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于珊珊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395-7397
[目的]探讨豇豆的最佳贮藏温度,指导贮运实践。[方法]研究(3±1)、(8±1)、(12±1)及(26±1)℃(室温)下贮藏对采后豇豆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豇豆中的维生素C含量随贮藏期的延长而降低;纤维素含量则随贮藏期的延长而增加;呼吸强度随贮藏期的延长而增加。(8±1)℃下贮藏的豇豆,其维生素C含量、纤维素含量和呼吸强度变化速度比其他温度下降缓慢的多。[结论](8±1)℃下豇豆可贮12 d,无腐烂现象,贮藏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贮藏温度对余甘子果实采后贮藏期间感官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为其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余甘子果实分别置于5、10、15℃及室温条件下贮藏,测定果实的失重率、好果率及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Vc)、蛋白质和有机酸含量.[结果]贮藏温度对余甘子果实贮藏期间感官及营养品质影响的优劣表现顺序为:5℃>10℃>15℃>室温;余甘子果实贮藏至12d,其水分、可溶性固形物、Vc、蛋白质和有机酸损失均以5℃贮藏的最小;5℃贮藏能使余甘子果实贮藏期延长6~9 d.[结论]低温贮藏能有效延缓采后余甘子果实感官及营养品质的下降,延长贮藏期,且以5℃贮藏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影响玻璃瓶装巴氏杀菌乳货架期的重要因素.[方法]巴氏杀菌乳受冷链的影响,一般货架期较短.通过对玻璃瓶装巴氏杀菌乳在不同贮存温度8、10和12℃下的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进行评估,探讨不同温度下影响巴氏杀菌乳货架期品质的主要因素.[结果]研究表明,在1~5d时间内,不同贮存温度下,样品的蛋白质、脂肪、乳糖和非脂乳固体几乎不变;酸度在8和10℃下几乎不变,而12 ℃时有所增加;样品在8和10℃的感官品质不变,而l2℃的样品在第4天感官品质开始下降;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在5d保质期内,样品菌落总数在8和10℃贮存均符合国家标准,而12℃贮存第5天其结果超过国家标准;样品大肠菌群,在5d保质期内,8℃贮存时未检出,10℃贮存第5天超出国家标准,l2℃贮存第2天开始检出大肠菌群,第3天超出国家标准.说明贮存温度的控制对样品品质的影响非常大,低的贮存温度及相对短的贮存时间有利于巴氏杀菌乳优良品质的保持;同时表明大肠菌群数量是影响玻璃瓶巴氏杀菌乳货架期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研究可为玻璃瓶装巴氏杀菌乳流通过程包括贮存、配送、售卖期的冷链监控和安全售卖,以及消费者冷藏贮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青椒流通过程中微生物及品质的影响。[方法]测定青椒在9和20℃贮藏过程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数及其品质的变化,并对9℃贮藏16 d后的青椒进行了模拟销售,同时测定了不同清洗方法对20℃贮藏4 d的青椒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9℃贮藏16 d和16 d后再在20℃条件下销售1 d的青椒感官品质、失重率、Vc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4.1和3.31、.79%和3.87%9、5.6和81.2 mg/100 g2、0.3和16.5 mg/100 g9、3.3和85.6 mg/100 g;9℃贮藏16 d、16 d后再在20℃下销售1 d和直接在20℃下贮藏4 d的青椒大肠杆菌数分别为46、3.2×103和3.1×104 cfu/g,整个试验过程中均未检出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1×10-3 ml/L次氯酸钠能彻底清除青椒中的大肠杆菌,而1滴/L洗洁精溶液和自来水清洗能清除青椒中的大多大肠杆菌。[结论]9℃贮藏能更好的保持青椒的品质并控制大肠杆菌的繁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青椒流通过程中微生物及品质的影响。[方法]测定青椒在9和20℃贮藏过程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数及其品质的变化,并对9℃贮藏16d后的青椒进行了模拟销售,同时测定了不同清洗方法对20℃贮藏4d的青椒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9℃贮藏16d和16d后再在20℃条件下销售1d的青椒感官品质、失重率、Vc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4.1和3.3、1.79%和3.87%、95.6和81.2mg/100g、20.3和16.5mg/100g、93.3和85.6mg/100g;9℃贮藏16d、16d后再在20℃下销售1d和直接在20℃下贮藏4d的青椒大肠杆菌数分别为46、3.2×103和3.1×104cfu/g,整个试验过程中均未检出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1×10-3ml/L次氯酸钠能彻底清除青椒中的大肠杆菌,而1滴/L洗洁精溶液和自来水清洗能清除青椒中的大多大肠杆菌。[结论]9℃贮藏能更好的保持青椒的品质并控制大肠杆菌的繁殖。  相似文献   

6.
