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不同时期采收的草莓果实糖含量差异的代谢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促成栽培的‘枥乙女’草莓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月份采收的果实糖含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采收的草莓果实糖含量有差异,成熟果实的总糖和蔗糖含量以2月份采收的最高,1月份次之,4月份最低;不同月份果实糖含量不同主要由蔗糖含量的差异引起。2月份果实的蔗糖磷酸合酶(SPS)、蔗糖合酶(SS)合成方向活性显著高于1月份,而转化酶活性显著低于1月份,这样有利于2月份成熟果实的蔗糖积累。4月份成熟果实的SS(合成方向)、SPS和酸性转化酶(AI)活性水平均与2月份相近,但此时果实仍不能积累蔗糖,表明4月份草莓果实不能积累蔗糖与糖代谢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2.
以白沙枇杷品种‘宁海白’和红沙枇杷品种‘大红袍’为试材,分析了果实发育进程中果实糖含量、蔗糖与山梨醇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果实发育与糖积累进程基本相似,蔗糖含量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变化不大,山梨醇含量随果实发育呈下降趋势,果糖与葡萄糖是这两个品种积累的主要糖,90%左右的果糖与葡萄糖是在成熟前3周内积累的;两个品种间果糖含量差异较大,‘宁海白’的果糖含量比‘大红袍’高约 1/3,而葡萄糖含量仅高8%。转化酶、SS分解活性和SDH的变化趋势基本类似,都是幼果期较高,此后随果实的发育呈下降趋势,到果实发育后期又转为上升直至成熟;SS合成活性和SPS活性变化与前面几个酶的变化趋势不同之处是成熟时的活性又有所下降。‘宁海白’的转化酶、SS分解活性均高于‘大红袍’,特别是果实发育后期的酸性转化酶活性远高于‘大红袍’,而SDH活性是‘大红袍’略高于‘宁海白’。以上结果表明,枇杷品种间糖含量的差异与其代谢酶的活性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王永章  张大鹏 《园艺学报》2001,28(3):256-261
 ‘红富士’苹果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积累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表明, 发育前期, 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和细胞壁结合酸性转化酶活性与此阶段果实中可溶性糖的积累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发育后期, 蔗糖合酶与蔗糖的积累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据此认为,红富士苹果果实蔗糖代谢可能主要受到酸性转化酶和蔗糖合酶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荔枝果实的糖积累与相关酶活性   总被引:57,自引:4,他引:57  
 以‘糯米糍’和‘妃子笑’两个品种为试材, 对比研究两者在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假种皮中糖积累和转化及其与糖代谢相关酶类———酸性转化酶(AI) 、中性转化酶(NI) 、蔗糖合成酶(SS) 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 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1. 糯米糍荔枝以积累蔗糖为主, 蔗糖/ 还原糖比值约为1. 5 ; 妃子笑荔枝以积累还原糖为主, 蔗糖/ 还原糖比值仅约为0. 4 ; 2. 荔枝糖积累与库活力密切相关, 但不同品种库活力的主要构成酶类不同, 糯米糍主要是SS , 而妃子笑则主要是NI + SS; 3. 不同的糖代谢酶活性决定了糖组分的不同, 积累蔗糖为主的糯米糍具有高的SS 和SPS 活性, 而转化酶活性较低; 以积累还原糖为主的妃子笑的SS 和SPS 活性较低, 而转化酶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设施油桃果实的糖积累与相关酶活性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以设施栽培超红珠油桃为试材,测定了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含量及相关代谢酶—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蔗糖合成酶及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并对果实中糖分积累及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早期,糖分积累以还原糖即葡萄糖和果糖为主,果实发育后期,以积累蔗糖为主;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变化表现为随果实成熟,蔗糖逐渐积累,酸性转化酶活性下降,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酶活性逐渐增强。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酶活性与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变化相似,果实发育前期酶活性逐渐降低,果实发育中后期酶活性逐渐升高,果实近成熟时酶活性升高较快,此时蔗糖迅速积累。  相似文献   

6.
