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怀军 《中国蜂业》2002,53(5):24-24
分蜂是养蜂人为增加蜂群数量 ,控制分蜂热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因分蜂多选择在蜜源贫乏时期 ,交尾群时常被盗。就如何防止盗蜂 ,谈一些我的经验和做法。1 996年 6月 ,正值山丁花末期 ,无其它辅助蜜源 ,进行全场分蜂 ,方法是将要分群的老蛹脾提入交尾群 ,一个交尾群放 1张蛹脾 ,再抖入一脾蜂 ,加 1张蜜粉脾 ,每个交尾箱放两个群 ,巢门开在前面的两边 ,直接搬到预定的交尾场地 ,到傍晚介绍王台 ,交尾群全部被盗 ,发现盗蜂均来自被分蜂的原群。为了制止盗蜂 ,我想了很多方法 ,最后还是采用迁移交尾群位置的方法 ,就是把交尾群搬到 1 0 0米外的…  相似文献   

2.
●秋季育王采用大群组织交尾群好去年秋天 ,因想换王 ,我采用了小群组织交尾群 ,结果处理不当造成全场起盗 ,我组织的交尾群被大群越盗越厉害 ,虽采取了紧急转场措施 ,才幸免没有导致全部失败 ,因盗蜂与中途搬运使交尾群成功少了一半。通过小群 (交尾群 )被盗的经验教训 ,我今年改用大群组织交尾群 ,不仅控制了盗蜂 ,而且蜂王质量好。我的具体做法是 :介绍王台前 2~ 3天将大群蜂王从巢箱带几框蜂提走 ,或将王提前扣在王笼里 ,放在继箱内 ,造成原群巢箱失王状态。然后介入王台即可 ,一个星期后检查新王是否产卵 ,如失王可放回老王。(王志刚 …  相似文献   

3.
分蜂是养蜂人为增加蜂群数量、控制分蜂热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可是分蜂如选择在蜜源将结束时 ,蜂群时常发生盗蜂。1 996年 6月 ,正值山丁花末期 ,又无其它辅助蜜源 ,我进行全场分蜂 ,方法是将要分群的老蛹脾提入交尾群 ,一个交尾群放 1块蛹脾 ,再抖入 1脾蜂 ,加 1块蜜粉脾 ,每个交尾箱放两个群 ,巢门开在前面的两边 ,直接搬到预定的交尾场地 ,到傍晚介绍王台时 ,交尾群全部被盗 ,发现盗群全是被分蜂的原群。为了制止盗蜂 ,我想了很多方法 ,最后还是采用迁移交尾群的方法 ,就是把交尾群搬到 1 0 0 0米外的场地摆放。经过 2~ 3天 ,盗蜂全部…  相似文献   

4.
交尾群连续使用是指,提走新产卵王后经过技术处理跟着诱入成熟王台或处女王继续培养新王。根据需要可多次使用甚至保留全年。交尾群连续使用好处很多:避免组织时老蜂回飞引起盗蜂,早春晚秋冻伤子脾,幼蜂乱爬造成的损失;因老交尾群具备各日龄蜂,有一定采集能力,因此新王交尾快,新王质量好;老交尾群中有一定数量老蜂,有防卫能力,缺蜜期也不易发生盗蜂事故;根据情况,可用于贮存蜂王,也可发展为生产群。  相似文献   

5.
老黄松 《中国蜂业》2003,54(5):12-12
在蜜蜂活动季节、蜜源稀少时最易发生盗蜂。盗蜂首先攻击无王群、弱群、交尾群 ,尤其无任何防御能力的微型交尾群。发现盗蜂时 ,盗蜂已经攻入了被盗群 ,一般采取缩小巢门 ,使被盗群容易防御盗蜂 ,但无法制止盗蜂的继续进攻。避免盗蜂的发生主要在预防。我们在 2 0世纪 6 0年代就开始研究盗蜂的行为并研制防御盗蜂的器具。蜂巢 (主要是蜂蜜 )的气味通过巢门、箱盖以及蜂箱裂缝向外散发。强群的侦察蜂或盗蜂凭借嗅觉寻找进攻的部位。盗蜂首先在蜂箱周围的裂缝或孔洞寻找进入蜂巢的孔道。如果蜂箱严密 ,盗蜂只能从巢门进攻。为了引导盗蜂选择错…  相似文献   

