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采前铺设不同种类反光膜对骏枣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铺设反光膜提高了树冠中下部与树冠内的光照强度,以透湿性反光膜效果最佳,反光效果是银色反光膜的1.15倍,是对照的3.22倍.铺设反光膜提高了树体中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和氮平衡指数,降低了叶片的胞间CO2浓度、类黄酮指数,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光合作用是果树最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对其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树盘下覆盖反光膜对树体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反光膜在南丰蜜橘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树势基本一致的南丰蜜橘为材料,于花后120 d在树盘下覆盖银黑色反光膜,以不覆膜为对照。叶片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于花后180 d采用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叶片取自距离地面高度0.7~0.8 m的树冠内膛,从相同位置采集果实样品,从花后120 d持续至210 d,每15 d取样一次,测定果实V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并计算糖酸比和固酸比。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地表覆盖反光膜显著提高了南丰蜜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低了胞间CO_2浓度;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_2浓度显著负相关。此外,反光膜覆盖显著提高了果实V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从而导致果实糖酸比和固酸比升高。【结论】反光膜应用于南丰蜜橘能提高树冠内膛的叶片光合能力和果实品质。各光合参数中,胞间CO_2浓度与果实品质间的相关性最强。胞间CO_2浓度低,果实品质好。  相似文献   

3.
对红星苹果树盘覆盖银灰色反光膜,研究了其冠层微气候及果树生理效应。结果表明:①盖反光膜可明显提高树冠内膛反射光强度;冠层日温升高、夜温降低,昼夜温差平均加大2.3℃;冠层湿度低、昼夜湿差较大。②盖反光膜可降低夏季日间土壤温度,使根系活力增强24.6%~35.2%;盖膜后半个月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即显著增加。③盖反光膜树冠内膛果实可溶性糖与固形物含量、果面着色指数及株全红果率显著提高;7月中旬(果实膨大期)盖膜可溶性糖增加幅度比8月(果实着色初期)盖膜高,但增色效果不及后者。  相似文献   

4.
以5年生大棚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沿树行铺设不同反光膜(透湿性反光膜、银灰色反光膜、银色反光膜),以不铺膜为对照,测定了不同时期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气孔阻抗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测定不同时期葡萄果实穗质量、单果质量、花青苷含量、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研究不同光环境条件对大棚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设施葡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应用透湿性反光膜、银灰色反光膜、银色反光膜大棚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透湿性反光膜葡萄叶片水分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应用透湿性反光膜、银灰色反光膜、银色反光膜后叶片叶绿素含量略高于对照;应用透湿性反光膜显著提高了葡萄果实穗质量,3种反光膜处理下果实中花青苷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反光膜的应用对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在设施内铺设反光膜可有效改善葡萄叶幕下的光环境,增进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水分利用率,提高果实花青苷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而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其中透湿性反光膜效果较突出。  相似文献   

