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天津市4个水稻主栽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机插秧和旱直播两种模式进行种植,比较了两种栽培模式水稻的产量、产量构成因子以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旱直播条件下的水稻株高显著低于机插秧,两种模式下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穂长、千粒重、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实际产量因品种而异。从经济效益来看,旱直播高于机插秧。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农业和有机栽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常规香稻品种19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有机栽培条件下不同机械种植方式(DD,旱插秧机旱插秧;DW,水插秧机旱插秧;D,机械旱直播;CK,常规水插秧)对香稻品种产量、品质及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DD处理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均无明显差异,D处理水稻产量显著下降;DD、DW和D处理的水稻香气合成关键基因BADH2表达受到抑制,从而明显提高了稻米香气,其中,DD处理香气物质(2-乙酰-1-吡咯啉)含量最高。综上所述,旱插秧机旱插秧适宜作为有机栽培条件下机械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3.
中晚熟水稻品种采用覆膜旱种栽培方式,其产量及各项农艺性状明显优于直播稻,并可达到插秧稻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韩国水稻种植方式发生了转型。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韩国水稻机插秧比例快速上升,手插秧比例下降,到90年代基本实现了水稻种植的机械化;省工节本的直播稻产量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且稻米品质不如机插秧和手插秧,其种植面积出现了波动,现只占韩国水稻种植面积的4%左右。本文介绍了韩国水稻机插秧、湿润直播和旱直播技术的作业流程。  相似文献   

5.
为了完善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保证产量米质同时尽量降低农业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为直播稻未来在滨海稻区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对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产量、米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索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最佳播种量。结果表明,播种量为97.5 kg/hm2机械旱直播产量最高,加工品质较好,但稻米营养品质及食味值略低于播种量为120 kg/hm2;水稻机械旱直播比机插秧分别减产2.13 t/hm2、1.76 t/hm2、2.05 t/hm2,但效益比机插秧分别增加了0.144万元/hm2、0.218万元/hm2、0.118万元/hm2,处理2比处理1、3分别增加0.074万元/hm2、0.100万元/hm2。  相似文献   

6.
对姜堰区246户农户、125.38 hm2水稻不同种植方式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在高产水平上,机插秧的产量略低于抛秧,但比直播稻高31.0 kg/667 m2;在中、低产水平上,机插秧的产量略高于抛秧,比直播稻高50.0 kg/667 m2左右。机插秧的成本比抛秧、直播方式低,而净效益却比抛秧高48.2元/667 m2,比直播稻高166.8元/667 m2。表明机插是姜堰区目前3种主要种植方式的最佳选择,也是今后水稻机械化生产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水稻机械覆膜穴播节水栽培是集地膜覆盖、节水栽培、幼苗旱长、机械直播为一体的综合配套高产、高效、节水栽培新技术。实践证明该法种植水稻亩产比旱直播增产10%~20%,增效5%~10%,亩节水300~600m3。  相似文献   

8.
水稻栽培方式的演变历史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方式经历了从直播到育苗移栽的历史演变。当前,水稻栽培方式主要有抛秧、直播和机插秧三种,它们各有其优缺点。从长远来看,实现机械化栽培是水稻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9.
水稻机械覆膜穴播节水栽培在宁县试种获得成功。它表现比旱直播提高地温,利于早播种;改善土壤条件,利于幼苗旱长;发挥稻苗耐旱生理特点,减少稻田蒸发和渗漏,节水30%左右;机械覆膜直播,不插秧,省工、省力、省成本,有利机械化作业,便于大面积推广种植,将有可能成为高寒、缺水地区的一种新的栽培方式。为了研究它的丰产措施,故开展了优化数学模型的研究。1材料与方法试验采用三元二次通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以667对的基本苗数XI、施尿素量(儿)和施磷酸二俊量(X3)三项农艺措施为决策量,水稻产量(Y)为目标函数,其数学模…  相似文献   

10.
水稻机械覆膜穴播节水栽培是集地膜覆盖,节水栽培,幼苗旱长,机械直播为一体的综合配套高产,高效,节水栽培新技术,实践证明该法种植水稻亩产比旱直播增产10%-20%,增效5%-10%,亩节水300-600m^3。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旱直播模式下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产量、光合生理特性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干旱气候条件下的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杂交稻旱优73和常规稻黄华占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全生育期内旱管和水管两种水分管理模式,综合考查旱直播模式下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分配、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水稻旱直播模式下进行旱作栽培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稻产量,降低了稻米的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与淹水灌溉相比,旱作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SPAD值和齐穗期净光合速率,促进了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增加了茎秆和叶片干物质转运量和对籽粒贡献率,进而提高了水稻有效穗和千粒重。其中,黄华占和旱优73产量分别增加14.0%和11.9%。旱作处理对加工品质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了蛋白质含量;同时降低籽粒中重金属砷的含量,增加了重金属镉的含量。【结论】水稻旱直播模式为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水稻适应性栽培提供了可能,但稻米品质与产量协同提升因品种而异。因此,旱直播模式下高效优质栽培技术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不同耕作和种植方式对稻田杂草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7种不同水稻耕作和种植方式[水田翻耕移栽(puddling transplanting,PT)、免耕移栽(no tillage transplanting,NTT)、水田翻耕滚筒湿播(puddling drum wet seeding,PDWS)、免耕滚筒湿播(no tillage drum wet seeding,NTDWS)、传统耕作旱穴播(conventional tillage dry drilling,CTDD)、沟垄灌溉旱穴播(furrow irrigated raised beds system dry drilling,FIRBSDD)和免耕旱穴播(no-tillage dry-drilling,NTDD)对稻田杂草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T处理下水稻产量最高,杂草干物质量最低;与移栽相比,直播(direct seeded rice,DSR),包括旱直播和湿直播,杂草生长能力最强,且不管有无杂草均降低了水稻产量;直播处理因杂草使水稻减产91.4%~99.0%,而PT和NTT处理分别减产16.0%和42.0%;香附子、龙爪茅、长穗苋、珠子草和假海马齿等杂草种类在DSR处理中大量出现,但在PT处理中未出现。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普通水稻品种(HKR-47和IR-64)在DSR处理较PT处理减产达15.8%,但优质水稻品种(Sharbati和PB-1)在两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当前劳动力紧缺,人工插秧需要大量劳力,因此亟需开发好氧栽培(如免耕直播和机插)模式下的适宜水稻品种及其相关配套农业机械及技术。  相似文献   

