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1995-1997年连续3年的钾肥肥效试验和1996年对辽宁省宽甸县部分耕地速效钾含量的化验,发现全县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较1985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目前,有93.1%的耕地需要施钾,通过多点试验,提出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的最佳钾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2.
油菜施钾效果及土壤速效钾临界值初步判断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27  
对湖北省近10多年的80个油菜施钾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油菜施用钾肥具有明显的增产和增收效果,油菜施钾效果与土壤速效钾含量水平密切相关,与土壤缓效钾含量呈一定的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土壤质地明显影响钾肥效果,总体而言,轻质土壤施钾效果高于粘质土壤。土壤速效钾临界值研究结果表明,按照Cate—Nelson方法,以不施钾对照处理占施钾处理产量的90%为依据,初步估计轻质土壤和粘质土壤的速效钾(K)临界值分别为103mg/kg和84mg/kg;以施钾产投比为2作为依据,估计轻质土壤和粘质土壤的速效钾临界值分别为55mg/kg和46mg/kg;以施钾产投比为1.5作为依据,估计其临界值分别为103mg/kg和74mg/kg。  相似文献   

3.
新疆棉区钾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试棉田,速效钾(K2O)含量为220mg·kg-1,施氮肥增产30.1%,氮钾配合中,钾增产2.6%,差异不显著,钾肥效果不明显。速效钾含量为190mg·kg-1的各供试棉田,有部分试验,施氮肥增产37.3%,氮钾配合后,钾肥增产5.6%,差异显著,钾肥有效果。速效钾含量为190mg·kg-1的施钾有效果的供试棉田,K2O用量为75kg·hm-2。结合黄河流域棉区多年试验结果,新疆生态区,施钾有效棉田,速效钾(K2O)含量的动态范围是150~190mg·kg-1。  相似文献   

4.
不同钾肥对风沙土钾素动态变化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帅  张迪迪  刘烁然  朱希茹  应飞宇  高强 《玉米科学》2020,28(1):160-164,17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常规氯化钾、常规硫酸钾、晶体氯化钾和硫酸钾镁4种不同钾肥对风沙土钾素动态变化及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钾肥的施入均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包括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缓效钾及沸硝酸钾的含量。除土壤缓效钾含量在施肥后15 d达到峰值外,其他形态钾含量在施肥后12 d达到峰值。随着玉米生育期的延长,土壤速效钾含量呈"双峰"波动趋势,土壤缓效钾和沸硝酸钾含量波动较小。4种钾肥处理显著影响玉米6叶期植株的生长,对成熟期的农艺性状和含量无显著影响。植株吸钾量和钾肥回收利用率以硫酸钾处理最高。4种钾肥均能保证玉米生育期内的钾素需求,综合植株钾素吸收与利用状况考虑,常规硫酸钾的效果略优于其他3种钾肥。  相似文献   

5.
在红壤区,土壤钾素缺乏严重限制了烟草的需钾能力和品质提升。本研究以稻草源的生物炭为切入点,分别在水稻土和旱地红壤上设不施钾肥(CK)、化学钾肥(FK)、60%化学钾肥配施 40%的稻草钾肥(60% FK+40% SK)、60%化学钾肥配施 40%的生物炭钾肥(60% FK+40% BK)等 4 个处理,分析烤烟产量和烟叶钾素含量以及土壤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与 CK 和 FK 相比,60% FK+40% SK 和 60% FK+40% BK 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和烟叶钾含量,且水稻土明显高于旱地红壤。在所有处理中,均呈现出 60% FK+40% BK 处理的增幅最高。与 CK 相比,水稻土上 60% FK+40% BK、60% FK+40% SK 和 FK 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 48.43%、40.88%和 11.95%,旱地红壤上的增幅分别为 29.63%、22.96%和 20.00%。进一步分析表明,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烟叶钾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通过拟合方程发现,盆栽试验条件下,水稻土和旱地红壤的速效钾含量增加 10 mg/kg,烟叶钾含量可以增加 0.12%,但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在红壤地区,施用稻草源的生物炭可以替代 40%的化学钾肥,且可以保证烟叶产量和提高烟叶钾含量。  相似文献   

