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别真、假杂交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由湖北省某公证处封存的两份杂交稻材料进行DNA、蛋白质指纹鉴定,首先采用业已建立的可特异鉴定以明恢63为父本的杂交稻真、假的P18引物进行RAPD分析,发现两份材料的叶片及种子DNA在0.8kb扩增带上存在着有和无的区别;而所用的42个水稻微卫星标记,发现5个水稻微卫星标记具有多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两样品的种子水溶性蛋白质毛细管电泳图谱进行比较,二者在出峰时间及峰值上存在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两份材料并非同一杂交组合,但在遗传背景上存在较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郭奕生  陆俊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6):138-141
当前杂交稻种子纯度鉴定以大田种植为主,鉴定时间长,受环境因素影响大,当鉴定结果出来后不合格种子已上市下地,影响到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微卫星标记具有共显性、稳定性、多态性高、数量丰富等特点,在快速鉴定杂交稻种子纯度上正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微卫星标记和田间小区种植鉴定同时对杂交稻品种进行纯度鉴定,鉴定结果分别为93.0%和93.5%,结果很接近,说明利用微卫星标记进行杂交稻种子纯度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鉴定杂交稻种子纯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3个杂交稻组合及其相应亲本的核DNA进行了分析,筛选出9个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随机引物和1对简单重复序列(SSR)引物,可对供试材料进行真伪和纯度鉴定,该技术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每人每天可测定180份样品,适用于杂交稻种子的商业化鉴定。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种子纯度的SSR分子检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SSR标记构建了15份恢复系和11份不育系共26份籼型杂交水稻亲本的DNA指纹图谱,筛选出了冈优725和Ⅱ优838两个杂交种亲本的共显性SSR标记。同时对四川省6家种子企业生产的两个杂交水稻品种冈优725、Ⅱ优838及其亲本进行田间和SSR标记纯度鉴定。结果表明两种鉴定方法无显著差异,均可应用于种子纯度检测,但分子标记纯度检测的结果更准确、可靠。不同来源的种子纯度存在显著差异,6家种子企业提供的亲本及杂交种的纯度普遍较低,多数未达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
以24份杂交稻品种和18份杂交稻亲本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DNA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24对引物在研究材料中共检测到74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的多态性片段为3.1个。基于24个SSR标记的扩增结果,利用NTSYS 2.10e软件计算Dice遗传相似系数,并建立UPGMA聚类图,结果表明:42份材料之间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0~1.00,在遗传相似系数0.68处可以将42份材料分为6个类群,较好地反映了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可为水稻育种中亲本选择提供参考。同时建立了42份材料×12个SSR标记的指纹图谱,为杂交水稻品种纯度和真伪鉴定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6.
DNA分子标记鉴定蔬菜作物种子纯度的原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DNA分子标记鉴定蔬菜作物种子纯度的原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鉴定种子纯度以RAPD技术为宜。RAPD标记鉴定常规品种种子纯度研究中,应选择目标品种A的RAPD图谱中出现而其它常规品种(一般5 ̄10个为宜)中不出现的DAN谱带作为鉴定纯度用的特异谱带;鉴定杂交F1品种时,应将母本有,父本无、,F1有的DNA谱带和母本元,父本有,F1有的DNA谱带作为特异谱带,并且在实践鉴定中二者必须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7.
以携带有bph2NBph3的水稻品系ME1为抗褐飞虱供体亲本,以保持系盟B、先B、天B,不育系RT300、RT181和恢复系R29等6个常用的杂交稻亲本为轮回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回交和自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bph2和Bph3基因导入到各杂交稻亲本中。结果6个回交组合在BC2F1代共获得13株双基因杂合株系;结合成型株农艺性状,选取其中6份的BC2F1代自交种子播种进行苗期抗虫鉴定,结果显示,各株系对褐飞虱均表现中抗水平;标记全部309个抗性植株的基因型,共获得21个聚合两个抗性基因的纯合株系。这些纯合材料将可用于组配抗褐飞虱杂交水稻。  相似文献   

8.
以4个三系配套杂交水稻组合及7个杂交稻F1代种子为试验材料,提取其醇溶蛋白和盐溶蛋白,利用SDS-PAGE技术进行图谱分析。结果表明:醇溶蛋白的多态性较弱,差异不大,蛋白质特征带不明显,不适合用于杂交水稻组合和杂交种子的真实性和纯度的检测;而盐溶蛋白的多态性丰富,差异明显,蛋白质特征带稳定,杂交水稻种子蛋白质电泳鉴定与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结果基本吻合。SDS-PAGE技术简便快捷、分离效果好,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可作为杂交水稻F1代种子纯度蛋白质指纹图谱鉴定。  相似文献   

