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枸杞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战略主导产业,是中国"药食同源"功能型特色优势资源,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国药瑰宝"。随着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打造"中宁枸杞"知名品牌已成为助推枸杞产业崛起的首要任务。新时代,中宁枸杞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具备了新的优势和潜力。一、新时代,中宁枸杞产业整合发展面临的挑战(一)稀缺资源优势发挥不够。据《中国药材市场网》、《宁夏林业厅网》等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枸杞  相似文献   

2.
精河县在枸杞种植上坚持基地标准化建设、种植面积稳步增长、增加杞农效益的思路,积极推广枸杞标准化种植和无公害、绿色生产栽培技术。截止目前,精河县枸杞种植面积已达0.89万公顷(13.4万亩),其中有机枸杞434.53公顷(6518亩),绿色枸杞2000公顷(3万亩),无公害枸杞5333.33公顷(8万亩),枸杞生态健康果园13.33公顷(200亩)。  相似文献   

3.
枸杞作为灌木经济林,近年来在甘肃省白银市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10年底,全市枸杞种植面积达到8万多亩,年产枸杞干果约1600万公斤,年产值约8亿元,枸杞开发已初具规模,经济效益日益显现。但从生产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产业化建设的标准差距很大,主要是成本投入高、无公害普及率低、产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滞后、深加工能力弱、营销体系不健全、市场占有率低。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白银枸杞产业开发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枸杞具有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易栽培的特点,是防治土地荒漠化、发展沙产业的先锋树种,在干旱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博州精河县已发展枸杞经济林0.8万公顷,成为目前规模较大的集中产区。枸杞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又是一种很好的水土保持树种,其叶、果、皮均  相似文献   

5.
<正>精河枸杞产业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特别是近20年来,精河枸杞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成为新疆红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博州精河县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之一,赢得了“中国枸杞之乡”和“精河枸杞甲天下”的美誉,已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产品等殊荣,是精河县乃至博州一张亮丽的名片。近年来,精河县以完善枸杞产业发展为纽带,加快推进枸杞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有机化、品牌化进程,建立与完善枸杞品类等级,推动传统企业创新转型,加速枸杞产业规范化发展,助力农特产业融入数字经济,助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 大城县栽培的枸杞品种多为血津枸杞,种植时间悠久。据调查1917年开始在车万灯、贾庄、豆庄、田庄等村栽培,以后普及全县各乡镇。由于经济价值高,见效快,一年育苗,二年见果,三年即可见到明显效益。当时田庄栽种四亩枸杞,造林第二年平均亩产干果181斤,因此栽种面积在全县逐年上升。到1975年全县已结果的枸杞树发展到8200亩,年产干果200万斤。仅国家收购即达150万斤。高产地块平均亩产达到500斤。由于广大果农在实践中认真探索科学的栽种和管理办法,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枸杞果的采收,加工和贮藏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机枸杞产业的需求逐渐扩大,寻找适合发展有机枸杞产地则成为发展有机枸杞的主要环节。武威的土壤酸碱度、海拔以及有效积温等天然的气候条件适宜枸杞的生长,更有利于生产有机枸杞,加之优越的政策条件、便利的交通优势以及循环经济的发展都为有机枸杞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武威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5.9万hm2,设施农牧业面积为1.2万hm2,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病虫害发生率较低,这些都为有机枸杞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武威地区发展枸杞产业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枸杞产业是宁夏最具地方特色和品牌优势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宁夏枸杞以其独特的品质优势、品牌优势和产业优势,已经成为宁夏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红色名片"。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了"实施特色产业品牌工程,重点发展优质粮食、枸杞等产业,把宁夏‘枸杞之乡’等品牌做大做响"的战略部署,宁夏枸杞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一、枸杞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着眼于破瓶颈、补短板,聚焦转型升级,全区枸杞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  相似文献   

9.
巴盟河套灌区栽培枸杞经济林始于6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枸杞林具有抗干旱、抗盐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特点,兼有防护、食药用双重作用。而巴盟河套灌区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交通便利,并有引黄自流灌溉的便利条件。因此,枸杞在河套灌区广有栽植,并在一些地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据统计,目前灌区枸杞经济林发展面积已达到25万亩,年产干果500多万公斤,产值900多万元。枸杞已成为巴盟地方名优特产和出口创汇的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枸杞作为巴盟河套灌区盐荒地造林…  相似文献   

10.
枸杞是名贵的中药材和营养滋补品 ,近年来 ,又发展成为保健食品和饮品。但是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加入WTO ,枸杞无污染生产已成为有关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和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在此就枸杞无污染生产谈谈自己的拙见。1 枸杞无污染生产的内涵枸杞无污染生产  相似文献   