 以‘巨玫瑰’葡萄(Vitis vinifera L. × V. labrusca L.)为试材,从始熟期开始研究了根域限制栽培对果实可溶性糖积累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巨玫瑰’葡萄果实中主要以葡萄糖和果糖积累为主。从始熟期开始果实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持续增加,与此同时,酸性转化酶(AI)的活性也随果实发育进程而逐步增强。AI活性与果实中含量最多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显著相关。中性转化酶(NI)和蔗糖合成酶(SS)的分解方向的活性只是在始熟期3周后开始增加,且活性低于AI。蔗糖合成酶(SS)的合成方向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在始熟期开始后稍有增加,此后保持平稳,且活性远远低于蔗糖分解相关酶AI、NI和SS的分解方向活性。根域限制栽培可以显著提高‘巨玫瑰’果实中可溶性糖的含量、糖积累期间的AI活性和成熟时的NI活性,但对其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由此推断AI是葡萄果实糖积累的最重要的调节因子,也是根域限制提高果实糖含量的关键代谢酶。  相似文献   

7.
葡萄延迟采收期间糖含量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京秀’、‘亚历山大’以及‘京秀’ ב亚历山大’和‘京秀’ ב香妃’葡萄杂交后代群体的共20个单株成熟时及延迟采收期间浆果可溶性糖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延迟采收, 浆果内可溶性糖变化可分为积累型和相对稳定型两种。延迟采收3周, 糖积累型的‘京秀’和8个单株浆果可溶性糖显著积累, 蔗糖分解酶(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 活性持续升高, 而相对稳定型的‘亚历山大’和12个单株的糖与成熟时没有显著差异, 但酶活性急剧降低。果实成熟和延迟采收期间的呼吸速率也存在差异。成熟后延迟采收由蔗糖分解酶活性反映的浆果库力的大小和呼吸速率存在的差异可能是两种类型延迟采收期间糖含量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杏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世纪杏作为试材,在不同发育时期测定了果实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质量分数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对果实中糖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质量分数与蔗糖合成酶的合成方向和蔗糖磷酸合成酶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4 9**和0.841 8*,而与中性转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42 5*。果实硬核期结束是果实中糖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净活性变化的转折时期。硬核期结束之前果实中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净活性为负值,蔗糖积累缓慢;硬核期结束后进入着色期,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净活性转为正值,蔗糖积累迅速。  相似文献   

9.
砧木对小型早熟西瓜果实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以小型西瓜品种‘小兰’自根植株为对照, 研究‘杭州长瓠’、‘超丰F1’、‘勇士’、‘黑籽南瓜’4 种砧木对其果实糖代谢特性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4 种嫁接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和糖代谢酶活性变化趋势与自根西瓜一致。在果实发育早期, 果实中以分解酶类为主, 糖分积累低; 发育后期以合成酶类为主, 糖分积累多。西瓜嫁接后果实糖分含量明显降低, 降低程度依砧木而异, 超丰F1/ 小兰、杭州长瓠/ 小兰西瓜的糖含量明显高于黑籽南瓜/ 小兰、勇士/ 小兰。砧木可能主要通过影响果实发育早期转化酶( Inv) 、发育后期蔗糖磷酸合酶(SPS) 、蔗糖合酶(SS) 活性来影响糖分积累。各处理糖代谢酶的净活性与糖分积累存在较好相关性, 说明糖代谢酶在西瓜果实糖分积累中的作用是综合的, 造成自根及嫁接西瓜果实糖分积累的差异是Inv、SPS、SS 几种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新红星’苹果果实蔗糖合酶的活性及亚细胞定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新红星’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 伴随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积累, 蔗糖合酶的分解活性逐渐下降, 而合成活性逐渐升高。苹果果实的蔗糖合酶由分子量为90 kD 的亚基组成, 其免疫信号强度随发育进程而增加。蔗糖合酶主要定位于果肉细胞的细胞质中, 发育中后期该酶的分布密度有一定增加。综合结果认为, 蔗糖合酶调控发育早期蔗糖的降解和发育后期蔗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营养液EC值对无土栽培番茄果实发育及蔗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栽培品种‘辽园多丽’为试材,在果实发育期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NaCl来提高营养液的EC值,研究高EC值管理对水培番茄果实产量、品质及蔗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高EC值处理都提高了成熟果实中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含量,而且随着EC值的增加这种提高越明显。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随着营养液EC值的提高,番茄果实各部位己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增加,蔗糖转化酶(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活性增强,而且己糖含量的增加和转化酶活性的增强主要发生在花后40~60d。以上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期高EC值管理下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提高是由于蔗糖转化酶活性的增强引起的;在该试验中EC值1.25→2.5→3.8→5.2的处理果实的品质提高最多,干物重损失最少。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对番茄果实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栽培品种辽园多丽为试材,在果实发育期进行盐胁迫〔50 mmol·L-1 NaCl以及等渗透势的NaNO3、KCl、KNO3、CaCl2和Ca(NO3)2〕处理,研究不同种类盐胁迫对番茄果实品质及蔗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Cl-盐胁迫处理均提高了成熟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和糖酸比。盐胁迫下番茄完熟期果实各部位己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增加,蔗糖转化酶(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活性增强,而且各处理可溶性糖和己糖含量变化与蔗糖转化酶活性变化成正比。由此可见,果实发育期盐胁迫下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提高是由于蔗糖转化酶活性的增强|提高番茄品质的最佳盐是KCl。  相似文献   

13.
