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用PCR技术快速鉴别肉质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猪肉、羊肉和牛肉等不同生鲜肉细胞线粒体中提取DNA,设计合成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目的DNA片段,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根据DNA片段的大小来判断肉种。结果表明:猪、羊和牛肉扩增产物DNA片段分别为443 bp、314 bp和271 bp,大小相差明显,分离明确,容易识别。并且3种动物DNA没有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强。此方法能准确、快捷地鉴别出畜肉。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经济的提取畲药十二时辰基原植物基因组DNA的方法,实现通过分子生药学方法准确鉴别该中草药的真伪,为进一步开发应用该福建地区特色中草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CTAB法、改良CTAB法、试剂盒法、SDS法、高盐低pH法提取十二时辰基原植物叶片基因组DNA,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质量和完整性,用优...  相似文献   

3.
海马具有重要的药用和观赏价值,但因其可供鉴定的形态特征较少,应用形态学对海马进行种水平的鉴定时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DNA条形码技术为海马物种鉴定提供了重要的鉴定方法。通过检索生命条形码数据库(BOLD)和GenBank数据库中海马的DNA条形码信息,应用MEGA软件计算海马种间遗传距离,分析DNA条形码在海马物种鉴定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COI基因条码可以有效鉴别大部分种以上阶元的海马,但对亲缘关系较近的海马难以获得准确的鉴定结果。还有一些海马尚无相关的基因信息,也无法通过基因条形码进行鉴别。因此,应用DNA条形码鉴定海马物种尚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铁皮石斛以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备受消费者青睐,但不同品种和不同品质铁皮石斛的区分和鉴别存在困难,急需建立一种快捷、准确、高效的鉴定方法。以浙江省12个铁皮石斛和其他省的10个石斛为材料,选取DNA条形码ITS2,优化扩增体系,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经序列比对与分析,获取浙江铁皮石斛DNA条形码ITS2中的特异性SNP位点;针对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了PCR验证,同时建立了基于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技术对SNP位点的快速鉴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DNA条形码ITS2能较好地区分铁皮石斛与其他石斛,而铁皮石斛的ITS2序列中存在SNP位点,基于SNP的快速检测实现对铁皮石斛的快速鉴别,为铁皮石斛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天祝白牦牛的毛绒生产性能,为天祝白牦牛的遗传育种和毛绒产品开发提供条件。[方法]检测1~6岁不同性别的天祝白牦牛的毛绒产量和产绒率,计算其产绒量,并对这些毛绒生产性能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天祝白牦牛1-2岁时毛绒产量低,被毛含绒率和产绒量较高;3~6岁时毛绒产量、被毛含绒率、产绒量均较高;7岁以后毛绒产量、被毛含绒率和产绒量均明显降低。公牦牛的毛绒产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母牦牛;5—7岁母牦牛的被毛含绒率极显著(P〈0.01)高于同龄公牦牛。[结论]1—2岁的天祝白牦牛绒用性能最好;3—6岁是生产毛绒的主要阶段;7岁后的天祝白牦牛不适于用于毛绒生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托里县巴什拜羊不同天然毛色的毛绒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巴什拜羊毛具有棕红色、黑色和白色等3种天然颜色,3种毛绒中黑色毛绒与棕红色毛绒对比时,黑色绒毛最细而长。两种毛绒细度及伸直长度黑色毛绒分别为20.45±4.13μm,20.2±1.6㎝;棕红色毛绒为20.94±4.02μm,14.03±1.4㎝。黑色毛绒与棕红色毛绒细度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黑色毛绒长度最长、两种毛绒长度之间差异显著(P0.05),巴什拜黑色毛绒细度及伸直长度优于棕红色毛绒。巴什拜羊黑色毛绒与棕红色毛绒含量分别为53%,52%,含绒量较高,并且绒的细度、长度、色度等品质上均比较优良,有着重要的开发利用潜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利用DNA指纹图谱进行农作物品种鉴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了利用DNA指纹技术(如RFLP、RAPD、AFLP、SSR、ISSR和STS等)进行品种鉴定的原理、特点及其研究概况.与形态学鉴定、同工酶鉴定相比,DNA指纹技术是通过检测DNA水平上的差异来鉴定品种,具有准确、可靠、不受环境因素影响、且可鉴定表型上难于鉴别的品种等优点.DNA指纹技术简单、快速、易于自动化,因而它在品种鉴定方面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基于ITS、matK、trnL-trnF、rpl32-trnL和rps16序列对栽培半夏及其易混品开展DNA条形码鉴别研究,结果表明:ITS、rps16序列可作为DNA条形码用于半夏及其易混品的鉴别研究中,matK、trnL-trnF序列可作为天南星科不同属间DNA条形码或条形码组合候选序列鉴别半夏及其邻近属植物,rpl32-trnL序列可作为鉴别半夏及其易混品的DNA条形码候选序列。  相似文献   

9.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22-7424
对RFLP、RAPD、AFLPS、SRI、SSR等常用的DNA分子标记技术以及其他几种新兴的标记技术(SNP、EST等)的原理、特点进行了综述,认为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来鉴定品种具有客观、准确、快速的特点,且可鉴定形态上很难或者根本无法鉴别的品种。分子标记技术已成为品种鉴定技术领域的主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南北五味子随机扩增DNA多态性标记((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指纹图谱,为南北五味子的鉴别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CTAB法从不同产地的南北五味子样品中提取基因组DNA并纯化,将南北五味子基因组DNA进行随机DNA多态性扩增.结果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基因组DNA随机引物PCR扩增产物的差异以不同条带数目和条带亮度得已验证;同时体现出北五味子种内变异较小,南五味子种内变异较大.结论RAPD技术为南、北五味子的鉴别提供一种简单、有效、可信度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二狼山、阿尔巴斯、辽宁和大青山白绒山羊染色体组型的分析研究,首次证实了内蒙古白绒山羊类型不同,各染色体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特点即染色体形态均为端着丝点,染色体数目均为2n=60;但各染色体之间的相对长度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即绒山羊品种不同,染色体相对长度不同。这一研究结果为今后不同类型绒山羊互相辨别提供了依据,为今后内蒙古绒山羊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主要非遗传因素对南疆绒山羊主要性状的影响.