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蚕桑茶叶通讯》2007,(3):31-31
徐州市蚕种场是江苏省重点家蚕良种繁育单位,集科研、生产于一体。始建于1956年,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现有职工170余人,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12人,其它技术人员20余人。古地近千亩,技术力量雄厚,具备一流的生产、检测设备,年生产一代杂交种25万余张。1990年以来多次被江苏省丝绸公司、省蚕种管理所评为“蚕种生产先进单位”、“综合先进单位”,连续8年被徐州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2.
1形势严峻,蚕种场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1.1 由于国内竞争机制的建立和化学纤维工业的进步,“纤维皇后”(生丝)的许多用途逐步被合成纤维代替,加之外贸与丝绸内部结构的不协调等诸多因素形成了在国际处于垄断的中国丝绸步入了底谷,茧、丝、绸产品大量积压,四川的丝绸形势更为严峻,作为茧丝绸生产资料的蚕种销售量锐减,蚕种场也就走入困境.1.2 四川省蚕种年销售数量从1995年的870多万张,猛减为1996年的530万张左右,下降幅度达40%.而全省的蚕种场近120家并未减少,年销种量由平均了.7.7万张/场,降为4.4万张/场.有部分场春季生产的任务不足,有近7o%的蚕种场秋季没有生产.原种销不出去,仅南充蚕种场今春库余合格原种超过万张,即使种场仅按合同生产出的种也由于用户无  相似文献   

3.
《北方蚕业》2015,(2):62
<正>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成立于1956年,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蚕种生产企业,自然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现有专用桑园56.2hm~2,生产用房2.3万m~2,有先进的蚕种冷藏、浸酸、保种、催青和检验的成套设备,年可繁育桑蚕原种2万张、一代杂交种45万张。该场"金康"牌蚕种为陕西省首家蚕种商标注册品牌,  相似文献   

4.
正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蚕种生产企业,自然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现有专用桑园56.2hm~2,生产用房2.3万m~2,有先进的蚕种冷藏、浸酸、保种、催青和检验的成套设备,年可繁育桑蚕原种2万张、一代杂交种45万张。该场"金康"牌蚕种为陕西省首家蚕种商标注册品牌,其各项质量指  相似文献   

5.
正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蚕种生产企业,自然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现有专用桑园56.2hm~2,生产用房2.3万m~2,有先进的蚕种冷藏、浸酸、保种、催青和检验的成套设备,年可繁育桑蚕原种2万张、一代杂交种45万张。该场"金康"牌蚕种为陕西省首家蚕种商标注册品牌,其各项质量指标均优于部颁标准,经农业部1999年以来连续抽检确认质量上乘,蚕种销往全国8个省(区)并出口中亚地区,深受用户欢迎。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我省蚕桑生产迅速发展,蚕种需求量逐年上升,由八十年代末年发种量700万张增到现在900余万张。四川人多地少,蚕区大部分是方山丘陵,要拿出大量土地栽桑建蚕种场是困难的,原蚕区收茧制种是一条蚕种生产的重要途径。全省110余个蚕种场,仅有47个蚕种场有自有桑园1万余亩,其中一半左右集中在省属场,除满足原原种、原种生产用桑外,余桑生产的普种远远不能满足蚕桑生产的需要,全省85%的蚕种生产量靠原蚕区收茧制种。原蚕区是四川蚕种生产的  相似文献   

7.
凉山州蚕种场地处四川西南攀西结合部的干热河谷地区。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原为四川省蓖麻蚕种繁育基地,1976年改为家蚕育种场,是四川省四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蚕丝工程试繁示范基地及家蚕生物学鉴定中心,同时还承担着全省一代种杂交种的杂交率饲养鉴定及全省新品种的室内饲养鉴定工作。2005年注册蚕种商标"桑花",年生产"桑花"牌母种10000蛾,原原种15000蛾,原种12000张,一代杂交种40万张以上。  相似文献   