6.
在蜜源缺乏的季节培养新王,交尾小群易遭盗蜂的袭击。交尾小群基本没有防卫能力,其中一群被盗,则其他小群相继遭殃,致使养王失败,对交尾小群盗蜂的预防和制止,我们进行了一些摸索,仅供同行参考。一、预防1.选用的人工王台,先安排在拟抽脾组织交尾群的大群继箱内。新王出台后的第二天,快速抽出一框有较多新蜂的老熟子脾和一框粉蜜脾组成交尾群。新王已出房的交尾群,容易留住部分青年蜂,能较快地产生防卫能力。新王在大群内出房,还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很多养蜂人对分蜂和新分交尾群掌握的很好,操作的也很科学。但笔者认为,如何使新分群和交尾群不起盗是最棘手的问题,虽然新分群和交尾群分的很合理也很科学,一旦被盗就等于失败。因为在分蜂期,基本上都是在外界蜜粉源减少时或流蜜前期或蜜期结束后,所以,做好防盗就能使新分群和新分交尾群成功率在50%以上。新分蜂群和新分交尾群为什么会被盗,盗蜂来源和被盗原因,必须搞清楚。  相似文献   

8.
在提交尾群时,选择颜色大小与大群一样的蜂箱,放在大群后面。小群的巢门紧挨着大群后箱壁,巢门关小到只能两只蜂进出。从大群提两脾蜂放入后面小群,在邻近的大群里再提一张正出房的子脾和一张蜜脾放在交尾群的另一侧;一天后小群采集蜂全部飞回原群,导入王台,处女王出房后就以将小群搬到新址,让蜂王交尾。如交尾群起盗可用青草挡住巢门,让工蜂只能出不能进,盗蜂自然停止。如果处女王被围可将小群还原,不起盗后再搬回。此方法的依据是原群提的交尾群放在大群后面,  相似文献   

9.
蒋志农 《蜜蜂杂志》2006,26(4):19-19
1交尾群“幽闭法”防止盗蜂的体会更新老蜂王是养蜂工作中的重要一项,蜜源期大批换王自然很好,但令养蜂员头疼的是非蜜源期提的交尾群很容易被盗:大群缺蜜,小群则既缺蜜又无防盗能力,稍不小心就会引起交尾群被盗,而且一经被盗很难制止。刺槐花结束后,笔者的蜂场因群势太强,经常有蜂群发生自然分蜂,夜晚箱外工蜂爬满。本想推迟到荆条花期育王分蜂,但当时只好将强群中的老子脾提出部分来进行分蜂。提好脾后,第一天让老蜂返巢,第二天安台,并于当晚补喂白糖水,谁知第三天早上仍有一半以上的交尾群发生盗蜂。看来,这次育王可能要失败。笔者急中生…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很多养蜂人对分蜂和新分交尾群掌握得很好,操作也很得当。但笔者认为,如何使新分群和交尾群不起盗是最棘手的问题,虽然新分群和交尾群分的很合理,一旦被盗就等于失败。因为在分蜂期,基本上都是在外界蜜粉源减少时或流蜜前期或流蜜期结束后,所以,做好防盗就能使新分群和新分交尾群成功率在50%以上。新分蜂群和新分交尾群为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些育王场使用的交尾箱正向微型方面发展。小型交尾群的优点是:用蜂经济,容易诱入王台和处女王,陈列和转运都方便。在不影响大群正常繁殖的情况下,能够连续交尾数批蜂王。其缺点是蜂少,防盗能力差,适应期短。特别是微型交尾群,要经常补喂饲料。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利用炼糖做交尾群饲料,收到良好效果,改变了过去饲喂糖浆和大群贮蜜的做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大群贮蜜负担,又能避免人为饲喂糖浆引起盗蜂,或洒到箱底招来蚂蚁危害交尾群。炼糖配制和饲喂方法  相似文献   

12.
米毅 《中国蜂业》2003,54(1):21-21
在蜂群饲养中饲喂糖浆是一种常事 ,但在一些情况下饲喂糖浆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而用白砂糖、绵白糖等干品直接喂蜂有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明显的好处是能有效地防止盗蜂 ,并且省力、省时 ,简单易行 ,另外还收到好似炼糖之效果。下面介绍我在养蜂实践中使用白砂糖情况。1、在组织微型交尾群中的运用。微型交尾群蜂量只有 2 0 0至 30 0只 ,喂蜜汁或糖浆都会被盗空。使用砂糖效果相当好。傍晚组织微交群 ,介入王台 ,抖入蜜蜂 ,上口盖一片塑料窗纱 ,抓一把砂糖放在塑料窗纱上 ,喷点水 ,盖上大盖就行了 (注意此时用砂糖较好 ,绵白糖采食快…  相似文献   

