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火炬树的特征特性及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习性2个方面介绍了火炬树的特征特性,总结了火炬树育苗技术,包括播种育苗、根插育苗、根蘖育苗、分植育苗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引种自北美的外来植物火炬树(Rhus typhina L.)是中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然而,近年来分布区的不断扩大暗示着该树种的潜在入侵性。以火炬树为对象,研究火炬树不同浓度(0、0.005、0.025、0.1g/mL)的鲜枝叶水浸液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矿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浸液浓度的提高,火炬树增加了细菌和真菌的数量;火炬树对所测土壤酶活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脲酶和磷酸酶均有随着水浸液浓度的提高而增大的趋势,而蔗糖酶活性受影响不明显;随水浸液浓度升高,火炬树显著提高了土壤全碳、全钾、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对土壤含水量、pH值、全氮与全磷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火炬树通过促进微生物的矿化速率,提高了土壤无机氮的供给。以上结果表明,火炬树可以改变土壤的微生物组成和土壤酶活性并影响土壤相关营养元素循环,从而为自身的入侵创造有利条件。本研究揭示外来植物火炬树水浸液对土壤微生态系统的影响,从化感间接作用角度为火炬树的潜在入侵性提供进一步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火炬树Rhus typhina L,漆树科漆树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本文通过对火炬树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描述,阐明了火炬树可发挥的作用及用途。根据作者的实际栽培经验和火炬树引种历史的追溯说明了火炬树是可以用来大量推广栽植的。  相似文献   

4.
干旱地区火炬树耐旱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嘴山市大武口区4种立地类型上引种栽植的火炬树人工林土壤含水量、植株含水率和生物量的测定,进一步掌握了火炬树极耐干旱的植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有助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火炬树人工林的营造。  相似文献   

5.
火炬树Rhus typhinaL,漆树科漆树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本文通过对火炬树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描述,阐明了火炬树可发挥的作用及用途。根据作者的实际栽培经验和火炬树引种历史的追溯说明了火炬树是可以用来大量推广栽植的。  相似文献   

6.
结合辽宁省矿山植被破坏现状,对火炬树生态特性进行分析,指出以火炬树为造林先锋树种是一种可行的矿山植被恢复途径。文章同时对火炬树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予以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1982年至1987年的火炬树引种试验,对其生物学、生态学、水土保持效益、城市绿化、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火炬树在吉林省白城、吉林、浑江、延边、通榆等八个不同类型区进行了引种试验,生长发育良好,保持了原产地的植物学、生态学特性和繁殖方式。火炬树是一种耐干旱、耐风沙,耐严寒、耐瘠薄、耐盐碱、抗病抗虫力强、萌发力强的优良水土保持树种,有着明显的水土保持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火炬树不仅是水土保持,荒山造林的好树种,而且在城市绿化中,也是难得的观赏树种。本文从火炬树的形态学特征,生态学特性,适应性,生长发育,栽培技术,绿化效益等方面加以研究,为城市绿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火炬树(Rhus typhinaL.)单优群落下层与外缘的光照等生态因子差异和酸枣、荆条、黄栌和火炬树克隆分株的资源利用效率。利用C IRAS-2光合仪,并结合典型样株形态指标测定和小气候因子测定,比较分析了火炬树单优群落下层和外缘酸枣、荆条、黄栌和火炬树克隆分株光合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火炬树单优群落下层与外缘相比,光量子大约减少91.2%;2)生长于火炬树单优群落外缘的酸枣、黄栌和火炬树克隆分株LUE和WUE超过了火炬树单优群落下层,而荆条差异较小。因此,初步认为火炬树单优群落下层生长的4个树种光能与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火炬树克隆分株的生长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了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次生疏灌草丛火炬树Rhus typhina克隆分株的生长策略。基于邻接小样方调查方法,对农田和疏灌草丛2种生境上火炬树克隆分株异速生长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火炬树分株克隆生长独特,幼期冠幅生长超过树高生长、分株水平侧根前端直径约为后端直径2倍;②火炬树克隆分株冠幅与树高呈现幂函数异速生长规律,而对于前后端水平侧根直径,则以农田的稳定性显著高于疏灌草丛;③火炬树克隆分株数量以农田生境远高于疏灌草丛,前者的火炬树克隆分株密度约为后者的31倍。所以,火炬树克隆分株的生长策略是以枝叶侧向生长快于树高生长,促使火炬树克隆分株快速占据疏灌草丛上层,利于火炬树单优群落的形成并不断向外缘扩散。  相似文献   

