337.6×108m3,总排泄量340.5×108m3。平原灌区现状开采地下水量56.4×108m3,近期和中期评价地下水可开采量约153.2×108m3。  相似文献   

13.
建三江分局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均衡法确定出建三法分局地下水资源计算参数,从而计算出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补给及可开采量和调节诸量,并对该分局地下水补给量与调节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为保证该分局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及今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水田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长岭县50眼监测井1980-2005年的地下水位监测数据、降水量、蒸发量和人工开采量资料,采用Kriging方法对地下水位进行空间插值,得出地下水流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在充分考虑研究区地质、水文地质的情况下,利用因子关联分析和因子贡献度分析方法,对地下水流场时空变化特征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05年地下水位呈现出整体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地下水位先降低后增加,2000年为转折点。地下水经历基本均衡期、负均衡期和水位回升期,地下水流场在西北部和东南部均出现异变现象。2实际补给量、人工开采量和地下水位具有较好的关联性,二者对地下水位的贡献度呈相反规律。20世纪80年代,实际补给量和人工开采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相当;90年代,人工开采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较大。3气象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是研究区地下水流场异变的重要因素,而人工开采是主导因素。4合理的地下水资源开采对于地下水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6 000~7 000万m~3开采量对于研究区是合理的。该研究对于认知区域地下水演化和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山东省博兴城区地下水的开采量较大,形成了范围较大的降落漏斗,并有逐渐加深扩大的趋势,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以确定地下水的最优开采量。针对博兴城区水资源特点,应用系统模糊决策理论,探讨了确定地下中深层水最优开采量方案时应考虑的因素、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确定最优开采量方案等问题;同时建议把城区地下水作为后备水源,使引黄河水和开采地下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安徽淮北平原井灌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淮北平原宜井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近80%。从该区井灌水量平衡分析入手,指出在一般干旱年份(P=75%)淮北平原井灌区的灌溉率(可灌面积/耕地面积)仅为54%左右,即使考虑短期超采,缺水率仍达23%;由于存在两类不均匀系数,井灌的实际可开采程度只有可开采地下水资源量的70%左右,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对井灌区的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对于一次灌溉而言井灌区的地下水实际可开采量大于灌溉需水量,完全能满足灌溉开采的需求;同时,推荐了该区合理的机井数量、布井方式及井点密度,并就井灌工程建设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首先根据泾惠渠灌区试验区近60a的气象、土壤资料,利用CROPWAT模型计算区域冬小麦、玉米、棉花的灌溉需水量。根据研究区需水、供水之间的关系以及渠井适宜比理论提出3种地下水开采方案。在试验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了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并从地下水合理埋深、丰枯季地下水量构成等角度,对不同开采方案下的地下水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对未来年地下水位的预测可知,3种开采方案下的地下水埋深都在合理的埋深范围内;对比分析发现第2种方案的地下水开采所引起的降深适中,开采量有可靠的补给保证,并在丰枯两季形成动态调整,为最优方案。该研究为今后试验区地下水的合理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建平县地下水动态进行分析,得出该县地下水采补基本平衡,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17亿m3,此结论可作为编制建平县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取用水总量控制规划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1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随着沈阳城乡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的逐年增加,在地下水资源富集区,开采量也在逐年加大,工农业自备井和市政水源井分布密度极大。沈阳市地下水开采现状为:工业开采地下水4.62亿m3,农业开采地下水13.34亿m3,生活用水开采地下水4.18亿m3,合计地下水开采总量  相似文献   

20.
划分准保护区是水源地污染防治的重要依据与措施,前人通过河流附近抽水井准保护区理论研究将其分成三类.此次基于泰莱盆地多水系多水源地特征,利用数值法获得地下水流场,并用MODPATH划分水源地准保护区.根据计算结果对泰莱盆地内水源地准保护区进行划分,分析准保护区面积与开采量、开采深度、水源地到河流距离之间的关系;为前人理论研究提供了实际支撑,并将傍河水源地准保护区增加到五类;通过水源地附近流线分析得出开采水的来源区域并进行归类,分析了准保护区类型随开采量变化的特征;利用准保护区与河流间位置关系得出附近河水及河流另一侧地下水对水源地水质的影响,进而为水源地监测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