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科研论文是科研成果的直观表现形式。学者论文高被引被认定为在该学科领域占有较高的地位和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以Scopus数据库发布的“高被引学者榜单”为依据,通过高被引学者的文献计量分析,找出高被引论文的相关特征。选择环境科学和农业与生物两个学科的高被引学者,围绕科研成果年出产量、作者合作度、研究机构及空间分布、期刊影响力4个方面进行研究,寻找高被引论文所具有的普遍性规律,为科技评价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基于 Web of Science ,InCites 和ESI数据库,分析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西南大学生物学学科的研究态势,针对西南大学生物学学科收录于 WoS 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但总数少,总体质量不高;发表论文人数及人均发文篇数均较少;国际合作论文整体质量较高,但数量少占比低等, 提出了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建立生物学边缘学科激励机制;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并倡导国际合作;发文要选择合适的期刊等。  相似文献   

3.
李悦 《农学学报》2019,9(12):54-59
[方法]利用InCites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2008—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扬州大学的兽医学发展情况,并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英国皇家兽医学院、根特大学等国外三所高水平大学进行了对比。[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国内四所高校论文数都有所增加,但是总论文数、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数和H指数等依然偏低,科研生产力、影响力和创新力与国外高校都存在较大差距。[结论][目的]并据此提出应从加强国内高校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增加论文产出;引导发表高水平论文、促进学科内涵式发展以提高论文质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创新力等方面提高国内论文水平。  相似文献   

4.
基于ESI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论文计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科技管理》2015,(4):31-35
文章利用ESI数据库,对2004~201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论文进行了计量分析,介绍了进入ESI排名学科的论文数、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及其排名和顶级论文情况,并与国内合作排名前10的机构进行了对比和客观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生产力稳步提升,而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相对较弱;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发展优势,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将可能成为新的优势学科,整体实力在国内主要合作机构中处于第4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研绩效和学科评价日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高校利用已有的数据库资源,定位学校优势学科和潜力学科,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服务。[方法/过程]本文基于InCites和ESI数据库提出一种高校科研绩效与学科发展潜力评价的方法。首先从科研影响力、国际合作能力、学科产出力三维视角构建评价体系;其次根据数据结果从发文量、论文被引、引文影响力、国际合作、ESI学科等二级指标全面剖析科研产出和潜力学科;最后形成一套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为了更好的使用该方法,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进行数据呈现。[结果/结论]运用本方法可较为客观和全面的评价高校科研绩效与潜力学科,为学校的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的提出,使高校更加注重对自身优势学科的挖掘和建设,尤其是对蕴含发展潜力的学科进行研究分析,以加快自身的一流学科形成,推动一流大学的进程。利用ESI、InCites数据库以及CiteSpace软件, 对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学科2007年-2017年的发文量、被引量、高被引论文、合作地区与机构、热点关键词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以探讨该学科的科研态势和发展规律。对该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的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若干发展建议,有助于促进该学科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应用ESI、SCI数据库,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个案,对其在农业科学领域发表论文总体情况、近十年论文篇均被引频次、论文被引频次较多的期刊、论文刊载主要期刊和与其合作的主要研究机构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该校农业科学的卓越成就得益于学校重视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学科/大学,需要关注学科前沿和热点,多产出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提高论文的被引频次;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要选择有引用潜力的研究课题,进行持续性扩展性的研究,通过实质性科研合作与交流,产出高水平论文;转变科研管理评价模式,考核和绩效评价应该重点关注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而非论文数量,瞄准重大科学问题和前沿方向,坚持不懈开展原创研究。  相似文献   

8.
园艺学中文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入选2017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10种园艺期刊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选择期刊发文被引频次前50位遴选法确定了500篇园艺学高被引论文。2009—2018年10种园艺期刊高被引论文中,发表年限主要集中在2009—2013年;高被引论文绝大部分都有基金资助,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级、部级和省级;高被引论文发文作者主要分布于北京、辽宁等9个省区,2~8位作者合著论文占比92.8%,其中以合作者5人居多,合作机构以2~3个机构合作为主;作者以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的科研工作者为主。被引频次超过100次的22篇文献主要刊载于《园艺学报》《中国蔬菜》《果树学报》《北方园艺》4种期刊上,主要源于高校(20篇),近半数(10篇)为综述类论文。编辑在选题策划时若有意识地组织业内有影响力的作者撰写综述,对提升刊物影响力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CNKI为统计源,对2002年—2011年10年间农业综合性学术期刊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农艺学和农业基础学4个学科;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刊发在《中国农业科学》上;发文数最多的机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高被引论文率最高的基金项目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南方农业学报》2011~2015年高被引论文特征,找出与同行期刊的差距,并提出进一步提升期刊影响力的发展措施,以期更好地服务三农,为传承我国的农业科研成果做出贡献.[方法]以《南方农业学报》2011~2015年刊载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知网(CNKI)高级检索界面进行检索,导出被引频次≥15次的论文,然后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10月31日.[结果]从中国知网检索到被引频次≥15次的《南方农业学报》刊载论文共49篇,其中2011年刊载的论文27篇(55.1%)、2012年刊载的论文17篇(34.7%)、2013年刊载的论文5篇(10.2%).49篇高被引论文合计涉及发文作者261人次,篇均作者5.33人次,论文作者合作程度较高,但第一作者群的学历/职称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稿源分布以广西区内来稿为主(30篇),占61.2%;学科发展极不平衡,与栏目责任编辑的选题组稿存在较大关系.49篇高被引论文的基金论文比为93.9%,其中国家级基金论文、省部级基金论文分别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22.5%和34.7%,地厅级及以下基金论文占36.7%,且以广西农业科学院(主办主管单位)内设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最多,达11项.[建议]结合地域优势,打造特色栏目;加快数字转型,提高社会影响;紧跟学科发展,培育核心作者;借助OA平台,缩短出版时滞.  相似文献   

