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SOD功能苹果的生产技术十分简单。利用中国农业大学生产的SOD生物制剂50g,加水100~200kg,在苹果幼果期对全株喷雾1次;苹果套袋后喷施3次,每隔25~30天喷施1次;苹果去袋后喷施1次;苹果采收前20天喷1次。全年共计6次,每次间隔25天以上。每次喷施必须在晴天上午10:00前或下午4:00后进行,且不能与碱性农药或化肥混合使用,安全间隔期为5~7天。如果喷施后24小时内降雨,应在雨后天晴时及时补喷。其他技术措施同常规。  相似文献   

2.
48%乐斯本乳油防治梨小食心虫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加红 《落叶果树》2007,39(4):39-40
用48%乐斯本乳油进行防治梨小食心虫的试验.结果表明,7月28日、8月13日、8月28日、9月8日和9月15日共喷5次48%乐斯本乳油1000~2000倍液,防效高达96.09%~100%.7月下旬至8月下旬喷药间隔期15天左右,8月下旬后世代重叠,危害较重,间隔期应缩短为7~10天.  相似文献   

3.
喷药保叶 果实采收后,立即喷布2次石灰少量式200倍波尔多液.间隔期lO~15d(天)为宜,可有效地防治叶片褐斑病等,防止早期落叶的发生.从而延长叶片光合作用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吉林蔬菜》2005,(1):38-38
乙烯菌核利是一种专用于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的杀菌剂。对病害作用是干扰细胞核功能,并对细胞膜和细胞壁有影响,改变膜的渗透性,使细胞破裂。防治黄瓜灰霉病: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次每(亩)用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75~100克(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喷雾,共喷药3~4次,间隔期为10天。防治番茄灰霉病、早疫病: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次每(亩)用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75~100克(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喷雾,共喷药3~4次,间隔期为7天。专治灰霉病、菌核病——乙烯菌核利(农利灵)…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如何使用化学农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辉 《北方园艺》1997,(2):23-23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如何使用化学农药李辉1.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无公害蔬菜:是蔬菜中有毒农药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残留标准以下。在目前使用的各种农药中,有27种农药在商品蔬菜中的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这些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夏秋季为7~10天,冬春季为...  相似文献   

6.
唐术江  朱海泉等 《蔬菜》2002,(10):26-27
丝瓜属较耐高温的蔬菜,生长适宜温度为18~30℃,10℃以下时幼苗生长受到抑制,长江流域露地栽培一般于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但由于其上市迟,经济效益差,严重影响了菜农的种菜积极性。针对这一情况,我课题以大棚作栽培设施,围绕丝瓜的播种期、品种和密度3因子,对其综合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达到提早丝瓜上市时间、提高产值的目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因子A因子为播种期,1月22日始播,间隔期为10天,2月21日终播,共4个水平,分别为A1、A2、A3、A4;B因子为品种,早优1号、长沙肉丝瓜,分别为B1、B…  相似文献   

7.
正1)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深耕改土,防止土壤盐碱化和过分黏重。2)土施铁肥。施用"禾丰铁1型"和"禾丰铁2型"螯合态铁肥,提高铁的有效性。3)根外追肥。叶片喷施1 000~1 500倍液"禾丰铁",或200~300倍液"叶绿素",或600~800倍液"绿宝",葡萄花前、花后、幼果期、采后各喷1次,每次间隔期7~12天。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常用农药在蔬菜上的使用浓度及安全间隔期进行了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在芥菜种植上敌敌畏、毒死蜱、乙酰甲胺磷、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适宜喷施浓度分别为60~120g/667㎡、40ml/667㎡、100ml/667㎡、40~80ml/667㎡、100~200ml/667㎡,安全间隔期分别为2天、11天、11天、3天、5天以上。  相似文献   

9.
百菌清烟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相关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保护地条件下百菌清系列烟剂有效成份含量、施药量、施药次数、间隔期4项植保措施与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的关系。参试4因子中以1次施药量作用最大。最优方案为:百菌清烟剂有效成份含量30%,每次施药量300g/667m2,间隔8d(天),连施4次。  相似文献   

10.
蔬菜喷药后多久可采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了农药的蔬菜,至少要等多长时间采收方可保证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指标,符合食用安全呢?我们通常把这段期限称为药后安全间隔采收期。这个安全间隔期限的长短,常受农药种类、浓度、用量、施药方式和气候、蔬菜种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我国农业部已经颁发了部分农药在不同蔬菜上的安全间隔期。主要有:40%乐果800倍液喷施后的安全间隔期,青菜不少于7天,秋冬季要间隔8天,白菜不能少于10天,菜豆不少于5天;夏  相似文献   

