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氯离子在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中会干扰测定结果,对于高氯低COD水样的干扰尤为明显,因此在测定COD时必须预先处理水样中的氯离子。针对目前测定COD时几种常用的处理氯离子的方法,从去除原理、效果、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氯耗氧曲线校正法测定盐湖卤水中的COD值的效果。[方法]用氯耗氧曲线校正法测定运城市盐湖卤水的化学需氧量,并与其他的一些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在测定条件下,氯离子极易被重铬酸钾氧化,氯离子完全氧化时间为30min。CODCr(C1)与氯离子浓度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2224x-0.519,相关系数r=0.9876。通过测定得知,水样中氯离子的浓度为3503.85mg/L,通过耗氧曲线及方程得出运城市盐湖卤水中的CODCr的值为438.18mg/L,显示其污染较严重,需要进一步保护。[结论]用氯耗氧曲线校正法测定盐湖卤水COD值操作简单、简便、准确度高、精密性好,同时还可避免汞盐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3.
标准回流法和微波消解法测定高氯水样化学需氧量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现高氯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快速、准确测定。[方法]分别用标准回流法和微波消解法测定高氯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含量,比较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结果]当国标COD理论值为(102±4)、(125±4)、(138±4)mg/L时,标准回流法测定的高氯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含量分别为100.0、125.2、136.4 mg/L,微波消解法测定的高氯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含量分别为103.6、126.8、139.0 mg/L,2种方法测定的COD理论值无显著差异(P>0.05),精密度基本相同。[结论]与标准回流法相比,微波消解法测定高氯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具有时间短、操作简便、费用低等优点,且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UV254与COD、TOC相关分析及氯离子对测定UV254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UV254与COD、TOC相关性及氯离子对测定UV254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不同浓度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和青岛市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UV254、TOC、COD进行测定分析其相关性,并分别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分析氯离子对UV254测定的影响.[结果]在试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和青岛市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UV254与TOC、COD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价水中的有机物指标;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中不同含量氯离子对UV254与COD、TOC相关性分析影响很小,基本可以忽略;氯离子的存在使污水厂二级出水COD/UV254、TOC/UV254值减小.[结论]用UV254替代COD、TOC评价溶液中有机物含量时,必须与具体水质相结合,才能准确表达有机物含量.  相似文献   

5.
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相当的氧量来表示[1]。COD是测定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表征水体受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程度,是水质监测的重要参数之一。化学需氧量的定量方法依氧化剂不同可分为KMnO4法、K2Cr2O7法和KIO3法。相比之下,碱性KMnO4法的氧化能力较弱,在养殖用水和海水的监测中较常被采用。尽管该法对有机物的氧化能力相对较弱,所测得的数值不能完全准确的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程度,但它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在某种程度上能比较出水体相…  相似文献   

6.
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相当的氧量来表示[1]。COD是测定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表征水体受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程度,是水质监测的重要参数之一。化学需氧量的定量方法依氧化剂不同可分为KMnO4法、K2Cr2O7法和KIO3法。相比之下,碱性KMnO4法的氧化能力较弱,在养殖用水和海水的监测中较常被采用。尽管该法对有机物的氧化能力相对较弱,所测得的数值不能完全准确的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程度,但它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在某种程度上能比较出水体相…  相似文献   

