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建文 《中国棉花》2005,32(7):28-29
南疆棉区1997年棉铃虫大发生,对棉花为害极为严重,以后随着防治力度的加大、棉花品种的更换、气候因素的变化,棉铃虫发生量逐年下降。2003年部分团场种植非抗虫棉品种,引起局部棉田棉铃虫中量偏重发生,损失较大。为此,对库尔勒垦区棉铃虫的发生动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防治关键技术进行探讨。1南疆棉区棉铃虫发生动态1.1棉铃虫在本地区的发生及其分布。棉铃虫在本垦区一年发生3代,个别年份能完成不完全的4代。主要为害棉花,第1代发生量小,主要为害棉苗生长点及其附近心叶;第2代的发生量最大,为害最重,主要为害花和铃;第3代次之,主要为害棉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棉铃虫在甘肃省酒泉各植棉县(市)已形成危害并呈逐年加重趋势,已由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2 0 0 2年敦煌、安西、金塔等主产棉区有1 .5 7万公顷棉田受棉铃虫为害,给本市棉花生产的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据观察研究,酒泉市棉铃虫一年发生3~4代,第1代幼虫主要在豌豆、玉米、小麦、番茄等作物上为害,从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是2、3代幼虫为害棉花最严重的时期,主要蛀食花、蕾及幼铃,尤其以2代幼虫对棉花危害较大。根据酒泉市棉铃虫发生特点与现状,近年在试验、示范基础上,总结出对棉铃虫农业、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1 .1…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新疆棉花面积不断扩大 ,种植结构、栽培品种及栽培模式的变化 ,棉铃虫的为害日益严重。 2 0 0 1年石河子个别地区发现棉铃虫 ,2 0 0 2 -2 0 0 3年部分地区发生 ,个别地区严重 ,2 0 0 4年大部分团场发生不同程度的为害 ,不少棉田受到严重损失 ,减产 2 0 %以上 ,棉铃虫为害已成为石河子地区当前棉花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棉铃虫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1 .1为害特点。在石河子地区棉铃虫除为害棉花外 ,还为害玉米、小麦、蔬菜等。为害方式主要是以幼虫为害棉蕾、花和棉铃 ,有时也为害嫩叶。1 .2发生规律。棉铃虫在石河子地区一年发生三代…  相似文献   

4.
陆承志 《中国棉花》2005,32(1):24-25
新疆南疆棉花播种面积占作物总面积的 60 %~ 80 %,近年来 ,南疆地区因棉铃虫为害造成减产达 1 0 %~ 30 %。据观察 ,第一代棉铃虫为害陆地棉与为害长绒棉有所不同 ,为此 ,近几年对南疆不同类型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和防治指标及防治技术作了初步探讨。1南疆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羽化和产卵规律1 .1羽化。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羽化始期 -高峰期 -盛末期依次为 :4月 1 8- 2 2日 ,5月 1 9- 2 8日 ,6月上旬。1 .2产卵。越冬代棉铃虫成虫产卵盛期 5月 2 8日 -6月 3日。2南疆不同类型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2 .1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第一代棉…  相似文献   

5.
棉铃虫在伊犁地区为常发性害虫 ,但没有对除棉花以外其它作物造成为害的记录。进入 90年代 ,尤其是 1 995~ 1 999年 ,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 ,为害逐年加重。 1 998年棉田偏重发生 ,百株 3龄以上幼虫 6~ 1 5头 ,最高达 58头。 1 999年大暴发 ,全区发生面积 3万公顷 ,其中严重发生面积达 80 0 0公顷 (棉花面积 ) ,占全区棉花面积的 85%。据 7月 2 1~ 2 5日田间调查 ,棉花百株虫量达 1 0 0~30 0头 ,并且对玉米、高粱、油葵等也造成不同程度为害 ,为害株率达 70 %以上。1 发生情况 棉铃虫在本区 1年发生三代 ,主要以二代幼…  相似文献   

6.
1 发生规律川中地区棉铃虫 1年发生完整 4代 ,个别年份发生不完整 5代。棉铃虫以蛹在棉花、玉米、辣椒、番茄等寄主作物田以及田埂、路边杂草地的 3.3~9.9cm深的土中越冬。越冬蛹于 4月中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 ,在小麦、葱子、番茄和麻类、豌豆上产卵为害 ,5月下旬入土化蛹 ,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一代不为害棉花 ,二代一般在 6月中下旬产卵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幼虫大量为害早发棉花的花蕾或嫩尖。三代一般在 7月下旬至 8月上中旬产卵 ,为害蕾、花和幼铃。四代一般在 8月下旬到 9月初产卵 ,为害蕾、花及幼铃 ,以迟发棉田发生为害较重。但各代…  相似文献   

