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省广德县地处匠陵山区。1996年中稻收割期间,33台中小型联合收割机投入水稻收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联合收割机之所以受到农民的普遍赞誉和购机户的青睐,产生了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笔者认为除客观上农村具备了联合收割机发展的潜在条件,农民强烈要求改变农业生产方式,迫切渴望机械化收获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部分收割机自身的综合性能和收割效果通过实践比较理想,满足农民的需要和要求。近年来,由于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联合收割机在稻麦收获季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从收割机的推广情况看,国产很多型号的…  相似文献   

2.
正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是指割台切割下来的作物仅穗头部进入脱粒滚筒脱粒的联合收割机。这种收割机保持了茎秆的完整性,减少了脱粒、清选的功率消耗。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由于其独特的作物夹持,脱粒方式和相应配套技术的应用,使其在收割方式,脱粒质量,功耗方面明显好于全喂入式机型,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近几年来,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在全国广大农村使用的越来越多。因此,为了提高联合收割机的生产效率,减少作物收获损失,保证收获质量,就要按照规定对其进  相似文献   

3.
联合收割机易地收获中暴露出的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站赵牧风今年农民争购联合收割机从事易地收割,或“南征北战”或“西进东征”,不仅提高了收获作业的机械化水平,而且大大促进了收获机械生产的发展。目前,全国共有收割机生产企业200余家。其产...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中型联合收割机过剩,小型收割机偏少,特别是特种小型及人力收割机更是少的可怜,所以,每到收获的季节,农民发愁的不是整方大块地的收割而是特殊地形的较小地块和套种农田的收获。大中型联合收割机功能齐全、收割效率高,适合于大面积平坦的农场式农田,小型收割机适合个体户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我国水稻收获机械化现状和水稻联合收割机使用现状,指出了水稻联合收割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展望了其前景;指出了水稻收割机是实现水稻收获机械化的主要工具,促进了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1联合收割机防陷装置现状联合收割机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机械之一。在麦收季节,联合收割机收割是否及时,将直接关系到农民粮食产量的多少和经济收入的高低。呼盟是秋雨偏多的地区,配备适用的防陷装置,也是保证农业丰产丰收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保证联合收割机正常作业,一些联合收割机配备了传统的防陷装置,在使用中起到了很好的防陷效果。1.1联合收割机防陷装置的种类目前,传统的联合收割机防陷装置有以下两大类型:半履带防陷装置;低压宽轮胎防陷装置;大直径轮胎防陷装置等。这些装置均直接替换原联合收割机的行走驱动轮,…  相似文献   

7.
农民在联合收割机使用环节,常常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对联合收割机甚至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也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在收割机使用环节,各地应该强化安全监理工作,提升农民使用收割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百台收割机规模服务”是浙江省瑞安市1996年初立项的农业丰收计划项目,由瑞安市农业机械总站承担,项目内容是截止1996年底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联合收割机100台,实现机械化收割5万亩,创产值300万元,节约劳力6万工日。瑞安市联合收割机推广工作在1987年就已形成规模,截止1992年共计引进4个系列7种型号41台套的收割机。通过多年试验摸索,瑞安市农机总站为保证技术指导、配件供应及维修服务配套,开始了“统一推广,以点带面,从单一机型开始”的收割机推广计划,1994年正式确定桂林-3型联合收割机为机械化收获的成熟机型。据统计,1995年…  相似文献   

9.
水稻联合收割机是一种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一次性投资大,使用操作技术水平要求高的农业机械。近几年来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激励和拉动下,水稻联合收割机发展迅猛。由于有的机手缺乏收割机的使用操作技术,收割机的功效和作用发挥不出来。为使收割机“高效、优质、低耗、安全”的为农业生产、农民增收服务,现将收割机使用操作技术“16字”口诀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联合收割机“跑粮”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国家支农政策的深入人心,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猛,联合收割机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作为一种快速致富的高效率收获工具,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重视和欢迎。用户在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作业过程中时常会出现"跑粮"这种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大量实地走访,和用户一起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总结出一套治理收割机"跑粮"的方法。大家所说的"跑粮"是指收割机作业后,在地面上存在籽粒损失。这些籽粒来源大致有5种:一是自  相似文献   

