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由于农业技术措施的不断进步及生产材料的推陈出新,从西瓜春季早熟栽培的产地环境、肥料、农药使用原则、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田间档案等方面对原《西瓜小拱棚双膜覆盖早熟栽培技术规程》进行了修订。旨在进一步规范技术措施,促进棉田增效棉农瓜农增收。  相似文献   

2.
揭膜对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揭膜对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揭膜对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的株高、蕾数、根系干重影响较显著,而对主茎叶片数、侧根数、成铃数、铃重和衣分影响不显著;不同生育时期对各生理指标的影响不同,对产量形成因子之一的铃数的影响主要在铃期前中期,而各品种不同处理成铃数差异不明显,因而对产量的影响不大。对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田的适时揭膜,不影响产量,可回收旧膜,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植棉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揭膜对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揭膜对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的株高、蕾数、根系干重影响较显著,而对主茎叶片数、侧根数、成铃数、铃重和衣分影响不显著;不同生育时期对各生理指标的影响不同,对产量形成因子之一的铃数的影响主要在铃期前中期,而各品种不同处理成铃数差异不明显,因而对产量的影响不大。对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田的适时揭膜,不影响产量,可回收旧膜,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植棉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北旱作大豆田不同地膜覆盖模式保墒增温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覆盖栽培是缓解干旱和春季低温等西北地区大豆生产制约因素的有效措施。为比较不同地膜覆盖模式在旱作大豆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以中黄41为材料,选用全膜双垄沟播、全膜覆土平作、全膜平铺、半膜覆盖平作4种覆盖播种模式,以露地平作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模式对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膜模式对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影响明显。大豆苗期,全膜双垄沟播土壤含水量略高于全膜覆土平作和全膜平铺,显著高于半膜覆盖平作和露地平作;分枝期至结荚期,处理间土壤含水量差异更加明显,全膜覆土平作、全膜双垄沟播和全膜平铺处理的含水量分别为15.6%~16.8%、15.1%~17.1%和14.4%~16.3%,比露地平作高2.5~5.1个百分点,较半膜覆盖平作高2.0~4.2个百分点。苗期,全膜双垄沟播土壤温度较半膜覆盖平作高2.0~4.6℃,较露地平作高2.9~5.1℃;分枝期,全膜双垄沟播土壤温度较半膜覆盖平作高1.6~2.9℃,较露地平作高2.6~4.5℃;开花期,全膜双垄沟播土壤温度较半膜覆盖平作高0.9~2.3℃,较露地平作高3.5~5.2℃。地膜覆盖处理的产量均高于露地平作,其中以全膜双垄沟播最高,较露地平作增产45.78%。可见,不同覆盖模式均可起到保墒增温增产效果,其中全膜双垄沟播实现了雨水的富集叠加利用,保墒、增温效果好,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淀粉—PE膜是一种低成本,易降解功能膜。农田应用采取半覆盖技术,诱导期内增温保墒,对于中早熟玉米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推进生育进程,获得增产。该产品的生产和应用,为半干旱农区种植─—加工增值循环,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双膜植棉技术在新疆石河子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石河子特早熟棉区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但春季倒春寒和大风天气过程频繁,对棉花适期早播及保全苗影响极大,严重制约本区棉花产量的进一步提升。2004年起,开始试验双膜覆盖技术,通过3年的试验证明,采取双膜覆盖技术,能保全苗和培育壮苗,共推广1.25万hm2,已成为该区一个新兴的主体技术。1行距配置播幅4.2m,采用三膜十二行膜上精量点播,单膜膜宽1.25m,一膜四行棉花,行距配置为(10 60 10)cm,行走行65cm,接行60cm,株距9.5cm,理论株数每公顷29.4万株。底膜上再同时盖两个窄膜,以利增温和后期揭膜,窄膜膜宽40cm,主要覆盖在下膜行距为10cm的两…  相似文献   