7.
巩玉芳 《中国棉花》2004,31(4):41-42
敦煌属典型的绿洲农业 ,沙漠、戈壁、荒滩天然屏障有效阻止了棉铃虫的远距离迁移 ,使棉铃虫的严重发生为害时间比我国其他棉区晚了 1 0多年 ,可是 2 0 0 1、2 0 0 2年棉铃虫连续在本市部分棉田重发生 ,大范围内轻发生 ,2 0 0 3年又呈严重发生之态势。为此 ,在 2 0 0 1年调查了解的基础上 ,又专门成立攻关小组对其发生发展规律及生活史进行了研究 ,基本摸清了棉铃虫的发生规律 ,并总结、借鉴国内外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 ,2 0 0 3年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应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发生规律棉铃虫在本市年发生 3~ 4代 ,以 2、 3代为害为主 ,尤以 2代…  相似文献   

8.
2013年6—8月,在2代、3代和4棉铃虫发生期调查了冀鲁豫18个监测点棉田的21个棉花品种的抗虫性和抗病性,并对统一种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农场东场的相同品种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和Bt蛋白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山东省梁山监测点2代棉铃虫田间百株残虫量为15头(达到了防治指标百株13头),其余品种及3代和4代棉铃虫发生期田间百株残虫量均在防治指标以下。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冀鲁豫三省检测品种对2代、3代、4代棉铃虫抗性的平均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2.1%、39.1%、36.8%。Bt外源蛋白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冀鲁豫各省苗期此蛋白含量分别为307.1、312.7、272.0ng·g,其余时期和器官均低于苗期。此外,调查发现黄萎病的发病株率6—8月最高值分别为8.3%、10oA和6.7%。  相似文献   

9.
酒泉市棉田大面积发生棉铃虫危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棉铃虫在我国各棉区普遍发生危害 ,而甘肃酒泉地区在 2 0世纪 5 0年代虽有分布记载 ,但一直未见危害棉花的报道 ,进入 90年代虽然在棉田零星发现棉铃虫危害 ,但危害程度很低。自 2 0 0 0年以来 ,棉铃虫开始危害棉田并呈逐年加重趋势。据本站 2 0 0 0年在敦煌市杨家桥中渠村调查 ,棉铃虫危害率 6.6% ,百株虫量 1 .7头。 2 0 0 1年敦煌市有 9个乡 (镇 ) 45 33hm2棉田受棉铃虫危害 ,其中七里镇、杨家桥、肃州等乡镇 1 33hm2 棉田受害较重 ,百株虫量高达 94头 ,棉铃平均被蛀率 7.2 % ,最高达2 0 .4% ,花、蕾平均被蛀率 1 3.8% ,最高达 31 .6%。2…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北方棉区棉蚜、棉铃虫抗性问题日趋严重,对一些原来有效的药剂品种也处于抗性上升或激增阶段。1990年冀、鲁、豫三省棉铃虫普遍大发生,特别是第3代为害严重,有的棉田治虫多达20多次,棉田用药量大增,生产成本提高,棉花产量仍有不同程度的损失,造成经济减收。因此,筛选出防  相似文献   

11.
新疆八十三团棉铃虫预测预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宗清 《中国棉花》2000,27(1):35-36
棉铃虫近几年成为八十三团棉花主要害虫 ,为害较重的棉田产量损失在 3%~ 5%以上。为此 ,本团病虫测报站开展了棉铃虫预测预报工作。1 预测方法1 .1 越冬调查。冬前选择不同寄主作物类型 (未耕翻 )和棉铃虫发生轻重不同的 3~ 5块条田进行随机取样 ,每个寄主作物挖蛹面积不少于30 m2 ,深度 1 0 cm左右 ,调查棉铃虫的越冬基数。挖蛹时间在当年秋季1 0月 2 5日前后 ,对蛹进行滞育率分析和发生量的预报。1 .2 滞育蛹的鉴别和滞育率的计算。 ( 1 )滞育棉铃虫蛹的鉴别。把所有挖到的棉铃虫蛹放在 2 5~ 2 6℃的温度条件下 1~ 2天 ,棉铃虫蛹复…  相似文献   

12.
由于瓜棉共生期长达 2个多月 ,复种指数高 ,瓜类需肥量大 ,土壤肥力足 ,田间小气候郁蔽 ,棉花害虫趋重发生明显。主要表现为 :害虫重发的种类多 ,重发代次频率高 ,发生盛期拉长 ,世代重叠严重 ,导致防治难度大 ,为害损失重。1 瓜套棉田主要害虫发生特点1 .1 棉铃虫重发代次多 ,产卵盛期长 ,卵峰多 ,卵量多。近 3年来 ,当地三代棉铃虫在纯作棉区均属重发生 ,百株累计卵量在 1 0~ 2 0粒之间 ,而瓜套棉区因肥力足 ,植株旺长嫩绿 ,西瓜、棉花开花不断 ,对棉铃虫产卵有明显的诱集作用 ,且蕾铃、幼果多 ,幼虫食料丰富 ,成活率高 ,卵量都在 60~…  相似文献   

