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多校区大学管理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讨论了校区功能定位的三种模式和校区管理的三种模式。不同模式下多校区大学管理问题的表现是不一样的。选择校区功能定位及管理模式应遵循两个原则:一要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二要因校制宜。  相似文献   

2.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创新,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办学模式上依然遇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独立学院的发展及其嬗变,分析影响办学模式的主要因素,提出创新独立学院特色办学模式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独立学院是深化普通高校办学机制与体制创新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基本特征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双向互动促学习,三位一体强教育,多元集成严管理"是独立学院一种有效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深入研究汇文系统各个模块多校区图书馆管理的方案与技巧,提出汇文系统适合于不同办学模式高校图书馆的最佳使用方案。  相似文献   

5.
由于文化和社会背景不同,国内外对多校区大学的界定和做法不尽相同。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多校区办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我国大学多校区形成的方式、扩展型多校区形成的原因,同时分析了高校多校区办学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大学多校区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教风、学风建设对独立学院至关重要,直接关系着独立学院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其教风学风建设与其他普通高校特别是母体学校相比,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在阐述教风学风各自内涵后,分析了独立学院教风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针对独立学院自身特点提出在思想建设、教学改革、能力培养、制度建设四个方面着力,全面加强其教风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 5"临床带教模式对儿科学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我校东莞校区2003、200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施"5 5"临床带教模式,并将其期末考试成绩与仍实行传统的临床带教模式的湛江校区同级学生作比较。结果2003级湛江校区学生的期末考试平均分及合格率明显高于东莞校区(P<0.01);两校区除填空题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单选题、简答题及病例分析题的成绩均以湛江校区为高(P<0.01)。2004级则反之,东莞校区学生的期末考试平均分及合格率明显高于湛江校区(P<0.01或<0.05);单选题、简答题及病例分析题的成绩均以东莞校区为高(P<0.01)。结论"5 5"临床带教模式能保证东莞校区儿科学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下的新生儿,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补充和发展。独立学院由于自身的独特优势,近几年来获得了迅速发展,教育在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而高校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师资队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不稳定与流失问题,一直在独立学院的诞生、成长的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甚至现在已成为部分学院提升办学实力的重要瓶颈。因此,如何利用独立学院自身办学模式的灵活性,来构建一套适应独立学院自身管理模式的有效的激励机制,进而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挖掘人才潜力、创造人才,成为了独立学院管理者必须深入探讨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独立学院诸多管理中教学管理是核心,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障。在教学管理中,教务管理是其管理中枢。独立学院创办的宗旨,就是办学机制的创新和教育资源的优化,在办学宗旨的基础上引出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目前的特点,研究根据目前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的特点和教育资源优化的宗旨,构建出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提高《油田化学》教学质量为目标,介绍了一些提高《油田化学》教学质量的举措:提倡多学科渗透教学,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中开设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突出实用性和应用性,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严格考核实验成绩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到因材施教,突出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培养应用型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无硫护色技术在蜜饯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蜜饯样本中二氧化硫残留情况,探讨无硫护色技术在蜜饯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市售的蜜饯样本205件,其中甘薯(地瓜)果脯36件,其他蜜饯169件,测量同一样本的二氧化硫残留量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含量。