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营养度做出及时、准确、合理的综合评价,为水资源合理有效地监测、改善和利用服务。【方法】2004-03~2006-08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渠首(S1)、库心(S2)、丹江口水库上游大石桥(S3)3个采样点水体进行了9项理化指标的检测,并应用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9个理化指标在3个采样点上有差异;由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加权海明距离最小值(在S1、S2和S3 3个采样点分别为0.1289,0.1585和0.1424)可知渠首水质处于中营养状态;库心水质处于贫营养状态;丹江口水入库上游大石桥水质处于中营养状态;由叶绿素营养状态指数(44.169)可知南水北调水源区水质处于中营养状态。【结论】目前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营养状况并不理想,基本处于中营养状态,还有待改善;用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较单指标评价法更为全面准确。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给建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长期生态研究数据信息库及生态工程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在丹江口水库建立陶岔(渠首)自动监测点,丹江库心、大石桥(入库上游)和汉江库区丹江口坝前监测点,于2004-03—2006-05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微生物菌群、浮游生物与理化指标进行监测。按水样采集标准方法采样,采用污水生物系统法、营养状态指数法和单因子评价法对中线水源区进行富营养化程度评价。在4个监测点共采集到浮游生物94属202种(含变种),未发现水体重污染指示种。浮游植物8门67属161种(含变种),占浮游生物种的80%,浮游植物污染指示种21属24种(含变种),β-中营养型占浮游植物污染指示种38%;浮游动物27属41种(含变种),占浮游生物种的20%,包括3种浮游动物污染指示种;水源区叶绿素a质量浓度为4.25μg/m3,营养状态指数0.0001;理化检测指标中除总氮(Ⅲ类)外,其他指标均符合Ⅰ类水质标准。中线水源区为寡污型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符合南水北调调水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物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调查基础上从理化指标和浮游生物角度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进行了生态监测。结果表明,2004~2006年的水理化检测指标中除总氮指标外,其他均符合Ⅰ类水质标准;水源区浮游动物27属41种(含变种)和浮游植物8门67属161种(含变种);在检出的浮游生物中未发现水体重污染指示种,污染指示种中有浮游动物3种和浮游植物21属24种(含变种)。综合评价中线水源区为寡污型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4.
基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的石佛寺水库水质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石佛寺水库水质的富营养化状态,采集2012~2015年石佛寺水库的水质监测数据,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库入库口、库中和出库口综合营养化指数进行计算,并对水库水质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石佛寺水库2012~2015年水质各月份营养级别都处于轻度富营养化或中度富营养化,营养状态指数从中度下降至轻度,中度富营养化月份占全年比例由75%下降到37.5%,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由2012年的62.06%下降到2015年的57.76%。由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叶绿素a(Chla)和透明度(SD)5项参数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评价结果表明:总氮指标最高,可以断定总氮是引起石佛寺水库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石佛寺水库2012~2015年部分月份水质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有些月份甚至只能达到Ⅳ类水质标准。通过对水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H与溶解氧(DO)呈极显著正相关,透明度与溶解氧呈极显著负相关,总氮与溶解氧呈极显著正相关,总磷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总磷与总氮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与总氮、总磷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锰酸盐指数与总磷呈极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的石佛寺水库水质的评价方法和结果可为该区域内的水质富营养化控制和改善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2年对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水质逐月监测结果,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和水质综合标识指数法(WQI)分别对该水系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和水质级别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龙形水系水质偏碱性,水中溶解氧常年处于过饱和状态,化学耗氧量(COD Mn)、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叶绿素a、总氮和总磷等水质指标随时间变化较大,水体中总磷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是龙形水系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水系水体营养状态从春季到秋季由轻富营养到中营养转变,其水质级别基本上都在Ⅲ类水质标准以上,达到了水环境功能目标要求;沉水植物种植水域水质优于非沉水植物种植水域;水系河道设计也能影响水系的水质。本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太湖水质现状与主要污染物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7年11月至2008年8月,按季度对太湖进行水化学及水生生物学分析采样,并采用水质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富营养化指数法对太湖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物进行评价与分析。水质污染评价指数法分析结果显示,太湖的主要污染物为氮(N)、磷(P)和有机耗氧量(CODMn)。总磷(TP)所占的污染负荷指数最大(34.34%~54.34%),平均污染指数为48.36%。叶绿素a(Chl-a)与TN、TP和CODM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15(P<0.01)、0.666(P<0.01)和0.740(P<0.01)。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太湖的水质状态,发现太湖4个季节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值均在60~70之间,平均值为65.54,各季节的水质状态差异较小。太湖水质整体上已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部分区域已呈严重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7.
宁夏沙湖水体富营养化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8年4月至2009年1月对宁夏沙湖水质进行调查,分析了透明度、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浮游植物等水质指标季节变化规律,采用非生物因子、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与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种类组成、多样性指数等对其营养水平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沙湖水体已达到富营养化状态。营养状态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夏季TLI最高,为中度富营养;秋季、春季为轻度富营养。Shannon-Wiener指数(H)、Margalef指数(D)评价表明水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夏季污染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8.