13.
棉田斜纹夜蛾上升为害的主导原因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定忠 《江西棉花》2003,25(1):29-29
斜纹夜蛾在彭泽县棉花上属次要害虫 ,一般年份发生较轻 ,为害不大 ,仅个别年份发生较为突出。 2 0 0 1年 8、9月间 ,该虫在部分棉田内发生严重 ,2 0 0 2年 ,在棉田内大面积暴发 ,其发生时间早、密度高为近 4 0年来罕见。1 近年来发生与为害简况2 0 0 1年 ,斜纹夜蛾在棉田内开始上升为害 ,8~ 9月份调查 ,每公顷有卵块一般 30~ 15 0块 ,多的 2 4 0~ 36 0块 ,部分前期防治不好的田块高达 6 0 0块以上。 2 0 0 2年棉田内系统监测 ,6月下旬开始迁入棉田 ,比 2 0 0 1年提前近4 0天。 7月下旬调查 ,田间卵块密度急增 ,每公顷有卵块一般 4 5~ 9…  相似文献   

14.
麦垄直播夏棉区,一代棉铃虫主要发生于小麦田,并集中于麦穗上产卵、取食为害;二代棉铃虫卵粒分布于各种秋作物田,但前期主要产于蕃茄、菜椒、花生、玉米、大豆上,棉花4片真叶后,对棉铃虫有明显的诱集作用;三代棉铃虫主要发生于棉田内;四代棉铃虫则主要为害迟发棉田、夏播玉米及晚播的其它秋作物。  相似文献   

15.
朝阳地区是北方高寒特早熟棉区,棉花生育期较短,130多天,只有早现蕾的8~10个棉铃能成熟,因此要达到高产,必须保护早蕾.棉铃虫是本地区棉花的主要害虫,尤其是二代、三代棉铃虫对棉花蕾铃危害极大.为及时防治,减少为害,提高棉花产量,2003年对三代棉铃虫的防治指标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陈红 《中国棉花》2006,33(8):21
近几年新疆棉田大面积采用滴灌技术,此技术推广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滴灌棉田病害又是棉花高产的主要障碍,为有效防治滴灌棉田病害的发生与危害,掌握滴灌棉田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发生特点十分必要。1材料和方法2003-2005年在新疆农垦科学院实验场,以当地棉花主栽品种新陆早13号为试验调查材料。选择环境条件一致、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滴灌棉田和常规沟灌棉田各两块进行试验调查。病害调查方法:每7天调查1次,每块田采用双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20株,两类棉田各调查200株,分别记载病害的种类、发生时期及发病株率。2结果与分析2.1棉花黄萎病发生期。20…  相似文献   

17.
35%辛棉乳油防治第四代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官守学,甘志中德安县植保站330400棉铃虫是为害棉花的主要害虫,四代棉铃虫在我县发生数量大,为害密度高,造成棉花啻蕾脱落,烂铃,而且影响棉花的品质,使棉花产量损失严重,为寻找既能很好地杀死棉铃虫卵,又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河北省春播棉播种面积56.7万hm2,由于播种基础较好,出苗情况好于上年,5月下旬以来,晴天多,气温高,有利于棉花生长,但由于前期低温阴雨,播期拉长,长势不均衡;又遇持续高温和干旱,导致棉铃虫成虫产卵量大,孵化率高,虫口基数大,危害严重;棉田盲蝽象为害期提前;部分棉田密度偏大,长势过旺,棉花现蕾晚,蕾铃脱落严重。为此,2005年7月河北省农业厅组织省内棉花专家对邯郸、邢台、沧州、衡水4个市的邱县、成安、威县、冀州、河间5个县市的棉田进行了考察,提出了中后期棉田管理指导意见。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以三代棉铃虫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据生产…  相似文献   

19.
2003-2004年滨州市棉区二代棉铃虫发生较轻,2005年二代棉铃虫在棉田全面反弹,发生面积11.31万hm2,占全市棉花种植面积的86%,产量损失达819.1t,发生为害程度明显重于前两年,给棉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对其反弹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1发生特点2005年滨州市棉田二代棉铃虫发生特点为发生略偏晚,但卵和幼虫量多,为害重。据调查,截止7月5日,全市平均累计百株卵量914.4粒,较近几年同期明显偏高,为大发生程度,其中惠民最高,百株卵量2147粒,博兴次之,百株卵量1481.5粒。全市最早于6月5日见卵,较常年晚1天,当日百株卵…  相似文献   

20.
警惕"新害虫"对新疆棉花的为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2 0年来,新疆新的病虫在不断传入和增加,如玉米螟已在全疆范围内发生,美洲斑潜蝇在局部地区发生较重,个别地区棉田(吐鲁番)及花卉上(乌鲁木齐、哈密、库尔勒、克拉玛依等地)已发现烟粉虱为害。据奎屯、石河子棉区调查,近两年(特别是2 0 0 3年)双斑长跗莹叶甲(系新疆棉花新害虫,以前未见报道)在棉田普遍发生,个别棉田受害较重。老病虫害(棉花烂根病、棉花枯黄萎病、棉铃虫、棉蚜、棉红蜘蛛)频繁发生,新的病虫又不断出现,给新疆棉花生产构成新的威胁。现将几种“新害虫”在新疆的发生情况及形态特征简报如下:1双斑长跗萤叶甲1 .1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