6.
在红壤区,土壤钾素缺乏严重限制了烟草的需钾能力和品质提升。本研究以稻草源的生物炭为切入点,分别 在水稻土和旱地红壤上设不施钾肥(CK)、化学钾肥(FK)、60%化学钾肥配施 40%的稻草钾肥(60% FK+40% SK)、 60%化学钾肥配施 40%的生物炭钾肥(60% FK+40% BK)等 4 个处理,分析烤烟产量和烟叶钾素含量以及土壤速效钾 含量。结果表明,与 CK 和 FK 相比,60% FK+40% SK 和 60% FK+40% BK 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和烟叶钾含量, 且水稻土明显高于旱地红壤。在所有处理中,均呈现出 60% FK+40% BK 处理的增幅最高。与 CK 相比,水稻土上 60% FK+40% BK、60% FK+40% SK 和 FK 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 48.43%、40.88%和 11.95%,旱地红壤上的增 幅分别为 29.63%、22.96%和 20.00%。进一步分析表明,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烟叶钾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通过拟合方程发现,盆栽试验条件下,水稻土和旱地红壤的速效钾含量增加 10 mg/kg,烟叶钾含量可以增加 0.12%,但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在红壤地区,施用稻草源的生物炭可以替代 40%的化学钾肥,且可以保证烟叶产量和提高烟叶钾含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用量的钾镁肥在砖红壤中的相互作用规律,可为合理施用钾镁肥提供理论依据。供试土壤采自琼海市大路镇冬瓜种植地,在室内试验条件下,通过向砖红壤中加入不同用量的钾镁肥,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土壤中钾镁的有效含量。结果表明,施用钾镁肥是提高土壤中速效钾和交换性镁含量的有效方法;在不施钾肥时,无论施用镁肥与否,对土壤中速效钾含量没有影响,当施钾量分别达到50、250 mg/kg时,施高镁肥(150 mg/kg)对钾有拮抗作用;在不施镁肥或施少量镁肥(30 mg/kg)时,无论施用钾肥与否,对土壤中交换性镁含量都没有影响,但当施高量镁肥时,钾对镁有拮抗作用,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拮抗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节土壤速效钾含量,探讨在不同小区施入同一品种不同数量的钾肥,研究土壤速效钾含量与施钾肥量、小麦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内在联系,通过高产小麦田主要土壤钾肥系数和钾肥临界值的研究,确定高产小麦钾肥用量,为高产小麦施钾定量化提供依据,试验表明:本地区土壤的钾肥系数为0.136 4 kg/667 m2,高产小麦钾肥临界值148 mg/kg.  相似文献   

9.
阜新县土壤养分动态分析与施肥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和1999年两次化验结果表明,阜新县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305%,全氮平均含量0.089%,碱解氮平均含量100.91mg/kg,速效磷平均含量10.15mg/kg,与1981年土壤普查时相比均为上升趋势;速效钾平均含量74.4mg/kg,呈下降趋势。耕地土壤碱解氮含量居中等水平,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为中下等水平,其中速效钾含量下降明显。应大力推广平衡施肥,纠正偏施氮肥、不减少或少施钾肥的习惯,增施有机肥,生产和研制配方专用肥。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6—2018年省、市耕地质量监测点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耕地质量现状,研究农田施肥后土壤养分的变化趋势。通过3年的耕地质量监测点养分监测,结果显示,施肥对农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施肥区养分的含量普遍高于无肥区;施肥区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基本稳定,较多无肥区有机质的含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相应无肥区全氮的含量也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施肥区有效磷的含量相对稳定,无肥区则显示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建湖县近几年来钾肥的使用量不足,施肥区的速效钾含量与无肥区均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但施肥明显降低了速效钾的下降幅度。农田耕层土壤的养分状况是施肥技术、种植制度及土壤田间环境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3年来耕层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等变化基本上保持平稳。  相似文献   

11.
施钾对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二年来的定位观测和水稻,花生田间试验材料,分析土壤施钾对土壤速效钾平衡的影响,探讨当前土壤严重缺钾条件下的作物适宜施钾量。  相似文献   

