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信阳红"是政府、企业、茶农三者同心协力开发的新派红茶,一鸣惊人。但是经过数年发展已经显得后劲不足,我们对"信阳红"进行复盘、剖析,提出依靠科研投入打破其发展瓶颈的思路,对"信阳红"及整个红茶产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红茶归来的热潮如火如荼,放眼神州产茶大地,红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在主要茶区攻城拔寨,上演一出红配绿的茶界大戏。在这轮红茶大潮中,不得不提起2010年横空出世的信阳红。本是名优绿茶信阳毛尖产区的信阳因缘际会创制出"信阳红",让人错愕,让人惊叹,让人不解。本期本刊邀请到和君咨询茶事业部合伙人蒋同为我们解读他眼中的"信阳红"。  相似文献   

3.
《茶世界》2010,(10)
信阳红,信阳人的又一张新名片。信阳红的诞生,对于盛产绿茶的信阳来说,生产红茶是一场观念的嬗变。教科书上说,信阳的地理环境,不适合生产红茶。这仿佛是个魔咒,禁锢了信阳茶产业创新的脚步。这一魔咒的打开,让信阳茶界多姿多彩起来。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叶》2012,(3):26-26
正近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两会"河南代表团驻地与媒体人员邂逅,随即聊起了信阳红。他饱含深情地向媒体人员以及现场的五云茶叶集团负责人介绍起信阳红的来龙去脉和成因,他说,信阳红是我命名的,在信阳做红茶这个点子就是我出的,它这个品牌也是我给他们  相似文献   

5.
正2012年2月17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南召华龙辛夷公司视察时,端起一盏汤色红艳明亮的红茶,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公司用玉兰花和云南茶研制的红茶新品,叫玉兰红茶。卢展工说:"玉兰红,这名字起得好。"由此,玉兰红与信阳红一起被称为"河南红茶五朵金花"。  相似文献   

6.
<正>一、浉河区茶产业现状狮河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淮河上游,享有"豫南明珠"之美誉,是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核心产区,是新派红茶"信阳红"的发源地。目前,狮河区茶园面积发展到4万公顷,可采摘面积近3.3万公顷,2014年茶叶产量达到2.5万吨,涉茶产值达51.5亿元。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3家,市级龙头企业、各类茶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24家。狮河区在巩固扩大信阳毛尖名优绿茶生产的同时,开发生产了信阳红、丹桂信阳红、信阳观音茶等新茶类;以信阳毛尖茶  相似文献   

7.
信阳位于我国江北茶区的北缘,是传统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和红茶新贵"信阳红"的故乡;由于冬春气温较低、多为高山茶园、茶农习惯只采制春茶一季,历史上信阳茶的安全不容置疑。随着近年信阳茶产业的发展,茶园面积迅速扩大,夏秋茶利用率提升,信阳茶出口内销均迅速增长,茶产业成为信阳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但茶叶作为一种食品饮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8.
《茶世界》2010,(10)
10月9日下午,人民大会堂河南厅气氛热烈。信阳红红茶之北京启动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在京的信阳籍将军万海峰、马炳芝,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铁代生,河南省政协副  相似文献   

9.
丁新  唐淯桓  刘冉霞  梁青  丁立孝 《茶叶通讯》2015,42(1):17-21,26
选用日照红茶和河南信阳红为研究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富集其香气物质,GC-MS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日照红茶香气组分有八种类型,含量较多的是醛类、醇类、杂环化合物和脂类,主要香气成分有苯甲醛、糠醛、水杨酸甲酯、苯乙醛、苯乙醇、1-乙基-2-甲酰吡咯、芳樟醇类、2-正戊基呋喃等;与信阳红相比,日照红茶中的苯甲醛、糠醛、茴香脑、1-乙基-2-甲酰吡咯、乙基吡嗪、4,8-二甲基喹啉等成分的含量明显偏高。香气感官审评表明,日照红茶烘焙香、焦糖香显著。  相似文献   

10.
“信阳红”今年产值25亿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茶叶》2012,(1):25
正"信阳红茶从无到有,短短两年时间,实现品牌价值和市场价值双突破。仅2011年,信阳红茶产量就实现了1万吨,总产值达到25亿元。"2011年12月26日,河南信阳市市长郭瑞民宣布。信阳具有丰富的茶叶资源,由于地处中国茶叶基地的最北端,一直以来被认为不适宜出产红茶。省委书记卢展工上任后,希望信阳尝试生产红茶。2010年10月,信阳精心研发  相似文献   

11.
敖存  龚淑英 《茶叶》2009,35(4):224-226,230
信阳毛尖作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驰名中外。信阳毛尖茶产业的发展,对于绿茶产业乃至整个茶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了信阳毛尖茶的发展,本文在对信阳市浉河区茶农、茶企等的状况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调查的基础上,对信阳市浉河区的茶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婷 《中国茶叶》2021,(1):72-76
近代信阳茶叶贸易在艰难环境中曲折发展,随着由水路运输为主转变为铁路运输为主的交通方式的改变,信阳茶叶销售地区更为广泛.八大茶社的发展历程和经营策略对信阳茶叶贸易产生深远影响,茶社们打造茶叶品牌的实践为当代茶叶企业提供了经验借鉴.文章总结近代信阳茶叶贸易的商路变迁、商贸制度、销售体系的变迁,为当前信阳的茶叶贸易提供经验启...  相似文献   