[方法]利用SAS 8.1软件的GLM程序,分析性别和年度对产绒量、初生重、断乳重、绒纤维直径以及绒纤维直径离散的影响.[结果]性别、年度对产绒量、断乳重、绒纤维直径以及绒纤维直径离散都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年度对初生重有显著的影响(P<0.05);性别和年度对初生重、绒纤维直径离散影响不显著(P>0.05),对产绒量、断乳重和绒纤维直径影响极显著(P<0.01).[结论]在估计南疆绒山羊遗传参数和育种值时,对以上5个性状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可以作为固定效应放到模型中.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绒山羊群体形态及生态特征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6个绒山羊群体的22项数量指标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并用构造的主成分值进行了系统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些绒山羊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对22项数量指标的R型系统聚类结果显示,海拔和年降水量是影响绒山羊分布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绒山羊品种分类中生态因子亦是一个相对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绒山羊随机扩增多态DNA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APD技术对西藏绒山羊、内蒙绒山羊、辽宁绒山羊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比较 ,用 37个随机引物和 5 5个两两组合的随机引物组合进行筛选 ,筛选出了 5个多态性较为丰富的随机引物 (组合 )。用其对 3个品种 ,每个品种 2 8个个体进行扩增。由RAPD指纹图计算出西藏绒山羊同内蒙绒山羊的遗传距离为 0 0 876 ,西藏绒山羊同辽宁绒山羊的遗传距离为 0 16 0 1,内蒙绒山羊同辽宁绒山羊的遗传距离为 0 0 80 3,西藏绒山羊、内蒙绒山羊、辽宁绒山羊的遗传变异分别为 0 32 6 6 ,0 2 6 2 2 ,0 2 4 75。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8批刺猬紫檀样品,采用相似度分析软件"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计算处理,相似度均在0.9以上;建立了由6个共有特征峰组成的刺猬紫檀指纹图谱,同时对该指纹图谱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该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可作为刺猬紫檀的辅助鉴定,鉴定指标客观,鉴定方法简便,为刺猬紫檀的无损真伪鉴别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兵  石丰运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299-15300,15452
[目的]为天然宠物饲料的快速筛查和种类鉴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方法]根据动物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设计1对通用引物,建立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方法.[结果]通过设计并合成通用引物、优化PCR反应体系及其条件,建立了1种检测样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简便、快速PCR方法.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可达0.001%.[结论]该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天然宠物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的鉴定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新疆山羊毛绒性状和皮肤毛囊的发育规律,[方法]分别在3月、6月、9月、12月取毛样和体侧部皮肤,检测毛样绒细度、长度、净绒率。皮肤切片后采用sacpic法染色,观察毛囊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新疆山羊绒平均细度约为15.16μm,长度为46.6mm,净绒率为28.8%;毛囊活性、深度、密度均以9月份为最高,3月份最低,说明9月为新疆山羊毛囊的兴盛期,3月份为静止期。[结论]从绒细度、长度来看,新疆山羊属于绒山羊中的优秀品种,而且初、次级毛囊密度高,在后期选育对于提高生产性能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羊绒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采用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对中国羊绒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中国羊绒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原绒产量具有绝对优势,但却不具有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原绒的竞争劣势进一步显现;无毛绒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近年来有所下降;羊绒衫一直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成本与价格、生产要素、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品牌与营销、产业集中度、市场需求、政府扶持政策等都是影响中国羊绒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最后,本文提出了加强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加快饲料工业发展、加强良种培育和技术研发、规范市场交易秩序、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培育消费需求、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促进中国羊绒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1979年以来,我们陆续对国内现有的三个绒用品种(内蒙绒山羊、辽宁绒山苹、河西绒山羊)山羊的被毛纤维,完成了氨基酸测定和电子显微镜下的微细构造观察.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内蒙古绒山羊非生绒期内褪黑激素埋植时间对山羊绒产量、长度以及细度的影响,于当年4月底抓绒时,选用体重相近、上年度产绒量基本一致的2~3岁内蒙古绒山羊母羊30只,随机分为3组,包括1个对照组和2个褪黑激素埋植组(4和6月2次埋植组、6月单次埋植组),试验开始后逐月观察山羊绒生长情况。结果表明:1)无论是4和6月2次,还是6月单次埋植褪黑激素均能够诱导非生绒期内山羊绒生长,整个羊绒生产周期内没有二次生绒和提前脱绒;2)埋植褪黑激素对山羊绒细度没有影响(P0.05),4和6月埋植褪黑激素组绒山羊产绒量和山羊绒长度显著高于6月埋植组和对照组(P0.05),6月埋植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相比于上年山羊绒品质指标,除4和6月埋植组山羊绒长度显著增加(P0.05)外,其他处理组长度和细度均无差异(P0.05)。因此,4和6月份埋植褪黑激素能够有效诱导山羊绒生长,诱导产生的长绒期与自然长绒期衔接,无提前脱绒,显著提高山羊绒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