11.
5设施内环境调控技术 5.1升温时间升温时间根据设施条件、气候状况、预定成熟期等因素确定。一般情况下,西安地区1月20-30日扣棚升温。按照每2-3天提高1℃的速度升温,至18℃时保持到开花,确保从升温到开花的间隔期不少于35天。采用人工低温暗光促眠、具备保温加温条件的设施可提前到12月中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升温。日出后揭开草帘升温,日落前放下草帘保温。  相似文献   

12.
娃娃菜是西北黄土高原夏菜的主栽品种之一,本文采用大田定量喷洒农药和定时抽样检测试验,研究了不同农药在娃娃菜中的使用安全间隔期。结果表明,在推荐使用剂量条件下,不同农药在娃娃菜上的使用安全间隔期不同,其中辛硫磷的安全间隔期为7~14d,敌敌畏为5~7d,三唑酮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均为1~3d,高效氯氰菊酯为1h^1d;当农药施用量提高到推荐剂量的2倍时,不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均提高1~14倍。  相似文献   

13.
毒死蜱在大棚西芹中的残留降解动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渗透试验、降解动态试验及最终残留量试验,研究了毒死蜱在大棚西芹中的残留降解动态。结果表明,毒死蜱能够渗透到西芹体内,处理1~7d后,渗透量占总药量的25%~40%;毒死蜱在西芹中的残留半衰期为9.90d;毒死蜱在西芹中的残留量与其施药量、施药次数有关;以最大推荐剂量75mL·hm-2施用,施药次数为1次,安全间隔期为60d,西芹中毒死蜱的残留量小于0.1mg·kg-1;由于毒死蜱的安全间隔期过长,建议实际蔬菜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毒死蜱停药期的控制或用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替代。  相似文献   

14.
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指农药施用后降解至符合安全标准所需的最短时限或收获前禁止使用农药的天数。表1列出了果疏常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保护地条件下百菌清系列烟剂有效率成份含量、施药量、施药次数、间隔期4项植保措施与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的关系。参试4因子中以1次施药量作用量大。最优方案为:百菌清烟剂有效成份含量30%,每次施药量300g/667m^2,间隔8d(天),连施4次。  相似文献   

16.
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 syringae)是包头、呼和浩特等地近年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常致减产15%~30%,本试验应用系统工程原理,研究了新植霉素防治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的使用技术,获得了防效和产量两个目标函数分别与浓度、药液量、施药次数、间隔期4项植保措施的回归数学模型,经检验都达到极显著水准。参试4因子对模型影响程度不同,其中以施药次数和浓度对防效和产量作用较大,在防效≥80%的约束条件下,优选出最佳方案为:新植霉素使用浓度为349 × 10-6~382 × 10-6,药液量111~121L/666.7m2,施药4次,间隔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田试验和农药残留定量检测方法,研究了5种农药在花椰菜中的安全间隔期。结果表明,不同农药按照推荐剂量施用的条件下,在花椰菜中的降解速率不同,其中,三唑酮在花椰菜上的安全间隔期高达14~21d,辛硫磷为7~14d,敌敌畏为5~7d,氯氟氰菊酯为3~5d,高效氯氰菊酯为1~3d;施用2倍推荐剂量农药的条件下,不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提高1~7倍。  相似文献   

18.
什么叫农药的安全间隔期苹果常用农药安全间隔期是多少答山西读者李玉宝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放牧、收获(采收)、使用、消耗作物前的时期,即自喷药后到残留量降到最大允许残留量所需的时间。各种药剂因其分解、消失的速度不同,以及作物的生长趋势和季节的不...  相似文献   

19.
对蔬菜而言多数农药的施用安全间隔期都在5天以上由于番茄、茄子、黄瓜、西葫芦等果菜类蔬菜一面开花结果一面采收上市,无法像一次性收获的蔬菜在农药喷施后的安全期采收上市,因此对果菜类蔬菜来说施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是没有意义的。因而,实施蔬菜果实套袋技术,对实现果菜类蔬  相似文献   

20.
1)花果管理。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下旬,根据树势强弱,可喷1~2次300~400倍液多效唑,间隔时间为15天,抑制生长,促进花芽分化。该品种白花坐果率高,花后20~30天开始疏果,长果枝留4~6个果,中果枝留2~4个果,短果枝留1~2个果,细弱枝不留果。花前、果实硬核期、果实膨大期分别株施果树专用肥0.5~1.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