13.
2020年在将乐县白莲、高唐等5个乡镇开展了中稻、烟后稻机械穴直播试验示范,6个示范片水稻机械穴直播平均每667m2产量达550.66 kg,比同示范片机械插秧简比田每667m2增产14.6 kg、增加收入42.92元.机械穴直播比机械插秧平均每667m2节约作业成本84元,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北方水稻》2021,51(5)
为探明播种深度对滨海稻区水稻旱直播生育及产量的影响,以盐粳1403、盐粳927、盐粳933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进行了水稻旱直播播种深度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旱直播播种深度在2 cm、3 cm效果最佳,两个处理间差异不大。播深2 cm较播深3 cm、4 cm、5 cm、6 cm三个品种平均出苗率分别高出1.29、21.05、41.15、49.06个百分点,出苗时间分别提早1、3、5、7 d,中胚轴长度分别短0.37、0.9、1.14、1.5 cm;各时期茎蘖数随播种深度增加逐渐减少,齐穗期推迟1~7 d,成熟期推迟1~9 d;三个品种平均实际产量播深2 cm最高,比播深3 cm、4 cm、5 cm、6 cm分别高0.48%、18.16%、41.47%、53.26%。  相似文献   

15.
以紫两优737、野香优699和野香优676等3个杂交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免耕直播、翻耕直播和人工插秧(CK)3种不同栽培方式,比较研究其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测算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以期找到适宜的栽培方式。结果表明,与人工插秧相比,直播栽培的生育期缩短7~10 d,株高下降7.1%~16.3%,有效穗数增加53.2%~77.8%,每穗总粒数减少27.3%~34.0%,产量显著下降2.6%~8.8%,穗长、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性状无显著差异,免耕直播和翻耕直播在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上的差异不显著;免耕直播的收益最高(10 872.0~28 770.0元/hm2),翻耕直播的收益排第2位(9 064.0~26 700.0元/hm2),人工插秧的收益最低(7 580.0~25 410.0元/hm2),免耕直播和翻耕直播的纯收入分别比人工插秧高13.2%~61.4%和5.1%~30.8%。综合比较3种栽培方式,免耕直播的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不同栽培方式与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危害程度的关系,在田间比较了5种水稻栽培方式(直播、小苗手插、大苗手插、小苗机插和大苗机插)对病害发生程度和水稻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田发病最轻,水稻产量损失最小;大苗机插发病最重,产量损失最大。移栽种植时,小苗机插发病较轻,病丛率显著低于小苗手插、大苗手插和大苗机插。因此,从细菌性基腐病控制的角度,在生产中推广直播或者小苗机插的栽培方式更有利于控制该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地膜覆盖旱直播栽培对水稻产量及群体冠层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旱直播栽培水稻群体冠层的结构特性、生态特性以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旱直播栽培水稻产量高于常规水育秧栽培(CK),有效穗数和成穗率增加。地膜覆盖旱直播栽培冠层各个层次的覆盖指数都显著低于常规水育秧栽培,冠层中、下层平均叶倾角大于常规水育秧栽培,叶片直立,增加了光的通透性。地膜覆盖旱直播栽培水稻冠层空气最高温度延迟2 h达到,且小于对照;冠层空气CO2浓度则较对照延迟2 h达到最低点,且12:00之前高于对照,14:00之后则低于对照;冠层空气水分含量12:00之前小于对照,14:00之后则略大于对照。说明地膜覆盖旱直播栽培改善了群体结构和生态特性,为水稻高产提供了较好的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水稻不同轻简栽培方式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区对比试验,观察不同轻简栽培方式(水直播,旱直播,麦套稻)对水稻生育性状,产量结构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明确不同栽培方式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为大面积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前水稻机械化种植已成为我国水稻栽播的重要方式,也是大石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为了进一步探讨水稻机械化插秧与水稻机直播两种水稻种植的技术优势,我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出了均等条件的两个有代表性的田块进行对比研究,我们从成本、产量、效益三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继续加强水稻机插和水稻机直播多元化技术推广模式,因地制宜地提高水稻种植的机械化水平,不断地提高大石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我师地处新疆伊犁河谷,气候湿润多雨,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温度7.5~9.5℃,无霜期145~165天,>10℃有效积温3000~3700℃。本地为次生盐碱地,适于种植水稻。从60年代试搞水稻旱直括以来,水稻产量逐年上升。1997年在3800hm’水田上进行机械旱直播,水稻公顷产量高达7.68t,其中135hm’田块,公顷产稻10.st,高产田块达1豆.价。1水稻机械旱直播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有以下优点:1.1效率高。水稻机械化旱直播采取机械化旱田播种方式,一播全苗,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1.2成本低,效益大。水稻旱直播公顷成本5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