13.
组织交尾群应注意的一个问题养蜂场每年都要组织一部分交尾群,以培育新王,更换老王。在组织交尾群时,常会发生这样的事:从原群分给交尾群的蜜蜂中,因有一部分是较老的采集蜂,这些老龄蜂从放在新址的交尾群飞出巢时,辨认了交尾群的位置后便飞回原群。然后它们就把新...  相似文献   

14.
<正>养蜂难,难养蜂,治住盗蜂,才能养好蜂。在无蜜源的季节里养蜂,蜂群稍微差一点糖,群势有强有弱,有的还有很小的交尾群、病弱群等,很容易发生盗蜂。外来的盗蜂、本场互盗的盗蜂,混杂不清。要想蜂不盗,就得注意到,"紧箍咒"来帮忙,蜂场免除盗。用125高架摩托车换下的报废内胎,从中间剪开,内胎的外沿自成1根,宽13~16 cm,内沿又自成1根,宽与外沿差不多。把它箍在巢箱与继箱的接口上,不长不短,不过紧,不过松,  相似文献   

15.
我学养蜂时间虽然不长,但却饱尝了盗蜂的苦头。如1984年,20个交尾群全部被盗,17只处女王丧生,剩下三只处女王也没交上尾,最后被迫迁场。不过,在实践中也摸索了些办法,愿与同行交流。1985年,在一次处理盗蜂中,我随手抓一把乱草虚掩在被盗群巢门上,没想到奇迹出现了。只见盗蜂有出无进,狂飞乱舞一阵之后,逐渐减少。傍晚,盗蜂更少了。第二天,虽有少数盗蜂盘旋,却不能进入蜂箱行盗。  相似文献   

16.
王德朝 《蜜蜂杂志》2005,25(5):23-23
在养蜂工作中,一年的三个季节均可换王。但是,什么时候换王最合适,笔者谈一谈自己的观点,与同行们交流。1流蜜期换王的好处a.流蜜期换王时,组织的交尾群不会发生盗蜂。因为交尾群内采集蜂少,幼蜂多,主要靠人工饲喂来维持生存需要,而在缺蜜期稍不小心,就会引起交尾群被盗,造成育王失败。b.流蜜期蜂群群势一般较为强壮,封盖子脾多,提群容易,且被提群中蜜粉充足,几乎不需要饲喂就能保证育王成功。c.流蜜期内,雄蜂充足,蜂王交尾成功率高。d.流蜜期换王,新王能提高蜂群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增加蜂产品收入和增强蜂群抵抗疾病的能力,并且能预防“分蜂…  相似文献   

17.
1交尾群"幽闭法"防止盗蜂的体会 更新老蜂王是养蜂工作中的重要一项,蜜源期大批换王自然很好,但令养蜂员头疼的是非蜜源期提的交尾群很容易被盗:大群缺蜜,小群则既缺蜜又无防盗能力,稍不小心就会引起交尾群被盗,而且一经被盗很难制止.  相似文献   

18.
小经验     
我经过实践的摸索,找出了一种就地组织交尾群的方法,可免冻伤子脾和盗蜂袭击,特介绍于下,供参考:一、平时即注意将各蜂群拉开距离,错落放置;二、王台将成熟前三天,将各群活动巢  相似文献   

19.
正许多养蜂场通常都要设立独立的交尾核群来培育新产卵蜂王。同样育王过程中为促使处女王交尾产卵,交尾群的组织使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下面对交尾群的饲喂方法提出改进意见。大多数蜂场通常不会有专门独立的育王交尾场地,以伴随主场的方式就近方便地设置交尾群,这样便于管理。然而这样的设置是有弊端的:提脾抖蜂组建交尾群后,势必有相当的蜜蜂返回原群,不仅仅交尾群的哺育蜂量不足,还常常造成对所组建交尾群的  相似文献   

20.
正白砂糖按一定比例兑水,搅拌均匀后喂蜂,叫饲喂糖浆。用白砂糖直接喂蜂叫喂干糖。根据10多年的实践,我认为喂干糖有十大好处:一、防盗:定地饲养者,外界无蜜粉时间长,蜂箱摆放固定且密集,很容易发生盗蜂,只要喂干糖就不会起盗。二、止盗:无论是小交尾群,还是中等蜂群、弱小蜂群或是无王群,偶尔发生盗蜂,只要坚持饲喂干糖,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