11.
黄鑫春  周强  任凤伟  吴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02-1950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镉污染对火炬树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当年生的火炬树的播种苗为材料,在不同浓度镉(10、30、50、100mg/kg)处理的土壤条件下,每月定期随机测量植株的苗高、地径及生物量。[结果]土壤中含镉量较低即10 mg/kg时,除了火炬树的地径,树高和生物量的增长都要高于对照,并随着土壤中含镉含量的增加,火炬树树高、地径、生物量的增长均低于对照且差距逐渐增大。[结论]低浓度的镉处理能促进火炬树的生长,高浓度的处理对火炬树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镉处理对火炬树树高和地径生长无显著影响,说明火炬树具有较强的抗镉污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1a火炬树克隆分株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环剥的方法(距地面10cm - 12cm,环剥宽度约为10cm)模拟平茬干扰处理,比较分析火炬树克隆分株的光合参数及形态生长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1)环剥7d与同期对照相比,火炬树克隆分株的光合参数差异显著(P =0.042 <0.05),最大净光合速率下降68%,光补偿点升高129.8%,暗呼吸速率上升53.04%.(2)环剥处理7d,1a火炬树克隆分株的芽高、叶高分别降低50%和43.2%,前端水平侧根直径和后端水平侧根直径分别减少10.92%和7.96%.(3)环剥处理15d后,自环剥以上部位枝叶出现枯亡现象,而下部萌发新叶,1a火炬树克隆分株的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等与同期对照相比,差异性不显著(P=0.498 >0.05),火炬树生理生长状况趋于正常.表明环剥对1a生火炬树克隆分株的抑制作用是暂时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引入国内外优良水土保持树种200余种进行对比选优研究,得到I-45杨[Populusxeuramerican(Dode)GuinierCL.“I45/51”),火炬树(Rhus,typhinaL.),白腊(FraxinuschinensisRoxb,),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白榆(UlmuspumilaLinn.),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刺榆(Hemipteleadavidii)等树种,为速生丰产、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其中I-45杨和火炬树已在我省广泛推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木本克隆植物火炬树Rhus typhina母株与子株是否存在水分生理整合的生理生态过程,以火炬树母株与子株组成的克隆片段为研究对象,在母株后和子株前10 cm处截断水平根系并对子株进行浇水处理,以不浇水的克隆片断为对照,采用PSYPRO多露点水势仪和Li-6400xT光合分析仪,测定分析了火炬树克隆片段内母株与子株叶片的水势及光合参数.结果表明:①对子株浇水500mL后,处理母株与处理子株的水势均升高,处理母株的升幅为48.7%,处理子株的升幅为82.1%,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火炬树克隆子株片段在保证自身水分需要的同时,通过间隔子向母株传输水分,证实火炬树母株与子株间存在水分共享的传输机制.②处理母株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及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Gi的响应值均超过了处理子株;处理子株与对照子株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及胞间二氧化碳质量分数Gr比较均无明显升高或下降.母株与子株的差异不显著(P>0.05).③通过光响应曲线拟合,火炬树母株的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较高,表观量子效率较大.通过水分控制处理形成异质水分生境后,火炬树子株的光饱和点升高,光补偿点与表现量子效率均降低.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盆栽模拟对比试验,于2008年8月研究了城市居民区绿地、城区道路绿化带与郊区林地3种土壤条件下的水分变异对火炬树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的郊区林地(土壤含水量22.63%)-城市居民区绿地(14.21%)-城区道路绿化带(9.90%)的土壤水分含量变化,火炬树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逐渐从“单峰型”...  相似文献   

16.
外来种火炬树光合作用日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外来植物火炬树的光合、蒸腾生理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应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于2008年8-11月对外来植物火炬树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火炬树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在8月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在9-11月,光合日变化曲线则为单峰曲线,光合速率随季节的推移而逐渐降低;不同月份,影响火炬树Pn、Gs和Tr日变化的主要因子也有所不同;8-11月,火炬树的WUE呈逐渐增高的趋势,说明随着季节的变化,火炬树的Tr比Pn下降的幅度更大,以适应环境因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研究了火炬树(Rhus tyhpina)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及季节动态变化规律。采用自然沉降法测定了火炬树挥发物对空气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炬树枝叶在春、秋两季释放的挥发物主要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夏季,烷烃、烯烃类化合物所占比例稍高于萜烯类化合物,同时伴有少量酮类、醇类化合物的释放。夏季,火炬树能够有效地抑制空气中的细菌,且植物在清晨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