将二氧化硫残留量大于0.03 g/kg的样本视为采用硫处理护色,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实测值大于0.02 g/kg的样本视为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护色。[结果]205份蜜饯中,41.50%的样本采用硫处理护色,其中80.60%的地瓜果脯采用硫处理护色;33.10%的其他蜜饯采用硫处理护色。12.20%的样本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护色,其中55.50%的地瓜果脯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护色,3.00%的其他蜜饯也添加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结论]在蜜饯实际生产中,传统护色工艺硫处理因为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仍有广泛的应用范围,无硫护色技术在蜜饯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仍需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RN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雌性育性差异,明确RN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否存在雌性育性降低的现象,探讨不育系雌性育性与异交率的相关性。【方法】首先在200余份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依据异交结实率高低,选择有代表性的不育系及保持系6对;然后通过网室内投放蜜蜂传粉对不育系进行异交率鉴定,确定不育系的异交率高低水平;再对6份不育系利用同一父本恢复系进行不去雄人工杂交试验,明确不同异交结实率不育系在接受外来花粉受精结实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最后利用同一恢复系作共同父本,通过去雄、不去雄人工平行杂交方法,研究不育系及对应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差异,对6份不育系及6份对应保持系雌性育性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不育系异交率与雌性育性的相关性。【结果】网室异交率鉴定表明,供试6份不育系异交率存在显著差异,最高达49.46%,最低仅15.94%。6份不育系在人工授粉杂交成活率上也存在显著差异,高异交率不育系(JLCMS101A和JLCMS82A)杂交成活率显著高于中、低异交率不育系,中异交率不育系(JLCMS9A和JLCMS47A)杂交成活率显著高于低异交率不育系(JLCMS89A和JLCMS31A)。人工去雄平行杂交成活率,高、中异交率不育系显著高于低异交率不育系;高、中、低异交率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无显著差异;杂交成活率在高、中异交率不育系与对应保持系间无显著差异,而低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显著低于其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人工不去雄平行杂交成活率,高异交率不育系杂交成活率显著高于中、低异交率不育系杂交成活率;高、中、低异交率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无显著差异;高、中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与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无显著差异,而低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则显著低于其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结论】在大豆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高异交率不育系雌性育性正常,低异交率不育系中存在因雌性育性差而影响正常结实的情况,雌性育性差是造成其异交结实性低的原因之一,不同异交率不育系对应保持系雌性育性均正常;不育系网室异交率与不育系去雄杂交成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育系网室异交率与不育系不去雄杂交成活率也呈极显著正相关。去雄和不去雄平行杂交结果均可用于鉴定不育系的雌性育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对新疆帕米尔地区6种真藓科植物进行解剖学研究。[方法]应用石蜡切片和电镜扫描技术,对6种真藓科植物茎、叶的微结构进行了较详细地观察和分析。[结果]垂蒴真藓茎横切面的边缘平整,细胞排列整齐;叶细胞角质层厚,表面较粗糙,有细小的颗粒状和鳞片状附属物分布。灰黄真藓茎表皮细胞强烈凹陷,茎横切面边缘不整齐,细胞镶嵌排列;叶背、腹面相邻细胞的细胞壁呈"菌褶状",细胞表面较光滑。宽叶真藓茎横切面五角形;叶片背卷,多数叶细胞中内含物浓厚,叶背、腹面细胞壁呈规则"网格状",叶背面有细小的附属物零星分布,角质层皱折不多;叶腹面细胞表面较光滑。紫色真藓茎横切面不规则多边形;叶背、腹面细胞壁上零星分布着一些不规则的附属物,背面细胞排列呈不规则"网格状",腹面细胞排列呈整齐的"竹节状"。拟三列真藓茎内皮部具体积大的薄壁细胞,中轴分化明显;叶背、腹面细胞壁凹陷相对浅些,3~5个单疣或分叉疣分布于凹陷的细胞壁上,疣上有条状纹饰。湿地真藓茎细胞壁薄,均有角隅加厚现象,叶边内卷,叶背、腹面细胞壁呈挤压状不规则排列,角质层纹饰细小,数量较多。[结论]6种真藓科植物的茎、叶的微结构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番茄晚疫病菌小种鉴定及品种抗性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离纯化72份采自江苏省的番茄晚疫病标样,获得番茄晚疫病菌菌株35株.采用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提供的5个鉴别寄主进行生理小种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江苏省番茄晚疫病菌的小种类型有T0、T1、T1.2、T1.2.3、T1.3.4,其中T1.2地理分布最广,出现频率最高,占鉴定总数的37.2%;其次为T1,占总数的34.3%;T1.2.3、T1.3.4和T0分别占鉴定总数的17.1%、5.7%和5.7%.采用优势小种T1.2对54份番茄品种或育成品系进行苗期喷雾接种,结果表明:高抗、中抗、高感品种分别占鉴定总数的14.8%、7.4%和77.8%,其中高抗材料均来自野生材料和野生材料杂交转育的后代,而江苏省生产上大部分主栽品种对晚疫病菌均表现为感病.因此,江苏省番茄生产应该高度重视抗病品种的引进和培育.  相似文献   