马文平  倪志婧  任贤  任玉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996-15000
[目的]探讨贮藏温度对果实品质及生理的影响。[方法]以宁夏中部干旱带‘玉金香’甜瓜(Cucum is meloL.var Yujinxiang)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5、10和20℃)条件下其成熟期果实主要品质、生理代谢和采后病害发生的情况。[结果]采后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果实硬度均呈逐步下降趋势,5℃贮藏硬度值下降最慢,说明低温有利于保持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呈逐步下降趋势,低温贮藏可延缓TSS含量下降的趋势。贮藏初期,果实呼吸强度均呈下降趋势,温度越低呼吸强度下降越快,采后4 d呼吸发生跃变,在8 d时达到高峰,贮藏温度越高呼吸跃变峰值越大。低温贮藏可部分抑制呼吸强度的增加。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与呼吸强度的变化趋势相似。采后可溶性果胶含量呈逐步增加趋势,贮藏温度越高增加越快。采后贮藏期果实病害严重,7 d后普遍发病,20℃病害最严重,10℃病害最轻,5℃贮藏后期果实有冷害现象,反而加重了病害。10℃是玉金香采后的最佳贮藏温度。[结论]为甜瓜的保鲜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杜娟  廖新福  杨军  腾国玲  张敏  再吐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032-4035,4080
[目的]研究几种贮藏方式对采后哈密瓜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疆哈密瓜西州密17号为试材,采用2~4、4~6、6~8、8~10℃4个贮藏温度下的杀菌剂、1-MCP、杀菌剂复合1-MCP技术对哈密瓜进行采后处理,定期测定哈密瓜采后贮藏期间的各项品质指标.研究几种贮藏方式对采后哈密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硬度、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及POD、SOD与CAT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不同采后处理中,6~8℃条件下贮藏、采后杀菌剂复合1-MCP处理,CAT、POD、SOD酶活水平最高;8~10℃贮藏温度下、采后杀菌剂处理,MDA含量水平最高;4~6℃贮藏温度下、来后1-MCP处理,质膜透性最低;2~4℃贮藏温度下、采后1-MCP处理,果实硬度和哈密瓜中心TSS含量水平最高.[结论]6~8℃贮藏温度下对西州密17号进行采后杀菌剂复合1-MCP处理,减缓了哈密瓜可溶性固形物的消耗,抑制果实的软化,较好地保持哈密瓜的品质,有效延长哈密瓜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气调贮藏对草莓贮藏期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红颜"草莓为材料,分别在0℃、4℃、0℃空气、0℃气调等条件下进行贮藏,定期取样检测贮藏期内果实失重率、硬度、色度、抗坏血酸含量和表型等各项品质指标后,对比各指标间的差异变化。[结果]在0℃,4%CO_2+10%O_2条件下贮藏的草莓的品质最佳,贮藏至第15天时失重率仅为0.24%,硬度为518.65 N,抗坏血酸含量为0.46μg·g~(-1),显著优于其他贮藏条件(P0.05),且能维持鲜亮的色泽、无病害发生,与对照相比货架期延长了7~9 d。[结论]0℃,4%CO_2+10%O_2处理是一种有效可行的草莓保鲜方法,可为草莓的贮运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温度贮藏期间团头鲂品质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团头鲂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品质变化规律.将团头鲂分别贮藏在20、4和-3℃条件下,通过感官评定、微生物和理化指标分析,评价不同温度对团头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贮藏至第2天时,感官品质已不可接受,对应的感官分值为15.00,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质量分数ω(TVB-N)为215.1 mg/kg,菌落总数>107CFU/g,鲜度指标K为42.12%,贮藏至第5天时硫代巴比妥酸(TBA)的质量分数ω(TBA)为0.47 mg/kg;4℃条件下贮藏至第14天时.