11.
1梳脱台由英国谢尔卡·雷诺兹公司设计、江苏省海马联合收割机厂制造的免割梳脱台,其构思独特。它采用持稳方式收获谷物,使收获作业简化为捋下谷物和进仓两道工序。因而该梳脱台在联合收割机上使用后,可比普通收割机提高效率40%~60%(生产率可达1.3hm2/h~2.0hm2/h),油耗降低20%~30%,破碎率、含杂率均低于1%。而且可收获多种作物。2自动报警防塞器河南省浚县小河乡前同山村农民韩广增经过三年的潜心研究,发明了联合收割机自动报警防塞器。它的电器部分与收割机的行走、收割、输送、脱粒等机构相联系,液压控制部分可以将…  相似文献   

12.
联合收割机橡胶履带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概述 橡胶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以其收获稻、麦时的良好适用性和作业性能,受到了众多粮食主产区农民的喜爱.由于该类收割机的行走主要是靠橡胶履带运行,因此橡胶履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用户对整机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机手操作技术和收割机技术调整不当等原因,会使谷粒总损失率增加。看到颗粒归仓的稻谷损失,农民十分心疼。因此,减少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时的谷粒损失,不仅是广大农民提出的迫切需求,更是收割机机手提高收割质量应尽的职责。要减少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时的谷粒损失,对全喂入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来说,应从安装、调整、操作技术等方面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其一,易地机收作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产物。使用联合收割机对保丰收、降成本、抢农时、减轻劳动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购买、使用联合收割机的用户越来越多。为提高联合收割机利用率,增加有机户收入,满足买不起大型机具的农民使用联合收割机的愿望,各地农机管理部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利用不同地区收获季节的时间差,积极组织联合收割机“南征北战”开展跨区机收作业,使丰收的麦田变成了广阔的农机作业市场。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减少联合收割机的故障率,避免人员伤害事故的发生,要注意以下安全作业的技术措施。1收割机收获前的准备工作1.1联合收割机的磨合试运转用户新购置的联合收割机或大修后的联合收割机作业前必须进行试运转,以保证良好的技术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试运转前必须正确安装、调整和润  相似文献   

16.
小麦联合收割机是集小麦收获脱粒作业为一体的联合作业机器,应用小麦联合收割机可有效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秋收压力。由于小麦联合收割机需一次性完成小麦收割、分离等系统性作业,所以,收割机具有结构复杂、应用周期短、功能多等特征,需要相关人员做好收割机的日常保养与保管工作。基于此,结合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实际工作情况,对小麦联合收割机的日常保养、冬季保管作业进行阐述与分析,希望对实际农业生产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保联合收割机在农作物收获的时候能够发挥其作用,提高收割机的使用寿命,本文主要简述了联合收割机的维护工作,对联合收割机的保养以及安全使用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联合收割机的存放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寿光市的收获机械主要用于收获小麦.其他作物较少。八十年代后引进立式收割机,逐步推广。现正处于稳定发展状态.到1993年底本市拥有联合收割机二十多台,小型收割机二千五百多台,大部分是牟平产的140型。由于采用机械收获,使农业生产面貌大大改观,1980年.三夏作业周期长达半月多,而到19N年则只有四天_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寿光收获机械六场需求也开始出现变化.联合收割机将取代学机作业,成为需求的热点。小型联合收割机与大型联合收割机相比.投资利润率较高,投资回收期也较短.同曼大面广的N至25马力拖拉机配套.一…  相似文献   

19.
联合收割机的市场前景和对策———’97上海国际农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专题交流会发言摘录目前中国收获机械的使用尚未达到国外的先进水平,据悉机收小麦的面积约占小麦播种面积的50%左右,水稻机收面积不足10%,农民对收割机需求远不能满足。随着政府对农业生产机...  相似文献   

20.
《福建农机》1998,(3):9-9
使用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不但省工、省力、高效,而且能使稻草直接回田肥土。虽然我市地处山区,连片收割受到制约,但是,随着收割机的性能改进和质量提高,不同类型的新型收割机也进入我市,并逐步得到农民的认可。机收水稻在升温。z工农民个体购买收割机积极性高涨:龙岩市近年来出现了个体筹资购买收割机的新生事物,尤其以长汀县农民购买收割机积极性为较高。近年来他们已陆续购买了新、旧共6台联合收割机(型号有桂林一3型,农友一90型,龙江一90型),分布在河田镇(4台),童坊镇(l台),潮田镇(1台)。今年夏收期间6台收割机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