9.
RAPD标记在大豆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十六烷基溴化铵(CTAB)选择性沉淀DNA的方法,提取大豆种子、新鲜叶片或冷冻干燥叶片的总DNA,所得DNA纯度好,降解少,分子量大,完全可以用于RAPD分析。本文就RAPD标记手段在大豆品种鉴定中的应用作一简报,仅OPA-04就能将供试的17份大豆品种区分开,表明RAPD用于种子纯度鉴定及品种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用250个Operon引物,对以培矮64s为母本配制的两系稻杂种及有关亲本等12份供试材料进行RAPD分析,从中筛选出引物OPN-20.它不但能使培矮64s和以它为母本的杂种种子同其它种子加以区别,同时还扩增出恢复系山青、特青的多态性特征带,使它们的F1种子与母本培矮64s分开.并讨论了RAPD技术在两系杂交稻种子纯度鉴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培矮64s为不育系的两系杂交稻杂种纯度的RAPD鉴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250个Operon引物,对以培矮64s为母本配制的两系稻杂种及有关亲本等12份供试材料进行RAPD分析,从中筛选出引物OPN-20。它不但能使培矮64s和以它为母本的杂种种子同其它种子加以区别。同时还扩增出恢复系山青,特青的多态性特征带,使它们的F1种子与母本培矮64s分开。并讨论了RAPD技术在两系杂交稻种子纯度鉴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水稻淡黄叶隐性标记新不育系标CS选育与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两系杂交稻种子的生产风险和纯度鉴定成本,利用水稻隐性标记性状的研究应运而生。文章介绍了利用淡黄叶隐性标记性状育成的新不育系标CS的选育经过,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试图为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去除杂株,快速、简便、准确、低成本鉴定两系杂交种子纯度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杂交稻主要亲本的SSR分子身份证数据库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前期构建的基于明恢86的SSR电子遗传图谱,筛选得到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长短臂上的24对多态性好的SSR标记,利用这些标记对139份水稻品种材料进行多态性分析,从而得到142个等位位点,24个标记位点的分布范围在2~10之间,平均值为5.9.这些标记对杂交稻组合的鉴别能力高于对杂交稻亲本的鉴别能力,这在对目前生产...  相似文献   

14.
纯度是杂交稻种子质量的一个核心指标,其传统鉴定一般以形态性状为基础.DNA标记为水稻品种鉴别和纯度鉴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其中,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由于具有鉴别能力强、重复性高、检测简便等优点,在杂交稻种子纯度鉴定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不管是人为掺杂验证,还是与田间鉴定比较,以SSR标记为基础的杂交稻纯度鉴定都显示出极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48个DNA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湖南省2013年审定的27个杂交稻品种,并构建了其DNA指纹图谱。共检测到等位基因122个,每个标记1~4个;带型数共151种,每个标记1~5种;平均多态性频率0.772,变幅为0.537~0.951。建立的品种指纹图谱数据库可为杂交水稻品种的实时高效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保证杂交稻种子的纯度,是杂交稻增产的关键之一。由于去海南岛进行种植鉴定种子纯度成本高,质量和农时不能保证,因此1983年冬季我们按照江苏省农科院遗传生理所师素云等报道的用酯酶同工酶鉴定杂交稻种子纯度的原理和方法,对江都县种子公司收购的部分杂交稻种子进行了纯度鉴定。 测试材料为汕优2号、汕优3号和汕优6号的100多个样品,在室内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柱状电泳酯酶同工酶法,进行纯度鉴定。并于1984年5月从中随机抽取78份样品,种于江都县原种场,每个样品实种300株,于8月5日和9月上旬两次进行小区田间纯度调查,其中有11份样品于8月初直接到生产大田进行纯度调查。另外,还对11份样品的同工酶鉴定结果与生产大田纯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空间诱变后的水稻SSR标记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经过卫星搭栽的水稻品种抗倒丝苗种子及后代进行了微卫星标记分析和有关性状研究.随机选用151对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微卫星引物对抗倒丝苗及其21个突变株系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发现突变株系与原种相比都存在多个标记座位的突变.突变标记座位的多少随突变系与原种间差异大小而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可使水稻的DNA分子在多个区段发生重复或缺失等结构性变异,从而使水稻的表型及生理指标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8.
银杏主要栽培品种的分子鉴别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以15个银杏主要栽培品种的种子胚乳为材料,利用筛选出来的12种具多态型的引物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15个品种之间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并确定了这些品种的RAPD标记基因型,以标记基因型为依据,可以利用单倍体种子胚乳和二倍体叶片组织在DNA水平上对这些品种进行有效的鉴别。依据各个品种的标记基因型对这些型品种进行了分子聚类的结果与传统的三大类分类法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9.
种子纯度是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的核心指标。微卫星技术(SSR分子标记技术)因其具有稳定性好、准确可靠、易于操作等优点在种子纯度鉴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采用48个SSR分子标记对杂交水稻组合齐两优918的双亲及F1之间的多态性进行筛选和纯度检测技术研究,为种子生产以及种子上市销售做好质量监督,杜绝质量风险。经过筛选得到如下结果:在对48对引物进行筛选后,发现有5对引物在双亲间显示稳定多态性,在杂种F1上表现为父母本共显性条带,表明该5对引物适宜于齐两优918杂交种子纯度鉴定,可用于种子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开发水稻粒宽调控基因GW8的荧光分子标记,为快速、准确鉴定其基因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与宽粒亲本GW8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可知,窄粒杂交稻亲本美B的GW8基因序列在第二内含子有2个碱基缺失差异的特性之一,据此结合五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技术,建立GW8基因荧光分子标记PM-GW8。【结果】利用荧光分子标记PM-GW8对42份籼稻亲本材料进行鉴定,仅在美B中检测到有2个碱基缺失的荧光信号。对亲本材料的谷粒宽度进行测量,其中美B的粒宽相对其他品种较窄,验证了该分子标记检测GW8的基因型与粒宽表型相符合。【结论】GW8荧光分子标记PM-GW8能快速检测水稻是否存在2个碱基缺失的GW8基因,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粒宽提供高效、可靠的基因分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