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离、鉴定文山三七根腐病、黑斑病和圆斑病的主要病原真菌,并探明其体外生长速率。[方法]用马铃薯葡聚糖琼脂培养基分离、纯化病原真菌,以真菌体外培养时的菌落形态和回接试验中的病兆特征和再分离真菌的菌落形态进行形态鉴定,以真菌ITS序列扩增与比对进行分子鉴定,用体外培养时病原真菌菌落直径和厚度的增加速率来表征其生长速率。[结果]文山三七根腐病、黑斑病和圆斑病的主要病原真菌分别为双孢柱孢、人参链格孢和槭菌刺孢。体外培养时,双孢柱孢菌落的直径和厚度增大最快,其次为人参链格孢的,槭菌刺孢的则最慢;在同一培养时间,不同真菌的菌落直径、厚度间的各自差异仅达到显著水平。[结论]文山三七根腐病、黑斑病和圆斑病的主要病原真菌分别为双孢柱孢、人参链格孢和槭菌刺孢,当三种病害同时发生时,根腐病将蔓延最快,黑斑病次之,圆斑病则最慢。  相似文献   

2.
利用单孢分离法,从云南文山三七(Panax notoginseng)叶片上分离获得黑斑病病原链格孢菌。对所获得的供试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同时利用ITS、Alt a1、gpd、BT2和RPB2等5个基因的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七黑斑病病原菌为Alternaria panacis Whetzel。  相似文献   

3.
文山三七根腐病病原真菌的鉴定与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文山三七药材基地感染根腐病的三七组织获得分离物,并对其进行培养和纯化,并运用科赫法则(Koch’s Postulate)进行病原菌回接感染,得3株致病明显的菌株,后对此菌株进行生物学和18S-rDNA全序列分析鉴定及室内药效防治。结果表明,此3株菌分别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甲基硫菌灵、根康、多菌灵对茄孢镰孢菌、尖镰孢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对链格孢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该研究可为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和链格孢菌引起的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病健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种类及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慧瑛  吕国忠  孙晓东  赵志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79-8279,8291
[目的]深入了解人参根际土壤中的病原真菌种类及其分布规律,分离获得有益真菌种类资源,为人参土传病害防治提供生防菌资源。[方法]统计健康人参植株与根腐病人参植株根际土壤中的真菌种类及数量并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各地区人参根际土壤中的真菌种类不完全一致,分离出了18个属的52种真菌。青霉、曲霉是土壤中的常见真菌,镰刀菌Fusarium、柱孢菌Cylindrocarpon是部分人参根腐病的病原菌。[结论]根腐病人参根际土壤中的病原菌(镰刀菌、柱孢菌)及拮抗菌(粘帚霉、枝顶孢)种类和数量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张国辉  陶敏  张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477-11479
[目的]对贵州省毕节市的白菜黑斑病进行病害分析和病原鉴定,以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表面组织分离法从病叶中分离得到病原菌,并对病原菌进行培养、镜检、孢子大小测定和鉴定。[结果]显微镜镜检的病原菌特征表明,引起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是链格孢菌(Alternariasp.),病原菌的孢子大小为(15.0~38.5)μm×(7.5~13.5)μm,结合寄主和病原特征,引起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被鉴定为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结论]芸薹生链格孢为贵州省毕节市当前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可以通过农业措施和药剂预防来减少该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新疆牧草真菌新病害15种。其中国内新记录种有驼绒藜白锈病菌一种;寄主新记录有鸡脚草禾自粉菌、偃麦草禾白粉菌、醉马芨芨禾白粉菌、早熟禾秆锈病菌、双刺兔唇花柄锈菌、紫花鸢尾柄锈菌、喜盐鸢尾眼斑病细丽疣蠕孢等七种;国内寄主植物新分布有狗尾草黑粉菌、赖草秆黑粉病条黑粉菌、苜蓿根腐病立枯丝核菌、苜蓿根腐病镰刀菌、苜蓿黑斑病链格孢菌、红豆草自粉病鞑靼内丝白粉菌,还阳参锈病柄锈菌等七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红枣枣果黑斑病近几年已成为新疆南疆红枣产区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为有效防控该病害的扩展和蔓延,以及明确该病的主要病原.[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对病原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从病果上分离纯化得到了24个真菌菌株,其中链格孢菌15株,所占比例为分离菌株总数的62.5;;其次是青霉3株,占12.5;;镰刀菌2株,占8.3;;根霉2株,占8.3;;其它2株,8.3;.经致病性测定,只有15株链格孢菌株接种后的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一致,并从接种的发病株上又分离到此菌.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培养性状、菌体形态的观察和测定,同时利用真菌rDNA-ITS通用引物(ITS1和ITS2)进行PCR扩增并克隆测序,获得序列登录GenBank进行比对分析.[结论]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将其鉴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相似文献   

8.
三七圆斑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应用表面消毒法对三七圆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病菌为半知菌丝孢纲(Hyphomycetes)的槭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 (Hartig) Deighton].目前该病已成为三七地上部分的主要病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进一步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与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三七圆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田间分离的三七圆斑病病原菌——槭菌刺孢,在室内进行最适培养基、碳氮源、温度、pH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槭菌刺孢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该病菌最易利用的碳源是木糖,最易利用的氮源是牛肉膏。其菌丝生长范围为1~28 ℃,最适温度20 ℃。菌丝在pH为3~11均可生长,以pH 6为最适。  相似文献   