11.
以《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2006年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作者群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该刊5年的高被引论文中,内稿比例虽然较高,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国家级基金论文的比例有所提高;作者的地域分布有所扩大,但以高校的作者为主;作者合著率平均为86.7%;在学科分布上,林业基础学科、园艺、生物学等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2.
在对高校学科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科的投稿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国内高校ESI学科的提升提供参考。以青岛科技大学环境生态学学科为例,利用ESI和InCites数据库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从发文趋势、期刊分布、院系贡献度、合作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同时,在明确学科发文现状的基础上,对环境生态学学科期刊进行梳理。研究表明,环境生态学学科需优选投稿期刊,加强与国际一流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规范机构署名,充分利用机构知识库推动学术交流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进行水稻研究高被引论文分析,可以了解高被引论文的特征以及其施引文献的特点。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对2010—2019年刊发在《中国水稻科学》上的高被引论文及其施引文献进行了文献年度分布、发文(施引)机构和地区、研究热点、来源期刊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高被引论文的年度被引频次和施引文献的年度篇数分布都体现了论文被引频次的时间特性;在地区、机构分布分析中,水稻研究地区间、机构间差异较大,江浙等地区的机构科研综合实力较强,发文量多且被引频次高,对高被引论文的贡献比较大;水稻研究的发展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态势,我国的水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水稻产量、基因定位、稻米品质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位居前3的学位论文型施引文献分别来自于扬州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14.
挖掘《食用菌学报》(ACTA EDULIS FUNGI,以下简称AEF)2007-2016年的高被引论文,为AEF审稿和组约稿工作以及核心作者的确定提供参考。数据采用SPSS V17软件中的GLM Model进行显著性差异统计分析,并以Duncan算法进行post-hoc分析。AEF于2007年-2016年载文量为708篇,高被引论文92篇。编委成员撰写的综述论文被引频次较高,在AEF组约稿工作中,应主动与编委成员约综述稿件,主办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的文章数量为30篇,占总篇数的32.6%,但就篇均年均被引频次而言,本单位和外单位差异不显著。从品种来看,以“食用菌”为标题的文章占比较高,具体品种中文章数量最多的为蛹虫草。蛹虫草、草菇和灵芝3个品种的研究机构相对集中。就研究方向而言,栽培和活性类文章最多,占比超过50%。 而方法类文章虽然数量不多,但年均平均引用量较高。文章明确了高被引论文的性质、发文单位、品种、方向以及品种和研究机构间的关系,以提高被引频次,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给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编辑选题、组稿提供科学依据。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教据库》对《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创刊以来的所有论文在近5年(2005~2009)的被引频次选行统计.并对高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发现,高被引论文具有明显的超前性和创新性。由权威专家或其带领的团队撰写的具有导向性和前瞻性的综述和专题评述具有较高的被引频次,对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高被引论文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土壤肥力”、“施肥与环境”、“施肥与品质”和“肥料利用率提高途径”等的研究上。因此,今后植物营乔与肥料学科期刊编辑应紧抓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更有针对性地制订纽稿、约稿策略及稿件取舍标准,进一步提升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西北林学院学报》载文被引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Excel统计了<西北林学院学报>1999年至2002年载文被引情况,对该刊在被引数量、被引著者及分布、被引文献来源期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重庆维普信息数据系统收录的所有学术期刊的被引总篇次、影响因子及即年指标等数据,分析了<西北林学院学报>在林学期刊中的学术影响和地位.结果表明,该刊单篇最高被引频次为6次,单篇被引3次以上的占被引文的25.88,作者发文被引频次最高为5篇,林业基础科学占被引文献的41.26,引用期刊主要为林业类核心期刊.说明该刊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及行业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