7.
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种植马铃薯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降雨量400 mm左右的原州区开城镇寇庄村,对晋薯7号进行了不同覆膜方式的研究,测定了0~20 cm土层地温和0~100 cm土壤含水量,以探索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生长的每一个时期,不同土壤深度的地温和有效积温总体表现为: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栽培>顶凌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播期全膜双垄沟播栽培>秋季半膜栽培>顶凌半膜栽培>播期半膜栽培;不同处理土壤含水量是秋季覆膜栽培>顶凌覆膜栽培>播期覆膜栽培,全膜覆盖栽培>半膜覆盖栽培。播期半膜栽培马铃薯667 m2产量为1 436.9 kg,而秋季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667 m2产量达到1 762.7 kg,增产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15N标记方法研究氮素的吸收、分配、再分配与油菜早熟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早熟油菜品种中油116(ZY116)生育期比中晚熟油菜品种中双11号(ZS11)短9d,在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分别短5d和4d。早熟品种ZY116在全生育期吸收的氮素比中晚熟品种ZS11更多的向籽粒中转移,而中晚熟品种ZS11则是花期吸收的氮素向角果皮中转移的更多,角果期氮素从角果皮转移到籽粒的更少,均达显著水平。早熟品种中油116在营养生长阶段吸收的氮素在后期的分配速度明显快于ZS11,如ZY116苗期吸收的氮素从花期生长到角果期时再分配速度为3.22mg/d,从角果期生长到收获期时再分配速度为3.71mg/d,而ZS11分别为2.48mg/d和3.10mg/d。  相似文献   

9.
水稻常年促早熟不是喷施叶面肥等某项单一措施所能奏效的。对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井灌区水稻提出了争取农时、合理选择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管水等四项促早熟的技术措施。并指出了建三江地区大中棚扣膜、秧田播种、泡田整地、插秧和齐穗的具体时间。  相似文献   

10.
食用栝楼套种早熟春大豆,不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栝楼来年生长,而且可以抑制杂草生长,起到覆盖的作用,实现优势互补的双丰收.结合丽水市生态环境气候特点,介绍了食用栝楼套种早熟春大豆高效栽培技术,为该套种模式的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棉花营养钵薄膜育苗移栽和棉花直播薄膜地面覆盖栽培,简称“两膜”栽培,这是将工业物化劳动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各棉区因地制宜示范推广后,早熟、增产显著。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这项技  相似文献   

12.
利用农业经济评价方法,对旱地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经济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和综合生产能力高,且它的生产能力比其他种植模式更具有稳定性和抵御外界变化的能力。因此,旱地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不仅能够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而且有助于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15N标记方法研究氮素的吸收、分配、再分配与油菜早熟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早熟油菜品种中油116(ZY116)生育期比中晚熟油菜品种中双11号(ZS11)短9d,在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分别短5d和4d。早熟品种ZY116在全生育期吸收的氮素比中晚熟品种ZS11更多的向籽粒中转移,而中晚熟品种ZS11则是花期吸收的氮素向角果皮中转移的更多,角果期氮素从角果皮转移到籽粒的更少,均达显著水平。早熟品种中油116在营养生长阶段吸收的氮素在后期的分配速度明显快于ZS11,如ZY116苗期吸收的氮素从花期生长到角果期时再分配速度为3.22mg/d,从角果期生长到收获期时再分配速度为3.71mg/d,而ZS11分别为2.48mg/d和3.10mg/d。    相似文献   