10.
黑斑病是人参栽培中发生十分普遍、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人参黑斑病亦叫斑点病,是由半知菌链格孢属真菌侵染所致。病原菌侵害人参茎、叶和果实,常造成参叶早期脱落、种子干缩和早期落果,严重影响参根、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南果北贮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土窑洞具有低而稳定的温度和适宜的湿度,有减轻柑桔褐斑病和“枯水”的良好效果,可将这两类贮藏期生理病害的损失率由25%~50%减少到5%~10%。柑桔适当早采(提前7d左右),可以提高贮藏保鲜的质量,减少贮期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魏书琴  刘俊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530-9531
[目的]筛选对刺五加黑斑病菌具有抑菌效果的药剂。[方法]用11种药剂在2 500、1 250和833 μg/ml 3种浓度条件下分别对刺五加黑斑病菌进行处理,研究不同药剂和稀释浓度对刺五加黑斑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不同药剂和稀释浓度对刺五加黑斑病菌的抑菌效果影响很大,其中10%世高水分散剂、30%福嘧霉悬浮剂、50%扑海因WP和20%黑星叶霉唑超微WP对刺五加黑斑病的抑菌效果最佳,在各浓度处理条件下的抑菌率均为100%;3%多抗霉素WP的抑菌效果也很好;50%菌安利WP在浓度为2 500 μg/ml时,75%达科宁(百菌清)WP在浓度为1 250 μg/ml时,对刺五加黑斑病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他药剂对刺五加黑斑病的抑制作用不大。[结论]在11种药剂的3种浓度处理中,筛选出5种对刺五加黑斑病菌具有较明显抑制作用的药剂。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异色瓢虫色斑类型考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9年调查了山西省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 (Pallas)的色斑类型 ,结果共发现 76个色型 ,其中黄底型占 66个 ,黑底型占 10个 ;黄底型中以十九斑变型最多 ,黑底型中以显明变型最多。  相似文献   

14.
刘昌燕  仲建锋  万正煌  李莉  陈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307-10308,10312
[目的]筛选防治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的最佳药剂及方案.[方法]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4种化学药剂对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43%戊唑醇悬浮剂800倍液喷雾、25%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喷雾、43%戊唑醇悬浮剂500倍液浸种2 h+43%戊唑醇悬浮剂800倍液喷雾、25%嘧菌酯悬浮剂500倍液浸种2 h+25%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喷雾处理对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明显,第3次施药后28 d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且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结论]为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的化学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发酵液抑菌法,探明草地早熟禾褐斑病拮抗细菌G10菌株的发酵条件。结果显示: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山梨醇10g、牛肉膏5 g、KH2PO4 0.2 g、MgSO4.7H2O 0.2 g、NaCl 0.2 g、CaSO4.2H2O 0.2 g、CaCO3 5 g、蒸馏水1 000 mL;最适发酵条件为:起始pH 6.0、温度35℃、转速150 r/min、接种量2%、发酵时间48 h。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行了6种新型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分析该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情况,调查各杀菌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三唑酮EC对玉米褐斑病的田间防效最优,50%多菌灵WP对玉米褐斑病的田间防效较差;三唑酮处理的小区玉米平均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异色瓢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99年作者对山西省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 (Palla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虫在山西省一年发生 4代 ,以成虫越冬。完成 1代需 2 5 12d ,其中卵期 2 5d ,幼虫期 8 6 2d ,预蛹期 1 0d ,蛹期 3 0d ,成虫产卵前期 10 0d。屋檐下角落处是其主要越冬场所之一。越冬前每日以 14∶0 0到 16∶0 0活动最为频繁。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模式在旅游景区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兆胤  王征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41-4441,4443
旅游业是资源依托型产业,没有良好的景区环境就没有旅游产业的持续性发展。就景区环境受污染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在景区中实现循环经济管理,阐述循环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柑橘黑斑病菌(Guignarida citricarpa)是欧盟和美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近年,柑橘黑斑病成为阻碍我国柑橘出口欧盟的瓶颈,广东梅州名优鲜果--蜜柚出几基地黑斑病也遇到类似情况.为解决在柚子果实采摘前控制和减少柑橘黑斑病对果实的侵染,选择10种杀菌剂在柚子果实上进行柑橘黑斑病田间防控试验.试验结果可以初步确定嘧菌酯、甲基硫菌灵、苯嘧甲环唑等内吸性、具备对病原菌新型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能够在田间对柑橘黑斑病起到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20.
秦冠、富士苹果杂交后代抗早期落叶病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秦冠、富士杂交F1代,对苹果早期落叶病的抗性遗传倾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F1代斑点病的遗传倾向在不同年份表现一致,病情指数由小到大依次为秦冠×富士<富士×秦冠,而褐斑病的遗传倾向在不同组合不同年份表现不一致。秦冠、富士杂交F1代的斑点病病情指数均值略高于或低于亲中值,表明秦冠、富士杂交后代抗斑点病的遗传中加性效应较大,在后代中选择抗病单株潜力大。褐斑病病情指数均高于亲中值,表明褐斑病遗传中非加性效应占有较大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