5.
以16年生‘美早’甜樱桃为试验材料,在树盘铺设不同反光膜(透湿性反光膜和银色反光膜),以不铺膜为对照,通过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反射光光强和辐射照度、果皮颜色、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花青苷含量,以研究铺设反光膜对日光温室甜樱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铺设透湿性反光膜和银色反光膜显著改善了树冠光照环境,离地120 cm处的反射光光强分别是对照的6.2和2.9倍;应用透湿性反光膜和银色反光膜的甜樱桃叶片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其中铺设透湿性反光膜差异显著;反光膜处理下果皮着色显著好于对照,表现为果实色度值和色调角度更小,果实花青苷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pH和单果重等无明显差异。综上,铺设反光膜有助于提升日光温室甜樱桃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
苹果套袋后对树体有明显的遮光作用.果袋遮挡了照射到果实周边3~7片叶片的光线,被遮光的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完全背着光的叶片光合速率为负值,整树套袋后果袋的遮光作用导致树体光合生产力下降,是果实内在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套袋对树体外围光照影响不大,主要对树体的内膛和下层影响严重,光照条件恶化.套袋树体各部位叶片的光合速率变化规律为:叶幕上层高于中层高于下层,外围高于中间高于内膛.光照在不同树形冠层内的光分布是不一样的,疏散分层形树套袋后其冠层内每个层次的光照衰减量最大,小冠疏层形100 cm和50 cm降幅最大;不同树形下层和内膛的叶片光合速率接近负值.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明确果实套袋对翠冠梨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测定了套袋与不套袋梨树外围新梢和内膛短枝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规律、光响应曲线(Pn-PFD)和C02响应曲线(Pn-Ci)变化规律,同时对相应部位的果实品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果实套袋对树体外围叶片光合特性无显著影响,但对树体内膛叶片的光合特性影响显著;与对照相比,套袋使内膛叶片的光量子通量密度(PFD)、日均净光合速率(DMPn)、光合能力(Pc)、光补偿点(Lc)、光饱和点(Lm)、表观量子效率(AQY)和羧化效率(CE)显著降低,但对CO2饱和点(CSP)、CO2补偿点(CCP)、Rubisco最大羧化效率、RuBP最大再生速率无显著影响;套袋使内膛和外围果实的硬度、石细胞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升高,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但对单果重无显著影响。可见,果实套袋能明显降低树体内膛的光合有效辐射,使内膛叶片的光合能力降低,从而导致果实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8.
以葡萄品种户太8号为材料,研究铺设反光膜对设施大棚栽培葡萄果实外观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果实大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果园铺设反光膜既可调节果树冠层微环境(光照强度),又能改善果实品质。铺设特卫强反光膜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果实百粒重显著高于对照;覆膜处理的光照反射率显著高于对照。研究表明,铺设反光膜处理对葡萄着色和前期成熟果数量作用显著,成熟期前2周可采摘的葡萄产量是对照的2.1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材质的反光膜对四季柚树体微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本试验以苍南县马站镇四季柚为试验材料, 采用特卫强农用反光膜、大成极光高亮防水型反光膜、大成极光高亮反光膜3种不同材质反光膜进行地膜覆盖试验。结果表明, 四季柚覆膜能显著降低土壤含水量, 提高树体中下部光照强度, 促进叶绿素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增强叶片光合特性, 提高果实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 有效降低其柠檬酸含量。结果表明, 参试的3种反光膜中, 特卫强反光膜的综合效果最佳, 其次为黑白膜和防水型反光膜, 有关反光膜的铺设技术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避雨栽培的10年生夏黑、早玉葡萄为试材,研究在葡萄果实转色期至成熟期铺设反光膜对葡萄叶片、果穗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黑和早玉葡萄果实转色期铺设反光膜能降低根系土壤温度,增强地面反射光强,改善葡萄叶幕下的光环境,增加叶片厚度,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和氮含量,提升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1.
以露地栽培的‘宫川’温州蜜柑为试材,研究透湿性反光膜、银灰双色反光膜对果实发育进程中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和糖含量等品质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湿性反光膜覆盖后促进果实着色、果实比对照更为橙红,表现为显著提高果实着色期a*值。透湿性反光膜覆盖后还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提高1.5个百分点、比银灰色反光膜提高0.5个百分点;而可滴定酸的含量较对照有所上升。透湿性膜应用也提高了‘宫川’温州蜜柑果实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特别是对葡萄糖与果糖含量提高十分显著,效果优于银灰色反光膜。  相似文献   

12.
以5 a生天红2号/SH40/八棱海棠为试材,研究了苹果树生长期覆盖白色地膜、塑料地膜和黑色地布对冠层环境以及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的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顺序为白色地膜塑料地膜黑色地布,但冠层内的温度和湿度差异均不明显;叶片SPAD值和Pn顺序均表现为白色地膜黑色地布塑料地膜;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形指数顺序均表现为白色地膜黑色地布塑料地膜,着色指数和光洁指数顺序均表现为白色地膜塑料地膜黑色地布。苹果树盘覆盖白色地膜有利于提高冠层内的光照强度,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西北戈壁荒漠区膜下滴灌对酿酒葡萄生理特性的影响,在甘肃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区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膜下滴灌和常规滴灌处理模式下酿酒葡萄赤霞珠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以及产量和灌溉用水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滴灌处理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E)日变化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气孔导度(Gs)日变化呈“凹”型,膜下滴灌处理的光合能力强于常规滴灌处理;叶绿素含量月均值膜下滴灌高于常规滴灌处理,且覆膜与常规滴灌处理间差异水平为显著;经济产量各要素中覆膜的产量高于常规滴灌处理,膜下滴灌T1(240 mm)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实现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新疆桃实生优选单株的叶片性状及光合特性日变化规律,为新疆桃高效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田间调查及乙醇提取等方法,对新疆桃叶片的属性特征、形态特征、叶绿素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光合生理指标日变化,分析7个新疆桃优株的光合特性日变化规律。【结果】 7个新疆桃优株的叶片属性特征中的叶形、叶尖形状、叶基形状有差异,7个新疆桃优株的叶色均为绿色,叶缘形状均为钝锯齿状;毛桃3号的叶绿素总量最高,为3.75 mg/g,7个新疆桃优株的叶片形态特征有显著性的差异,叶面积排序为毛桃2号>毛桃3号>油桃2号>油桃1号>毛桃5号>毛桃4号>毛桃1号;7个新疆桃优株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均呈“双峰曲线”,不同优株达到的峰值的时间有差异,净光合速率排序为毛桃3号>毛桃4号>毛桃2号>油桃2号>毛桃5号>毛桃1号>油桃1号;7个新疆桃优株的气孔导度日变化趋势均呈“双峰曲线”,气孔导度日均值排序为毛桃2号>毛桃3号>毛桃4号>毛桃5号>油桃2号>毛桃1号>油桃1号;7个新疆桃优株的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呈“U字型”,日变化平均值排序为毛桃4号>毛桃5号>毛桃2号>毛桃3号>毛桃1号>油桃2号> 油桃1号。【结论】 7个新疆桃优株的叶片性状及光合特性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光合能力较强的是毛桃3号。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果袋对秦王桃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晚熟桃(Amygdalus ferganensis)秦王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果袋对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单层双色纸袋使成熟期果实果皮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别比对照降低26.48%和44.62%,但花青苷却增加6.89%,且果实硬度略有增加,果面干净,色泽鲜艳,外观品质提高;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略有下降。套双层双色纸袋与套单层双色纸袋对桃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差异不明显。套塑膜袋易产生日灼。在陕西关中地区,对中晚熟桃套袋,选择单层双色纸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摘叶、铺膜以及摘叶结合铺膜处理对赤霞珠葡萄叶片光和性能的影响。[方法]以7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设摘除果穗周围叶片、树冠下铺银色反光膜、树冠下铺银色反光膜+摘叶3个处理,以常规管理株为对照,分别测定4个处理的叶片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细胞间隙CO2浓度(Ci)以及光照强度。[结果]摘叶和铺膜处理均可提高葡萄结果部位叶片的光合速率,其中摘叶处理比对照提高28.3%,铺膜处理比对照提高72.6%;铺膜+摘叶处理相对于铺膜或摘叶处理并未表现显著的加和效应,摘叶和铺膜处理对叶片气孔导度有一定影响,以摘叶处理影响较大。不同时期各处理叶片细胞间CO2浓度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综合考虑,铺膜效果优于搞叶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不同砧木大石早生李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I301PS光合测定仪对3种砧木嫁接的大石早生李的日变化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嫁接的大石早生李的光合速率有一定差别;不同砧木不同树龄的大石早生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中午降低型"的双峰曲线,峰值、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3种砧木1 a生大石早生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差异不显著;毛桃砧的大石早生李的净光合速率较高,2a生毛桃砧大石早生李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种砧木的大石早生李.  相似文献   