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以叶绿素a、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为主要水质指标,选用营养状态指数、多样性指数以及浮游植物优势种等生物指示法对上海市10个公园景观水体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鲁迅公园、中山公园、黄兴公园、世纪公园的水体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杨浦公园、人民公园、静安公园、共青森林公园水体水质达到Ⅴ类标准;而长风公园及和平公园的水体水质则属劣Ⅴ类.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夏季营养状态指数最高,为中度富营养;冬季最低,为轻度富营养.静安公园水体为中营养水平,和平公园水体接近重度富营养,其他各公园水体均为轻度富营养.运用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评价各公园水体水质结果不完全一致,但都表明10个公园水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利用浮游植物优势种评价水质结果为:除静安公园和中山公园水体外,其他各公园人工湖均面临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1~2005年松花湖库体和取水口水质监测资料,分析其水库水质和富营养化状况。采用总氮、总磷、透明度、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 5项指标作为参数的富营养状态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松花湖水体营养水平处于中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至2008年8月,按季度对太湖进行水化学及水生生物学分析采样,并采用水质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富营养化指数法对太湖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物进行评价与分析。水质污染评价指数法分析结果显示,太湖的主要污染物为氮(N)、磷(P)和有机耗氧量(CODMn)。总磷(TP)所占的污染负荷指数最大(34.34%~54.34%),平均污染指数为48.36%。叶绿素a(Chl-a)与TN、TP和CODM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15(P<0.01)、0.666(P<0.01)和0.740(P<0.01)。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太湖的水质状态,发现太湖4个季节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值均在60~70之间,平均值为65.54,各季节的水质状态差异较小。太湖水质整体上已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部分区域已呈严重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1.
陈顺胜  刘琦 《安徽农业科学》2014,(7):2167-2168,2186
笔者分析了商丘市生态水系工程(包河段)水资源状况,计算了项目区生态需水量及地表水可利用量,认为该区域地表水可利用量大于生态需水量,地表水资源量能满足该河段生态用水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商丘市水功能区水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商丘市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成果进行分析,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系统全面地对商丘市水功能区现状水质及污染状况分别进行分析评价,针对影响水质的因素从几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延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942-18944,18951
在查阅相关资料及法律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中线工程水源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探讨适合当地实情的生态补偿原则,提出建立多元化补偿资金筹集渠道,并给出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组织形式和保障措施建议,旨在促进南水北调中线水质保护和水源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  相似文献   

14.
常权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576-7578
在分析安康水资源及其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从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加强公民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建立健全水资源环境监测网、建立环境评价指标与管理体系、加大面污染源综合治理等方面入手,综合搞好水源地保护。  相似文献   

15.
模糊数学在洪湖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洪湖营养化状态,为更有效地管理湖泊提供决策依据,选取模糊数学方法对洪湖的河流入湖区、养殖区、开阔水体、湿地保护区及全湖的营养化状态作了评价,并用该方法评价结果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结果作了比较,洪湖入湖区的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和透明度的监测结果分别是0.126mg·L^-1,1.86mg·L^-1,5.16mg·L^-1,3.70μg·L^-1。和0.95m;养殖区为0.079mg·L^-1,1.77mg·L^-1,5.41mg·L^-1,3.00μg·L^-1和0.81m;开阔区为0.056mg·L^-1,1.32mg·L^-1,5.06mg·L^-1,2.60μg·L^-1和0.61m;保护区为0.050mg·L^-1,1.04mg·L^-1,4.91mg·L^-1,3.23μg·L^-1和0.92m;全湖为0.065mg·L^-1,1.41mg·L^-1,5.20mg·L^-1,3.30μg·L^-1和0.73m。模糊数学方法评价的结果是:河流入湖区与养殖区轻度富营养化,开阔水体、湿地保护区和全湖中营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是:河流入湖区轻度富营养化,养殖区、开阔水体、湿地保护区和全湖中营养。结合监测结果可判断:模糊数学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比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吻合,洪湖全湖有富营养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李冬  马友华  田雁飞  汪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56-22558
综合分析了合肥市大房郢水库水源地的生态状况及其生态补偿主、客体之间的利害关系,对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提出了运用经济手段解决库区经济发展和水环境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大宁河菜子坝汇流口网箱养鱼水质现场监测结果为基础,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网箱养鱼水域的现状进行了营养状态评价,并用污染物浓度等值线法进行了网箱养鱼对周围水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①养鱼网箱及其影响区水体综合营养状态均为轻度富营养,水质污染程度为轻度污染,其综合营养状态变化总趋势为网箱养鱼区大于网箱影响区;②养鱼网箱附近水域的Chla浓度明显高于网箱核心区域,其余污染物浓度的平面分布总趋势是由网箱核心区向网箱影响区由高向低变化;③若以超河流背景断面浓度5%作为划定超背景污染带的标准,大宁河菜子坝汇流口网箱养鱼引起CODMn、NH3-N、TN、TP和Chla超背景的污染面积分别为8 670、9 000、9 500、12 000和800m^2,分别是网箱养鱼区面积(1 375 m^2)的6.3、6.5、6.9、8.7和5.8倍。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所在地南阳市的生态安全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南阳市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为0.9921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946hm^2,生态压力指数为2.006,说明水源所在地南阳市的生态环境正处于一种极不安全的临界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开县大中型水库(鲤鱼塘水库、三汇水库、龙安水库)的营养状态。[方法]利用2011~2013年鲤鱼塘水库、三汇水库、龙安水库3个水库的监测数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3个水库的营养状态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三汇水库和龙安水库部分年份轻度污染,鲤鱼塘水库全年水质均为营养状态良好;龙安水库和三汇水库总氮和总磷均有部分年份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有些年份满足Ⅴ类水质标准。[结论]该研究为政府制定污染物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