14.
烟草“前膜后草”双覆盖是在地膜覆盖与秸秆覆盖的基础上改进的覆盖栽培模式。综述了双覆盖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其保温保湿效果,对烟株根系活力和病虫害防御、烟叶品质以及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影响,并展望了“前膜后草”双覆盖模式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马铃薯高效复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试验示范,针对辽宁省气候特点,总结出马铃薯高效复种栽培模式,筛选出各主产区的适宜品种和相应种植密度,为辽宁省马铃薯科学种植提供依据。马铃薯的三膜覆盖极早熟栽培技术比较适合葫芦岛地区和大连地区应用,下茬复种小西瓜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马铃薯双膜覆盖栽培技术可克服前期低温的不利影响,缓解晚霜冻害,比常规地膜覆盖提前收获15 d以上,其鲜薯价格高,效益可观,为下茬复种粮食和油料作物高产创造条件,比较适合在辽西和辽南的大部分地区应用。马铃薯单膜覆盖栽培技术适用于辽宁大部分地区,下茬可复种蔬菜、粘(甜)玉米等作物。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冬季开发农业的发展和水田种植结构的优化 ,以及脱毒马铃薯的推广应用 ,我省马铃薯生产发展迅速 ,马铃薯栽培技术也有新的进展。近年来为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 ,采用地膜、双膜、一膜两用等措施 ,以促进马铃薯生长。为进一步探索春马铃薯早熟栽培的最佳技术 ,特进行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地点本试验在南昌市农科所试验田进行 ,土壤为冲积壤土 ,肥力中等 ,前作为 2 0 0 0年夏季水稻制种田 ,冬耕。1 2 试验品种及来源中薯 2号由江西省绿苗公司提供 ;东农 30 3由南昌县向塘农技站提供 ;中薯 2号由南昌市农科所提供 ;农膜 2 0 0 0m…  相似文献   

17.
为指导早熟油菜育种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分别于2013-2014年9月15日、9月30日和10月15日进行播种,调查早熟油菜(1358)与中熟油菜(中双11号,对照)和晚熟油菜(浙双8号,对照)花芽分化进程、花器官数量增长规律及苗后期嫩叶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早熟的1358各播期花芽分化早于两个中、晚熟品种对照,花芽分化时间比两对照短。播期对1358花芽分化的起始、现蕾和抽薹时间影响较大,早播时1358花器官发育较慢且数量明显偏低,迟播时1358的花芽分化时间延后。早熟的1358各播期在苗后期叶片GA3和ZR平均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而ABA和IAA平均含量显著低于两对照;迟播使早熟的1358苗后期GA3和ZR平均含量降低,并使ABA和IAA平均含量升高。早熟的1358各播期GA3含量在花芽分化中期出现峰值,且9月中下旬播种的GA3含量在整个苗后期均较高;ZR含量在花芽分化前期和后期均出现峰值;ABA和IAA含量在花芽分化前期较低,花芽分化后期到达峰值。对内源激素比例变化研究表明,早熟的1358各播期苗后期GA3/ABA、ZR/IAA高于两对照,IAA/ABA低于两对照。综上,适当迟播可避免早熟品种因过早开花遭受冻害而减产,苗后期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和比例的变化是调节早熟油菜成花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早熟与中熟油菜品种的性状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早熟与中熟油菜品种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差异,利用参加国家油菜品种区域试验的早熟和中熟品种的区试结果,对早熟与中熟油菜品种间的各性状进行差异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在农艺性状方面,早熟与中熟油菜品种的生育期、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生育期的差异最明显,有效分枝部位和主花序长差异不显著;在产量性状上,主花序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主花序角果数的差异最显著,每角粒数差异不显著;在抗逆性方面两者差异不显著;在品质性状方面,硫苷和含油量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介酸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水稻常年促早熟不是喷施叶面肥等某项单一措施所能奏效的。对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井灌区水稻提出了争取农时、合理选择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管水等四项促早熟的技术措施。并指出了建三江地区大中棚扣膜、秧田播种、泡田整地、插秧和齐穗的具体时间。  相似文献   

20.
花生早熟品种不同生育期临界水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花生早熟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在早熟花生栽培过程中常出现旱象,对产量影响很大。为此,1981年我们以目前推广的花生早熟良种白沙1016为供试材料,研究其主要生育期对干旱的影响。通过试验找出不同生育期临界水分,为花生生产提供科学的灌水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试验采用池栽,生育期间利用塑膜棚覆盖,人为控制水分,在花针、结荚、饱果期造成不同干旱条件,以研究其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