15.
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香雪兰试管苗是获得脱毒种球的最佳途径之一。选取不带病毒的香雪兰茎尖作为外植体,通过诱导培养出试管苗,并进行试管苗成球研究。试验采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激素、活性炭的添加与否和2种培养温度进行3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共设3个重复,培养60d后,测定球茎诱导率和记录球茎质量。结果表明,香雪兰试管苗成球的数量和质量与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密切相关,并受到培养基中其他成分和环境温度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最佳培养条件是在MS培养基中添加NAA浓度为0.2mg/L、0.25%活性炭和6%蔗糖,光照条件为1 500lx,每天光照时间为14h,在低温13℃处理30d后再在25℃条件下处理30d。  相似文献   

16.
以金针菇颜色控制位点纯合白色品种和杂合黄色品种为亲本,选择强生长势单核菌株单-单杂交,利用双重荧光染色法鉴定单核菌株和杂交菌株真实性。从真实性杂交菌株中筛选生理生化特性差异较大及农艺性状优良杂交菌株。结果表明,多数杂交菌株同工酶谱带与亲本不同,少数与亲本相同但迁移率不同。杂交菌株与亲本相似系数在0.80以下时,生育期或产量更易表现超亲遗传。杂交菌株子实体颜色分为白色和浅黄色两类,其中白色杂交菌株产量表现超双亲遗传较多。筛选出商品性状优良且早熟6 d、增产4.7%白色杂交菌株HB17;商品性状良好且增产15.1%白色杂交菌株HB47;商品性状良好且增产14.4%浅黄色杂交菌株HB13。  相似文献   

17.
传统杂交方法在龙岩甘薯系列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保存的甘薯种质资源,根据育种目标注重亲本组合的选配,在传统杂交育种中,采用一代甘薯以薯块产量异常突出者选留,二代开始强调品系比较,高世代高指标结合定留,综合性状好者才推荐参加区试的育种方法和思路,“九五”至今选育出了一批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的龙岩甘薯系列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怀化学院结合当地特色和实际情况,明确细胞生物学实验特色,合理设计实验项目,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考核体系,配备高素质、高能力的实验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对来自四川和山东两省的60个小麦叶锈菌株进行DNA多态性分析,同时利用小麦抗叶锈近等(单)基因系和已知所含抗叶锈基因的品系对这些菌株进行毒性分析。结果表明,菌株间相似系数较高且差异不大,为0.78~1.00,表明小麦叶锈菌所含毒性基因差异不大,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近。两省间/内小麦叶锈菌株的DNA多态性和毒性多态性丰富。小麦叶锈菌株的地理来源与毒性多态性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其地理来源、毒性多态性与DNA多态性不存在相关性。相同致病类型存在毒性差异,同一致病类型内遗传多态性丰富。  相似文献   

20.
以牛外耳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细胞,比较了不同同步化诱导方式(血清饥饿法与接触抑制法)、供体细胞冷冻与否、供体动物性别与年龄等因素对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触抑制法处理的供体细胞核移植胚囊胚率显著高于饥饿法(P<0.05);未冷冻的供体细胞核移植胚囊胚率显著高于冷冻供体细胞(P<0.05);成年母牛供体的囊胚率显著高于成年公牛(P<0.05);不同年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胚囊胚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以接触抑制法诱导未冷冻成年母牛外耳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有利于核移植胚囊胚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