7.
化学需氧量是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是水质监测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反映水体中耗氧有机物监测工作的重要监测项目,是我国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指标之一。通过对化学需氧量的回流消解—滴定法(重铬酸钾法)、密闭催化消解—分光光度法、经水浴超声器处理的水样密闭催化消解—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较,得出测定水样COD时,密闭催化消解—分光光度法结果偏高,但测定废水时,与传统回流消解—滴定法测定结果呈良好线性相关;该2种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较为理想,符合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环境定量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胡启智  朱凰榕  王军  欧阳春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551-8552,8572
[目的]探索有效去除猪场废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最佳途径。[方法]在1 t废水中添加1.4 kg的石灰,考察石灰对猪场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和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石灰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在20%左右,对TP的去除率在50%左右,但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理想。[结论]该研究为猪场废水的有效处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郑璇  李莉  赵冰  肖溶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651-7652,7701
[目的]消除废水中铁离子对生化需氧量测定的干扰。[方法]针对铁离子的化学特征,向含铁废水中分别加入酒石酸钠、氟化钾和EDTA 3种掩蔽剂,对比分析不同掩蔽剂对铁离子的掩蔽效果。[结果]当废水中铁离子浓度超过3.00 mg/L时,将干扰碘量法测定生化需氧量。3种掩蔽剂中,氟化钾的掩蔽效果最好,2.00 ml 40%氟化钾可掩蔽的铁离子浓度不超过1 500 mg/L。[结论]废水中加入2.00 ml 40%氟化钾溶液,来消除铁离子对废水中生化需氧量测定的干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重铬酸钾法并以液体硫酸汞代替固体硫酸汞测定高氯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在CODCr≥100 mg/L时,该方法可有效地消除高浓度Cl-对化学需氧量测定的干扰,测得的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够满足环境监测的质量要求,且简便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三江源黄河地表水水环境现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监测与评价三江源黄河地表水质量状况,为三江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三江源黄河地表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水质监测,对三江源黄河地表水进行水环境评价,并对该地区的生态及环境保护提出几点建议。[结果]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三江源黄河地表水的质量状况如下:水温10.7℃,pH8.05,高锰酸盐指数1.54mg/L,化学需氧量COD8.19mg/L,生化需氧量BOD5 2mg/L,氨氯0.139mg/L,氟化物0.163mg/L,硫化物0.02mg/L,总磷0.03mg/L,铬(六价)0.004mg/L,挥发酚0.002mg/L,总汞0.00001mg/L,石油类0.02mg/L,粪大肠恩斯特群〈20个/L。[结论]三江源黄河地表水水质均未超过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Ⅰ类标准.水体未受到污染,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三江源黄河源区地表水水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三江源黄河源区地表水水质状况,于2005-2009年在黄河源设7~13个断面,对黄河源地表水中18项水质指标进行了连续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含量偏高,略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Ⅰ类标准,超标主要是由黄河源特殊的自然条件引起,不属于外源人为污染;5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氟化物、铜、锌、六价铬、镉、汞、硫化物、挥发酚、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和粪大肠菌群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Ⅰ类标准浓度限值。总体而言,三江源黄河源区地表水水质良好,未受到人类活动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黄河口滨海湿地4条入海河流污染物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黄河口滨海湿地4条入海河流污染物现状。[方法]在黄河口滨海湿地选取4条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流(广利河、神仙沟、挑河和潮河),分别于2009和2010年5月(枯水期)、8月(丰水期)和11月(平水期)在这4条河流采集水样,测定水体营养盐、COD、叶绿素和石油类等指标,采用内梅罗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法进行污染物现状调查和评价分析,了解湿地整体河流水体质量现状及其对水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结果]黄河口4条主要入海河流水质整体污染较为严重,属于富营养化水平,主要污染因子为TN、TP、NH 4+-N和石油类;入海河流水体N、P含量过高造成了渤海湾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引发赤潮,使渤海近岸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与历史数据对比,河流水体氮磷污染明显加剧,石油类污染未见显著增长,整体水质污染形势不容乐观。[结论]该研究为黄河口滨海湿地及近岸海域水体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于2008年对闽江水域11个监测点的水样进行分析,用稀释平板法测定可培养细菌数,用重铬酸盐法分析化学需氧量(COD),并对几个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从地理位置上看,建溪(U-4)和中盐码头(D-11)的可培养细菌数远高于其他9个监测点,这两个监测点的细菌总数也相对最高;从季节上看,建溪的可培养细菌数在1月份、5月份、7月份以及11月份都处于同一数量级,较3月份和9月份要高出一个数量级。从总体趋势看,COD浓度的变化规律是:上游〉中游〉下游。利用SPS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水环境中细菌数量与化学需氧量以及pH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董艳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21-12922
[目的]了解浮筏种植水花生对养殖废水的净水效果。[方法]将水花生种植于浮筏上,直接置于盛有养殖废水的水池中,在种植前和种植期间分别测定废水的水温、透明度、化学需氧量、pH、氨态氮、总氮及总磷。[结果]浮筏种植水花生具有较高的净水效率,试验池的透明度上升62.1%(P0.05),化学需氧量下降50.6%(P0.05),氨态氮下降48.1%(P0.05),总磷和总氮分别下降57.9%(P0.05)和68.3%(P0.05)。[结论]浮筏种植水花生可用于养殖废水的净化。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酰胺接枝淀粉絮凝剂净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忠  武艳丽  刘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429-7430
[目的]为了探讨聚丙烯酰胺改性后聚丙烯酰胺接枝淀粉絮凝剂的絮凝性能。[方法]通过对高浊度水样、低浊度水样以及生活污水的絮凝试验,讨论合成PAM-g-St(Ⅰ)、PAM-g-St(Ⅱ)和CPAM-g-St(Ⅲ)与硫酸铝复配使用时的絮凝效果。[结果]3种合成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对高、低浊度水样浊度的去除率均可达99%,对生活污水浊度的去除率为70%~92%,对COD的去除率为56%~69%。[结论]PAM-g-St(Ⅰ)、PAM-g-St(Ⅱ)和CPAM-g-St(Ⅲ)对水源水的絮凝性能优于PAM,但对生活污水的絮凝效果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大沽河流域7个地表水监测点2006年监测数据,引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地表水状况,得到各污染指标排序:氟化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氨氮〉总磷〉石油类〉挥发酚。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水质监测点对应的蔬菜种植区的种植面积及人口等调查数据,分析了9个水质指标与蔬菜种植方式及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对地表水质硝酸盐氮的影响差异较大,表现在设施栽培面积与硝酸盐氮指标关联性最大,而露地栽培面积与硝酸盐氮指标关联性较小。设施栽培面积、习惯种蔬菜村庄数和乡村人口数对地表水质挥发酚指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