8.
蒋熙  李培胜  王燕  丁文娟 《四川蚕业》2019,(1):38-38,47
<正>凉山州蚕种场是一个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的蚕种生产单位,生产的原种除供本场的原蚕生产区使用外还要销售一部份。因此原种的品质质量不仅影响本场的一代杂交种生产,而且影响我场的市场信誉度。要保证原种的品质质量,首当其中的就是控制微粒子病。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场就因微粒子病侵害造成原种毒率严重超标,以至一代杂交种生产无法正常运行。1993年开始在  相似文献   

9.
<正>镇江蚕种场位于镇江市西郊四摆渡,是江苏省大型国营蚕种场,江苏省蚕种生产的重要基地,每年生产三级原种数量占全省生产总量的50%,普通种的生产数量占全省生产总量的8~10%,繁育的蚕种享有"铁种"之美誉。严忠婉为镇江蚕种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镇江蚕种场的变迁镇江蚕种场的前身是1927年由夏楚白等创办的益民一场,当时以合众蚕桑改良会为中心,创办了三益场(镇江桥头)、均益场(镇江高资)、益民场、裕民场、明明场(均在镇江四摆渡)。1933年夏氏无力  相似文献   

10.
我场是培育母种、原原种,繁育原种的蚕种场,承担着我省全部母种、原原种和一半以上的原种生产任务。目前有桑园370余亩,蚕室7座以及相应的上簇室、贮桑室和其他附属设施,全年生产能力为饲养母种、原原种2,000蛾,原种2,000克,生产母种、原原种8万蛾,原种3万张。全场共有职工160人,其中技术人员22人。由于我场生产蚕种质量对全省的蚕种质量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成立于1956年,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蚕种生产企业,自然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现有专用桑园56.2hm~2,生产用房2.3万m~2,有先进的蚕种冷藏、浸酸、保种、催青和检验的成套设备,年可繁育桑蚕原种2万张、一代杂交种45万张。该场"金康"牌蚕种为陕西省首家蚕种商标注册品牌,其各项质量指标均优于部颁标准,经农业部1999年以来连续抽检确认质量上乘,蚕种销往全国8个省(区)并出口中亚地区,该场生产的"金康"牌蚕丝被采用100%优质桑蚕丝,经  相似文献   

12.
祁力言 《蚕桑通报》1994,25(3):50-51
加强原蚕区管理提高蚕种质量镇江市蚕桑技术指导站祁力言近几所来,随着蚕桑生产的迅速发展,蚕种生产数量也随之大幅度的增长。去年江苏省杂交种生产量达520万左右,比88年的268万张增加一倍多。蚕种生产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超过了现有蚕种场生产蚕种的承受能力,于...  相似文献   

13.
罗子和 《广西蚕业》2005,42(2):15-17
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是蚕种场的第一重点工作。对防“微”工作是否重视,体现了蚕种场是否对蚕农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它关系到广大蚕农的经济利益,关系到某一地区蚕业生产的发展;其最终结果关系到蚕种场的兴衰。2004年我们场生产一代杂交种107540张,分122段送检,经广西区蚕种检毒中心检验,  相似文献   

14.
<正> 全省蚕种工作会议于95年2月20日至21日在乐山召开,会议由省蚕种公司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各蚕种场场长、市(地州)丝绸公司和省属蚕种场主管蚕种的科(站)长,共计180多人。九四年全省蚕种生产面临连续自然灾害和蚕茧大战的不利形势,经过艰苦努力,生产普种903万盒,原种29万张,完成了生产任务。会议安排九五年春季生产普种840万盒。为完成生产任务,会议要求各级业务部门和蚕种场要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政策,继续控制微粒子病的发生,积极推广综合防微配套技术和精制平附种制作技术等一批科技成果,开展争创先进的活动。通过新闻媒介公布获得第三次核发生产许可证的蚕种场。省丝绸公司何永刚副总经理在会上  相似文献   