11.
<正>每年的7月,是玺赞生态枸杞庄园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蓝天白云,满眼盈绿。万亩整齐有序的枸杞园在蓝天白云下铺开,漫山遍野的枸杞树上挂满娇艳欲滴的红枸杞,一眼望不到尽头。田间人头攒动采枸杞,车间机器轰鸣忙加工,一辆接一辆的货车沿着万亩庄园的枸杞大道不停  相似文献   

12.
正1尉犁县枸杞发展现状尉犁县近几年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枸杞规模化、科学化种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尉犁县枸杞产业的意见》。该《意见》中提出,要高起点、高标准建立种植基地,推广绿色和有机种植基地建设,到2020年全县种植枸杞1.33万hm(220万亩)左右。截至2016年,全县枸杞种植面积0.5万hm~2(7.5万亩),其中红枸杞0.25万hm(23.8亩),黑枸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切实加强枸杞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控工作,最大限度控制病虫害对枸杞的危害,切实提高我县枸杞生产、加工中的各项管理技术水平、枸杞种苗繁育技术,确保我县枸杞生产安全,提高中宁枸杞产品质量,增强中宁枸杞市场竞争力和国外市场占有率。近日,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服务局邀请宁夏农林科学院专家在我县举办2015年枸杞夏季管理技术培训班。来自全县各出口枸杞基地、各枸杞专业合作社、枸杞统防统治公司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种植大户和枸杞办全体技术干部职工8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上,宁夏农林科学院环境资源研究所的张  相似文献   

14.
宁夏回族自治区枸杞基地总面积现已突破50万亩,产量达到700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实现了农村经济增效、产区农民增收的“双赢”和三大效益的发挥.使宁夏枸杞在发挥种植资源、生产技术、加工开发、品牌效益、产品质量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起到了全国乃至世界枸杞生产发展的主导作用.实现了宁夏枸杞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前,内蒙呼和浩特市拥有中度以上盐碱地85万亩,其中有20万亩适宜栽植枸杞。1995年开始对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的10余个乡(镇),98个行政村进行了有计划,分步骤的全面推广种植枸杞,现在枸杞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发财树、摇钱树。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精河县抓住国家政策向西倾斜以及农业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大好机遇和自治区建立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有利时机,坚持不懈地大力发展枸杞产业,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品牌效应,迎来了枸杞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目前,精河县林业局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要求,从枸杞的种苗繁育、病虫害防治、品种更新、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枸杞产业不断发展,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了推进精河县枸杞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我们对精河县的枸杞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现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枸杞以其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不仅被古代医家视为养生上品,在文人眼中,也是充满神秘色彩的灵物。在古诗词中,以枸杞为主角的达上百首之多。从诗词中看,枸杞药食两用的养生效果,在唐宋时期就已达成共识,且成为交易珍品。而且枸杞人工种植技术在唐宋时期已较为成熟。枸杞的人工种植距今应有1400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中宁枸杞具有悠久的栽种历史 ,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 ,广大科技人员和林农总结出了一整套栽培技术和传统建园模式。然而 ,随着枸杞科技力度的加大和枸杞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水平的提高 ,传统的建园模式已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主要是由于传统模式定植密度小、前 3年单产水平低、产量提高慢、经济效益差。为了大幅度提高枸杞建园后前期产量和效益 ,广大科技人员和林农摸索出了一种新的栽培技术———枸杞直插建园技术 ,并在生产中广泛运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结合枸杞生产实践进行归纳整理 ,供参考。1 选地与施肥1.1 选地枸杞直插建园…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由于枸杞产品在市场上畅销,枸杞得以大面积种植,已成为经济林的主栽品种之一。目前新疆的枸杞种植面积已达0.8万hm2左右,年产构把1万t.是中国和亚洲最大的种植基地。枸杞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突出地表现出来。1998年被国家农业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构相之乡”的精河县,枸杞产值占全县工农业产值的40%.上交财政收入近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0%来自掏桔生产,仅村把一项,年人均收入达到2400多元。有了狗粑,精河入富了。改革开放使富裕起来的人们花钱买健康.买长寿.造就了一个迅猛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朝阳地区引种宁夏枸杞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阳地区引种宁夏枸杞,经3年育苗试验,平均出苗率达97.5%,合格苗率达91.6%,平均苗高达1.27m,地径达0.43cm,公顷产量达41.7万株。通过试验积累了辽西地区枸杞育苗经验,掌握了育苗技术,说明引进该树种已取得初步成功,从而为朝阳地区脱贫致富增加一个新的经济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