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草莓(Fragaria × ananassa Duch.)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积累与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关系,以‘杜克拉’草莓7个发育时期的果实为试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分析果实发育中蔗糖转运蛋白及糖代谢关键酶(酸性转化酶、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4个基因的表达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随着果实发育都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蔗糖积累与果实成熟的关系较密切。随着果实发育,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表达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在果实发育的后期增加较快;蔗糖合成酶和酸性转化酶基因表达量除了白熟期和转色期外,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蔗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呈先升后降,降后又升的变化趋势,尤其在白熟期前急剧增加。结合可溶性糖和基因变化趋势分析表明,蔗糖转运蛋白和蔗糖磷酸合成酶在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绍兰  王玫  张晓菲  王成荣  王然 《园艺学报》2013,40(10):1887-1896
 研究了4种材质的果袋套袋处理对‘茌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Chili’)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及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随着果实的发育进程而增加;不同材质果袋影响糖增加的程度不同,套黄蜡纸袋的糖增加最少;转化酶(Ivr)活性随着果实的发育而降低,套袋降低了花后75 ~ 90 d 和花后150 d 果实酸性转化酶(AI)活性,而对中性转化酶(NI)影响不明显;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随着果实的发育而增加,套袋处理不同程度上降低了SPS活性,以套黄蜡纸袋最为明显,其次是套白蜡纸袋和无纺布袋,套塑料膜袋的大部分测试点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果实的发育,果实中蔗糖合成酶合成活性(SSs)逐渐增加,蔗糖合成酶分解活性(SSc)逐渐下降,套袋对SSs活性影响在多数测定点差异不显著,但降低了果实发育后期SSc活性。蔗糖代谢相关酶基因AIV1、AIV2、SPS1和SUS1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套袋降低了AIV2的相对表达量,降低程度套无纺布袋大于套塑料膜袋;推迟了果实中SPS1的相对表达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套塑料膜袋果的SPS1相对表达量在发育前期显著低于对照;影响了SUS1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整个发育过程未见套塑料膜袋果有SUS1相对表达量高峰出现,套黄蜡纸袋果的SUS1相对表达量最大值较对照提前15 d,之后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牡丹开花和衰老期间花瓣糖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 品种‘洛阳红’和‘胡红’为材料, 研究了花开放和衰老过程中花瓣可溶性糖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伴随花瓣的迅速生长展开, 总可溶性糖呈现迅速增加的趋势, 特别是己糖(葡萄糖和果糖) 含量显著增加, 盛开后己糖水平达到最高, 而蔗糖含量呈现逐渐下降的变化。己糖和蔗糖降解指数(SDI) 与花枝质量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 花瓣酸性转化酶活性维持较高水平, 开花过程中活性逐渐升高, 开放后逐渐下降。经主成分回归分析, 可溶性糖的代谢依赖于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的共同作用。结果提示, 牡丹花瓣中己糖的积累在花开放和衰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大棚梨园铺设银色反光膜,研究了反光膜对‘翠冠’梨树叶片光合作用、果实可溶性糖积累的影响,为改善大棚梨光照条件和提高果实含糖量的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0 a生大棚‘翠冠’梨为试材,沿树行铺设银色反光膜,以不铺膜为对照,测定了叶片净光合速率、果实单果质量、果实糖含量和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铺膜处理可显著增加树冠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而对上部叶无显著影响。铺膜处理可以显著增加果实单果质量,对果实4种可溶性糖和总糖,尤其是蔗糖含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检测了参与蔗糖代谢的5种酶,铺银色反光膜后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高于对照,而中性转化酶(NI)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结论】铺设反光膜可以提高果实单果质量,促进果实糖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