13.
信阳毛尖是中国传统历史名茶,近十年来其销售规模扩大了3倍、公用品牌价值增长了66.37%,是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较快的典型案例。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基于AHP法对信阳毛尖茶内销影响因素的准则层、指标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信阳毛尖茶内销影响的主次因素分别是消费者个人可支配收入、茶叶原产地与口感、信阳毛尖茶品牌及企业品牌知名度、政府政策、茶叶品质、价格等因素,并从产品品质、品牌宣传、营销渠道、政府扶持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为今后信阳毛尖茶拓展内销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信阳茶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早在唐宋时期就是名茶。百年前,信阳茶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奖章。然而,近年来,因为各种原因,学界和民间对这一史事产生疑问。本文对信阳茶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奖章的真伪进行了考辩,并对奖章背后的文化意蕴进行了挖掘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闫明慧  刘柯  王满  吕颖  张倩 《茶叶科学》2021,41(6):777-788
信阳10号是适制信阳毛尖的国家级良种,然而其起源以及与其他茶树品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尚不清晰。利用MGI2000平台对信阳10号进行测序,组装获得了信阳10号的完整叶绿体基因组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同时,为探究信阳10号与其他茶树的进化关系,构建了46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信阳10号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57 041 bp,包括2个反向重复区(IR,26 078 bp),1个大单拷贝区(LSC,86 594 bp)和1个小单拷贝区(SSC,18 291 bp);共注释得到叶绿体基因113个,包括79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0个tRNA基因和4个rRNA基因。(2)在信阳10号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检测到了74个SSR位点,大部分SSR由A/T组成。(3)贝叶斯法构建的系统进化关系树显示,信阳10号与福建铁罗汉关系最近,并且两者的叶绿体基因组完全相同,推测可能来源于相同母本;信阳10号与韩国茶Chamnok和Sangmok、福建白鸡冠、云南德宏茶也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茶树起源与演化以及分子育种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方玲  吕立哲  金开关  赵丰华  郑杰 《茶叶》2011,37(3):133-136
茶产业是信阳的优势和支柱产业,对当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信阳茶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产业聚集。本文根据GEM模型从基础、主体、市场三个方面对信阳茶产业竞争力做出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其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红茶是我国六大基本茶类之一,素以香高、色艳、味浓驰名世界。本文以崂山鲜茶叶为原料,对崂山工夫红茶各关键工序进行了研究,确定其最佳工艺,并将新研制的崂山工夫红茶与祁门红茶1级进行比较,其各项因子均达到了祁门红茶1级水平。该崂山工夫红茶外形紧结卷曲、色泽乌润,内质汤色红艳明亮,甜香持久,滋味鲜爽甜醇,叶底红匀明亮,受到消费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8.
茶树新品种名山早和名山白毫在信阳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晓  杨洁  高俊峰  郭桂义 《茶叶》2004,30(1):43-45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名山早、名山白毫两个新品种在信阳的区域适应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名山早、名山白毫发芽期与对照相当,均为早生种:抗寒性、抗旱性与对照相当;适制绿茶:产量名山早与对照相当,名山白毫显著高于对照。两个品种均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足火方式对红茶香气的影响,以金牡丹茶树秋季鲜叶为原料,使用高温热风(80℃)、低温热风(40℃)、脱水热风(热泵)、真空冷冻4种干燥方式加工工夫红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 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GC-MS)、气相色谱-嗅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香气特征影响值(Aroma character impact value,ACI)以及香气审评方法,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工夫红茶关键香气化合物种类、含量及其对香气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4种干燥方式红茶在香型、香气化合物的种类与含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香气审评表明,高温干燥红茶呈现不愉悦的闷味,低温干燥红茶花香不显且青草气较重,热泵干燥红茶呈现清爽的花香,冷冻干燥红茶香气协调,花果香保留好且青气不显。GC-MS结果表明,4-戊烯醛、1-辛烯-3-酮、(E)-3-...  相似文献   

20.
信阳毛尖茶叶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霍权恭  杨京  刘钟栋  陈肇锬 《茶叶》2005,31(2):88-90
本文采用SDE蒸馏萃取方法提取信阳毛尖茶叶的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仪及SE-54和强极性BPX70毛细色谱管柱进行分离分析比较,中等极性SE-54毛细色谱管柱分离效果较好,春茶挥发性成分中共分离并鉴定出47个峰;夏茶挥发性成分中共分离并鉴定出64个峰。对比夏茶与春茶在香气成分上的差异,综合评价春茶的香气品质优于夏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