15.
蚕种质量是蚕种场的立足之本,而生产蚕种成本的高低则直接影响着蚕种场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现阶段,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提高蚕种的产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参与市场竟争的最重要筹码。我场是担负着繁育一代杂交种任务的专业蚕种场,蚕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场的生存和发展。现就提高蚕种产质量要采取的具体措施谈一些体会。 1 严格执行标准,实现规范操作 蚕种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蚕种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种场的经济效益,而且直接关系到蚕农和丝绸行业的经济效益。为确保蚕种质量,我们参照农业部《桑蚕一代杂交种》等两个标准和河南省桑蚕良种繁育监管检验试行办法,严格把关,并制定潢川蚕种场桑蚕良种繁育操作细则,从桑园管理,原蚕饲育,制种等都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为提高我场蚕种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原种收茧量是衡量原蚕饲养成功率高低的重要指标,而张原种制种量和公斤茧制种量则是制种成绩的主要指标,因此,如何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系数即张原种制种量和公斤茧制种量是蚕种场所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2010年很多蚕种场蚕种繁育系数比较低,质量差,张原种制种量在40张以下,公斤茧制种量3.0张以下,蚕种不受精卵及生种多。横县...  相似文献   

17.
蚕种浴消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龙 《四川蚕业》2012,40(3):23-24
<正>江苏省射阳县中耀蚕种场创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经过几代蚕桑人的不懈努力,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生产能力迅速增加,2011年生产一代杂交种近20万张,全部销售,蚕种不仅满足本地需要,还远销国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究其原因,是狠抓质量管理这一关键,而冬季蚕种浴消,是关系到蚕种质量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笔者从事蚕种生产20多年,浅谈一些做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安康市蚕种场走过了她50年艰苦创业,励精图治,不断发展的光辉历程。从1958年建成投产,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历经6次品种换代,先后选育、引繁、推广优良蚕、桑新品种60余个,生产一代杂交种1000万张,发挥了良种在蚕桑生产上的积极作用,为安康蚕业谱写了浓墨重篇。1历史回顾经陕西省农业厅1955年12月(241)号文批复安康蚕种场于1956年5月正式开始筹建。由最初的13人开展工作,征地50.6hm2,国家划拨土地13.3hm2,建立桑园和修建厂房,1958年投产时生产蚕种2948张,质量符合标准,蚕种试育获得成功。从此安康逐步结束蚕种外调历史,到1964年基本实现生…  相似文献   

19.
提高桑蚕单张原种制种量,对降低普通种生产的成本,提高蚕种质量都有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蚕业生产的发展,我区蚕种场生产普通种逐年增加,但平均单张原种制种量较低,与先进蚕业省区的江、浙、川对比相差较大.据有关资料报道,浙江省每年生产400多万张普通种,只需6万张原种,平均单张原种制种量接近70张,如按每张原种40元算、则生产一张普通种需原种费成本O.57元.我区1991年24个蚕种场共生产普通种730316张,用去原种34916张,平均单张原种制种量只有21张,则生产一张普通种需原种费成本1.90元,比浙江省高2.3倍.又如1991年春期,浙江省德庆县庆丰蚕种场生产普通种12.7万张,只需原  相似文献   

20.
<正> 一、95年蚕种生产及今年春夏蚕种供应情况 1.三级蚕种生产的基本情况 95年春全省128个蚕种场生产普通种647万张、省属4个原种场生产原种19.2万张、原原种16.7万蛾;秋季全省生产普通种150万张左右、原种13万张、原原种10.4万蛾。全年共计生产普通种800万张、原种32.2万张、原原种27.1万蛾,分别完成生产任务的73.3%(普种计划1051万张)、157%、129%,普通种比去年(8327806)减少4.1%、原种比去年(30020)增加7.3%、原原种与去年(276188蛾)持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