18.
以‘绿化九号’桃(Prunus persica(L.) Batch)为试材,在果实最后迅速生长期,通过去果降低叶片中糖分往果实中的运输,新梢套袋等措施改变光照时间,减少光合同化物的积累,并通过新梢左右两端环剥阻止同化物向其他果实和枝条运输,形成一个叶片中糖分浓度梯度,研究不同叶片糖分浓度梯度下,源叶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等的变化。同时,通过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了在库源调控造成叶片可溶性含量不同时,Pn下降可能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和留果对照相比,去果造成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套袋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最低。伴随着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Pn和气孔导度(Gs)下降,而叶片温度(tleaf)增加。Pn和Gs之间极显著正相关。而tleaf的增加则伴随着光系统Ⅱ最大量子产额(Fv/Fm)、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的下降,相反,tleaf增加,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增加。因而,叶片可溶性糖的积累有可能通过某种方式影响Gs并使之降低,造成蒸腾作用减少,最后使叶片tleaf升高,有可能限制了PSⅡ反应中心的光化学效率,从而对光合作用做出调节。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农田人参的最佳遮荫方式,以3年生人参为材料,设4种遮荫棚处理(P1M1.拱形棚覆盖蓝色棚膜;P1M2.拱形棚覆盖黄色棚膜;P2M1.梯形棚覆盖蓝色棚膜;P2M2.梯形棚覆盖黄色棚膜),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人参叶片不同生育期的光合相关参数,研究了不同遮荫棚下农田人参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农田人参叶片在全生育期内净光合速率呈现双峰曲线,在展叶期和绿果期出现峰值,开花期略低,红果期后逐渐降低,黄叶期最低。不同遮荫棚下农田人参叶片净光合速率具有显著差异,表现为P1M1处理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P2M1处理的次之,P2M2处理的最低。生育期内,P1M1处理叶片净光合速率平均分别比P2M1、P1M2和P2M2处理的高15.02%、48.99%和81.97%;P2M1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比P1M2和P2M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高29.53%和58.20%。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效率和表观叶肉导度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相同。这说明在拱形棚覆盖蓝色棚膜下,农田人参叶片光合代谢较强,水分利用最好,有利于其生长,为农田人参最佳遮荫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以南高丛越橘品种奥尼尔(O'Neal)和兔眼越橘品种杰兔(Premier)为试材,研究透湿性反光膜、秸秆覆盖处理对越橘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越橘园覆盖反光膜和秸秆处理,其单果重大于对照,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也高于对照.反光膜覆盖处理的果实可滴定酸、有机酸含量显著降低,秸秆覆盖处理的果实可滴定酸、有机酸含量亦略有降低.对于果实花色苷含量,反光膜覆盖处理最高,秸秆覆盖处理居其次,而对照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