感官分值为16.67,感官品质不可接受,ω(TVB-N)>200 mg/kg,贮藏至第16天时菌落总数达到2.88×107 CFU/g,鲜度指标K为55.22%,ω(TBA)<2 mg/kg;-3℃务件下,至37 d时,感官分数为17.00,鱼肉失去食用价值,至41 d时ω(TBA)>2 mg/kg.贮藏结束时(第46天),菌落总数<107 CFU/g,ω(TVB-N)<200 mg/kg,鲜度指标K<55%.综合各指标变化,20、4和-3℃条件下,团头鲂的贮藏期分别为1、12和33 d,与20和4℃相比-3℃贮藏能明显延长团头鲂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延长疣柄魔芋叶柄和芋头叶柄采后保鲜期,对疣柄魔芋叶柄和芋头叶柄采后的生理生 化变化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监测贮藏过程中芋柄中的水分含量、呼吸强度、糖类和粗纤维含量的变化, 探讨魔芋叶柄和芋头叶柄在不同温度及添加保鲜剂条件下品质变化规律。【结果】疣柄魔芋叶柄和芋头叶柄在 室温条件下储藏时间分别为 12、14 d;4℃条件下储藏时间分别可达 25、29 d;添加保鲜剂在室温条件下的贮藏 时间均为 13 d。整个贮藏过程中,芋柄的呼吸强度在 0.015 mg/kg·h 上下波动,魔芋叶柄和芋头叶柄的初始含 水量分别为 93.63%、93.77%,室温条件下贮藏结束时魔芋叶柄和芋头叶柄的含水量分别为 87.19%、86.29%;4℃ 条件下贮藏结束时魔芋叶柄和芋头叶柄的含水量分别为 92.15%、93.00%。4 ℃和室温条件对呼吸强度没有显著 影响;4℃条件能显著延缓芋柄在整个贮藏期水分的损失;4℃和添加保鲜剂在贮藏前期对还原糖、总糖和粗纤 维含量影响较大,对贮藏后期品质变化影响较小。【结论】保鲜剂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贮藏过程中疣柄魔芋 叶柄和芋头叶柄中营养物质的变化,延长保鲜期的效果不明显,而在低温环境中贮存,水分损失和品质劣变缓慢, 能有效延长保质期,是一种比较适宜的贮存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电子束辐照对散装熟肉制品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散装即食酱卤牛肉为研究对象,研究电子束辐照对即食熟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感官品质、脂质过氧化指标及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6.0 kGy电子束辐照可将散装即食酱卤牛肉的微生物指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范围内;辐照后色泽评分增大,组织状态、气味和滋味、口感评分减小;辐照后引起牛肉过氧化值增加、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TBARS)降低.辐照对散装即食酱卤牛肉的感官和脂质过氧化指标的影响和未辐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并能延长货架期至10 d.[结论]研究可为推广电子束辐照在散装熟肉制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保证散装熟肉制品的质量安全,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2.
李殿鑫  李宝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44-16346
[目的]更好地控制分割牛肉原始微生物的数量,提高牛肉的安全性并延长其保质期。[方法]用二氧化氯、热水、刮板等消毒剂或消毒措施对肉牛屠宰分割生产线上的案板、传送带以及操作员工的手等的去污染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工作结束后的卫生清扫、200 mg/kg二氧化氯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案板和传送带上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P<0.05);工作过程中的刮板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案板上的细菌总数(P<0.05);工作后的热水浸泡显著降低了案板的细菌数。[结论]该研究所采取的一些措施,虽然显著降低了肉牛屠宰分割过程中牛肉的细菌数,但仍未达到企业标准。  相似文献   

13.