12.
从土壤农化角度,探讨了杂交水稻对钾素营养的需求特性、土壤钾库对杂交水稻吸钾的贡献以及肥料钾在土壤中的去向,进而探索杂交水稻实现高产高效所相适应的有效施钾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以甘蔗品种‘粤糖03-393’(‘粤糖6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4 a(造)钾肥水平(0、225、450、675、900 kg/hm2)定位试验,研究长期施用钾肥对甘蔗产量、农学效应、植株吸钾量、钾肥利用率、土壤钾素含量、土壤钾素平衡和钾肥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甘蔗农学效应、产量、钾肥利用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产投比逐渐减小,450 kg/hm2 处理的产量和钾肥利用率最高,225 kg/hm2处理的农学效应和产投比最高;甘蔗植株的吸钾量、土壤钾素含量、钾素平衡系数呈升高的趋势,出现植株奢侈吸收、土壤钾素含量过高、表观盈余过多、钾素资源浪费现象。合理施用钾肥能增加农学效应和产量,而过量施钾会降低农学效应和钾肥利用率,还造成资源浪费和养分流失。考虑农学效应、肥料利用率、土壤钾素表观平衡、综合效益等因素,甘蔗钾肥施用量建议为225~450 kg/hm2K2O。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钾量对玉米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玉米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钾肥用量提高呈缓慢上升趋势。当钾肥用量达156kg/hm2时玉米产量最高,为11177kg/hm2,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增产20.53%,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施钾处理玉米收获后土壤速效钾含量比播种前有所降低,土壤缓效钾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土壤全钾含量变化不大;不同施钾处理,随着钾肥的施用量提高,玉米从土壤中带走钾量明显增加,当钾肥施用量在117kg/hm2以下时,土壤中的钾素亏损,不能保持土壤中钾素平衡;各处理玉米子粒中钾素含量均比其茎秆钾素含量低,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增加,子粒茎秆中钾素含量也相应增加;不同施钾处理,钾素的利用率随钾肥的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八五八农场地区主要稻田钾肥利用和水稻的需肥特性,研究钾肥不同比例(基肥与穗肥)对水稻产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基肥与穗肥比例为7:3时,钾肥回收利用率最高为34.3%,水稻产量623 kg/667 m2,增产7.3%。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钾水平对棉花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鉴定钾营养高效品种,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供钾水平对不同钾效率类型棉花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泗阳328的产量构成因素较金102具有良好的钾响应,且耐钾肥,属钾营养高效高潜力品种,但供钾量对两者果枝数的影响小;施钾改善了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可纺性指数、黄度等指标,而对马克隆值和反射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外源钾通道基因改良水稻钾素营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基因枪导入法,将外源钾通道基因 (KAT1和AKT1)导入水稻中花8号、中花9号、中花13以及8706中,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经分子检测,证实了钾通道基因在水稻基因组中的整合与表达。盆栽试验表明,转基因植株在低钾和高钾两种钾水平下其钾的累积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缺钾条件下钾素、氯素以及氯化钾对玉米不同抗性品种茎腐病的防治效果,明确钾素和氯素在氯化钾防治玉米茎腐病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施钾可明显增强抗、感病品种抗茎腐病的能力,且对感病品种的防治效果优于抗病品种;施氯对抗、感病品种茎腐病防治效果均不明显。施钾明显增加了吉单180(抗病品种)、吉单327(感病品种)根、茎、叶部的钾素含量,在缺钾条件下,抗病品种较感病品种具有更强的吸钾能力。分析发现,蜡熟期的根部钾素含量与玉米茎腐病的发生率相关最密切,相关系数r=-0.9218。土壤养分是决定氯化钾中钾素还是氯素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兴城地区土壤钾素状况及施钾肥对玉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钾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土壤缺钾,直接妨碍作物根系和茎叶的正常发育,影响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及光合产物的合成和运输,使作物抗病、抗旱、抗寒、抗例伏能力降低,果实减产,品质下降。摸清土壤钾素含量状况,增施钾肥,控制土壤钾素的下降,使土壤钾素收支平衡,从而促进兴城市高效、优质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4个不同钾(K2O)水平(0、76.8、84、91.2 mg/kg土)对剑麻幼苗生物学性状、生物量、养分含量和钾肥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处理剑麻株高和叶片长度显著提高,平均提高64.2%和59.7%。高钾处理K3地上部鲜重、干重显著提高23.2%、11.4%。根冠比随着钾水平的提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施钾处理剑麻地上部、根系全钾含量显著提高,平均提高60.2%和158.7%。剑麻地上部和根系钾素吸收效率均随着钾水平的增加而增加,氮素和磷素吸收效率则随着钾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钾素利用效率则随着钾水平的增加而减小,施钾处理植株钾素利用效率平均下降3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