刘敏  谢晶  姜利红  韩志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85-5887
[目的]探索延长康乃馨切花瓶插寿命的方法和条件。[方法]研究了低温贮藏(0±1)℃的冷柜内贮藏5 d和10 d、(4±1)℃的冷柜内贮藏5 d对康乃馨切花"马斯特"采后生理代谢和瓶插寿命的影响,测定了瓶插期间康乃馨的花茎、鲜重、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不同温度下的呼吸强度。[结果]以0℃贮藏5 d处理组的瓶插效果最好,有效抑制了康乃馨的生理代谢,推迟切花鲜重和可溶性蛋白峰值的出现,使切花的瓶插寿命延长(4.7±0.3)d,而4℃贮藏组切花的瓶插寿命较对照组缩短了(2.3±0.3)d。根据不同贮藏温度下感官评分/时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可以获得不同瓶插时间的感官得分。[结论]紧蕾期的康乃馨切花最佳的贮藏温度是0℃,最佳的贮藏时间是5 d。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储藏温度对糙米糊化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快速黏度仪测定糙米在15、25和35℃3个温度条件下储存180 d期间的糊化特性。[结果]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糙米的峰值黏度、最低黏度等糊化特性指标都呈上升的趋势,温度越高变化差异越显著。糙米在不同储藏温度下的回生值随时间延长也显示出差异,15℃储藏条件下,糙米的糊化特性变化较小,因而低温储藏应作为糙米储藏的最佳条件。[结论]该研究可为糙米的安全储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芒果贮藏保鲜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芒果的远途运输和贮藏保鲜提供依据。[方法]用扑海因、甲基托布津、施保功和自制保鲜剂浸泡红象牙芒果果实,然后分别置于8、111、4℃贮藏,研究芒果最适宜的贮藏保鲜技术。[结果]红象牙芒果的最适贮藏温度为11℃,最佳药剂为自制保鲜剂,保鲜期可达50 d左右,腐烂指数为6.67,远低于其他处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芒果的失重率增加,果实硬度下降。较低的贮藏温度更能有效延缓果实硬度下降的速度和幅度,延长贮藏期。81、11、4℃低温处理可以有效推迟芒果呼吸高峰到达的时间,且随着温度的降低,呼吸高峰到达的时间后移,峰值降低。[结论]红象牙芒果的最佳贮藏条件为:贮藏温度11℃,浸果药剂是自制保鲜剂。  相似文献   

16.
史振霞  王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863-4865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鸭梨贮藏后期微生物数量及生理品质的影响,为鸭梨后期贮运保鲜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鸭梨果实为试材,采用浓度0.75%、1.00%、1.25%、1.50%壳聚糖溶液浸泡鸭梨果实30 s,并设清水对照,均在4℃下贮藏30 d,分别在10、20、30 d时检测微生物数量及各指标。[结果]与清水处理相比,4种壳聚糖涂膜处理均可不同程度降低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抑制果实贮藏后期微生物数量、硬度、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保持果实较好的硬度,从而延缓了果实的成熟衰老。其中1.25%壳聚糖涂膜处理的果实贮藏30 d,其腐烂率和失重率分别为8.3%和12.9%,而对照的分别是52.6%和28.0%。[结论]壳聚糖处理对鸭梨贮藏后期的保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冷却方式对宰后分割牛肉品质的影响,为改善牛肉嫩度,增强食用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宰后分割牛肉为材料,用快速冷却、常规冷却、延迟冷却3种冷却方式对宰后分割牛肉进行处理,于4℃冷库成熟7 d,考察各冷却方式对牛肉品质的影响。[结果]经快速冷却处理的分割牛肉由于降温速度快,2 h温度降至4℃左右时,p H高于6.2,出现肌肉冷收缩现象,剪切力最大,在成熟过程中嫩化效果不佳(P0.05),且对肉色影响不大。常规冷却的牛肉降温速率仍较快,且冷却失重较大。延迟冷却后的牛肉因温度较高,可以促进牛肉进入僵直期,随着成熟的进行牛肉的嫩度不断增大,亮度和红度得到改善,虽然冷却损失较快速冷却的牛肉大,但牛肉的嫩度改善程度最大,牛肉的食用品质最佳。[结论]延迟冷却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牛肉嫩度,增强了牛肉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